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和合”文化源于中国,并在古代传到东亚。“和合”文化特指中国文化中的“仁爱、和谐、诚信、中庸”、“和而不同”、“和为贵”、“和合”相处等道德思想,一直是东亚国家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和建设东亚和谐文化的准则。而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设想当今世界的冲突是由文明的不同而引起的。但是历史证明,国际关系的冲突,从根本上说,不是由文化冲突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利益、领土欲望和经济扩张等原因引起的。在21世纪,为了建设和谐的国际关系,应该发扬“和合”文化的精神,而摈弃冷战后喧嚣一时的“文明冲突论”。  相似文献   

2.
"东亚"既是一个空间性概念——即地理性、地域性的概念,又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即历史性的和意识形态的概念。现代性的介入,使得"东亚"成为一个需要不断重新界定和检验的概念。区域东亚是知识"东亚"的理解和阐释对象,知识"东亚"是区域东亚在理论和知识上的抽象和提升。区域东亚在结构上具有封闭性、多元性的特征,在功能上又具有流变性和开放性的特征。知识"东亚"的命题集中反映了知识界的"中心-边缘"结构、各种知识背后的意识形态竞争和权力诉求。现代性和东亚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单向度的"冲击-回应"关系,而是一种双向的相互建构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2015,(7)
<正>看过美剧《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的人经常会为这样一个情节而感到半信半疑:联邦探员们仅仅通过罪犯的日记或者书信就能判断出他们的性别,年龄,社会地位,甚至人格特征与童年经历。很多时候,我们都把这些当作影视文学作品对于主人公的一种神化和茶余饭后的谈资,很少有人会把这些经验之谈当作真正的科  相似文献   

4.
2013年8月26日,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终审工作会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举行。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福建泉州以88.92分的全场最高分,在苏州、杭州、青岛、武汉、西安、黄山、济宁、咸阳、桂林等实力强大的初审入围城市中脱颖而出,当选为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2014年12月,在为期一年的“东亚文化之都”建设、推广、交流活动即将收官之际,经中央批准同意,“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福建泉州举办。昔日的东方第一大港、联合国教  相似文献   

5.
柯云  丽阳 《文史月刊》2006,(9):44-46
经历过的人可能都会记得,“文革”期间,中央转发毛泽东给江青的信,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自6月15日离开武林以后,在西方的一个山洞中住了十几天,消息不太灵通。”“武林”和“西方山洞”指的是何地?一时成为难解之谜。“文革”结束后,笔者带着这个问题专访了有关人员,又查阅了大量资料,终于得到了正确的答案,完全与毛泽东的语言诙谐幽默有关。  相似文献   

6.
【考古】就现有的考古资料而言;中国与新世界(美洲)文明最显著的差异在于中国独具甲骨、铜器以及少许商代史料。这些丰盛的文物为研究商代社会的各种面貌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从铜器及甲骨,我们获悉了贵族宗室的家谱、活动、史迹、祭典、战争、健康情形、建筑工事等各项事迹。这些文物记录为专家精心研究后,对商代政体的组织、管理及经济提供了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顾莉丹、汪少华先生《说"珽"之形制》一文论述一个古代的重要礼器"珽","珽"也叫大圭,因为事关皇家礼制,因而历来重视。文献所见之"珽",始见于《周礼·考工记·玉人》:"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方如椎头"说法解释"终葵首"为方形,传统的大致承袭此说。《新定三礼图》据此给出了方头略似榔头的图形。但是这种形状的圭从未见于考古发现,传世文献记载常常与考古报告相背,引起对传统文献内容的怀疑和轻视,这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问题出在对于"椎"的描写,考古出土的椎首常态是圆柱形、椭圆形或腰鼓形,而非方形,虽然有平首圭,形制亦与经学家所说不同。本文在正确释读传统经学文献后,作出了合理的训释。同时调查了大量考古实物、汉代画像石图形资料,给人以较为可信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甲午黄海海战“西战场”说质疑孙克复张立真近年来,一些主张为北洋海军济远管带方伯谦正法案辨冤的论者,提出了一个黄海海战“西战场”说。此说的主要内容是:黄海海战至午后3时30分致远舰沉没后,被日本第一游击队追击的济远,与敌奋战,且战且走,以一抵四,开辟了...  相似文献   

9.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分别是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两者在产生的背景与目的上相似;性质相似。但两者在内涵与实质上却有很大不同。洋务运动失败,明治维新成功,原因诸多,但指导思想终究是关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日本各界对孙文神户讲演(1924)的冷漠,昭告了东亚世界"王道"价值的终结。偶有东洋霸权者的道德式主张,可究其实也不外是"以德行仁者王"的反面——"以力假仁者霸"。这意味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曾一度使"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这一中国古典的理论装置,变成了弱者的哲学。其超直观的逻辑俨然被表述为:过分强调"德"者,一定是因为已无能言"力";而一旦国力强大,侵越他国疆土甚至杀人越货,也  相似文献   

11.
与“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同时被固化为中国人的口头禅的还有“五千年文明”——无论按照西方人的文明史判定标准,还是按照中国人自己半个多世纪来的习惯性说法,中华文明似乎都只有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文明”实质上是“炎黄子孙”的衍生语。当我们对以《史记》为依托的一元论产生疑惑的时候,对中华民族只有“五千年文明”这句话的疑惑自然而然也就接踵而至了。这两个概念原本就是拴在同一根绳上的。  相似文献   

12.
先秦中国和古代希腊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友东 《史学月刊》2007,1(5):79-86
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可以分为整体地理环境和中心地理环境。前者指文明整体能力所及的极限地理范围,后者指文明主体的主要活动区域。从这两个角度分别进行比较,将有助于解释希腊和中国文明侧重于陆地或是海洋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两千多年前中国的老子提出了“小国寡民”的思想,15、16世纪的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提出建立“乌托邦”社会的构想。不同的时代及地理环境下,两人本着同一个社会理想,以相似的生产生活方式,创造了两种不同世界。其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老子的无阶级观与莫尔的“奴隶”阶级观。  相似文献   

14.
两千多年前中国的老子提出了"小国寡民"的思想,15、16世纪的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提出建立"乌托邦"社会的构想。不同的时代及地理环境下,两人本着同一个社会理想,以相似的生产生活方式,创造了两种大同世界。其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老子的无阶级观与莫尔的"奴隶"阶级观。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文明的起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最近几年以来,“中国文明的起源”———或与此类似的题目———成为中国考古学、古史学界热烈讨论的一个论题。开这个风气之先的是1985年在北京出版的夏鼐的《中国文明的起源》的中文版[1]。随着次年《光明日报》对辽宁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发现的报道与这项发现将中国文明起源时代提早的评论,引起了近五年来中国考古学界、古史学界对什么是“文明”、中国最早的文明在何处起源以及中国文明到底是一元还是多元等等一系列老问题的争议。在“中国文明起源”这个题目下参加讨论的学者很多,1987年可举安志敏[2]、陈星灿[3]和邹衡[4]为例,1988年…  相似文献   

16.
北大教授李零先生说,很多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都是“揭老底战斗队”。其实,在“揭老底”这方面,考古的能量比文献记载还大,因为考古有时还可以“揭”文献记载的老底儿。  相似文献   

17.
朴红瑛 《神州》2011,(8X):19-22
“做”是汉语中很常用但是用法又相当复杂的动词,汉韩词典中常以“ ”、“ ”为对应词。但“做”与“ ”和“ ”又不是完全对应的。正是一些词义和用法上的相似点和差异造成了很多韩国汉语学习者的困惑,从而出现偏误。作者试图分清“做”与“ ”和“ ”之间的异同之处,总结它们的用法规律,帮助学生抓住不同点,正确使用“做”。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曾有“点石(铁)成金”的故事,如《列仙传》记载的一则神话故事说“许逊,南昌人。晋初为旌阳令,点石化金,以足逋赋。”《警世通言》载“华安笑不停挥,真有点铁成金手段”。据传,杭州龙华寺真觉大师曾经“还丹一粒,点铁成金”  相似文献   

19.
说唐代“惧内”之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惧内,俗称怕妇,在男女平等的当今时代,人们以此为谑语,并不以为然。殊不知在男尊女卑的夫权社会也存在惧内现象。尤其是在唐代,惧内之风忒盛,几乎成为上层社会男子中流行的通病。  相似文献   

20.
说“卢怪李洵早年读明末小说《醒世恒言》中"卢太学诗酒傲王侯"一卷,觉得对卢其人,虽然加上不少小说家的煊染、夸张,把卢的气质、性格与生活写得活灵活现,应是一篇好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在《明史》中有传。《醒世恒言》的作者写卢与史传,大致相同。《明史》卢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