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0月15日早晨,中国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天空晴朗,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天蓝色的发射塔架,在大漠中冉冉升起的朝阳照耀下,如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2.
《神州》2006,(2)
2005年10月1 7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继“神五”以后,再一次载着中国两名航天员成功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张建启苦苦奋斗了大半生。曾几何时,他立下了铁铮铮的誓言:“我们将来要亲手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  相似文献   

3.
李文祺 《世纪》2023,(3):46-49
<正>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进入轨道,再成功返回地面,迈出航天梦第一步。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飞船升空,中国航天事业在经历了无人飞船阶段、载人航天阶段后,建成了中国空间站。23年,中国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实现了!回首我亲历神舟一号发射的前前后后,真是惊心动魄!  相似文献   

4.
《百年潮》2017,(12)
<正>刘纪原同志领导、组织制定了航天科技工业"七五""八五""九五"三个五年计划,中国航天举世瞩目的一系列成就——新一代武器装备、对外发射服务、载人航天、各种新型卫星等,都是在这些五年计划中孕育诞生的。通过三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中国航天科技工业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成功实现多种型号并举,军民品协调发  相似文献   

5.
《神州》2006,(2)
历经磨难打造金牌争气箭刘竹生是我国运载火箭捆绑分离技术的开拓者,他和他的同事们攻克的助推捆绑分离技术,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捆绑技术的空白,使我国进入了世界捆绑运载火箭的先进行列。该项技术在后续的多种火箭中得到推广使用,为提高我国火箭的运载能力和实现载人航天奠定了基础。 1990年的夏天,他遇上了这辈子最难打的仗。那时,中国航天第一支脚刚刚迈向国际市场的“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成功地将“澳星”发射升空,成为中国航天能否完全进入国家发射服务市场的一块问路石。要在没有成型产品、没有成功先例的情况下,18个月内拿出全新的“长二捆”,确实是背水一战。  相似文献   

6.
《神州》2006,(2)
2005年10月12日早晨。平沙万里,中国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天空晴朗,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天蓝色的发射塔架在大漠中冉冉升起的朝阳照耀下如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熠熠生辉。云淡风清,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安祥与宁静。上午9点整。“点火!”指挥员一声令下。戈壁深处惊雷滚,一道电光裂长空。发射场腾起浓浓烟雾,乳白色的船箭组合拔地而起,火箭托举着“神舟”六号飞船,以排山倒海之势直刺苍穹,飞向太空。继“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后,费俊龙和聂海胜再次背负着十几亿中国人的期待,开始了他们的又一次伟大的太空之旅。  相似文献   

7.
白天 《神州》2003,(12)
“中国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消息传来,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各行各业为之振奋—— 在这欢庆民族盛事之际,《飞天梦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实片的首发和赠送仪式于2003年11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它是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组织策划、由深圳市先科企业集团制作出版发行、由航天英雄杨利伟亲笔签名、由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部记载我国首次载人飞船航天飞行全过程的大型音像文献片。 出席《飞天梦圆》珍贵DVD光盘及  相似文献   

8.
《神州》2006,(2)
在举国上下欢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之际,2003年度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颁发给了顾逸东、袁家军、戚发轫等研制“神舟”号飞船的六名功臣。“求是科技奖”由香港实业家查济民筹款于1994年设立,由求是基金会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情况灵活设立奖项,常常“奖励别人还没有想到要奖励的事”。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载两名航天员再次成功飞行。其中,顾逸东领导“神舟”号飞船航天工程应用系统的研制,为中国空间科学和空间应用技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激情难抑地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用功时’。我们从来无暇考虑个人得失和别人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中美在航天商业发射领域曾有过短暂的合作。1988年12月,两国签订了卫星发射备忘录,标志着中国长征火箭正式进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1995~1996年,中国长征火箭遭遇两起发射事故。为了提高长征火箭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竞争力,中国航天系统展开了深层次改革并提高技术,最终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美国在1999年发布了"考克斯报告",之后美国全面禁止了与中国在航天商业发射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0.
《丝绸之路》2008,(11):5-9
透过云层的斜阳点染戈壁黄昏,载人航天发射场一派忙景象。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进入发射倒计时。  相似文献   

11.
巴丹吉林沙漠:中国初步具备导弹飞行试验条件的基本场地“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神舟”飞船的幕后英雄“神舟”飞船历次行动回放“神舟”飞船何时载人上天“神舟”飞船在神州人期盼的目光下,同中国其它航天事业一样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地面到太空,一步步走向美好。现已进行了的四次飞天试验,使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享有世界航天大国殊荣的国家。神州儿女无不为之自豪与鼓舞。然而,谁能想到,中国航天事业却是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起步并发展的,航天事业每前进一步,都少不了神州亿万人民的大力支持。骄人的“飞天”硕果中溶入了航天科技人员的大量心血。每个成果的后面都有一串动听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纵横》2013,(10):4-9
近期,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引起了民众的热切关注。为此,我刊特别邀请全国政协委员、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同志,讲述他所亲历的中国航天往事。戚老曾参加中国第一发导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卫星、第一艘试验飞船和第一艘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他的经历,堪称共和国航天事业发展史的缩影。那可亲可敬的航天人,那可歌可泣的航天精神,都将通过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的细细讲述,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3.
一苇 《炎黄春秋》2023,(1):62-66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核心之一是培养“航天员”,而选拔和训练航天员,被看作一个国家可以独立自主实施载人航天的重要标志。2023年1月5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25周年的日子;这一年,中国第一位飞向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也将迎来他的首飞20周年。25年来,航天员大队已培养出三批航天员充实到航天强国事业中,中国航天员们一次次向太空进军,他们成为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4.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6,(11)
正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实验后,于2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0月17日,随着“神舟”六号的顺利返回,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教授胡修林研究的“飞船GPS信息的解调与处理设备”再一次显示了它的作用。从1994年开始,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胡修林已与“神舟”载人航天工程结下了 10年的情结。  相似文献   

16.
《神州》2006,(2)
胡世祥,辽宁锦州人,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曾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总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现任总装备部副部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常务副总指挥。 35年前,作为操作手,他按下电钮,用长征一号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天际。35年后,他再度来到这里,指挥“神舟”六号遨游太空。此时,华发初露的他,已然是身经百战、指挥若定的将军。  相似文献   

17.
彭继超 《华夏地理》2007,(10):64-65
从火药发明到民间工匠万户的“飞天”壮举,中国人一直怀着探索九霄的梦想。然而当前苏联1957年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之际,中国刚刚开始仿造近程导弹,更谈不上运载火箭。但当时的领导人毛泽东已经认识到:“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60年2月19日,中国发射了自己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燃料推进探空火箭,飞行了8公里。就是从这个8公里开始,中国人迈开了太空探索的第一步。从设计火箭到发射卫星,再到载人航天,中国从无到有,历尽艰辛,终于在40多年后跻身世界航天大国之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9月6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宣布,神舟七号(以下简称"神七")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将于9月25日至30日择机实施。这比原计划提前了至少半个月。目前,执行"神七"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各大系统,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早在6月份,就有官方消息说,担负飞行任务的"神七"航天员飞行乘组  相似文献   

19.
《神州》2006,(2)
袁家军,年仅33岁时就被推选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神舟”号飞船系统常务副总指挥,研究员。曾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总装备部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突出贡献奖,第十一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2001年度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神舟”号飞船系统总指挥、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中华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宇航联副主席。正处在风华正茂的袁家军豪迈地说:这辈子注定要玩的是心跳!  相似文献   

20.
"中国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消息传来,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各行各业为之振奋-- 在这欢庆民族盛事之际,《飞天梦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实片的首发和赠送仪式于2003年11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它是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组织策划、由深圳市先科企业集团制作出版发行、由航天英雄杨利伟亲笔签名、由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部记载我国首次载人飞船航天飞行全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