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戚永晔 《风景名胜》2012,(7):108-122
我蛮喜欢听江南小调,“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得益于太湖的城市,有苏州、无锡、与湖州。但苏州与太湖接壤的是西山与东山,湖州也是市郊连接太湖,真正享受太湖之美的城市只有无锡了。  相似文献   

2.
Davidwang  汤菁 《风景名胜》2009,(10):98-101
太湖出产两种东西,截然相对,又休戚与共。一种是太湖水;一种是太湖石。与生俱来的苍凉之美,浩淼之形与寂寥之意,使太湖水拥有足够的耐力和坚毅的品格,把身边的顽石打磨成造园主的“心头爱”。  相似文献   

3.
正2002年,提出太湖岸线一公里内不建工厂,退渔还耕的政策,所有养殖、奶牛场也迁出滨湖区域;2004年,高新区投资10亿元实施太湖清淤取土工程,太湖湖面重现碧水蓝天;2005年,建设长25公里的太湖大堤,100万平方米的绿化景观成为了一条靓丽的生态长廊;2008年,总长8公里的太湖大道高架桥工程开工,从此市区到太湖边的车程仅需15分钟;2010年,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园;2012年,启动农村环境及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2013年,马山游客中心、太湖大堤文化驿站建成使用,  相似文献   

4.
唐宋时期在太湖湖流的作用下,太湖南岸形成一条地势较高的滨湖沉积带,吴越时在太湖湖滨开挖溇港,创建湖堤。入宋以后,在太湖南部碟型洼地的平原地形中,产生了横塘纵溇的水利结构?崽劣胱轀鞠嗯浜现饕?是为成功地向太湖排出平原洪涝水,两宋时对横塘纵溇结构的完善主要体现为溇港的设闸与横塘的加筑扑问逼诘?水利建设奠定了后期太湖南岸地区农田水利开发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5.
明代前期太湖流域上游改筑东坝等大工程的实施,令太湖来水情势发生突变,促使太湖以东以黄浦江为泄水主干的局面最终奠定,形成了江南水利的新格局。这一新格局伤及太湖以西的地方水利,却换来太湖向东泄水的稳定趋势,它改变了江南圩田开发的水环境,也提供了太湖以东进一步围垦土地的便利,水利徭役等赋役制度的改革亦由此展开。  相似文献   

6.
《铁军》2020,(3):27-27
抗日战争时期,以新四军太湖抗日游击支队为主力的苏西南抗日武装力量,活跃在西太湖中的冲山岛一带,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军民团结斗敌伪顽匪的英勇壮举。为了纪念新四军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2009年由吴中区政府在当年新四军太湖抗日游击支队活动核心区域——光福镇冲山村建起了"新四军太湖抗日游击支队纪念馆".  相似文献   

7.
在吴文化研究中,吴文化发源于太湖地区还是宁镇地区,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有的学者根据太湖与宁镇地区印纹陶某些特征的一致,认为西周后期两地区的文化面貌已“融为一体”,并以此作为吴国由宁镇地区东进到太湖地区的论据。笔者认为全面准确认识太湖地区周代文化面貌...  相似文献   

8.
溧阳神墩     
《文物》2016,(5)
正溧阳神墩遗址位于太湖西部,发现了马家浜文化相对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该遗址的发现是继宜兴骆驼墩遗址、西溪遗址之后再次确认了太湖西部存在着以平底釜为中心的马家浜文化早期类型和以三足平底鼎为中心的马家浜文化晚期类型,展现了太湖西部地区马家浜文化长达千余年的动态的变迁过程。神墩遗址内重要遗物的出土,确立了太湖西部马家浜文化的年代标尺,确定了太湖文化区和  相似文献   

9.
无锡美食     
<正>太湖船菜:饕餮湖光山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千百年来,淳朴的中国人始终恪守这个法则,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人们怀揣对自然的理解与崇敬,享受着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福祉。对守着万顷太湖旖旎风光的无锡百姓来说,太湖就是他们所依附的自然,而太湖赐予他们的,不仅仅是秀美的湖光山色,还有湖水中最感性的味道。太湖,2200多平方公里的湖泊连接着大小河流、水泊240多个,形成了东南地区水网最为密集的生态  相似文献   

10.
<正>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其实,巧夺天工的太湖石,也是太湖母亲孕育的无价瑰宝。具有极高审美价值和实用功能的太湖石,是古典园林叠山理水的重要造园要素。北宋的朱勔,历来作为反面形象出现。元代陆友仁的《吴中旧事》,记载了朱冲和朱勔父子的轶事,弥足珍贵。但一分为二:朱勔作为背负恶名的奸臣,当然不容否定。但他在造园方面具有相当造诣,特别是其后人在发展苏派盆景方面作出的贡献,不必抹杀,应该正名,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李勇 《安徽史学》2013,(5):125-128
太湖,自古有"震泽"、"雷泽"、"笠泽"、"具区"、"泽薮"、"五湖"等名,"太湖乃五湖之总名"①,是一个庞大的水系.本文的"太湖"是指扬子江以南五大湖群组成的"太湖水系".太湖文化从产生至今已经逾1万余年,是有史以来太湖流域的民众在长期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非物质财富的总和.太湖文化是太湖流域的文化母体,经过万年的融合、创新,嬗变出了吴文化、蘇文化、海派文化、金陵文化等子文化.  相似文献   

12.
张敏 《东南文化》2023,(1):70-91+190+192
太湖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马家浜时期文明曙光初现于太湖北部,奠定了太湖流域文明化进程的基础;崧泽时期的太湖北部率先进入王权统治的古国时代,形成了太湖流域的民族共同体,东山村遗址群成为原生型“崧泽古国”的政治中心;良渚时期的太湖流域进入神权统治的古国时代,太湖南部的“良渚遗址群”与太湖北部的“寺墩遗址群”成为“良渚古国”并立的政治中心。王权统治的“崧泽古国”转型为神权统治的“良渚古国”,成为中华文明化进程中独树一帜的“太湖模式”。  相似文献   

13.
茶香满洞庭     
<正>苏州洞庭山其实有两座,一座叫东洞庭山,一座叫西洞庭山,当地人俗称为东山和西山,著名的洞庭碧螺春就产自这里。两山宛在太湖的怀抱中,被太湖一水衔接滋养润泽,主峰莫厘峰是太湖七十二峰中第二大峰,海拔293.5米。其山脉鱼龙脊背状,气势雄伟。大运河从它的外围流过,与太湖在这里交汇,之后继续向东,  相似文献   

14.
[事件] 2007年6月初,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的无锡鼋头渚风景区笼罩着难闻的腥臭味,湖岸边浓浓的蓝藻随波浪拍岸,湖水像被绿漆染过一样。鼋头渚所在的梅梁湖被称为太湖之“胃”,曾是太湖最美的地区。但是蓝藻  相似文献   

15.
正地处苏州城西南太湖边的洞庭东山与太湖中的洞庭西山(现称金庭),古名莫厘山与林屋山。莫厘山以隋初丞相杨素部将莫厘驻兵而名,林屋山则以有林屋洞故名。明初因林屋洞中有金庭玉柱,称洞庭山。明王鏊《震泽编》载"稍东为洞山,林屋洞在焉,有金庭玉柱。"山之东称东洞庭山,简称东山,是太湖东北部的一个半岛;山之西世称洞庭西山,古称包山、西洞庭,是太湖东南部的一个岛屿。1956年苏东(苏州—东山)公路通车及2016年太湖大桥建成,东山和西山直接连通。  相似文献   

16.
苏州将以太湖深厚的化底蕴,众多的名胜古迹,宜人的自然风光申报世界化和自然遗产,日前,申报可行性调研工作已经启动。太湖具有鲜明的“双遗产”特征。太湖的山川秀气,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吴地化,  相似文献   

17.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渔业历史悠久。在太湖渔民众多的崇拜偶象中,夏禹具有特殊的意义,被视为至高无上的保护神。建有禹庙的平台山,旧时每年正月、清明定期举办禹王庙会,祈求平安、丰收。除了太湖渔民,还有上海、浙北等地的渔民来赶会。  相似文献   

18.
太湖三白     
太湖水里,据说有一百多种鱼类湖鲜,堪称一个庞大的家族. 就像芸芸众生里总有出人头地的一样,太湖三白,是湖鲜里出人头地的一部分.太湖三白其实是个小分队,分别是白鱼、银鱼、白虾——最初,太湖三白是银鱼、梅鲚、白虾.后来,因为梅鲚产量太少,太湖三白就渐渐演改换门庭,变成了银鱼、白鱼、白虾. 差不多枇杷熟了的时候,银鱼也就肥了. 苏州民谣“五月枇杷黄,太湖银鱼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据《太湖备考》记载,吴越春秋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可见其历史之悠久.宋人有“春后银鱼霜下鲈”的名句,将银鱼与鲈鱼并列为鱼中珍品.太湖银鱼,煎、炒、熘、炸、蒸、煮、烩、炖,皆可,是苏州人餐桌上的家常菜.这些年,我吃过的,最常见的就是银鱼炒蛋了,但稍有讲究的人家,就会做银鱼煎饼、香酥银鱼、芙蓉银鱼、银鱼蛋羹、三丝银鱼羹、菲菜炒银鱼、银鱼豆芽、花生小银鱼.其实,最富有诗意最有时令特色的却是“银鱼莼菜羹”——银鱼上市时,恰逢太湖莼菜的采摘季节,它们是初夏的一场美好相遇.  相似文献   

19.
<正>园林必有石,无石不成园林。太湖石就是我国历史上开发较早的用于观赏之石,是园林中常用的假山石料。尤其在江南园林中用得很普遍,因以太湖一带出产最为有名,故名“太湖石”,也称“湖石”。太湖石属天然石灰岩  相似文献   

20.
太湖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来可泓由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政协苏州市委员会、政协吴县市委员会、苏州市太湖历史文化研究会举办的太湖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18届年会,于1997年8月26日至29日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市召开。来自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