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清末至民国时期,广西的游民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单纯的政府救助不能满足游民对救助的需求,必须倚重民间救助。绅商作为两者的重要代表,在对游民的救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了大量的安抚救济工作并解决了部分游民的再就业问题,产生了一些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2.
建国初期,中共在广州构建了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救助体系,在短短的4年内,广州市通过它救助了大量的失业者和城市贫民,基本上遏制了由于新旧转轨带来的社会危机,为新政权即将展开的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奠定了基础.在救助理念和救助过程上,它体现了以往社会救助的一些特点,同时也反映了我党的诸多特色,诸如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隐隐约约闪烁着以统一调配为主要特征的计划时代社会政策的影子.  相似文献   

3.
1949~1956年,我国对私立学校进行了全面改造,使私立学校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度退出历史舞台。从北京地区对私立学校的改造来看,当时国家改造私立学校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复杂的国内、国际背景,但党和政府对私立学校的改造是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而按部就班地推进的,对于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的私立学校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这种改造是"因地制宜"进行的,从中可以看出中共处理问题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国家银行业务在农村的延伸是新中国乡村借贷关系转型和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建国初期,为了活跃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国家大力举办了农贷。这一时期,国家农贷在规模上是逐年增加的,在发放对象上倾向照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广大贫困农民,在贷款利率上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在贷款用途上绝大部分是为了解决农民的生产困难。总体上看,国家农贷作为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扶持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当时农民的生产经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5.
6.
葛素华 《沧桑》2010,(1):105-106,126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是建国初期发生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重大历史事件,它在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简要回顾与分析这场思想改造运动,对其功过得失给予了客观理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是建国初期发生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重大历史事件,它在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简要回顾与分析这场思想改造运动,对其功过得失给予了客观理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出从旧时代过来的各个阶级阶层的人都要通过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且将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放在首位,认为这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1951年秋至1952年秋,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迅速从北京、天津20余所高校推广到  相似文献   

9.
张存林 《风景名胜》2021,(7):0221-0222
在中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老街巷。那里总是回荡着南腔北调的叫卖声,街道两旁多是各具特色的商铺,既有好吃的,也有好玩的。人们在这里生活,在这里交往,进进出出,熙熙攘攘,呈现出一派人间烟火,市井百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会大学史是在华基督教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这一领域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多集中于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与中西文化交流、与民族主义以及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研究之上。本文以时间为线索 ,拟对教会大学在 50年代初的变化直至消亡的历史性结局作一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建国初期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兴起的原因有我国政权巩固与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以及知识分子自身存在着亲美、反共、疑共倾向以及其普遍存在的"原罪"意识等。运动共经历了学习动员、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组织清理三个阶段。运动巩固了新生的政权,推动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但同时也由于要求过高、做法粗暴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遵循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与发展必须慎重稳进的指导方针,坚持从云南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走出了一条依靠分类指导、慎重稳进进行民主改革的新路子,使发展发育程度参差不齐的少数民族社会逐步完成了民主改革,顺利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从1952年初开始至1958年结束,历时6年,改革的形式之多、实行改革的时间之久,均创下了全国之最。云南民主改革的成功经验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党中央和中央西南局的充分肯定,也为今天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值得记取的经验总结和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3.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现、当代历史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文章在分析其实践及效果的基础上,对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及改造运动的功过给予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地方志资料研究整理了清代初年直隶各地养济院孤贫救助标准的调整情况,指出清初养济院孤贫救助标准经历了三次调整,直至乾隆初年才基本固定下来。通过论述,作者认为国家经济状况是影响官办慈善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扩大慈善组织的资金来源渠道是突破这一限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基础的核心部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围绕这一核心,在党的自身建设和执政环境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巩固了党的群众基础、组织基础、物质基础和思想文化基础,为我们今天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王玉贵 《安徽史学》2016,(5):117-130
私有出租房屋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整个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市的私租房改造于1956年初开始试点,1958年"大跃进"高潮中基本完成。20世纪60年代前中期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发动后,房改逐步推向农村集镇,且政治色彩日趋浓厚。"文革"爆发后,在发动"二次房改"的同时,还冲占和低价收购了大量下放户的私有房屋。苏州市私租房改造的基本方面应予充分肯定,但也遗留了诸如自住与改造划留不清、私自降低起改点等问题。到20世纪90年代初,房改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保障制度完备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在这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作为后进者,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还须走很长的路程。因此,社会保障成为学界近年来广泛关注的话题。相应地,中国社会保障史则成为历史学的一个热点领域。  相似文献   

18.
重庆在建政之初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在中共中央及中共西南局的领导下,通过政府救济、社会互助、生产自救、以工代赈等措施,积极开展防旱抗旱救助工作,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重庆在建政之初开展的防旱抗旱救助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做好当今的防旱抗旱救助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贾滕 《安徽史学》2013,(1):78-84,128
建国初期,党—国家通过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一系列乡村社会革命运动为载体,实现了政权下乡与党团下乡;通过培训及在历次群众运动或完成上级任务的过程中、从大量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中选拔以贫雇农为主的乡村干部的方式,解决干部的来源问题;进而,通过乡村干部对群众运动进行领导与推动——但在此过程中不免产生干群矛盾。对于乡村干群矛盾的化解,党—国家往往在推动乡村革命的进程中,通过发动群众、整顿组织,进而整顿干部,甚至以群众意愿决定干部去留的方式解决。这种方式显示了建国初期乡村干部与群众关系的时代特点:干群关系受革命伦理及动员—运动机制的制约。当然,这一时期乡村干群关系的特点正是国家建构目标与乡村现实矛盾的折射。  相似文献   

20.
1949年10月,察哈尔省察北专区鼠疫的流行和蔓延是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一次重大的突发事件,我国政府沉着冷静,从容应对,首先摸清情况、认清形势,其次正确评估、科学论证,最后采取果断措施,建立了政治动员机制、组织决策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为后来新中国成功处理类似事件提供了借鉴,也为后来新中国的卫生防疫事业和社会进步事业打下了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