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六、遵义三年 1940年初,谭其骧已经作好了去大后方的准备。由于浙大友人的意见希望他不要带家眷,而当时他的儿子德睿4岁,女儿德玮刚满2岁,要携眷同行也不可能,所以决定留在北平,并迁居城内。谭其骧将书籍寄存在许宝騤家中。许与重庆国民政府和中共都有秘密联系,负有特殊使命,他在北平的公开身分是大汉奸王克敏的秘书,他的太太常陪着王克敏的姨太太打牌,他家中自然是相当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怀念谭其骧先生景爱我与谭其骧先生认识和交往,前后只有十余年,时间并不算长。然而谭其骧先生却给予我许多指导和帮助。每当我回忆起与谭其骧先生的交往,他那谆谆的教导犹在耳边,使我久久不能忘怀。我与谭其骧先生认识,始于1981年。这年夏天,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  相似文献   

3.
谭其骧(1911年~1992年)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字季龙,笔名禾子,浙江嘉兴人。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其祖父是清举人,清末时任嘉兴府学堂监督;其父为秀才,废除科举制后曾到日本学习铁道专业,回国后任京奉路(今京沈路)与南满路(今  相似文献   

4.
卜桂林 《世纪》2020,(1):84-87
浙江嘉兴老市区中心的勤俭路上有一条椿树弄,弄的东面是嘉兴妇婴保健院的大院。就在这条一百多米长只有几十户住民的小弄堂里,几十年前并肩走出了三位大师——王蘧常(1900-1989)、唐兰(1901-1979)、谭其骧(1911-1992)。勤俭路与椿树弄拐弯角上的二层高、三间宽、前后院的街面房是谭其骧的家。  相似文献   

5.
谭其骧与古都研究高文德,陈好宪中国古都研究,近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谭其骤教授为此花费了不少心血和才智。因此,讲古都研究,自然要讲谭老及其贡献。一谭其骧(1911.2.—1992.8.)祖籍浙江嘉兴,生于沈阳。30年代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研究生...  相似文献   

6.
悠悠长水———谭其骧传(选载之五)葛剑雄九、复员杭州浙大的复员相当彻底,就像当时一度内迁的其他单位一样,绝大多数师生员工都迁回杭州。1995年谭其骧重返遵义时,地委统战部和市方志办曾安排当地与浙大有关的人士与他见面,但只有一位陈先生是原浙大注册课的职...  相似文献   

7.
巴一熔 《古今谈》2007,(4):40-43
1937年11月日寇已侵入淞沪和杭州湾,敌舰停在浙汀海盐县海边,不停地炮轰嘉兴、海盐城镇。黄源将家中老小送往农村,自己留在刚去世不久的父亲灵柩旁,和报社、慰劳队一同写文章,慰问抗敌将士,敌人的炮声越大黄源的抗敌决心越坚。11月11日他决心随军上前线,在上前线的前夜给《海盐报》写了一篇题目为“赴火线去——临别给亲友家族”的短文,也附了给母亲的信: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函     
史学史研究编辑部:顷在我所阅览室见到《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一期,有一篇《顾颉刚先生和禹贡学会》的资料,其中《禹贡半月刊发刊词》署为顾先生所作,实误。因此文发表时未署名,在顾师生前,我曾问过他是谁所作的。他说已记不清了,可能是我作,也可能是谭其骧作,我改  相似文献   

9.
史念海先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界深孚众望的学术泰斗之一。他与北京大学的侯仁之、上海复旦大学的谭其骧教授齐名,均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科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0.
正谭其骧(1911—1992),字季龙,浙江嘉兴人。中国历史地理学科最主要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谭其骧1926年读本科,先后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系,暨南大学中文系、外文系、历史系。1930年毕业后进入北平燕京大学研究院读研究生,师从顾颉刚。1932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春任北平图书馆馆员,并先后兼任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讲师。  相似文献   

11.
葛剑雄著《悠悠长水——谭其骧传》记述了我国著名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前所长谭其骧教授创建和发展中国历史地理学、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坚持真理,热爱祖国的一生。全书约三十余万字,是将由华东师大出版社隆重推出的系列丛书《历史学家:往事与沉思》中的一种。为使读者先睹为快,本刊征得作者和出版社同意,特选择书中的若干片断,披露于世,以饷读者。这些片断虽然仅占全书的一小部分,但或可从某些侧面反映谭其骧这位史学大师的为人处世和学者风范。欲观全貌,还请读者阅读原书。 在发表《悠悠长水》片断的同时,本刊还发表由葛剑雄整理的《谭其骧日记选》。  相似文献   

12.
历史地理学科性质评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历史地理学科性质评议尹国蔚历史地理学属于地理学科,这似乎已成定论。已故谭其骧先生早就说过:把历史地理看作是历史学的一门辅助学科,或历史与地理之间的边缘学科的看法,“目前至少在我国国内已基本上销声匿迹了”。①邹逸麟先生更明确指出:把历史地理视为地理学科...  相似文献   

13.
正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成立于1982年,是目前国内研究人员最多、研究方向最全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机构。历史地理研究和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在复旦的创成,与谭其骧先生及《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有着密切的关系。从1954年开始,谭其骧先生参与并主持《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在此期间,以谭其骧先生为中心,复旦大学在历史地理学领域取得了深厚的学术积累、集聚了雄厚的科研力量。1959年7月1日,复旦大学历史  相似文献   

14.
11月7日,法国作家加缪辰100周年,他44岁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47岁因车祸英年早逝,但他的著作与思想在20世纪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延续至今。不惑之年,加缪曾在纸上列出一组词语:  相似文献   

15.
1967年11月,19岁的程德美和他的兄弟们,借助“文革”串联机遇,历时3个月。行程约2500公里,在整整一个冬季里。从成都到拉萨,把脚步切实地踏在了高原大地上。30多年以后,他将自己这段经历以及自己从此与西藏结下的不解之缘,写成了《高原反应》一书。该书已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本文从书中节选。  相似文献   

16.
《文物》1980,(8)
1977年11月浙江嘉兴县粮食系统西门仓库在距离地表20米深处的古井里挖掘出南宋铜锣一件,完整无损。嘉兴博物馆闻讯后,到现场进行了调查。经过洗刷,铜锣  相似文献   

17.
关于《历史时期渤海湾西岸的大海侵》的一桩公案葛剑雄八十年代初,北京学术界有人传说,先师谭其骧先生1965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历史时期渤海湾西岸的大海侵》(以下简称《海侵》)一文是剽窃李世瑜的,为此李曾向有关方面告发,结果谭其骧先生在人代会小组会...  相似文献   

18.
以谭其骧先生悉心指导研究生学习和论文写作、以及鼓励探索新学科引进发展创新的两个具体事例,纪念谭其骧先生冥诞110周年。具体事例一为指导《徐霞客〈盘江考〉疑论》的写作,另一为鼓励引进并建立中国的考古地理学学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迎接建国三十五周年,1984年11月,太湖流域六个市的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和嘉兴、湖州、苏州,常州、无锡博物馆在嘉兴联合举办了一个展览会,定名“太湖流域古动物、古人类、古文化联合展览。”同时,还召集了一次太湖流域考古学术座谈会,考古研究所也派专人参加。 座谈会开幕式于14日上午举行,与会的有二十四个单位,共三十二人。浙江省文化  相似文献   

20.
谭其骧(1911年~),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字季龙,笔名禾子。出生于职工家庭。其父是京奉路(今京沈路)与南满路(今长大路)交叉处的皇姑屯火车站站长。1912年,随辞站长职之父南归原籍嘉兴。在家乡读家塾、上小学、进秀州中学。1926年,先后入上海的上海大学和暨南大学。期间,由社会系转到中文系,继因自知逻辑思维能力强于形象思维能力,经反复思考,于第三年转入历史系,立志从事考证。先生确定志向后,决心终身以之。毕业后,进燕京大学研究院当研究生。先生在青年时就善于思索,勇于求真。1931年,选读已是誉满宇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