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玉堂《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中记载了民国时期洛阳邙山汉魏至宋明墓葬被盗的情况,涉及到墓葬的盗掘、盗掘出土的文物、盗掘文物的买卖和流失等内容,对于研究民国时期洛阳墓葬盗掘情况以及洛阳地方社会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
余黎星  余扶危 《四川文物》2010,(1):77-81,90
武则天在洛阳执政数十年,最后登上女皇宝座,武则天在洛阳的数十年间是唐代洛阳最辉煌时期,武则天与洛阳的许多历史事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洛阳武周时期历史离不开武则天。通过含嘉仓与丝绸之路就可以深刻了解武则天对洛阳历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李琦 《黑龙江史志》2011,(10):16-17
风水宝地从来不会寂寞,几千年来,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不断光顾洛阳邙山,邙山成为中国最尊贵、最密集的墓葬地.一样从未间断的,还有对陵墓的各种明掘暗盗,"洛阳铲"便应运而生.从洛阳出土的珍贵文物数不胜数,在北邙地区,游玩耕种、信步闲逛间都可能不经意遇到各种文物古董.伴随着各种出土的文物,尘封久远的古老文明将慢慢揭开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4.
东汉的洛阳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洛阳狱设置在洛阳县官署之内,由司隶校尉、河南尹与洛阳令共同管辖。洛阳狱规模巨大,机构庞杂,兼有中央政府"诏狱"和地方郡县监狱的职能,囚禁的对象包括各级官僚贵族和平民百姓,对京师安全和朝廷政局影响甚重。东汉后期,各方政治势力激烈争夺洛阳狱的管辖权,对政局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古代洛阳与南海丝绸之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海丝绸之路的开辟,始于西汉时期。宋元明时期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陆上丝绸之路衰落,南海丝绸之路则得到长足发展。古代洛阳连接南海丝绸之路的陆上通道有三条,即从会稽、东冶至洛阳,从广州至洛阳,从缅甸经云南、四川至洛阳。沿着这三条路线,古代从海路来华并到达洛阳的国外使、商人、僧侣,主要来自柬埔寨、缅甸、印度尼西亚、印度、埃及等地。  相似文献   

6.
关于洛阳周都与东周王陵,学术界历来争议颇多,但迄今尚无一个令人十分满意的答案。今笔者不揣浅陋,拟在诸家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洛阳周都与东周王陵的几个问题发表一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唐代长安、洛阳作为都城和陪都的气候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气候角度探讨唐代以长安为都城、以洛阳为陪都的缘由。唐代由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增大,水灾增多。洛阳因为经度地带性作用、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及洛阳河流的特殊情况。使得水灾情况比长安更严重:一是降水量大、水灾次数多,二是水势大、灾情重。尽管唐政府注意治水修堤坝,但中桥被冲毁、雨水断路乃至宫城被淹之事仍屡屡发生。长安虽然旱灾较洛阳严重,但水灾对都城的危害更直接、更严重,灭顶之灾的威胁使洛阳不宜作都城,所以建都长安。  相似文献   

8.
近阅郊区志,在民国洛阳县政府县长任职情况一览表中,有如下记载:  相似文献   

9.
霍宏伟  程永建 《四川文物》2006,(2):48-50,i0004
建国初期河南洛阳北郊岳家村30号唐墓中出土若干波斯萨珊朝银币,通过重新整理报道,初步考证出部分银币的铸造地点,并推测出该墓墓主人有可能是来自西域的少数民族。波斯银币在洛阳的出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洛阳在丝绸之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刘航宁 《收藏家》2007,(8):29-34
二、胎体判断一件唐三彩的真伪,除看其造型外,还要从胎、釉、工艺上进一步观察。洛阳唐三彩的胎多为高岭土所烧,胎质较硬,但胎体火候较瓷器弱,千余年处于潮湿墓中,胎体吸水变得稍有酥松,肉眼看上去显得不硬。这是一个三彩爱好者长期鉴赏所应感受到的内在情结,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柔软感。另外胎体的颜色,有文章认为洛阳唐三彩的胎体色白,而西安三彩胎色白中泛红,实则不然,洛阳唐三彩中的眙体有相当部分也是白中泛红。有些胎体甚至是呈肉红色(图34)。实际上如果对西安和洛阳  相似文献   

11.
白剑 《河洛史志》2006,(2):14-16
唐代大诗人自居易晚年定居洛阳18年,与洛阳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自居易去世后,遗命家人将其安葬在龙门东山琵琶峰,子孙世居洛阳。现将自居易在洛阳的遗迹及白氏后裔的分布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新出土的四方唐代洛阳粟特人墓志展示了唐代洛阳普通的粟特人婚姻、信仰、仕宦、丧葬的情况,体现了入华粟特人与洛阳社会的融合,是研究中古时期洛阳城市以及入华粟特人汉化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3.
60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军的魔爪伸进了洛阳大地。当时洛阳一片残垣断壁,满目疮痍,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以花而著称的城市:岭南的广州和中原的洛阳。两大花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现在则更加兴盛。广州的花市演绎市井文化和商业文明,洛阳的花市则彰显富丽华贵的皇家风范。  相似文献   

15.
洛阳是东周都城,是该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本文对洛阳东周墓葬分布规律、形制和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这在考古学上应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宋代欧阳修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牡丹专家。北宋天圣年间,他在洛阳任留守推官四年,后又多次来洛阳,深为洛阳牡丹所吸引,所陶醉。他喜爱牡丹,赞美牡丹,还精心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牡丹专著《洛阳牡丹记》。他在该书中把著名的洛阳牡丹品种、发展状况、栽培技术、风土民情等均作了较详细的记述,为“洛阳牡丹甲天下”美名的传播、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也为后人研究历史上的洛阳牡丹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7.
张霖 《丝绸之路》2012,(24):37-38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记述北魏洛阳佛教寺院布局及其形制的作品,同时也记载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事实。该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魏时期的社会风貌。本文从北魏时期的经济状况、里坊形制、饮食等方面窥视当时的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18.
《洛阳伽蓝记》自注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阳伽蓝记》自注在史注发展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和作用 ,可是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些被混入正文。清代学者经过不懈的努力 ,逐步恢复了自注的面目。今天 ,从理论上探讨《洛阳伽蓝记》自注的内容、特点和影响 ,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缪韵 《四川文物》2010,(3):35-45,91
洛阳原始青瓷最早始见于夏代,兴盛于西周早中期,东周时已少见。洛阳的青瓷是一种瓷器,而不是釉陶。因为它完全具备了瓷器的三要素,只不过与后来的瓷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洛阳的原始青瓷基本上都出土于北窑西周贵族墓葬内。这些墓葬因时间不同,在器类、器形、纹饰上各有其自身特征,而且这些青瓷与南方原始青瓷不同,属北方原始青瓷系统,它的产地在北方,也可能就是洛阳。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人们在谈到洛阳早期社会主义工业建设时,总免不了要提到156项工程:156项工程单位更是以此为自豪。的确,这是一段值得怀念的历史。然而,什么是156项工程?156项工程中洛阳有哪几项?如何正确评价156项工程?对这样的一些问题。人们并不完全了解,在认识上也有某些偏颇。本试图就这样一些问题作点探讨,并以此就教于广大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