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鄂伦春民族是我国11个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少数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鄂伦春民族饱受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血腥统治和残酷的经济剥削。特别是日伪统治时期,日军对鄂伦春民族实施“暂时利用,最终消灭”的方针,采取驱赶入深山、不开展其文化、持续其原始生活、不使其归农、鸦片毒害、细菌试验、无辜枪杀、制造民  相似文献   

2.
于明士 《旅游纵览》2013,(3):298-299
鄂伦春民族文化是内蒙古北疆三少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鄂伦春族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实地田野调查和统计,获取可靠资料,并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人与地之纠葛:鄂伦春社会中的地域意识行为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人类学意义的文化而言,人与地、地域与文化、特定族群与其繁衍、生息的土地,存在着从物质文化、社会组织到精神信仰等千丝万缕的纠葛。由此形成的地域意识行为,发挥着构建和维护社会的重要功能。将地域意识行为与小民族的生存、发展联系起来考察,从地域意识行为作为民族物质、精神资源,民族自我认同,社会体系调整的重要作用作为路径分析,测度影响小民族生存状况的因素及社会健康水平,会带给我们一定的认识启迪。世代生活在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森林地区,以传统狩猎文化为特征的鄂伦春社会生活中的地域意识行为,具有典型意义。对此,本文提炼的探讨方向是:地域意识行为与物质、精神资源;地域意识行为与社会功能;地域意识行为与当前鄂伦春社会。并通过历史追溯与现实归纳,提出鄂伦春族地域意识行为处于转型过程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正>鄂伦春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具有明显东北内陆特色的鄂伦春族文化。其中鄂伦春族的丧葬习俗受其宗教信仰的影响较深。"鄂伦春"是民族的自称,是"山岭上的人"之意,也有解释为"使用驯鹿的人"。他们大部分生活在黑龙江,内蒙古地区。  相似文献   

5.
<正>鄂伦春族是一个狩猎的民族,元时称为"林木中百姓",明代被称为"北山野人",清初谓"树中人"。其在鄂伦春东部者,又呼为使鹿部,其在鄂伦春上流西部者又呼为使马部。其在黑龙江下游之鄂伦春又呼为使犬部。鄂伦春族17世纪之前,生活在黑龙江以北,贝加尔湖以东直至库页岛的广阔土地  相似文献   

6.
<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对世代居住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致使少数民族生存状态步入绝境,人口锐减。被称为"栖林人"的鄂伦春人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鄂伦春,一作俄伦春,又讹为俄伦春,鄂伦春即索伦的一  相似文献   

7.
黑河早期的鄂伦春民族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伦春民族,与黑河其他各民族一样,在清代以前没有学校,在本民族中多采用口耳相传方式进行教育.他们世居黑龙江流域内外大小兴安岭广袤深山密林一带,过着“居无定室、衣皮食肉”的游猎生活.清康熙年间,鄂伦春民族的教育才有了文字记载.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为了巩固北部边防,抵御外敌侵略,清政府决定利用“骑马使枪习成特技”的鄂伦春族武装力量,根据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的奏请,收抚鄂伦春诸部并正式编入布特哈八旗(位于今嫩江与爱辉之间).从此鄂伦春民族同黑河区域内各族人民一道加入到抗击沙俄捍卫国土的斗争行列.与此同时,鄂伦春民族也已经有了同其他各族人民一样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根据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的奏准,在墨尔根(今嫩江县)两翼地方各设一所满官学,设学官一员.同时规定,包括鄂伦春族在内的“新满洲诸佐领之下,每岁进幼童一名,教习书义”.①1744年(清乾隆九年)黑龙江城(今爱辉镇)始设满官学一所,包括鄂伦春族在内的“八旗子弟愿入学者,由各旗协领保送,习清文骑射”.②但鄂伦春儿童入学者甚少,尤其是“沿边各地及鄂伦春、打虎尔诸族,非惟悉汉文者百不得一,即稍识之,无能道汉语者,亦十无二三”.③1882年(清光绪八年),撤销布特哈总管衙门,在“东接黑龙江,西达墨尔根  相似文献   

8.
加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鄂伦春、赫哲、达斡尔、鄂温克为代表的黑龙江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族习俗和地域文化,是宝贵的北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在民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一些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遗失和灭绝。因此对其中珍稀资源适当开掘,有效利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其宣传和保护工作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以鄂伦春、赫哲、达斡尔、鄂温克为代表的黑龙江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族习俗和地域文化,是宝贵的北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在民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一些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遗失和灭绝。因此对其中珍稀资源适当开掘,有效利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其宣传和保护工作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正>鄂伦春族,世居黑龙江、嫩江流域,兴安岭原始山林中的游猎民族。鄂伦春,原索伦的一支,自古在兴安岭一带,以狩猎捕鱼为生。在东部的称其使鹿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经常听老人哼唱鄂伦春族的歌谣:"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遍野……"在美丽富饶和无任何污染的大兴安岭密林深处,世世代代居住着一个鲜为人知又风俗奇特的"马背上的民族"——鄂伦春。他是中国五小民族之一,也是黑龙江独有的稀少民族,他们一代又代地靠着一杆枪、一匹马、一只猎犬,一年四季追逐着獐狍野兽,游猎在茫茫的林海之中,直到50年代,他们才多数走出白桦林,走下兴安岭,开始半耕半猎的定居生活。  相似文献   

12.
甘在斌 《旅游纵览》2016,(12):58-61
正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漫山遍野打呀打不尽……——《鄂伦春小调》犹记得初次哼唱这首《鄂伦春小调》,还是上小学的时候。在欢快的歌声中,我似乎听到了从兴安岭的大森林中传来的马蹄声,看见一位猎人骑着马在山林间穿梭驰骋的情景。2015年的最后几天,我和我的朋  相似文献   

13.
桦树皮文化,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民族文化,也是北半球高纬度桦树林生长带中少数民族所共有的一种物质文化。它分布广泛,从欧洲经东北亚到北美洲都有其存在;它产生年代久远,我国已出土多处两三千年前的桦树皮文物,说明北方的鲜卑、契丹、女真等古代少数民族及其先民,都曾为桦树皮文化作出过贡献。如今,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鄂伦春、鄂温克、赫哲、达斡尔等民族,仍不同程度保留着这种地域特征很明显的文化。但随着交通的发达,少数民族的定居,外来先进物质文化的取代,桦树皮文化已日渐衰微,如不注意抢救,恐有失传、消亡的危险。在这里,笔者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回顾,并提出抢救、传承、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占伟 《民俗研究》2005,(1):210-216
鄂伦春族现在约有4000多人,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大小兴安岭一带,除少数聚族而居外,多和汉族及其他民族混合居住。这个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七八十岁老人健在的已经很少了,又都没有文化,许多往事记忆茫然,要具体了解他们解放以前的生产及习俗情况相当困难。最近,笔者有幸读到民国九年(1920年)出版《瑷珲县志》刊载的边瑾未定稿《鄂伦春纪事三十韵》及《鄂伦春竹枝词》八首,  相似文献   

15.
人类文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同时也受到地理、经济、习俗、迁徒的影响。比如在中国的通古斯民族中所保留的“撮罗子”与北美印第安人的“梯皮”就极为相似,但又不尽相同。这种文化现象吸引着我们去比较和探究它的存在和原因。中国的通古斯族,包括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等。其中鄂伦春、鄂温克居住的“斜仁柱”,系鄂伦春语,意为“遮阳光的房子”。汉族称它为“撮罗子”。它的基本特征是圆锥形帐  相似文献   

16.
<正>我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份,除汉族之外,主要居住着赫哲、鄂伦春、鄂温克、满、锡伯、达斡尔、柯尔克孜、朝鲜、回、蒙古等少数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不仅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可观的物质财富,同时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如精巧绝伦的桦树皮、鱼皮、  相似文献   

17.
民俗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传承并相沿成习的经济与文化生活模式.本文就满族与鄂伦春族的生育习俗进行比较分析,来看民俗对其民族的繁衍争发展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其文化意蕴.满族作为一个非常善于接受先进文化影响,并善于把优秀文化迅速融和到自己文化之中的一个优秀民族,以颇含科学原理的生育习俗,在促进母婴健康,保证种族繁衍,发展壮大民族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鄂伦春民族因其相对原始封闭的先天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以及一些鄙陋的生育观念,使得妇女孕期和分娩时得到的保护极少,婴儿成活率极低.通过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的社会群体或不同的民族,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不同以及思维意识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习俗,而不同的习俗就会对其民族或社会群体产生不同影响,甚至影响到其民族的繁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萨满教是原始社会的产物,流传于中国东北到西北边疆地区蒙古等到许多民族中,是近存晚斯宗教的一种。鄂伦春、鄂温克、赫哲和达翰尔族到五十年代初还保存该教信仰。因为通古斯语称巫师为萨满,故得此称谓。也有广义地指今  相似文献   

19.
《收藏家》2017,(5)
<正>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民族艺术的瑰宝。4月下旬,一场名为"境生象外—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在北京琉璃厂古吴轩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汇聚了卢禹舜、纪连彬、于文江、贾广健、董晓泮、金岩6位著名国画家的30幅精品力作,他们皆为当代美术界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有着深厚的艺术素养与文化使命感,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20.
嫩江、黑龙江上游及内、外兴安岭的丛林里,有不少鄂伦春、达斡尔和鄂温克语地名。这三个民族的语言,均属阿尔泰语系,达斡尔语属蒙古语族,鄂伦春与鄂温克语为满洲·通古斯语族的通古斯语支,彼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