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世纪英国宪政史是西方政治思想史关注的焦点,在对君主立宪政体存在持久论争的情况下,近些年来学界对英国宪政早期起源议题的关注,为这一争论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的因素。2009年4月2日至5日,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历史学系在纽约州罗彻斯特市举行了"法律、正义与统治:中世纪宪政制度新解"国际学术研讨会,以期有新的发现。经大会组委会授权,应邀与会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孟广林为我刊遴选了三篇大会主题发言。詹姆斯.坎贝尔认为,中世纪英国宪政传统与理念具有久远的历史,甚至在诺曼征服之前便具有了宪政王权特色,即使诺曼征服也没有中断英国宪政传统的延续。约翰.马蒂科特在考证"郡骑士前史"的基础上认为,中世纪英国议会地方代表制、中下阶层的政治参与及其与国王的协商,是英国根深蒂固的政治传统。理查德.卡尤珀则以其一贯的犀利文风质疑英国中世纪的宪政制度,他以中古时代的文学作品为史料依据指出,当时英国社会处于暴力和混乱的无序状态,尤其是社会精英从事着暴力争夺和利益侵犯的行径,这是与宪政制度相违背的,因而不能夸大英国的"宪政"传统。这些见解并不代表编辑部的观点,我们刊发此组笔谈旨在帮助读者能够从中获得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中世纪英国宪政史是西方政治思想史关注的焦点,在对君主立宪政体存在持久论争的情况下,近些年来学界对英国宪政早期起源议题的关注,为这一争论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的因素。2009年4月2日至5日,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历史学系在纽约州罗彻斯特市举行了"法律、正义与统治:中世纪宪政制度新解"国际学术研讨会,以期有新的发现。经大会组委会授权,应邀与会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孟广林为我刊遴选了三篇大会主题发言。詹姆斯.坎贝尔认为,中世纪英国宪政传统与理念具有久远的历史,甚至在诺曼征服之前便具有了宪政王权特色,即使诺曼征服也没有中断英国宪政传统的延续。约翰.马蒂科特在考证"郡骑士前史"的基础上认为,中世纪英国议会地方代表制、中下阶层的政治参与及其与国王的协商,是英国根深蒂固的政治传统。理查德.卡尤珀则以其一贯的犀利文风质疑英国中世纪的宪政制度,他以中古时代的文学作品为史料依据指出,当时英国社会处于暴力和混乱的无序状态,尤其是社会精英从事着暴力争夺和利益侵犯的行径,这是与宪政制度相违背的,因而不能夸大英国的"宪政"传统。这些见解并不代表编辑部的观点,我们刊发此组笔谈旨在帮助读者能够从中获得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于文杰  刘铭 《历史研究》2019,(5):116-128
1066年后,"诺曼征服"的历史书写一度存在两种对立的派别:"诺曼派"为"诺曼合法化"服务,对诺曼征服大力颂扬;"英格兰派"则强调创伤与痛苦,批判诺曼征服给英格兰带来的伤害。马姆斯伯里的威廉则第一次在诺曼征服的历史书写中寻求平衡诺曼人与英格兰人利益与情感的"中间路径"。他叙述了诺曼征服对英格兰的积极影响,以及诺曼人对英格兰造成的伤害与压迫,最终营造出诺曼征服的总体正面形象。这种"中间路径"成为盎格鲁—诺曼史家书写诺曼征服历史的传统,并与王朝政治实现互动,促进了盎格鲁—诺曼社会的形成与融合。  相似文献   

4.
诺曼征服是英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他对英国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以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英国"宪政王权"论稿》一书以"宪政王权"为研究主题,对中世纪后期英国政治史进行了宏阔总结。《论稿》特色鲜明,在唯物史观的指导和中国经验的启发下,精心考辨了西方学界已有成果,在"文本中的政治"以及"制度中的政治"中研究和揭示了"实际发生的政治",得出了接近历史实际的判断,并总结出了政治史研究中的"利益原则"和"实力对比原则"。《论稿》虽然在内容、翻译和字句中存在瑕疵,但总体上不惟总结了已有的政治史成果,更为后续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开拓了中世纪英国宪政史研究的新理路。  相似文献   

6.
孟广林 《世界历史》2000,2(1):43-50
在中世纪封建时代,作为英王国的最高地方政府的郡,在加强国王的政治集权、维护王国的地方统治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从诺曼征服至大宪章问世前的百余年间,前期英国封建王权尤为重视对地方郡政的控制,通过对郡政弊端的大力整饬,使郡成为王权支配地方的强有力的政府机构,史家由此而称中古英国的郡制是“西欧君主所设计的最有效的地方行政制度”①。对这一时期英国封建王权整饬郡政的历史现象作一剖析,将有助于深化对中古英国政治史特别是英国封建君主政治的理解与认识。鉴于国内史界同仁对此重要问题尚无专文论析,笔者愿就…  相似文献   

7.
中世纪时期农民身份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的进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英国自诺曼征服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农民的身份与权利的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由农奴变为自耕农,再由自耕农分化成富农和雇工,其变化的每一步都与社会传统以及自身的斗争和努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论布拉克顿的王权观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诺曼征服以来英国王权变迁的基础上,布拉克顿继承了盎格鲁·萨克逊"国王在法律之下"的传统和基督教"王权神授"的观念,形成了独特的王权观念.布拉克顿的王权观念主要包括王权的合法性、国王的权能以及王权的有限性等三个方面.经过科克等人的重新阐释,布拉克顿的王权观念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反抗王权、争取权利和自由的旗帜,从而成为英国近代宪政发展的重要思想渊源之一.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后,中世纪宪政价值问题成为国内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三十多年来,有关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西方中世纪社会政治生活和思想观念中所蕴含或滋生的宪政资源进行了系统考察,根本扭转了中世纪是黑暗时代的传统观点。但是,由于时日尚短,该问题的研究仅仅是初步的,尚需立高以开拓视野,俯身以探察细微。其中最根本的是,应超越单纯证伪补偏的学术理路,立足于人类宪政史的整体高度,将历时态考察与共时态比较、宏观概括与微观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期对中世纪的宪政价值做出一个更加完整而准确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0.
作为最早完成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国家,英国的城市化问题一直备受学界关注。学界关于中世纪英国城市化水平存在多种判断,以"政治、法律制度"为视角者认为城市化水平较低,而偏重于"城市人口量"及"非农行业"者则认为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对中世纪英国城市化水平研究概况进行梳理,可以看出这些研究视角或估算标准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客观准确地考察城市化水平,需要重新解读中世纪城市的定义,分析定义里"政治、法律制度"、"城市人口量"和"非农行业"三要素的关系。只有确定了中世纪城市的独有属性要素,才能厘清各要素之间的分歧与矛盾,为准确估算城市化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习俗到法治——试析英国法治传统形成的历史渊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英国的法律体系经由习俗到普通法,再到议会立法三个阶段的发展,最终确立了英国的宪政体系和法治传统。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自下而上的法律渊源,诺曼贵族的法制努力,以及英国社会经济力量的变化和各阶层的抗争,都对英国法治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耶拿战役后,拿破仑征服德意志全境,取缔了神圣罗马帝国。1806年11月21日,征服者拿破仑在柏林发布敕令,宣布对英国进行大陆封锁。欧洲的一对老冤家英国与法国是欧洲历史上的一对老冤家。自1066年诺曼征服之后,英法两国就开始了漫长而持续的冲突,其中还包括一场始于1337年、终于1453年的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史称"英法百年战争"。英法冲突从对领  相似文献   

13.
16世纪的英国人看重议员身份并重视议会立法,说明英国此时已初步建立法治社会,法律受到尊重,且议会拥有立法权威。溯其迹象可追至中世纪。除了西欧封建制中的契约因素和英国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普通法体系外,英国中世纪确立的法律专业性、"先在理性"原则及其对政治权力的制约倾向也不容忽视。从16到17世纪,英国宪政发展在什么程度上具有转型性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15年是《大宪章》发布800周年,英国和西方许多国家都举办过多种纪念活动。《大宪章》在西方被认为是"自由的基石"、"宪政之母",长期受到追捧。19世纪中叶,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中国人开始关注西方历史,《大宪章》由此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在一个多世纪时间里,中国人对《大宪章》是如何认识的,如何评价这份中世纪的英国文件,他们如何试图将它与中国的变局联系起来或不联系起来?这是本文追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法治就是法律的统治,核心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秩序由法律规定,并依法律而运行。这在欧洲历史上主要体现为宪政的多元一体化进程。这一进程发源于古希腊罗马,确立于近代欧美。在介于二者之间的中世纪,作为国家体制的宪政文明虽然销声匿迹,但宪政文脉并未泯没中断。除了古典宪政的遗风余韵在一定范围内保存下来之外,在欧洲封建制度、基督教、自治城市和思想领域中,都孕育了大量新的制度性和理念性的法治元素。所以,中世纪不是欧洲宪政史上的断层期,而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多元素发展期,也是横亘在古典与现代两次宪政高潮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期。  相似文献   

16.
詹姆士一世与普通法院法官柯克争论的焦点是,国王是否有权干涉司法审判。争论的起因是教会法院与普通法院有关什一税诉讼案件的管辖权之争,詹姆士一世是苏格兰人,不了解英格兰的传统,他以君权神授的理念执政,认为国王有最高司法权。柯克以中世纪的观念坚持"王在法下"。但这场争论发生在英国社会转型时期,因此具有现代社会的宪政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诺曼征服之前,英国教会就先实现了统一,统一于坎特伯雷大主教之下。诺曼征服后,英国封建制逐步确立,将教会纳入了封建体系之中,国王对教会的控制增强,贝克特担任大主教后维护教会的利益,与亨利二世的矛盾激化,引发了政教之争。  相似文献   

18.
孟广林 《史学月刊》2008,11(4):25-30
不久前,笔者与美国著名史学家R W.卡尤珀教授就如何探讨中世纪西欧政治史进行了学术对话.双方都认为,应当重视比较视野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对英、法两国的王权作一比较,或将中国与西欧的君主制进行比较,将有助于相关研究的深化.在讨论"封建主义"、"公共秩序"和法律、"宪政主义"等重要问题时,卡尤珀教授还提出了独到而精辟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英国封建社会的起源,是西方学术界一个长期纷争不已的话题。19世纪90年代,英国历史学家儒德先后发表一系列论著,创立了英国封建制度起源于诺曼征服的学说。其实,白面世之日始,这一学说就一直受到质疑和批判,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对其批判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1973年,布朗在《英格兰封建制度起源》一书中,坚定地捍卫了诺曼征服是英国封建社会起源的理论,该书被视为是诺曼起源学说反批判的扛鼎之作。然而,从史实和学理两个角度而言,儒德所创立和布朗所恪守的诺曼起源学说都是难以获得证实的。  相似文献   

20.
对于“英国宪政革命”成功的原因,大多数的研究从政治制度史的视角出发,将注意力集中在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等因素的作用上.这些研究认为,英国中产阶级的崛起、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财政税收的矛盾以及天主教可能复辟的危险等诸多因素都与“英国宪政革命”密切相关.很少有人从司法的角度研究英国宪政问题.英国法律职业者(律师)在1678年“排斥危机”后用实际行动同专制王权进行斗争,这些鲜活的法律人用点滴并富有责任感的行为推动着英国宪政史的前进.1689年“英国宪政革命”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英国法律职业者在推动“英国宪政革命”历程中的重要角色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