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团元 《文史天地》2010,(11):20-23
张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7月17日),字季直,号啬庵。出生于江苏南通海门常乐镇。1885年中举,1894年中状元,曾授三品衔。清王朝被推翻后,担任过工商总长等职。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相似文献   

2.
清末状元张謇,字季直,号啬公,原籍海门县长乐镇。张謇有个远亲在二百里外的如皋岔河双甸乡,所以他小时候读私  相似文献   

3.
在一藏友家看到一张民国时期商家礼券,使用黄、红、绿、蓝、紫、粉红等多种色彩的套色印刷,这在当年具有很强的防伪功能。礼券上方横排印有"闵永泰鑫记号",中间是礼券两个大字,两边印有"海门海复镇,河南新街中",是该商号的地址,下面还有礼券的编号和发行的日期,年月日皆为空白,尚未填写。1901年,近代实业家张謇集资创建通海垦牧公司,在海复一带筑堤围垦。1904年起,公司兴建市镇,  相似文献   

4.
清末状元张謇(1853-1926)作为中国近代爱国的实业家、教育家已载人史册,然而,我们发现相关研究中有5篇张謇的文章标注的写作时间有误,似应更正.这5篇文章的题目分别是:<因纺织校学生罢课停办,农医校学生不停课筹备加高课程之宣言>、<为罢课学潮致教育厅函>、<为撤换七中校长致省长教育厅电>、<为七中校务致省长教育厅电>、<敬告全国学生>.  相似文献   

5.
刘继兴 《江淮文史》2013,(3):164-166
中国古代自隋朝实行科举考试到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有1300余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先后产生了700多名文状元。那么究竟谁才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呢?很多书刊把张謇说成是"末代状元"或"最后一名状元",其实张謇考中状元是在1894年,其后科举考  相似文献   

6.
孙鹏智 《沧桑》2009,(2):31-32
综览张謇与朝鲜问题(壬午兵变及其解决——作者注)的历史,可以看出,张謇从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他力主“以战定和”,从而促进了出兵决策的出台;在朝鲜,张謇是平叛的主要谋划者和参与者,对迅速平息兵乱,化解中日冲突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由传统迈向现代的进程与知识精英思维方式的转变关系密切。近代中国,理性思辨既是推动知识精英思维方式转化的核心因素,也是推动政治思想革新、民族新生的重要前提。因为,现代社会与传统农业社会不同,许多问题绝非“吃一堑长一智”旧式思维套路所能处置的。张謇是精英群体中思维方式率先西化的典型代表,他将东西方思维方式结合在一起分析思考中国的现实及将来,形成了对时局的独特看法,主张政治上要渐进与公正,教育上要独立与务实。  相似文献   

8.
靳帅 《民国档案》2023,(3):127-140
江浙关系与全国政局相表里,自1922年以来两省关系深受直系与“反直三角同盟”牵动。1923年沪杭成为“反直中心”后,江浙关系恶化,以苏社集团为代表的江浙耆绅主张仿照东南互保先例促成江浙和平,他们推动两省军阀签订和平公约,相当程度上延缓了战争爆发。但1924年直系战败,“反直三角同盟”主政,为此张謇等苏社诸理事促使直系江苏督军齐燮元下野,避免了战争扩大。在此过程中张謇与苏社其他耆绅态度常不一致。这些政治运动展现出苏社集团的政治力量与江苏“绅军政权”的特质,也展现出晚清政治在北洋时期的延续性。齐燮元素与江苏耆绅关系密切,双方均以“保境安民”为要约。但江浙战争期间,军阀受派系利益求“保境”,士绅因地区利益求“安民”,军绅之间发生严重分裂。军阀无法安民,其存在的合法性亦发生动摇。  相似文献   

9.
1908年11月14日傍晚到15日下午,24小时之内,清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大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发生更替。慈禧太后在病逝前,先授光绪皇帝的弟弟载沣为摄政王,命其将3岁儿子溥仪送入宫内;后又立溥仪为嗣皇帝,命摄政王载沣监国,掌管国家军政大事。光绪的亲弟弟成为大清帝国实际最高统治者,这对袁世凯是一个致命的威胁。载沣一直对袁世凯在维新期间出卖光绪帝怀恨于心,再加上袁权倾朝野,成为满洲  相似文献   

10.
正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然地生长,成为襟江人不懈的追求。襟江小学的学生"人人种好一盆小植物"、"人人参加‘科技六小活动’"。通过组织、引领、展示、评比,襟江人建设出实践性强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不只成为"小农民,,、"小匠人",更成为"小小科学家"、"小小工程师"。"做生智,行陶情"成为襟江学子最响亮的口号!、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