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安理学对徽州刻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刻书世称徽派刻书,据考证,徽州刻书源于唐,在宋元时期成为安徽地区刻书中心,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其数量之多、门类之广、刻技之精,在全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形成了明清时期刻书业中的一大主流派别。在徽州刻书的发展过程中,新安理学为这一地区的刻书业的兴盛繁荣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础:理学大家及其门徒的众多论著为徽州刻书提供了水准较高的出版内容,究读理学,重视教育的风气又为徽州刻书提供了大有可图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2.
战国秦汉时期的《日书》、唐宋时期的敦煌具注历日、明清时期的选择《通书》中都有以"建除"行事宜忌指导医疗活动的记载。敦煌《发病书》中有与"建除"有关的疾病占卜方法,古医籍中也有与"建除"相关的治病宜忌,这都说明古人在日常医疗活动中常常据此择吉避凶。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甘肃私人刻书活动受到经济、地域与交通等因素的限制,刻书史实鲜为外界知晓。通过后世传本及各家书目钩稽明清时期甘肃私人刻书的史料,能够客观反映甘肃私人刻书发展的历史面貌与特点。虽然明清时期甘肃私人刻书活动较之同时代的江南地区明显滞后,不具典型性,但甘肃士人学者的著述通过刊刻的方式得以流传,这不仅保存了甘肃文献,也延续了甘肃文脉。  相似文献   

4.
汉魏时期的侍中是皇帝的近幸之臣,其设置、地位、权限几经变化,最终演化成门下省的长官,成为实际执掌国家枢机的"宰相"。曹魏时期是侍中职权转变的关键阶段,特别是它以特殊的方式介入尚书、中书的权力范围,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本文根据曹魏侍中的设置特点和权力变化,考察其与尚书、中书的密切关系,着重突出曹魏侍中在当时权力格局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5.
地方志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周朝时就有了专门编纂地方志书的史官。史官的实践为地方志发展积累了经验。地方志到了西晋时期基本成熟。南北朝时期。政书体开始成为地方志书的一种体系形式。北宋、辽、夏时期,地方志的发展进入成熟期。明清时期,地方志出现更加繁荣的景象。民国时期,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出现,对地方志的影响进一步加大,出现许多不同风格的地方志书。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新方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新方志第二轮修志工作启动之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成为新方志的编纂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开元十一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 ,标志着唐代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中书门下作为宰相裁决政务的机构 ,是最高决策兼行政机关 ,是超然于三省之上的相府。中书门下系由以三省为依托的政事堂改变而来 ,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之后 ,三省依然存在 ,但其机构建制和职权性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中国古代帝国体制演进过程看 ,中书门下体制的建立及三省机构和职权的变化 ,体现了中古时期国家权力运作方式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7.
高冉 《神州》2012,(30):2-3
《尚书》是我国最早记载夏商周时期最高统治者活动的历史文献,书中关于政治、思想、历史、文化诸方面的资料称为我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重要源头。本文仅对尧舜时期的五刑的类别、处理方式、社会功用及后世的演变给予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8.
袁炜  曹源 《中国钱币》2014,(2):28-30,36
正近日有幸拜读刘春声先生编写的《中国钱币大词典·厌胜钱编》一书,对书中小巧精美的两汉时期厌胜钱颇感兴趣。仔细品味,发现两汉时期厌胜钱中不少构型在有关东汉三国陪葬明器摇钱树的文章中曾经见过。将两者对比分析,才发现在两汉时,士人佩戴把玩的小小厌胜钱与流行于四川盆地的陪葬明器摇钱树部分构型颇为相似,笔者遂对其相似性做一点分析,其中包含有对"五利后"铭文钱的一点浅见。据现今考古学证实,摇钱树是东汉到三国时期,中国西南、西北地区流行的一种陪葬  相似文献   

9.
水口干记  陈小法 《文献》2007,(1):165-172
一、<天地瑞祥志>的序和构成 <天地瑞祥志>一书在中国已不存,即属佚存书.在<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以及<新唐书>"艺文志"中也未见著录,宋代以后在中国似乎已不见踪影.但是,本书其实并没有完全消失,前田育德会尊经阁文库(日本东京都)珍藏有江户时期的写本.  相似文献   

10.
刘梅生著《中国近代文官制度》一书,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按时间顺序,对晚清时期、太平天国、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相似文献   

11.
李佩卿 《神州》2013,(32):220-220
国家级"非遗"宁波走书是浙江四大地方曲艺之一,曾有东渡舟山诸岛,北跨钱塘江,南临雁荡山,唱红浙江晋京汇演的辉煌时期。在宁波走书保护、传承、创新实践中,将传统的宁波走书艺术融入现代多元艺术之中,在传承的基础上对宁波走书的题材创作、表演艺术的不断创新,丰富宁波走书的艺术积累,增强国家级"非遗"宁波走书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对斯大林民族形成时期理论的再思考张达明斯大林在1913年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提出了一条著名的民族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他在同书中还说:...  相似文献   

13.
谢冬荣 《文献》2004,1(3):277-281
李慈铭(1830-1894),字爱伯,号莼客,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是清同光时期著名的学者.先生出生于越中名门显贵,性喜读书、藏书.每读一书,先生往往会在书里写下批校题跋,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其内容或校一字一词之误,或释一字一词之义,或评其人其书之得失.  相似文献   

14.
王志强 《收藏家》2014,(6):35-42
尺犊,源于上古时期的简牍,别称“尺札”、“尺简”、“尺翰”、“尺素”、“尺鸿”、“书札”、“信札”、“札翰”等。司马光《书仪》云:“先公犊而后私书。”早期尺犊上所书多为官事奏牍,秦汉以后,私书渐兴,尺犊才成为私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工具。至魏晋时期渐次形成“官曹文书,世间尺犊”的适用格局。唐宋以降,  相似文献   

15.
金身佳 《敦煌学辑刊》2005,8199(2):33-41
敦煌写本葬书中的六甲八卦冢,是一块大墓地中四种朝向、方位不同的墓穴,是隋唐至宋时期敦煌地区的阴阳师用于分派给五姓百姓安葬的墓穴。  相似文献   

16.
泸州市博物馆藏有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王铎的《十月乡书断行草立轴》,从《十月乡书断》诗、书法、款识和印鉴,可以断定为王铎真品无疑,为王铎书法艺术生涯巅峰时期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座右铭这一悠久的历史文化现象,在我们这个古老而又文明的国度,已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早在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评论家刘勰,曾在他的《文心雕龙》一书中阐述了座右铭的历史和功用,书中讲到:黄帝把铭文刻在车上、几上,用来纠正自己的缺点;大禹把铭文刻在悬挂钟磬的立柱上...  相似文献   

18.
《民国档案》2008,(2):94
方骏、熊贤君主编的《香港教育通史》一书,已由香港龄记出版有限公司于近日出版。全书除绪论外,共分八章,系统论述了英国统治前的香港教育、开埠时期的香港教育、拓展时期的香港教育、振兴时期的香港教育、日占时期的香港教育、发展时期的香港教育、过渡时期的香港教育、回归以  相似文献   

19.
朱万章 《文物春秋》2008,1(2):39-46
本文以传世书迹为例,分析明清之际的直隶书风。这一时期以重臣为主导的直隶地区(主要为今河北、北京、天津及山西、山东部分地区)的书法家在师承、形体,甚至在书写材料上均有独特之处,反映出这一特殊地区在特殊时期的特殊书风。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有版刻图书以来,书板便主要用于刷印文化典籍。封建统治者和儒林学士对书板一向是重视和珍爱的。元、明、清三朝定鼎之初,都有收贮和补刊前代官刻书板的史实。康、雍、乾三朝是清代封建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内府修书刊刻事业的昌盛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