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亥年武昌起义时,我正在武昌县(今为鄂城市)寒溪高等小学读书,年龄只有15岁还欠4个月。学校于起义的第二天(农历八月二十日)停课,隔日解散,我于农历八月二十二日回到家中。先从兄伯垂,原在日本读书,已加入了同盟会,正值暑假回家,听说起义,就到武昌去了。我这时并不知道什么革命的意义,只是受了伯垂的一点感染。回家后,听说他已去武昌。我也想前去看一看。家中不令前往。我便于八月二十六日秘密地徒步走到武昌,  相似文献   

2.
章伯钧(1895——1969)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之一,安徽桐城人。弟兄三人,章伯钧居长。七岁,父殁,其母变卖田产供三子上学。章伯钧幼年念过私垫,继入桐城中学读书。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英语系,1920年毕业后,回到安徽任宣城师范学校校长,因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聘请恽代英等任教员,思想倾向进步。一年后被解除校长职务。1921年章伯钧到北京投考庚款留学生,未被录取。当时许世英任安徽省教育厅长,对章伯钧颇器重,给以公费派赴察德国留学。次年他由上海启程,与朱德、孙炳文、高语罕等人同轮前往柏林。从1922到1925年,他在柏林大学学习三年,攻黑格尔哲学。在此期间,他参加了中  相似文献   

3.
萧文灿,1898年1月生于贵州赤水。少年时期就读于贵州省立贵阳师范学校。受校长尹笃生治学严谨、教书育人的教育思想影响甚深,学习中品学兼优,尤喜数学。1915年毕业后返乡,在赤水小学任数学教师。1921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前身)数学系,192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他边教学边著述,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翻译的《威斯两氏大代数》,为许多  相似文献   

4.
正湖北省博物馆收藏有一本《武昌围城日记》,作者周介然记录了1926年9~10月间北伐军围困武昌城时他的亲身经历和见闻。周介然(1896~1962年),湖北松滋人,1926年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前身),先后在武汉商业专科学校、湖北省立四高、省立四师、省立巴东女子高中、松滋一中、松滋三中任教30余年,担任过松滋中学校长、松滋县政协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简称湖北省文  相似文献   

5.
<正>韩浚,1893年4月15日出生,原名德照、仲锦,又名傅韩浚,黄冈县傅家河下林湾人(今团风县傅河水库旁)。韩家原为富豪望族,韩浚的祖父系清代科举拔贡身份(京城会试贡生中的前三名),做过县级教谕官,曾任《黄州府志》编纂。父亲韩越为一乡间老学究,成天一心书文,不司家业,故祖父去世后,家渐衰落。到韩浚出生时,已是家境贫寒。1908年,14岁的韩浚考入了县城黄州的高等小学堂。1911年,韩浚独自一人离开黄冈到武昌当兵。1912年离开部队,到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读书。  相似文献   

6.
正《新空气》由觉社编辑出版。陈独秀主编《新青年》开启了新文化运动的大幕,那是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组织载体是新社团,文化载体是新媒体,精神旗帜是民主和科学。恽代英活跃其间的武汉,堪称激扬新文化的一方重镇。五四运动前,武汉就出现了工读互助团。这以后,武汉地区又陆续出现仁社、辅仁社、日新社、健学社等新型社团,觉社便是其中之一。在理念上,觉社与互助社同道。觉社由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发起成立,联系地址也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时在1919年底,略晚于互助社。觉社的宗旨是:本自觉的精神,为互助的  相似文献   

7.
<正>今日的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曾经称为"湖北实验师范学校"。1950年至1953年,我在湖北实验师范学校读书,时至今日,仍然深深地怀念着它。现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这篇回忆文字,以表达我对母校的感激之情。从入校之初说起1949年5月,武汉解放。次年,我在汉阳县中初中毕业,时年15岁。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如要升学,只能选择食宿免费的学校。于是,我报考了师范类的中等学校。当时,位于武昌三道街的湖北教育学院附属师范学校(简称  相似文献   

8.
正最大学术成就:发现鹿豹座新变星张云(1896-1958),天文学家,字子春。1896年8月31日出生于广东开平。他父亲张卓南在广州经营水烟筒和银器业,有七子一女。因为张卓南小时候曾经受过失学之苦,所以力主家里的孩子都去上学。张云是家里的长子,知道自己的家境不佳,所以学习很用心。1906年开始在广州上学,1913年入读武昌的高等师范学校;1917年卒业后去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立乡村师范学校创办于1928年8月,租借武昌大东门外教会协和师范学校(今武汉市二师)为校址,学校经费由省政府拨款,旨在培养乡村小学教师,在校学生一律为公费生。毕业学生需在乡村服务6年,由省教育厅委派到湖北各县及乡村小学任教。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刘 仁静曾是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一大”13位代表中他是最年轻的一位,是年只有19岁。这位来自湖北省应城的热血男儿,怀着满腔的激情,投身滚滚的革命洪流。然而,在这滚滚的洪流中,他人生的航船一时间却偏离了航向。在他一波三折的人生道路上,充满风风雨雨、曲折和艰辛。 参加“互助社”结识恽代英 刘仁静 1902年 3月出生于湖北省应城城关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小时候,在应城小学读书,1914年春考入武昌博文书院,两年后升入武昌中华大学附中就读。武昌中华大学在当时是比较开放的学校,学生…  相似文献   

11.
辛亥年武昌起义时,我正在武昌县(今为鄂城市)寒溪高等小学读书,年龄只有15岁还欠4个月.学校于起义的第二天(农历八月二十日)停课,隔日解散,我于农历八月二十二日回到家中.先从兄伯垂,原在日本读书,已加入了同盟会,正值暑假回家,听说起义,就到武昌去了.我这时并不知道什么革命的意义,只是受了伯垂的一点感染.回家后,听说他已去武昌,我也想前去看一看,家中不令前往.我便于八月二十六日秘密地徒步走到武昌,住在斗级营的名利客栈.该栈为同乡张姓所开,我家人来往武昌,都住在这里.伯垂原也住在这里,这时已有职事,过汉口去了.为什么要来武昌,我自己也不知道.每天只是无目的地在栈房里听人闲谈,在街上闲游.名利客栈离汉阳门很近,守城门的兵士不断地来到栈房里休息.这些兵士待人非常和气,同我格外要好.我对革命渐渐地增加了好感,也想参加.有一天,听说军政府成立了学生军,正在招收学生.我立即报名参加,被编入学生军第二营第三队.这时大约在九月初二、三日.学生军只过了八九个月就改编了,但在革命紧迫的时期,也曾担任过较为重要的勤务.从学生军的情形,也还可以透露一点革命的真实消息.  相似文献   

12.
黄侃是民初名扬四海的国学大师,擅长音韵训诂,兼通文学。历任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金陵大学等校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名闻遐迩的大师,却有“三怕”:怕兵、怕狗、怕雷。怕兵:他在武昌任教时,住在武昌黄土坡,时军阀混战,市面不太太平,为了维持社会治安,政府要求军队放哨兵,并派士兵巡逻。黄侃见状,一连7天不敢出户门一步,所授之课也停了7天。怕狗;某天,友人请黄侃吃饭,乘车至朋友宅前,从门内蹿出一犬,对着黄侃狂吠。黄侃吓得立即驱车回府。主人见状,将狗拴好,再到黄府相邀,黄侃方敢赴宴。怕雷:有一次…  相似文献   

13.
<正>自1913年至1925年初,我曾在孙中山先生身边工作12年。1908年,我16岁,在湖北蕲州高等小学堂读书,参加了同盟会。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第三天,我联合同学发动蕲州起义。翌年,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我离开家乡东下,经哥哥田桐介绍,晋谒先生,这是我和他第一次见面。我自高等小学堂毕业后,赴日本留学。1913年2月,孙先生搭乘"山城丸号"轮船,自上海启程赴日本考察,随行的有戴季陶、马君武、何天炯等人。东京  相似文献   

14.
寻找党组织     
小火轮抵达武汉,别人到了码头,很快就下船,而我呢?下了船不知往何地去,本想去哥哥谢敬止处,但不清楚他是什么学校和地点。去陈庭芬那里,就亲戚说是可以去的,但他父亲、三叔、三婶和叔伯弟弟均被我们镇压了,他的妻子、叔伯哥哥、嫂子又被敌人杀害,事关七条人命,如此复杂怎敢贸然前往呢?武志靖那里平时关系不错,他是小学校长,好隐蔽,武本人是可以接受的,而他妻子是否同意呢?因为一株连就是身家性命问题。考虑再三,决定到武昌先找岳鹏云先生。岳那时是在乡村师范学校读书,我初次到门房打听,开始说没有此人,继而又说,他回…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者竺可极教授(一八九0——一九七四),是中外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他对气候、气候变迁(特别是对中国五千年来气候的变迁)和科学史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又是我国地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很多部门,全国自然资源的综合考察,以及科学普及工作的热情组织者和倡导者。一、留学回国后一九一八年,竺可恢获得了博士学位后从美国回国,他决心献身祖国的科学事业与教育事业,为改变祖国的落后面貌贡献一分力量。回国后,他先在武昌高等师范学院(武汉大学的前身)任教,两年后转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  相似文献   

16.
谢台臣(1884—1936),原名丕阁,字台臣,直隶濮州人。1884年出生于直隶省濮阳县(今河南省濮阳市)鹿斗村一个农民家庭。1902年,他应科举,中秀才。1905年,他考入直隶省保定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毕业后在保定、大名、天津等地中学任教。1921年当选为直隶省参议员。1922年,谢台臣提出在大名创建直隶省第七师范学校的倡议。1923年7月,直隶省议会通过谢台臣提出的在大名创建第七师范学校的议案,谢台臣奉直隶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刘仁静曾是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一大”13位代表中,刘仁静是年只有19岁,是一个最年轻的代表。这位来自湖北应城的热血男儿,怀着满腔的激情和美好向往,投身滚滚的革命洪流。然而,他人生的航船一时间却偏离了航向。在他一波三折的人生道路上,充满风风雨雨、艰辛和曲折。 互助社结识恽代英 1902年3月,刘仁静出生于湖北省应城城关。小时候,在应城小学读书,1914年春,考入武昌博文书院,两年后升入武昌中华大学附中就读。 中华大学是比较开放的学校,学生在完成规定的课程之外,允许学生有自…  相似文献   

18.
李硕勋是四川高县庆符镇人,1903年2月23日生。1926年8月他任中国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秘书长。当时,他既是中国国民党党员又是中共党员。 1926年正是国民革命汹涌澎湃、北伐战争节节获胜的一年。这年10月,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汉。武汉成为革命的中心,需要大量政治、军事人才。 中国共产党这时派李硕勋来到武汉,任中共武昌地委组织部长兼中共武昌县委书记。 当时,在攻占武昌战役中,叶挺独立团第一营的官兵大部分壮烈牺牲了,急需补充大批新兵。团长叶挺、参谋长周士第经与武昌的国民党组织和李硕勋联系,要求协助发动当地…  相似文献   

19.
1926年9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军攻克汉口、汉阳, 10月攻克武昌。12月,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接收汉口新市场(今民众乐园),定名为中央人民俱乐部(血花世界),命李之龙任俱乐部主任。 李之龙,湖北沔阳人, 1897年12月生。1904年在武昌两湖师范附小读书,1912年考入外国 语专科学校英语 科,1916年秋考 入烟台海军军官 学校。 1921年 6 月,因发动水兵和 校工罢工,以反抗 校方克扣军饷而 被开除学籍和军 籍。同年8月,在 上海结识了中共 一大代表董必武、 陈潭秋、李汉俊等人。9月返汉,12月在武汉加…  相似文献   

20.
朱江 《贵阳文史》2008,(1):49-55
周谷城(1898-1996),湖南人,著名历史学家,早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1921年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英语教师,并认识了同事毛泽东。孙中山主持的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他任湖南省农民协会顾问兼农民讲习所讲师,全国农民协会宣传干事。1927年后,他在上海从事翻译、著述并执教于中国公学。1930年代后。他任中山大学社会系主任。暨南大学历史社会系主任、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