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年杜文秀     
杜秀(农历1826年11月18日至1872年12月9日),字云焕,号百香。本姓杨,原名杨秀,保山金鸡村人。清末,云南回民起义的杰出首领。  相似文献   

2.
清顺治二年(1645年)闰六月初一至八月二十三日,江阴城数十万百姓因反对清廷薙发,以血肉之躯抵御清军强兵重炮,坚守城池81日,直至全城悉数战死,谱写了一曲壮歌。清廷为此亦付出3位王爷、15员战将和7万余士兵生命的惨重代价。 明代江阴隶属南直隶常州府,其地北滨大江、东连常熟、西界武进、南邻无锡阳湖,南北径距70里、东西相去140里,中峙33座  相似文献   

3.
杜文秀大理政权官印集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56年9月(清咸丰六年)至1872年12月(同治十一年),以杜文秀为首的回民起义军在云南大理建立了反清的大理政权。它是当时以太平天国革命为主体的全国反清农民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云南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农民反清战争的政权。云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和昆明市,曲靖市、怒江州等文物管理所发现的31枚大理政权官印,是研究大理政权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4.
公元一八五六年(清咸丰丙辰),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下,云南各族人民以杜文秀(回族)为首,号称白旗军,联合起义反清。起义军在大理建立革命政权,一直坚持了十八年。  相似文献   

5.
《文献》2010,(2)
<正>郭之奇(1607-1662),字仲常,又字仲长、正夫,号菽子,又号玉溪、云岛逸人等,广东潮州揭阳人。崇祯元年戊辰(162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转礼部主客清吏司主事、提督会同馆,迁福建提学副使。南明弘光朝授詹事府詹事,隆武朝进翰林院侍读学士,永历朝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著有《宛  相似文献   

6.
明季,重庆忠州出了一位杰出的女军事家,巾帼英雄秦良玉。她在平定播州土司杨应龙、永宁土司奢崇明等的叛乱,维护国家民族的统一安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抗清的活动中,秦氏一门,更是付出了惨重的牺牲。现今必须恢复其历史的本来面目,给予应有的历史地位和客观的评价,并将永远名垂青史。  相似文献   

7.
1984年11月,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建乡小围埂村发现铜印1方(见图)。印正方形,边长7.3、厚1.5厘米。印柄扁圆形,上细下粗,高8厘米。印文右半为篆书"南军后参军篆",左半为阿拉伯文。印背右刻楷书"丁卯年造",左刻阿拉伯文,印左侧面刻楷书"永字第五百九十六号"。清咸丰六年(1856年),杜文秀在云南蒙化厅(今巍山县)回族聚居的小围埂村起  相似文献   

8.
朱明后裔除福王由崧,桂王由榔、唐王聿键、鲁王以海外,其名字见于《东华录》者,撮记于下,计有:鲁王朱彝垓、蜀王朱盛浓、乐安王朱谊石、贵溪王朱常滮、唐王之弟朱聿(釒奥)、周王朱肃众,益王朱思?、义王朱(山仍)与子(鹵木)、益王朱鼎兆及世于朱乾生、岷王朱埏峻、永历太子朱尔铢、骊山王朱埏皖、郧西王朱常潮、荣王朱有桢及子松、奉国将军朱运烇、贵  相似文献   

9.
<正>郑成功(1624~1662),祖籍福建南安,唐王朱聿键义子,赐姓朱,号"国姓爷"。后永历帝封其为延平郡王。1646年夏,郑成功带领九十多个人到广东南澳开展抗清活动,以反清复明相号召,很快就发展到数万人,先后在金门、厦门建立了抗清基地。长泰建县于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属千年古县,地处闽南金三角厦、漳、泉的结合部,离漳州20公里、厦门44公里。因东连厦门,南邻海澄(龙海),西接华安和漳州,北靠安溪,陆路、水路交通便捷,素有"闽南宝地"之称(图一)。  相似文献   

10.
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以李白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建立大顺农民政权,明王朝宣告覆灭。当农民起义取得节节胜利之时,以洪承畴、吴三桂等为代表的明将——汉族官僚、地主分子却利用当时变幻莫测的动荡世局,与清军相勾结,对农民起义军进行疯狂的镇压。清廷眼看明王朝大势已去,便将对付明朝的力量转而对付农民起义军,并联合明朝的汉族官僚、地方中的投机分子,形成一股势如破竹追剿农民起义军的强大势力。  相似文献   

11.
明末,王朝濒临灭亡,东林党和复社对时局寄予很大的关心,纵论天下大事,形成在野的各种形式的政治运动。当时的浙东这种势力并不很强。翻阅《复社纪略》,崇祯二年的‘国表’——复社第一次大会的名册上看到的属浙东的人,计宁波府5人,绍兴府12人,金华府3人,不过20人而已。  相似文献   

12.
公元1644年10月清王朝在北京建立中央政权,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这39年中,各地有组织的武装抗清战斗此伏彼起。在1652——1661年间西南和沿海地区出现的大规模抗清斗争中,以郑成功和李定国为代表结成的“郑李联盟”起着重要的作用。 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后,全国的政治军事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一方面是明朝中央政权土崩瓦解,南明的弘光政权、隆武政权相继覆灭;另一方面是李自成的大顺军和张献忠的大西军先后遭到重大挫折,李自成、张献忠牺牲,其他地区和沿海分散的抗清武装未  相似文献   

13.
捻军发展到后期,因形势变化,分为东西两军,革命力量曾得到发展,但因全国革命形势巳处低潮,终被敌人各个击破而失败。本文旨在叙述西捻军在陕西的抗清斗争,不妥之处,请指正。一、西捻军到来前的陕西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革命风暴很快地波及到东南沿海各省。清政府为了筹集大量军饷,镇压太平军,便对内地各省人民加紧压榨和搜刮。当时的陕西正是筹款缘兵活动最为猖獗的省份之一。统治者把临时兵徭变成了固定兵徭,并命令各县普遍举办团练,设立兵役局。每逢官军、喇嘛过境,所需骡马车辆和盘费均要农民负担。西捻军入陕的先一年,喇嘛三次  相似文献   

14.
明朝灭亡后,宁波也出现了几个明朝遗民的结社,如西湖八子社、南湖九子社、西湖七子社、南湖五子社等等。他们不仅将亡国的悲哀赋之于诗,也参与反清活动。其中有的为反清军提供资金,有的实际从事“非法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一、西捻军西北回民军联合抗清的历史渊源清朝实行反动的民族统治政策,在西北地区挑拨汉回两族关系,回汉两族人民间不断发生冲突,甚至演成大规模的“械斗”,清朝官吏处理汉回两族纠纷时,常采取“抑回护汉”的政策,继续挑拨两族关系,待事态扩大则采取“只分良莠,不分回汉”的屠杀政策,汉回两族人民遭到重大损失。清朝这种反动的民族政策正如斯大林所说:在阶级社  相似文献   

16.
毛德传 《古今谈》2001,(1):40-42
乞师和乞资,现代语汇就是谋求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为当今国际所常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西捻军抗清斗争及其与西北回军关系提出初步意见,与江地同志商榷,有不妥之处,希史学界前辈和江地同志指正.1861年秋天安庆失守,陈玉成命赖文光等远征,广招兵马,谋复皖省.1862年春,赖文光等率领部分太平军至陕西,同行的还有捻军姜太凌部,他们燃起了西北人民革命烈火.渭南回民在洪兴领导下起义.洪兴派遣代表与太平军联系合作,太平军在回军引导下攻克渭南县城.但终因庐州失守,太平军急于东征,所以与回军一度合作后,又分手了.虽然两支起义军合作时间不长,但这是回、汉两族人民  相似文献   

18.
李典蓉 《清史研究》2007,12(2):39-53
杜文秀京控为清朝影响最大的回民京控案件。道光年间,云南保山县回汉械斗,地方官员互相回护并偏袒汉民,效法一般民人京控成了最后自救的方式。云贵总督林则徐“不问回汉,止分良莠”的公平处置,使回民的委屈暂时得到伸张。然而一指之痈实为全身病,该案披露了清朝边区地方州县吏治的弊病,及隐藏于社会底层的族群歧视与偏见。本文扬弃所谓“民族压迫”的史观,藉助台北故宫典藏之军机处档与文献梳理案件始末,探讨清朝边区地方的社会、民族与法制问题,希冀能对前人研究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9.
永历王朝在明清易代之际播迁于粤、桂、湘、黔、滇和缅甸等地,期间与农民军余部进行合作,建立抗清统一战线,但是在坚持了15年之后终告失败,本文试着从其内政的腐败以及与农民军合作的困难重重探寻失败的缘由。  相似文献   

20.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新华乡井头湾村后山北麓的“知米”摩崖石刻,是富川瑶、汉人民坚持抗清斗争的历史遗迹。1994年列入县重点物保护单位。在石山的峭壁上刻有横排大楷“知米”二字,每字高1米,宽1.2米,刻于南明永历七年即清顺治十年(1653年)九月,为南明永历王时总督侍郎朱盛浓题书。石刻左方刻有朱盛浓所作绝句四首及序。诗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