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河南孟县堤北头唐代程最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南孟县堤北头唐代程最墓发掘简报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孟县博物馆唐代程最墓位于孟县城西3.5公里的堤北头村西北角100米处。坐落在西北至东南迤逦数十里远的缓坡——人称“北邙岭”的南麓。这里北靠太行,南临黄河,和黄河南岸的邙山遥相呼应。考古资料表明,“北邙岭...  相似文献   

2.
方珏 《风景名胜》2008,(10):50-50
"福"——历来被中华民族视为吉祥幸运的象征。居于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中的"三道靓堤"之首的"福堤"是一条南北向的长堤,全长2300米,宽7米,位于蒋村港的西面、深潭口港的东面,自南向北贯穿了整个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其"前身"就是花蒋路:南接天目山路,北连文二西  相似文献   

3.
黄骅古贝壳堤位于河北省黄骅市沿海,由6条堤组成,为"世界三大古贝壳堤"之一,其发育规模、时间跨度和包涵的地质古环境信息为世界所罕见,在国际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简要介绍了其现状及保护情况。  相似文献   

4.
近代广州长堤的兴筑与广州城市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堤马路建于1886年,为广州修筑马路之始——似乎这已是广州近代史的常识。但根据《张襄公全集》记载,张之洞于1889年初才批准开筑长堤。“1886年”这个错误,最早见于1931年梁鼎芬等编《番禺县续志》记载中“光绪十二年”的说法。此外,学术界对以下诸问题的讨论仍未充分:长堤竣于何年?为何筑堤?与广州城市发展有何关系?本希望以原始资料为基础探讨有关问题,为这起对广州市政近代化有重大贡献的事件勾划出一个梗概。  相似文献   

5.
“台城”古今■曹敦沐徐沛文“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首题为《金陵图咏》的诗,是晚唐诗人韦庄(约836~910年)歌咏金陵景物的著名诗篇。从那以后,台城便成了世人共知的一处金陵胜景。台城给后世留下了一串串哀婉...  相似文献   

6.
傥骆道得名、道里及其重要性横亘于陕西南部的秦岭,把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隔在南北两边;而穿过秦岭又把关中和汉中联系起来,自古有四条道路:由宝鸡西南出大散关,经凤县、略阳、勉县而至汉中者为“故道”;由郿县西南入斜谷,经太白、留坝而至汉中者为“褒斜道”;由周至西南入骆谷,经洋县、城固而至汉中者为“傥骆道”;由西安正南入子午谷,经洋县西折而至汉中者为“子午道”。因为故道在历史上记载不多,一般治舆地学者,多重视后三道。如《读史方舆纪要》载“褒斜道:今(指清)之北栈。南口曰褒,在褒城县北十里;北口曰斜,在凤翔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第一回称"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清代徐扬《姑苏繁华图》重点描绘了自西向东,由乡入城的一村(山前)、一镇(苏州)、一街。这"十里街"和"一街"都指苏州山塘街。山塘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苏州任刺史期间,在吴中主持疏浚塘河堆土修筑的一条长堤,后人称之为"白公堤"。山塘街呈"水陆并行,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一年七月初,林西县新城子镇三道营子村农民李斌,于自家院内房前打压水井,发现了窖藏古铜钱。县文化馆闻讯,立即派笔者及时奔赴现场,进行了勘查清理,写出了《三道营子窖藏古铜钱》的清理报告(初稿载于《内蒙古文物与考古》一九八二年第二期)。该窖藏古铜钱上限始于周末秦初之“一刀”小圆钱,下限至宋徽宗赵佶之“政和通宝”、  相似文献   

9.
唐代扬州城的规模,从唐人的诗文中,可以窥其大致。如高彦休《唐阙史》载:“扬州,胜地也。……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连”;韦应物亦曰:“华馆十里连”;杜牧有“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罗隐则云:“九里楼台牵翡翠”。而于开成三年(838)七月二十五日抵扬,四年正月三日尚“写著于扬州龙兴寺”的日本僧人圆仁,在其所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一书中,对扬州唐城的规模则记得很具体:“扬府南北十一里,东西七里,周四十里。”宋代去唐未远,宋人有感于宋城不及唐城,对扬州唐城的规模在诗文中颇多述及,如欧阳修诗句云:“十里楼台歌吹繁,扬州无复似当年”;洪迈《容斋随笔·店扬州之盛》载:“本朝承平百七十年,尚不及唐之十一”;镂钥《北行日记》云:“大率今之所谓扬州者,视故地东南一角,无虑四分之一尔。”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曾任过扬州司理参军之职的沈括,在其所撰《梦溪笔  相似文献   

10.
关于江苏武备学堂,江苏武备志无存。《苏州日报·老苏州》曾悬疑征求答案,笔者据手头掌握的资料回答后,也与苏州市、沧浪区两志一样,只说在盘门外,没有说清楚具体的位置,但一直耿耿于心。某天偶然翻阅《沧浪区志》,在卷首“1908年的苏州巡警分区全图”上.发现了陆军学堂的位置.坐落在大马路东侧、今天胥江河与张公桥河之间的一条河的北侧,大约位于现今盘胥路与巴桥头交界附近,在解放桥北。  相似文献   

11.
汉阳十里铺,位于汉阳区闹市及区政府所在地钟家村东约5公里,汉阳大道与十升路交汇处,雄据汉阳区永丰乡、汉阳区江汉二桥街、汉阳区琴断口街结合部,南连汉沙公路,北据江汉二桥,东越3公里与蔡甸接壤,西行经钟家村可达汉口与武昌.这里讲“十里铺”是广而言之.据《汉阳区地名录》记载,古十里  相似文献   

12.
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宋史》卷三八六《范成大传》“范成大字致能,吴郡人”;王明清《挥麈录》(中华书局1961年点校本)余话卷二载“奏赋之时,与范志能成大诏俱赴南宫,其后志能登第,名位震耀……”;又有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甲编卷一《范石湖使北》条载“淳熙(当为乾道)中,范至能使北……”,以上关于范成大的字有“致能”、“志能”、“至能”三说,究竟孰是?按四库全书本与古今逸史本《桂海虞衡志》,范成大在自序中载“吴郡范成大至能书”。又按孔凡礼辑《范成大佚著辑存》(中华书局1983年版)“题名”部分中《同登七星…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北雁荡山以峰岩绮丽飞瀑飘逸著称全国,那么中雁荡山则以流泉飞瀑峰石洁白而博得游人的赞美。南朝谢灵运诗云:“千顷带远堤,万里泻长汀”,宋朝王十朋也写道:“十里湖山翠黛横,两溪寒玉斗琮(王争)”,这些都是对中雁荡山的称赞。  相似文献   

14.
1987年,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海域发现的古沉船,编号为“南海一号”,船上主要载有我国宋元时期东南沿海四个窑系的瓷器。“沉船海域处于从番禺、阳江、徐闻、合浦经南海通向印度和斯里兰卡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在这条航线上,发现阳江溪头北寮宋元文化遗址,据专家考证,是宋元时期的中转港及货物集散港。由此说明阳江在秦汉时期是这条航线的补给港,在宋元时期是中转港。“阳江地处从古番禺(广州)至徐闻港的中间地带,海岸线曲折,长230公里,有海陵、南鹏、大镬、二镬等诸多岛屿,由东到西分布有20多个天然港湾和10多个大小渔港,如大澳、东平、三丫、北津、丰头、溪头、闸坡、双鱼、北额等。”这些港口,便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的必经之地。  相似文献   

15.
陈小甲 《风景名胜》2008,(10):51-51
如果说福堤是一部线装古书,绿堤就是一本花草科普杂志。它是一条东西向的长堤,一条绵延的植被群落和生物多样性的展示之路,被誉为"露天的西溪生态动、植物博物馆"。首尾两端连接着紫金港路和花蒋路,全长1600米,  相似文献   

16.
十八、和龙至速末水至难水的里程《魏书》、《北史》两《勿吉传》都记了和龙到勿吉的一段交通路线。它们说道:“自和龙北上百余里有善玉山,山北行十三日至祁黎山。又北行七日至如洛环水,水广里馀。又北行十五日至太鲁水。又东北行十八日到其国。国有大水,阔三里馀,名速末水”。“山北行十三日至祁黎山”句的“山”字,从《太平御览》卷784四夷部5卷引《北史》补。该两传另记了太和年中(477—492年)勿吉使者自言其入魏的行程是:“初发其国,乘船沂难河而上,至太弥河,沉船于水,南出陆行,渡洛孤水,从契丹西界达和龙”。《御览》引《北史》“沂”作“溯”。“沂”、“溯”同义,逆水而上。比较两项文字,一者北往,一者南来,实际上只是一条道路。和龙即和龙府(当时及后来的文献往往又讹为“黄龙府”),今辽宁朝阳市,此是定说。善玉在和龙北二百余里(约当今一百余里),必为今之大青山无疑。《新唐书·奚传》言:以处和部为祁黎州。祁黎州之名必因于祁黎山。善玉山至祁黎山十三日的里程,得为今努鲁儿  相似文献   

17.
《旧唐书·地理志》山南东道归州条下载“(武德)三年,分种归置兴山县,治白帝城”,兴山县下载“兴山,武德三年,分称归县置。旧治高阳城,贞观十七年,移治太平镇”。这两条史料都记载了后武德三年分株归县直兴山县的事实,但关于兴山县的治所,两条文献记载明显不一样,一说白帝城,一说高阳城。经考证,白帝城之说有误。《蜀水考》卷四载“白帝城在奉节县东十里”。则白帝城在奉节县境内。又据《新唐书·地理志》山南道夔州云安郡余载“奉节,本人复,贞观二十三年更名”。则唐贞观之前的武德三年奉节县称为人复县,人复县为夔州云安…  相似文献   

18.
南涿水试考     
《水经注》记载了两条涿水 ,一条是卷 12《圣水注》所记流经涿县的涿水 ,在今河北涿州市境 ,我们称之为南涿水 ;一条是卷 13《漯水》所记注入漯水的涿水 ,在今河北涿鹿县境 ,我们称之为北涿水。历为涿县、涿郡、范阳郡、范阳国、涿州治所的涿城是因哪条涿水而得名 ,南涿水的源流、流向怎样 ?长期以来聚讼纷纭 ,莫衷一是。本文经过考证 ,认为今涿鹿县南部的东、西灵山古称涿鹿山 ,南北涿水因分别发源于涿鹿山南北麓而得名 ;南涿水包括小西河 (紫石溪水、矾山水 )、紫石口以下至铁锁崖的拒马河 (巨马河、涞水 )干流和北拒马河(桃水 )三段 ;汉代至南北朝时期这条河流已经主称桃水 ,但仍保留有涿水之名 ,应劭“涿水出上谷涿鹿县”和《水经注》中桃水涿水互称即其实例 ;北宋时期的涿水涿河仅指今北拒马河主河道 ,这一名称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涿水之名与古涿鹿山 (今东西灵山一线 )某种联系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关于南涿水“源出保安州之涿鹿山”的记载虽然晚出却是富于启发意义并暗合历史事实的观点 ;历为涿县、涿郡、范阳郡、范阳国、涿州治所的涿城是因南涿水而得名  相似文献   

19.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闻名遐迩的汉正街已是汉口繁华的主要标志,呈现出“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繁荣景象。明崇祯八年(1635年)汉口修筑“袁公堤”(今长堤街)后,居民区迅速扩大,河下帆樯林立、市廛日盛,楼馆酒肆进一步发展,汉正街出现“北货南珍藏作窟,吴商蜀客到如家”的兴盛。  相似文献   

20.
《尚书》《论语》札记十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书》《论语》札记十则李运富一、《尚书》(七条)(一)《皋陶谟》:“懋迁有无,化居。”孔实国《传》(本文所引古注皆推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十三经注疏》):“化,易也,居谓所宜居积者。”孙爽《疏》:“化即古货字。居者,积贮之名。”周秉钧先生《尚书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