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介交游考     
李峻岫 《文献》2002,(1):36-53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人.北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郓州观察推官、南京留守推官、镇南军掌书记、嘉州军事推官.以内外艰去官,躬耕讲学于徂徕山下,世称徂徕先生.  相似文献   

2.
宋代的文官选任,除两府至侍从官等高级臣僚由皇帝指定外,主要经由两类部门负责。一是由中书门下(政事堂)负责的“堂除”,一是由吏部经办的“部注”。后者负责处于官僚队伍中下层的大批常调官员,实际上包括吏部尚书左选(原审官院)与侍郎左选(原流内铨)两层等级。元裙元年(1086年)吕陶的一段话,大体上概括了这种情况:朝廷差除之法大别有三:自两府而下至侍从官,悉禀至旨,然后除授,此中书不敢专也;自卿监而下及已经进擢或寄禄至中散大夫者,皆由堂除,此吏部不敢预也;自朝议大夫而下受常调差遣者,皆归吏部,此中书不可侵  相似文献   

3.
同安监址考     
同安监,宋熙宁八年(1075年)设,铸铜钱。宋徽宗建中靖国二年五月(1099年)始铸铁钱。同安监设置初期,年岁铸10万缗以上,大观后有记载同安监铸额在15万缗。乾道六年,置舒州铁钱监,每岁以五十万贯为额,“舒、蕲守臣皆以铸钱增羡迁官,然淮民为之大忧”,“淳熙五年,诏舒州岁增铸十万贯,以三十万贯为额。”  相似文献   

4.
关于夏初史     
一我是相信有夏这一代的,因为西周初年人(公元前1100±)都说有夏这一代,还说大禹治水(当然是率领部落联盟群众治水,不是一个人治水),我们无法否认。西周初年大政治家周公对他的小侄子周成王说:“我不可不监(鉴)于有夏,亦不可不监(鉴)于有殷。”(《尚书·召诰》)他又对商国亡国奴隶主说:“天乃命尔先祖成汤革夏”。  相似文献   

5.
宋李昉等人编纂的《太平广记》,是一部专门收集自汉代至宋初野史小说的大型类书。是书用字用词,颇多“字面生涩而义晦”及“字面普通而义别”者,近年来钩稽考释者不乏其人,成绩斐然。笔者不揣浅陋,选取其中未见辞书或其它论著言及的若干词语进行训释,以求教于专家及同好。 1.(纟监)缕 (纟监)缕,贫困。《太平广记》卷158“阴君文字”条(出《玉堂闲话》);“其士人官至冀州录事参军,(纟监)缕而卒。”又卷292“徐郎”条(出《幽明录》):“京口有徐郎者,家甚(纟监)缕。常于江边拾流柴,忽见江中连船,盖川而来。”  相似文献   

6.
一、铸钱监和冶场考中国古代冶金铸钱之职官,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当数《周礼·地官》中的(通“矿”)人,其职责是“掌金玉锡石之地”。赋中也提到“人申其厉禁,九牧修其贡篚”。秦汉时设铁官,专营冶金铸钱。秦在产铁之地设铁官。西汉武帝时,全国设铁官五十一处,东...  相似文献   

7.
达鲁花赤是蒙元时期具有蒙古民族特点和设置最为普遍的官职,始设于成吉思汗时期,有元一代置而不废。对这一官职作系统全面的探讨将有助于蒙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尤其是职官制度、民族关系以及元代中国与周邻国家和地区关系的深入研究。 达鲁花赤,亦做“答鲁合臣”、“达鲁噶齐”。蒙古语,意为“镇守者”。相当于突厥语的“巴思哈”(basqaq),在波斯语中则译为“沙黑纳”(shahna)。汉文文献也称“监”、监某州、监某府、监某路,《世界征服者史》则称为“少监”,赵翼称其为“掌印办事之长官”。  相似文献   

8.
《宋史》卷一六一《职官一》(中华书局点校本,第3782页)云:(六院官)淳熙初,班寺监、丞之上。绍熙二年,诏六院官复入杂压,在九寺簿之下,六院各随所隶。此段文字涉及南宋“六院”长吏在官职杂压中的位置。杂压系条令规定的立班仪制。“寺监”通常指九寺五监的长吏;“丞”则指九寺五监丞。照标点本《宋史》的理解,则淳熙初六院长官班在九寺五监长吏、丞之上,而至绍熙时则在九寺主簿之下。据《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后集卷六一淳熙重定官职杂压①,太常卿、宗正卿之下六种官职后是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而下五种官职之后为国…  相似文献   

9.
《沧桑》1995,(6)
魏允贞(1542—1606),字懋忠,号见泉,河南南乐人。他办事认真,性情刚直,行有情操,不随流俗。万历五年(1577),35岁的魏允贞中进士,授湖广荆州推官,开始了仕途生涯。五年后,大学士张居正归葬江陵,湖北一带地方官员争先恐后般地前往吊唁,唯有他看不惯官场趋炎附势的恶习,坚决不去,旋以“治行最,征授御史”。(1)时隔不久,万历帝对张居正的态度急转直下,朝中政局陡时大变,原来赞同改革的吏部尚书梁梦龙被罢免。按明制,九卿缺额,例由大臣多人公推,吏部奏闻皇帝择定,史称“会推”。但明中期以来,会推徒有虚名,用人权或由内阁首辅把持,或被司礼监秉笔太监操  相似文献   

10.
宋元明时期与景德镇官窑相关的考古资料和传世文献中有“监造”“监陶”“董陶”“督陶”等内容,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并分析各时期景德镇官窑中的官员委派制度,可证上述概念均为同一含义的不同表达,指监督景德镇官窑中的生产管理事务。北宋时期景德镇官窑中专职监造官的职能主要为收取瓷业税和管理生产。元丰五年(1082)八月以后(至迟不晚于重和元年),由于专职瓷业税官“瓷窑博易务”的出现,景德镇官窑中的监造官制度发生了改变,兼职监造官取代了专职监造官,仅负责管理生产事务。地方官窑中的监造官并非中国古代官手工业中的监察性质官员,二者选派来源不同,职能也不同,监察官员并不直接参与生产管理,而是根据相关规定对地方官窑中官员的业绩进行考核,提出赏罚意见。  相似文献   

11.
北宋文武官员恩荫制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时期以恩荫补官极为盛行,官员子弟入仕多不由科举,而是通过各种名目的恩荫补得正官、散阶、馆阁职、试衔或得赐出身。宋仁宗朝,面对滥行恩荫的状况,范仲淹提出了“抑侥幸”之策。但从内容看,抑侥幸之策完全是建立在照顾大官僚及其亲属利益基础上的一项改良措施,带有很大的折中性和调和性。而崇宁、政和间改订的荫补办法,在指导思想上更没有走出“荫贵”和“荫亲”的框套。北宋滥施恩荫的结果,既加重了冗官之弊,又导致官吏整体素质下降,腐败了社会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12.
两周册命金文有“啻官”一词,见于下列诸器: (走豈)鼎:“王若曰:‘(走豈),令(命)女(汝)乍(作)(?)自冢(?)马,啻官僕、射、士,讯小大有隣’。”  相似文献   

13.
郑畋卒年考     
郑畋生卒年 ,史籍未明载。《全唐文》卷七六七载郑畋《擢官自陈表》云“臣年十八登进士及第” ,又《加知制诰自陈表》称“臣会昌二年 (公元 84 2年 )进士及第” ,可推郑畋生年为唐宝历元年 (公元 82 5年 )。《旧唐书》郑畋本传载 ,畋卒 ,“时年五十九” ,则郑畋当卒于中和三年 (公元 883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吴在庆《唐五代作家生卒年考》 (《辽宁大学学报》 1 996年第 5期 )等论著均以此年作为郑畋卒年。《新唐书》郑畋本传载 ,畋卒 ,“年六十三” ,则郑畋当卒于唐光…  相似文献   

14.
宋代吏部尚书兼官在元丰改制后分为经筵官、修史官、诸阁学士、六部、临时性礼仪官、两制官、门下省、地方官、东宫官、中书门下附属官、九寺五监门、三省附属官等,其中以经筵官与修史官为主,各自又分别以侍读与(同)修国史、(同)实录院修撰为主;其他兼官虽然数量不多,但各个门类还是呈现出一定特点。以地域考察,吏部尚书兼官主要集中在京师。许多兼官往往不能单独作为官职出现,因此对吏部尚书本职工作影响不大。宋代特别是南宋时期兼官大量出现,由有能力而又能够把相应职务做好的官员来兼任该职务,一定程度上是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李于锴(1863-1923),字叔坚,甘肃武威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官至山东沂州府知府,“政绩卓然。斐声远迩”(王树楠《味檗斋遗稿序》)。他是甘肃近代著名的爱国志士、学者和作家,通经史,工诗文,尤长于文。在京会试期间,参加“公车上书”运动,会同甘肃举人61人署名康有为具草之请愿书,又联合76人,领衔起草《甘肃举人星请政府废除马关条约文》。“甘陇间近代学者,当推凉州李云章铭汉及其子叔坚于锴”(汪辟疆《李云章父子学术》)。著有《李于锴遗稿辑存》,“其文品盖在同里张介候之上,西方学者莫能或之逮也”《味檗斋遗  相似文献   

16.
陈清慧 《文献》2007,(4):161-168
周弘祖,湖广麻城(今湖北麻城)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曾任吉安推官,徵授御史;出任督管屯田、马政事务,隆庆时迁福建提学副使,后为高拱所妒,贬为安顺判官,迁广平推官.  相似文献   

17.
正德元年(1506)十月,明武宗以刘瑾为司礼监太监,同时委任了一批刘瑾党羽。《明史》卷16《武宗纪》曰:“以刘瑾掌司礼监,丘聚、谷大用提督东、西厂……。”但同书卷304《宦官传》却说:“命(刘)瑾掌司礼监,(马)永成掌东厂,(谷)大用掌西厂。”是东厂提督有二说矣。按《明史》无丘聚、马永成传,《明武宗实录》不记各人职司。明朝中后期私家著述多持丘聚提督东厂说,如陈洪谟《继世纪闻》卷一:“令刘瑾入司礼监,兼提督团营兵马,设内行官校巡察,丘聚提督东厂官校巡察,谷大用提督西厂官校巡察。”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94《中官考》:“瑾既入  相似文献   

18.
盧燕新 《中华文史论丛》2015,(2):223-269,396,397
有唐兩次置修文館,前次自高祖武德四年(621)始,止武德九年。後次在中宗神龍至睿宗景雲年間。唐中宗置修文館,不僅人數增多,其政治、文化影響也較大。然這一時期在館文士人數、職官等,兩《唐書》、《唐會要》等所載,有疑待辨者甚多。今考神龍二年(706)十月至景龍二年(708)四月,入館學士七人、大學士一人。景龍二年四月至景雲二年(711)三月,入修文館文士二十九人。又據唐人詩文、兩《唐書》及墓誌等,考及諸學士在館時間、職官、政治文化活動等。另有張昌宗等五人,其入館時間、職官等,均難以確考,謹附録文末。  相似文献   

19.
宋代镇制考     
宋代镇制在中国市镇制度的演进史上居于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宋镇已有官监镇、非官监镇两种类型,镇官有监官、监镇、巡检、都监、监押、监当等职称,下属有都头、兵员、衙前、所由等。主要负责城镇治安及收税,并兼有户籍、保甲、兴办公益事业等事责。均由低品文、武阶官中选任。其职名、职责的转变与确立,不仅标示了“中世纪城市革命”的成功,也开启了元、明、清镇制的先河。  相似文献   

20.
《中国钱币》第21期刘森《北宋铜钱监述略》和邱思达《宋代铁钱监和铁钱》两文中对“阜民监”地点标注有着明显差异:刘先生指出“阜民监”是在惠州(现在广东省惠州市),而邱先生指出“阜民监”,是在商州(现在陕西省商县),泉友中曾有几人向我谈到了这一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