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秦代墓葬的研究,仍是一薄弱环节。也就是说,究竟秦代墓葬的特点如何、以及与其他时代墓葬的联系怎样?还没有作出较为系统和明确的回答。究其原委,一则秦代历史短暂,本来遗存就少;再者,秦虽统一了全国,但不可能一下子消除长期以来各地区在文化、风俗上的差别,战国时期列国墓葬所表现的历史文化特点,在秦代以至于西汉前期的各地墓葬中,还有较强的反映。因此,秦代墓葬与战国末或汉初的墓葬往往不太好区分。如何识别秦代墓葬,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满汉文化融合与“档案”词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文化犹如一个巨大的海洋,乃是融百川而后成汪洋。在数千年无数次多民族文化大融合中,距离我们最近、影响也较直观的是满汉文化的大融合。满族因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民族,同时又发源于我们所在的这方热土,因此,它对中华大文化的影响亦是我们极感兴趣而又颇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满汉文化融合是一个广阔的文化学课题。本文仅就这个大课题的一个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和说明。这个问题是历史界、文化界和档案界共同关心的课题,即满汉文化融合过程中“档案”一词的产生。“档案”一词的产生具有颇长的历史过程和很高的学术价值,它将…  相似文献   

3.
秦俑是历史的产物。它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因此,秦俑是我们研究秦代社会的活素材。本文似就秦俑雕塑的角度去研究、探讨秦人的社会心理。一艺术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秦俑雕塑艺术的出现,亦决非偶然,必是继承发扬前人的艺术成果才诞生的。从考古资料可以证明,战国至秦时,人们已经完全能够塑造出生动的、富有个性的“传神”之作。秦俑艺术与前代一脉相承,并是同时代集大成之  相似文献   

4.
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国家——法国中世纪后期语言文化的民族化进程探析陈文海就历史角度而言,任何一个民族的诞生与成长都必然伴随着语言和文化的孕育与发展,由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通常都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语言和文化特征。语言是民族的象征,文化是民族的底蕴。...  相似文献   

5.
任何真正科学的理论都具有开放性品格。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就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品格。其开放性不仅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孕育、形成和诞生的过程中,而且表现在这种理论变成现实社会主义制度以后,由它们的继承捍卫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新的事实、新的成果、新的观点、新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它,并在指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在新的基础上形成辩证发展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6.
马小茹 《沧桑》2010,(4):7-8
任何真正科学的理论都具有开放性品格。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就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品格。其开放性不仅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孕育、形成和诞生的过程中,而且表现在这种理论变成现实社会主义制度以后,由它们的继承捍卫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新的事实、新的成果、新的观点、新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它,并在指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在新的基础上形成辩证发展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7.
党小娟 《文博》2006,(3):93-96
一、前言秦代在中国封建王朝历史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历史位置,它不但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更重要的是它对以后中国历朝历代的封建王朝有着深远的影响——是其它王朝的体制文化基石。取而代之的大  相似文献   

8.
<正> 邯郸是个重要的历史文化古城,早在2500年前,《春秋·谷梁传》就有它的明确记载。按《史记·殷本纪》,邯郸城出现于殷商后期,历时3000余年。邯郸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它的灿烂文化,保留了众多的文物古迹,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被誉为“成语典故之乡”。现代的邯郸城,不但有着雄伟的壮丽景观,而且继承和反映了它的历史文化风貌。邯郸这座伴随中华民族历史艰难跋涉了三千多年,并对中国古代文化全局面貌形成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古城,应该成为我国的重要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9.
由平凉乘车,经泾川向东南行即抵灵台县城。这里有塬,有黄土冲涮形成的沟壑,古代就是宜农宜牧的地区,现在也算是陇东粮仓。古密须国,曾诞生在这块土地上。 灵台缘起的文化内涵之一,是指古人修筑的供观天象或用以游览的高台。《晋书·天文志记》上载说:“明堂西三星曰灵台,观台也,主观云物,察符瑞,候灾变也。”可见,就观天象的作用看,灵台本身就包容了很多历史和文化内容。灵台作为一个地名出现,更是古今历史和文化的融合体。追溯历史,灵台故地上的政权建置也是频频变迁:秦代即在境内置县,西汉时,置鹑孤县,属北地郡;东汉…  相似文献   

10.
以太湖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区,自距今七千多年时,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独自体系的古代文化分布区,或可称为太湖文化区。它在中国史前文化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孕育、诞生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继崧泽文化而起的良渚文化,则是这一文化谱系发展史上最为光辉的时期。良渚文化发现之初,曾一度将其归入龙山文化,直到五十年代后半期,才把它从龙山文化中独立出来,并赋于良渚文化的名称,开始了良渚文化研究的新阶段。七十年代以来,尤其是最近几年,良渚文化玉器的大量出土和祭坛、殉人墓等重要遗迹的发现,令人耳目  相似文献   

11.
艺术的发展同文化的其它门类一样,有其连贯性和继承性,它不是一个朝代的瞬息更替,而是一种文化缓慢地过渡.因此,要考秦俑艺术的渊源,我们就必须对秦代以前整个中华民族的雕塑艺术,作一简略的追索.  相似文献   

12.
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宗教就从未淡出过我们的视野,它对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西汉末年,佛教经由中亚传入中国,历经两千多年的演变发展,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正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它北临黄河,南倚泰山,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灿烂的文化绵延不息。据历城张马屯遗址、长清月庄、章丘小荆山遗址的发掘资料,早在8500年以前的后李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章丘城子崖遗址龙山文化城址的发现,证明了在4600年前中华文明史的序幕已徐徐拉开。水源孕育的悠久文化近二十年来,济南城市建设发展非常陕,我们配合基本建设对古城及其周边进行了大量抢救性考古挖掘。在古城区中,我们进行了二十多次考  相似文献   

14.
叶超  陈明星 《人文地理》2012,27(6):31-35
城乡关系不是单纯的社会经济现象,需要对它进行文化地理的研究。影响中国城乡关系长期历史演变的主要是水域特征和政策-文化。中国和西方城乡关系历史的最大差异在于:地中海孕育了希腊化时代外向型的城市文明,而内河流域为主的地理特征奠定了中国内向型的农耕文明;中国农业文明对城市文明的牵制使得文化对政策的选择依附特征突出,从而形成长期的城乡融合,这与西方单线式的经由城乡对立达到城乡一体化的路径大相径庭。中国城乡关系变革的最终价值取向是实现城乡社会的平等与融合。  相似文献   

15.
敕勒川地处中国大陆正北方,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交流融合乃至共同发展的大熔炉、大舞台。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特点鲜明的敕勒川历史文化,交流与融合成为敕勒川历史显著的特点和最大的魅力。历史最好的承载者与见证者无疑就是文物,文物也是历史最可靠的讲述者。敕勒川博物馆馆藏的元代磁州窑系白地黑花双系罐和明代磁州窑系白地黑花酒坛两件文物,就很好地阐释了元代和明代后期敕勒川地区各民族交流融合和共同发展的历史史实。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20年代初期,一个新生事物——广州共产党小组在华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广州诞生了。它是中国早期的共产党组织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崭新的政治组织一经出世,就以战斗的姿态活跃在广东以至南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成为一个团结战斗的堡垒,成为广州人民革命斗争的旗帜。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今天,我们重温它创立的历史、深刻认识它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余秋里在回忆录中写道":除了大庆,没有哪一个企业的诞生和发展能与中华民族精神和命运联系得如此紧密;没有哪一个城市在诞生之前,就有了自己的文化厚重底蕴;没有哪一个企业和城市在走过短暂的历程,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铭刻了一个辉煌的亮点。"那么,大庆特色文化,也就是地域文化应怎样挖掘呢?  相似文献   

18.
耸立在泰山之巅的由丞相李斯篆写的《泰山刻石》,有“天下第一碑”之称。经年风雨剥蚀,国祚变幻,到宋代,223字的《泰山刻石》只剩下150 多个字,明代剩29字,清乾隆年间一场大火后,就剩下现存泰安岱庙2块残石上的10个残字了。 24史唯缺秦史,只能从秦代7碑中找到历史的见证,因它记载着秦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丰富资料。然而,这些秦碑除泰山碑残石10字,琅邪台刻石留有13行残字外,其余5碑已荡然无存。 为了抢救国宝,八十年代初,文化部批准了秦文研究所关于“研究恢复秦代七碑”的倡议,所长李文放,承担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李文放13岁…  相似文献   

19.
三秦度政实物收藏第一人——记端方酷爱金石文化二三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瑞云  赵晓荣 《文博》2007,(2):72-75
在探讨陕西历代度量衡演变历史中,我们会经常碰到曾在陕主政多年的清末高官端方。他与三秦度政历史过从甚密,接触颇多,并发生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那么,端方究竟是何许人也?一个朝廷命官如何与度量衡产生如此深刻的联系?他是怎样收藏、私展秦代度量衡器物,又是如何酷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为  相似文献   

20.
谁又能想到,从一口废弃的古井里,居然能挖掘出一段举国雇惊的秦代历史。而位于南京阳山山谷的三块巨石,背后却暗含书一个篡权夺位的皇家阴谋。历史,在绘我们留下一片空白时。却又在碎不及防之,际,给我们展示出它最真实的容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