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加武汉受降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前,我任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武汉分社主任.武汉沦陷后,湖北省会迁至鄂西山城恩施,武汉分社改名为恩施分社,我仍任主任.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国民党军第六战区和湖北省党政首脑机关遵照蒋介石旨意.赶紧回武汉抢夺胜利果实,我是参与其中的重要一员.我曾于1980年撰写《“四大金刚”的自述——回忆在武汉“劫收”的前前后后》(刊登在《武汉文史资料》总第一、二辑).这里仅就我当时参加武汉“受降”前后的经历作简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也是《武汉文史资料》创刊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在出刊100期之际,作短文一篇,权作祝贺。 《武汉文史资料》,顾名思义,它的任务是征集、整理本地区近、现代尚未编入正式史册的文史资料。由于它是属市政协领导的,不同于专门研究党史的机构,因此革命史、民国史以及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历史,都应当是它涉猎的范围。 实事求是,存真求实,是征集、研究、整理史料必须遵守的原则。面对上述统战条件──兼容各方面有影响的老人广征博采外,要真正做好文史资料的工作,还需坚强的领导和拥有一个博通本地区历史知识的实…  相似文献   

3.
1979年12月,政协武汉市委员会召开五届一次会议,全面恢复中断了13年的政协工作。次年4月12日,成立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以下简称“文史委”),决定出版自己的文史资料期刊《武汉文史资料》,要求创刊号在年内正式出版发行。随即抽调专职干部组建文史办公室(亦即《武汉文史资料》编辑部,两块牌子,一套机构)。从此,武汉市政协文史资料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4.
临近2006年暑假时,《河南文史资料》杂志常务副主编高蓉生先生打电话告诉我,到2006年底,《河南文史资料》就出版总第100辑了,届时要举行一些庆祝活动,将邀请我参加,并嘱我写篇文章。  相似文献   

5.
由武汉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主编、武汉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史料丛书——《武汉文史资料文库》,将于1997年底出版问世.这是武汉地区当代文坛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市文化建设事业的一项盛举.  相似文献   

6.
日前看到《武汉文史资料》总第七辑,其中所载作者答恕之同志撰写的《谈谈我办的四份报和武汉旧新闻界》一文,文内有这样一段叙述:“我记得这个时候(指30年代)一家《警钟》小报,忽地卷起了风云,揭露了当时湖北绥靖公署主任兼省主席何成浚在汉口扬子江饭店一场豪赌新闻,标题为《我不相信有这大输赢》.这一下摸了老虎的尾巴,何当时下令将所有小报一律勒令停刊”.答恕之的这一叙述,引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由于我是此事的关系人,特将此事的具体经过记述出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1961年10月出版第一辑《山西文史资料》,到1995年7月,这本以存史、资政、育人和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服务为宗旨的刊物,出版已满百辑,走过了极为不平凡的35个春秋.值此之际,我们向一贯以极大的热情关怀、爱护、支持和帮助山西文史事业的领导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山西文史资料》的编辑出版倾注了大量心血的老前辈、老编辑和广大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80年代,我在武汉市政协《武汉文史资料》担任主编。1986年4月,经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批准,湖北省新闻出版局重新登记,《武汉文史资料》由限国内发行升级为国内外公开发行。这是全国副省级城市政协唯一的一份国家级文史期刊。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变化,进一步提高出版质量,我们研究要加强高层次人士“三亲”史料的采访征集,  相似文献   

9.
《中州今古》创刊于1983年初,至本期已整整出版100期了。在当年的创刊号上,我们的河南老乡、时任新华通讯社社长的穆青同志在百忙中欣然为本刊撰写了“要为人民树碑立传”的发刊词,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为本刊题写了刊名。17年来,在上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关...  相似文献   

10.
纪念《考古与文物》创刊100期笔谈(以来稿先后为序)安金槐(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考古与文物》杂志是1980年创刊,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季刊,1982年增改为双月刊,到1997年第2期就出版发行100期了。从18年的发展历程和1...  相似文献   

11.
征稿启事     
<正>《武汉文史资料》创刊于1980年,是由政协武汉市委员会主管、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办的公开发行文史类期刊。2024年,本刊面向社会征集文史资料稿件。主要栏目如下:【时代年轮】以“逢十”周年为契机,以党史、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为重点,以公众关注度和史料开掘性为特色,聚焦历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展现武汉前行的时代轨迹。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从事民族工作的经历,已在《我做民族工作的回顾》(载《河南文史资料》2002年第1辑)一文中叙述过了。这里着重回顾我做宗教工作的经历。我于1985年任中共新乡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兼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新乡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正副主任兼任市宗教事务局正副局长,实际上是一个机构两个牌子),兼管宗教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全国政协和地方政协有征集、研究、出版近现代史资料的任务,这是发挥政协整体功能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全国政协及各省市政协征集、整理、编辑、出版文史资料,已取得显著成绩,毋须再论。作为县市政协如何收集、整理、编辑、出版文史资料,却大有文章可做。这里,仅就开展文史工作的必要条件谈谈我们的看法。我县政协成立16年来,征集各类史料900余万字,整理、出版《京山文史资料》15辑,340多万字,1000余篇文章。这些工作的完成,无疑在征集、积累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历史当事人亲历、亲见、亲闻…  相似文献   

14.
1961年出版的《山西文史资料》第一辑,载有《孙中山评阎锡山》(80年代再版本已删去).1982年12月出版的《文献》杂志第10辑,刊载了范若愚先生写的《孙中山先生<评阎锡山> 读后》.两文所谓的《评阎锡山》,是方仲纯在《近代史资料》1957年第5期上发表的《辛亥塞北革命纪略》中的一段话:“吾行南北,见起义将领,无如阎之庸暗鄙塞者.连日细察之,非特庸鄙也,其人实诡随,居心不可测,曷足以语革命.方文对这段话给予肯定,我则认为是伪造的.且作如下分析:一、孙中山在太原匆匆三日,不可能作出这样的评语  相似文献   

15.
我作为人民政协文史资料队伍中的一名成员,从事文史资料编辑工作已有18个春秋了。18年来,自己参与主编了17辑《京山文史资料》,计400余万字。回顾这17本文史资料的成书之路,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编辑《聂绀弩还活着》一书。  相似文献   

16.
由武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发起,长江中游沿岸十二市(地、州)政协共同组织的“武汉经济协作区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协作会”,6月在汉成立.协作会是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系统跨地区的一种网络型协作形式.它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活动内容,是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有关规定,围绕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各项要求开展协作活动,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协商有关征集、出版、发行等协作专题,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文史资料的业务、学术交流活动等.  相似文献   

17.
一组别开生面的回忆录1981年,在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70周年前夕,《武汉文史资料》第四辑(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专辑)发表了10位参加武昌首义的辛亥老人撰写的一组回忆录——《辛亥十老忆  相似文献   

18.
正曹美成先生生前是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是一位颇具影响的工商界爱国民主人士。我认识曹先生始于1980年初夏。那时,我从光明日报社调到武汉市政协,负责创办《武汉文史资料》及其编务工作,曹先生受聘为《武汉文史资料》特约编撰之一。他熟悉武汉近现代史,特别是工商经济史,是我从事文史资料工作的好帮手和老师。由于工作关系,我们交往密切,因而成为忘年交。曹先生生前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轶事,现回忆记述几则,以示怀念  相似文献   

19.
赵式铭,字星海,号弢父,晚号翁,云南剑川人,生于一八七○年,卒于一九四二年,是一位近代的白族爱国诗人。生平著作已出版的有:《白文考·文考·么些文考》(辑入《新纂云南通志》)、《云南光复志·起源篇·建设篇·西征篇》(辑入《云南文史资料选辑)、《考察四川灌县堰工利病书》(辑入《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辑》)等。未出版的有:《希夷徵室诗抄》、《浩劫余生录》、《睫巢随笔·楹句》、《滇志辨略》、《汉书传补注》、《弢父六十自述》等。他在青年时期,就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光绪二十年,他到昆明应乡试。因为在试卷中“放言时务”,考官认为他“(马交)而未醇,实有碍于磨勘”(《弢父六十自述》),只勉强给了他一个副榜的功名,然而,最使他感到痛彻肺腑的,是甲午战争的中国惨败。所以他在落第归来,在故乡任高等学堂校长时,曾给学生们写了一些勉励他们立志救国  相似文献   

20.
秦淮区志办编纂的《秦淮文萃》于2009年初出版发行。该书共收文386篇,均从区志办1985年创刊的文史资料丛书——《秦淮夜谈》(年刊,共21集,300多万字)中选取文字加工而成,设有人物长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