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景之乱是南北朝后期爆发的一次重大军事叛乱。因叛乱在萧梁境内,故给萧梁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使之分裂乃至灭亡。侯景之乱不仅对萧梁,也对南朝后期的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鉴于侯景之乱的严重后果,陈寅恪先生曾指出:“侯景之乱不仅于南朝政治上为巨变,并在江东社会上,亦为一划分  相似文献   

2.
《梁书·王僧辩传》记载侯景之乱时,提到侯景"遣五千兔头肉薄苦攻",其中的"兔头"一词,难以理解。学者或认为"兔头"是"锐头"的形讹,指的是凶悍的士卒。事实上,"兔头"一词保存于道教文献中,本为方术六丁、六甲神中的丁卯神,形象为头戴兔头冠或兔首。通过历时和共时的材料比对,可知《梁书》中的"兔头"很可能是指戴"兔头"面甲的士兵。侯景通过佩戴"兔头"以符合作战时间,目的是祈求神助、获得战斗胜利。这种行为属于方术中的厌胜之术,反映了南北朝时兵学与方术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岛夷萧衍传》在《魏书》中地位特殊,所述萧梁历史不仅为编撰者魏收亲见亲历,且与北魏衰亡、北齐建立的时段一致,其编撰主旨除彰显萧梁的僭伪性、地方性及民族性之外,还隐含论述魏齐易代、北齐一统南北之合理性的现实考虑。所述萧梁北魏间的战争关系与萧梁朝贡东魏形成对照,着眼于梁使入邺的影响力,将萧梁遣使解读为高氏代魏的德行象征。该传将梁朝的存续与梁武帝个人统治视为一体、以梁武帝统治终结为时间下限,固是以魏祚为时间坐标,但亦是源自北齐的对梁政策。北齐建立后,试图借侯景乱后的动荡政局建立藩属政权,《岛夷萧衍传》将侯景之乱视作"天亡"江左王朝的标志,正是北齐对自身天命之颂扬。  相似文献   

4.
肇域志     
岳州府元岳州路总管府,本朝置岳州府,改为州(按:洪武九年降为州),今复为岳州府(按:洪武十四年复为府)。城周九里有奇,《府志》:七里。古荆州三苗之地,秦以下属长沙郡。吴鲁肃[戍守于此,以为重镇],及孙皓末(时),万彧守之。晋陶佩亦镇焉。宋以下为巴陵郡,梁元帝遣陆法和等,据赤亭,擒侯景将任约于此。侯景之乱,岳独完守,湘东王绎所谓巴陵小而固者是也。隋末,郡人董景珍等。以罗县令肖铣为王,起兵于此。  相似文献   

5.
正南梁后期由于政治腐败、横征暴敛、阶级矛盾尖锐,受侯景之乱打击,经济凋敝、民不聊生,552年萧绎在江陵称帝,是为元帝,铸"两柱五铢",以一当十。丁福保先生根据《北史·姚僧垣传》"(梁元帝)时初鳞钱,一当十"的记载,称"两柱五铢"为梁元帝承圣年间铸,也与实际出土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6.
陈朝建立之际的合法性诉求及其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陈朝创建之艰难梁末的侯景之乱,结束了梁武帝近半个世纪的统治,也打破了江左长期以来的相对安定之局。至梁敬帝太平二年(557)十月,陈  相似文献   

7.
河南之地与三国之争——以侯景叛东魏为中心的考察李万生学界对侯景叛东魏所致的东西魏梁三国争河南之事未给予应有的重视。这是由学界不重视侯景乱东魏造成的。实际上,三国争河南是重要的,因为它是对公元534年(梁中大通六年,北魏永熙三年)后形成的三国鼎峙格局的...  相似文献   

8.
牧惠 《文史天地》2001,(5):30-32
梁武帝太清三年(公元54.9)三月,叛军侯景攻陷首都建康,梁武帝萧衍得知已不可能再决一死战后,叹息说:“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他是实际上成了俘虏之后,侯景让他饥渴而死的。《南史》作者李延寿在萧衍传记后有一段评论文字,其中说:“自古拨乱之君,固已多矣,其或树置失所,而以后嗣失之,未有自己而得,自己而丧。追踪徐偃之仁,以致穷门之酷,可为深痛,可为至戒者乎!”  相似文献   

9.
<正>《飞舞的龙达》是中国当代著名风光人文摄影家王达军拍摄的作品,其作品第一印象是"乱",在摄影作品评价中"乱"可不是赞美之词,然而这幅摄影作品,好就好在这个"乱"字上了,"乱"飞的龙达,乱窜的火焰,乱挥手的人群,构成一个纷乱的画面,细细品来,这绝不是杂乱无章,恰恰是这三个乱的因素,在诉说着一个祭祀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10.
正《属羊者相亲遭鄙视,这种恶俗从何而来》羊在秦汉之时,本是瑞兽。比如《说文》里对"羊"的解释是"祥也"。羊被摘掉瑞兽光环、打成负面文化形象,始于元明。明朝王逵所著《蠡海集》中对"羊"的评价非常负面:"凡草木经牛啖之,余必重茂;经羊啖之,余必悴槁。谚有之曰:‘牛食如浇,羊食如烧。’信夫!是盖生杀之气致然也。"意思是,草木被牛啃过,剩余部分会再  相似文献   

11.
<正>"食色性也。"喜好美食天经地义。从某种程度上说,食奠定了我们的身体素质,而挡不住的美食诱惑生成了我们的文化基因。美食之美,首先在于可"食",其次在于食"可"。可"食"是前提,注重于食材的品质和食品的安全。食"可"则上升到审美层面,关注的是食之色香味形。事实上,要品出独特的美食气息,最重要的还在于食之"境"。一为环境,一为心境。先哲有言:"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因而,品味要入境,还要有趣味相投的"可人"。知音难得,美食之乐要臻于极致,难矣。  相似文献   

12.
1587年至1592年4月壬辰倭乱爆发前的这段时期内,处于朝贡体制圈内的朝鲜王朝,对圈外日本的交往政策则出现了由"蔑视疏远"到"与日互通"再到"与之决裂"的复杂变动,这一政策变动不仅加剧了壬辰倭乱爆发,更造成了明鲜关系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3.
<正>《世说新语》并不是中国历史上确定撰作于长江以南区域的第一部文化名著,在它之前,至少还有《楚辞》《吴越春秋》和《论衡》,这三部名著也是在长江以南的地理空间中产生的。但是,长江对于《世说新语》的意义,或者反过来说,《世说新语》对于长江的意义,是上述三部名著所不能比拟的。三国鼎立、永嘉之乱引起的北人南迁以及由此形成的南北对峙的政治局面,历史一次又一次将长江推到前台,  相似文献   

14.
正段氏鲜卑是五胡十六国时期东部鲜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其起源,《资治通鉴》西晋武帝太康十年(289年)胡三省注有一段评论:段氏,东部鲜卑也。杜佑曰:宇文莫槐出于辽东塞外,代为鲜卑东部大人。徒河段疾六眷出辽西,因乱被卖为渔阳乌桓大人库傉家奴。库傉以其健,使将人众,诣辽西逐食,遂招诱亡叛,以至强盛。余按《晋书·王浚传》,段疾六眷,务勿尘之世子,段氏自务勿尘以来,强盛久矣,疾六眷因乱被掠,容或有之;务勿尘既能为部落之帅,恐  相似文献   

15.
梁武帝太清三年(公元549)三月 ,叛军侯景攻陷首都建康 ,梁武帝萧衍得知已不可能再决一死战后 ,叹息说 :“自我得之 ,自我失之 ,亦复何恨!”他是实际上成了俘虏之后 ,侯景让他饥渴而死的。《南史》作者李延寿在萧衍传记后有一段评论文字 ,其中说 :“自古拨乱之君 ,固已多矣 ,其或树置失所 ,而以后嗣失之 ,未有自己而得 ,自己而丧。追踪徐偃之仁 ,以致穷门之酷 ,可为深痛 ,可为至戒者乎!”萧衍“自我得之 ,自我失之”这句话 ,稍为读过一些历史的人 ,大概都有印象。是因为它太深刻了?太沉痛了?还是其中有阿Q味?估计人们会看法不一。…  相似文献   

16.
正长江中游地区以三峡出口宜昌至江西九江湖口为界限,长江从中穿过,四周为山地丘陵,中间是广阔的两湖平原。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场所。《史记·货殖列传》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赢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中国古代史的长期研究证明,长江流域的经济和文化首次超过黄河流域的时间是在隋唐以后。而长  相似文献   

17.
正自古以来,教师就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天、地、君、亲、师,让这种尊师重教的思想一直沿袭,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从先秦吕不韦所言"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到元曲大家关汉卿所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再  相似文献   

18.
正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再到"八一三"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将其侵略的魔爪一步步伸向了中国的内陆。山河不幸,80年前,日寇铁蹄踏破山海关,肆意蹂躏中华民族的大好河山。1938年,在抗战形势最为危急的关头,钢铁厂迁建委员会毅然扛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将汉阳铁厂等中国仅存的钢铁工业的血脉择要西迁,冒着日机轰炸的危险,逆长江而上,在长江之滨建成抗战大后方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生产企业。钢迁会的前辈们在日机的轰  相似文献   

19.
东晋南朝时期庐江何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庐江何氏兴起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南朝,衰落于侯景之乱,是东晋南朝时期著名的侨姓高门之一。考察这一家族主要成员的生平行状、婚姻仕宦以及文化特征,有助于我们认识士族门阀问题。一《晋书·何充传》:“何充字次道,庐江潜人,魏光禄大夫祯之曾孙也。”按魏晋时期庐江郡潜县,地当今安徽霍山县。“魏光禄大夫祯……”句有两点应校正:其一,“祯”与“桢”形近致伪,当作“桢”。其二,何桢入晋方为光禄大夫,“魏”字误也。关于何桢,史书无传,其  相似文献   

20.
齐梁时期持续了将近80年。在这段时期内,除了齐朝后期八年的内乱以及梁朝侯景之乱后将近10年的战乱外.全国基本上处于相对安定的环境。因此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侯景之乱前的梁朝国内将近50年的和平发展,是江左以来罕见的。在此基础上,科技成就较之前也并不逊色。今根据苏州大学历史系张承宗、褚融等编写的《六朝史》有关章节和王仲荦教授所著的《魏晋南北朝史·上册》的有关部分,对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作一综述,难免挂一漏万,恳求方家补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