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昔底德笔下雅典的国葬典礼制度始于何时,古典作家各有不同记载,一说在梭伦时代,一说在希波战争时期。目前的证据倾向于梭伦时代,一是它符合梭伦的政治倾向,一是于史有据,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记载均指向此时。相关的铭文记载,大约也可追溯到梭伦时代。修昔底德对国葬典礼制度的记载相对详尽:在克拉麦伊科斯举行葬礼,并由将军发表赞颂性演说,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很可能到希波战争后雅典掌握了海上霸权,才逐渐完善起来。  相似文献   

2.
商周是前后相接的两个朝代。有关周代的礼仪制度在古代典籍中有详细的记载,商代礼制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即已慨叹其不足徵。从考古与文献资料我们知道商周制度多有继承,本文试图在以往有关殷墟甲骨卜辞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照周代礼制的相关内容,对殷卜辞中商代周祭肜祭的仪节、仪法做一次较为系统的考察。卜辞肜祭是商王室的宗庙常祭,文中尝试论证了卜辞“肜夕”、“肜日”、“肜龠”都是肜祭的相关仪节,并与周礼所载天子、诸侯的宗庙时祭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去探求商代礼制的有关内容。鉴于以往学者对卜辞周祭三类五种祭祀内容的限定过于狭窄,本文尝试放宽相关卜辞的范围,凡与周祭有关的资料都依内容做出归纳,并讨论其在周祭中所处的位置,以期对商代祭礼的了解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3.
龙山文化时期是中国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重要时代,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带来了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本文通过对龙山文化时代的人殉人祭遗存的考察,以探讨龙山文化时代的社会性质。  相似文献   

4.
学界对铃和钟的源流关系有较为统一的认知。文章对铃器外形的发展演变进行梳理,即从仰韶时代的铃一直到西周的钮钟,共经历了三个阶段:仰韶时代到龙山时代的陶铃;龙山末业铜铃到二里头铜铃;晚商铜铃到青铜钮钟。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特点,也承载不同的时代使命,对这三个阶段做了简要梳理,以管窥铃的发展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5.
陈哲 《神州》2012,(33):37-37
媒体是社会的守望者,负担着一个国家民族各种传统文化传播的使命。地方媒体有责任把本地特色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播。然而传统意义上的传播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和一些传统文化消亡的速度。如何拯救传统成为媒体人新的课题。淮海晚报不满足于常规的文化报道,自己组织群众搞传统文化活动,起到非常好的社会效果。要在活动中找到传统文化传播的新规律,积累更多经验,是研究新时期下如果经营运作传统民俗、弘扬发展地方文化的必不可少的科目。  相似文献   

6.
张旭东 《攀登》2008,27(2):32-35
中国共产党对官僚资本内涵的界定,经历了从当初特指清朝洋务派和北洋军阀时期的官办企业到专指国民党私人官僚资本再到国民党政府国家资本和私人官僚资本的演变。我们党对官僚资本内涵的认识及其演变适应了当时政治斗争发展的需要,但其内涵的模糊性又要求中国共产党对官僚资本特别是私人官僚资本必须进行严格的区分和界定。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是新党员在入党时对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同时也体现了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入党誓词的变化,与党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从入党誓词的演变入手,联系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回溯建党初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到党的十二大前、党的十二大至今,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入党誓词的特点,试述其"...  相似文献   

8.
黄帝族的发祥地及其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论文对关于黄帝族的发祥地及其所处时代的各家之说,进行比较考辨后,据古文献的记载与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得出:黄帝族发祥于今西北陕甘黄土高原,其时代约相当于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年代大致为公元前4000-3000年之间。  相似文献   

9.
关伟  王春明 《人文地理》2014,29(3):103-108
沈阳经济区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其区域差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区域自1992年以来经济重心的动态演化过程,得出该地区经济发展县际差异的动态变化规律,并且就其演化的机制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沈阳经济区经济重心主要介于沈阳市苏家屯区和辽阳市灯塔县之间,基本接近几何中心,并与几何中心的距离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减弱。19年来,经济重心总的移动趋势为先由东北向西南移动,再由西南向东北推进,但移动轨迹呈现出一定的曲折和波动,其年移动距离和方向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及政策等显现正相关关系,反映出区域不同时期发展战略政策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仪式活动是集体记忆、象征空间与地方认同建构源头,因其研究有助于揭示城市各空间尺度内的公共生活竞争的内在机制,因此已成为西方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命题;但此类以仪式活动为视角,揭示集体记忆、象征空间建构过程及其机制的研究,在国内极少。鉴于其研究重要意义,文章以南京大学校庆典礼为例,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访谈等多种定性与定量方法,探讨了自上而下的仪式活动,即校庆建构集体记忆、象征空间、地方认同的过程及其机制,为校园特别是新校园或扩建校园的纪念物建设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明清期间景德镇祭红釉的化学组成对比研究及其科技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讨论明清两代祭红釉的发展沿革,用探针型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技术测定了10片明永乐祭红釉和胎的化学组成,并结合已发表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对明清期间祭红釉和胎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明代(永乐-宣德—万历)的祭红釉相比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的R2O+RO(wt%)平均值约低20%,RO/R2O(mol/mol)平均值约低45%,RO2/R2O2,(mol/mol)平均值约高34%。明代永乐和宣德的祭红釉胎式分布RO:(m01)值均大于5.8,而清代样品均小于5.4。明清两代祭红釉化学组成的突然变化(shift),可能暗示明代的制釉工艺在清代已经失传,而在清代则白行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2.
盘古神话从原始产生到形成相对丰满完善的创世神话,是南北文化、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文化互相渗透融合的结果。它在后世的流传情况是丰富多样的,它主要在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民族民间流传,形式上各民族有各民族的特色,内容上或融合于各自的民族神话系统而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核。另外,道教的神仙传说也是盘古神话流传演变的一个途径。盘古神话体现出五个方面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古罗马,托加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它起初是古罗马民族的服装,其后成为男性公民的典型衣着,并逐渐发展为仪式性的外袍。托加不仅具有遮盖身体的实用功能,而且也有其文化象征意义。它不仅显示了古罗马人的身份地位,亦反映出他们的社会性别观念。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体西用”思想的蕴涵及其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的学术观点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被认为是洋务运动精神的集中表述,而实际上它并不只是洋务运动的产物,也不仅仅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从“中体西用”的历史演变来看,它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涵蕴。  相似文献   

15.
正"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作为一个具有时代印记的人物,距今已经过去整整半个世纪;经历过大浪淘沙的政治运动和岁月沧桑之后,很多当事人都已经不在人世。笔者有幸见到93岁高龄的张申先生,听他讲起焦裕禄的往事。作为与焦裕禄相识10余年的老上级,张申先生对焦裕禄的有关回忆颇具史料价值,因此做以记录,遂成此文。  相似文献   

16.
福建文化地域格局的演变及其机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林拓 《人文地理》2001,16(3):57-61
本文通过福建文化地域格局演变主体过程的还原,揭示其阶段性特征及内在机制,进而澄清某些长期困扰研究进展的传统看法,并提出一些新的学术观念。  相似文献   

17.
古代日本的皇亲原本没有“姓”,随着古代国家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出现了皇亲赐姓的现象.皇亲赐姓的实质是通过调整以天皇为顶点的身份制度来维护和加强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统治体制.古代日本皇亲赐姓的演变反映了从古代到中世的历史潮流及其变化态势.  相似文献   

18.
从图书馆学方法论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图书馆学定性研究方法的一般特征,对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图书馆学定性研究方法的未来走向,即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系统分析研究和比较研究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古代肃慎系民族服饰的形成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与生产方式、生活习性、风俗习惯、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影响,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与地域特征的服饰风格和特点,并赋予服饰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长征锻造了中华民族精神之魂——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包含着五个方面的内容。长征精神的内涵不仅仅对当时有着深刻的意义,对当今社会也有着巨大的作用。长征精神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