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冯自由原名懋隆,字建华,广东南海人,出生于日本横滨一个侨商家庭。祖上以行医为业,祖父因为结交“红头贼”的嫌疑被逮捕下狱,死在南海狱中。父亲冯镜如愤然出走日本,在横滨经商,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他父亲毅然剪除辫发,成为旅日华侨中第一个剪辫易服的人,被人叫做“无辫仔”。1895年,他父亲与亡命日本的孙中山结识,加入兴中会,任横滨分会会长。一次孙中山在他家吃饭,少年冯自由也坐在一起,便询问他喜欢读什么书。他说,喜欢读《三国演义》。孙中山又问他,最喜欢《三国演义》哪个人物?他说:诸葛亮。孙中山笑着说:你知道喜欢诸葛亮,就是明白古今顺逆的道理。我们兴中会便是汉朝的刘  相似文献   

2.
日本首相铃木善幸,于一九八二年六月十六日当地时间午后三时(日本时间十七日午前十时),在夏威夷火奴鲁鲁(檀香山)的东西方中心,以“太平洋时代的到来”为题,发表一个演讲。日本报纸评论说,铃木在这里发表的“太平洋合作构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首先向世界提出的一个战略设想,它在日本前进的道路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铃木在这里对于“太平洋合作”,又提出“和平、自由、多样、互惠、开放”五个原则。日本报刊称这是“铃木主义”。  相似文献   

3.
《沧桑》1995,(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祖先留下来的醒世恒言,我们也许忘却。然而据悉,日本儿童从6岁起,就受到老师的如下灌输:日本没有什么资源,不拼命学习、工作、奋斗,国家就要灭亡,个人就要受穷,日本前首相中曾根说过:“生活在日本列岛之人的内心里剧烈翻腾的是什么呢?是一种危机感。”正是这种浓烈的危机感亦即忧患意识,使日本由一个濒临崩溃的战畋同一跃而为世界经济强国。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被舆论界普遍誉为“中国第一自由撰稿人”的伊夫特地给本报发来专稿———“自由撰稿人≠伊夫”,写得颇有情趣,值得一读。本文的题目是编者加的,本意不过是为了“招揽”读者罢了,实与作者无关,在此特别声明,以免误伤作者。可能是自己较早地打出了“自由撰稿人”的招牌,也可能是我写了太多大胆批评文章的缘故,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伊夫”———这普通不过的一个笔名竟然变成了自由撰稿人的代名词。迄今为止,我没有承认什么“第一自由撰稿人”的称谓,更不敢自称自己是什么“自由撰稿人的老大”,我就是我,只是一个独往独来…  相似文献   

5.
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一直特别重视新闻传媒的作用,特别重视对新闻舆论的制造、控制与利用。他们在攻占南京后,在这里先后建立起“华中派遣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和伪中央政府,对南京新闻传媒的控制更是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6.
惠玲 《世界》2011,(8):130-135
“蒙古不是什么神奇的地方,它只是被我们遗忘已久的生活方式,”萨达尔说,“我在这里,找到了属于我的自由。”  相似文献   

7.
“拿收入什么的可能说不动我,就说慈善的视野,人生的价值。说你在政府那儿,也不能太自由,你就别太瞧得起你这个官了”  相似文献   

8.
美国人一直以美国是近代自由的发源地和现代自由的捍卫者而自豪。不仅美国学术界主流一向认为 ,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自由演进的历史 ;一般美国人也将自由作为判断个人、民族或国家的第一概念。在 2 0世纪末一项民意测验中 ,对“你作为美国人最感骄傲的是什么 ?”69%美国人的回答是“自由” ,对“自由”的选择甚至多于“平等”和“高收入”。无疑 ,“自由”是美国人最喜爱和珍贵的词汇之一。但如果你追问他们自由是什么 ,答案之多将令人惊奇。有人曾说 ,美国是世界上最难管理的国家 ,因为那里有着世界上最多的 ( 2 0 0多种 )种族和 ( 1 3 0 0…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贡献,亲历二次大战的一些政治家如罗斯福和斯大林都曾经给予高度的评价。罗斯福在1945年1月6日致国会的国情咨文中说:“美国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①1951年9月2日,斯大林在给毛泽东的电报中也盛赞中国人民:“在消灭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事业中起了极大的作用。中国人民及其解放军的斗争,大大便利了击溃日本侵略力量的事业。”②日本历史学家伊豆公夫也说:“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和投降,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绵延14年的中国人民的民…  相似文献   

10.
“英雄”的忏悔 1956年夏季的一天,在日本的一个农村小站的站台上;站满了附近的乡亲们,手举着太阳旗和“武运长久”旗,在等待从中国归还的一名亲人。他们要以欢迎英雄的仪式来接待他。不料这位“英雄”一下火车,就向欢迎者发表了一篇沉痛的演说。他说自己不是什么英雄而是一名罪人。他讲了自己在中国的烧杀奸掠,揭发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真相.又讲了中国人民给他的人道待遇和宽大处理。最后他说;没有什么圣战。那都是肮脏的侵略战争;没有什么男子汉英雄,那都是屠杀像你们一样的善良劳动者的刽子手;这场以天皇为最高统帅的战争、给世界人民造成…  相似文献   

11.
雪珥 《湖南文史》2014,(5):16-19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个变局,什么时候国人体会最深?就是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中,中国为什么失败?当然有很多原因,在此我想说的是被国内学界常常忽略的一个方面,即甲午战争期间的日本宣传战。除去战场上的“枪杆子”争夺之外,我们在“笔杆子”争夺的软实力方面,比如国家形象的包装、媒体宣传战略,都与日本存在巨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对外经济援助在战后日本国家发展中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凤岚 《世界历史》2003,17(2):34-44
本文试图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 ,通过对不同阶段、不同战略目标下 ,日本对外经济援助政策的特点分析 ,探讨对外经济援助在战后日本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以揭示其对外援助的真实目的 ,并从一个侧面了解日本现代史的发展历程。文章指出日本对外经济援助政策的制订、实施及发展演变不但与其国家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而且始终是日本获取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对外援助这种特殊的经济手段 ,在战后日本国家发展进程中起着军事力量无法替代的作用。日本之所以如此钟情于对外经济援助的“投入” ,归根结底源自于其对“产出”效果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13.
邹容何时留学日本,目前史学界尚有分歧,主要有四种说法。1、1902年留学日本。邹容在《革命军》自序中讲道“壬寅(1902年)游海外.”因此,一些文章包括《辞海》和《中国近代史辞典》邹容词条皆用此说。2、1902年春留学日本。冯自由在《〈革命军〉作者邹容》中说:“邹父命蔚丹负笈东渡,时为壬  相似文献   

14.
康化夷同志著的《大洋两岸——中美新闻传媒研究》一书(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这是一部比较新闻学著作,但作者未在书名中明确地标出“比较”二字,其实是十分明智的,因为在中美各自的新闻传媒中,某些方面可进行比较,如“新闻传媒的理念”、“新闻的舆论监督”等,而在某些方面却无法比较,如“新闻的自由与不自由”等,中国和美国的国情各不相同,历史文化传承差异很大,读者阅读新闻的兴趣也迥然不同,孰优孰劣,孰长孰短,难以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中国东北所进行的经济侵略和掠夺,是不容否认的客观存在。然而,日本国内却有一批人置铁的侵略事实于不顾,硬把“侵略”和“掠夺”说成是什么“建设”,甚至说什么“满洲的近代工业和近代文化设施几乎是日本经营的”,“满洲的近代化全靠日本进行”,它“也是中国今日发展的一大动力”。这是在企图抹煞“侵略的历史”。对此,本文不想空谈所谓的道理,只想以事实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日本市场经济的封闭性和不完全竞争性刘昌黎战后以来,日本在重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直奉行所谓的“三大原则”和“两大自由”。三大原则是指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契约自由的原则和自我负责的原则。两大自由是指生产者自由和消费者自由。以此为前提,日...  相似文献   

17.
《世界》2009,(3):124-131
2008年冬天,我的日本之旅,清酒成了每日的陪伴,即使只有一碗拉面的午餐,只要能就上一杯清酒,或者一杯清凉的吟酿,也觉美好。我的日本朋友说我开始懂得了日本“物哀”文化。至于物哀是什么,浅显一点理解,就是“性情中人爱性情之物”——这个判断,我喜欢。  相似文献   

18.
日本右翼势力为侵略战争翻案不仅由来已久,而且几乎触及日本对外侵略的每一个重大事件;而九一八事变作为日本侵华的重大步骤,当然在其重点翻案之列。本文仅就日本右翼代表人物中村粲抛出的“系统”、“全面”的九一八事变“中国责任说”,予以辨正。文章认为,中村粲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归因于“满洲非中国领土”、“满蒙人自己希望满洲独立”、“人口过剩”的日本需要“满蒙新天地”、“中国的赤化”和中国政府奉行“蛮不讲理的”“革命外交”导致了“满洲危机”的谬论,不堪一驳,但在日本右翼势力迅速抬头、蠢蠢欲动的今天,仍然需要我们从学术角度对其兜售的战争翻案谬说,一一澄清、据实辨正。因为还原被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得面目全非的日本侵华史本来面目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中日两国史学争论的学术范畴;它事实上已经上升为事关日本今后走什么道路和中日历史悲剧是否重演的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一项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饮食的问题,涉及时间、空间、社会等层面,一言以蔽之,可以概括为“吃什么、怎么吃、谁吃”这三个问题:一个地方的人吃什么,与当地的物产和传统有关,也就是说,既决定于他们能吃什么,也决定于他们认为什么能吃;“能吃什么”这句话有两重含义,一是说“能吃到什么”,一是说“能吃下什么”;“认为什么能吃”涉及文化观念;“怎么吃”则涉及...  相似文献   

20.
李莹 《世界历史》2007,(2):75-84
从1952年日本媾和独立到1960年由“政治主义时代”转入“经济主义时代”,是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由“占领体制”向“独立体制”过渡的时期。“独立体制”的构建过程主要通过“逆流”表现出来,其具体内容包括政治上的“一党优位制”、外交上的日美安保体制、经济上的自由经济体制、行政上的中央集权制等。日本政治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权威主义、保守主义及政治主义的追求,决定了日本战后政治体制的性质及其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