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2年12月底,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迅速解放了通江、南江、巴中等县,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为了尽快使穷苦农民得到翻身,红军一面和敌人作战,一面抽出数千有农村工作经验的指战员,组成农村工作队,分片负责,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1933年2月,中共川陕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运动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了。当时土地革命运动的情况,今天我们还可以从几件文物中看出一个梗概来。一、“怎样分配土地”《怎样分配土地》(图一),是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编印的一本小册子,里面讲了“为什么要分配土地”、“怎样分配法”、“土地问题解答”和“  相似文献   

2.
《南方人物周刊》2011,(35):12-12
回溯历史,早在1949年中共建国、国民党退守台湾以前,国共两党在殊死斗争中都要争夺“辛亥革命”的话语权。国民党以辛亥革命的正统自居,将共产党人作为“逆党”。共产党人建立起一套从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到共产党革命,即从农民运动到资产阶级革命,再到无产阶级革命,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革命历史话语”,强调共产党才是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真正继承人,是国民党背叛了孙中山。  相似文献   

3.
齐凤 《文史精华》2013,(10):53-55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打灯笼。”这是一首在中央苏区广为流传的赣南山歌,它不仅体现出了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优良的工作作风,而且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中央苏区节省运动所取得的巨大成效。节省运动是土地革命时期以中央苏区为代表的革命根据地开展的一次大规模的群众运动,目的是为了支援革命战争,保障红军给养。今天我们重新回顾那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4.
早期共产党人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沈泽民、李求实、沈雁冰等对文艺运动十分关注,他们主张文学必须为人生、为社会而作,革命的文学家要做好革命的文学一要投入民间,二要培养革命感情。早期共产党人的文艺主张超越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人的文学”的观念,直接推动了新文学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1926年9月,冯玉祥访苏回国,在中国共产党人刘伯坚等及苏联顾问团的推动帮助下,重振旧部,誓师五原,宣称“遵奉孙中山先生的遗嘱,进行国民革命,实行三民主义”。旋挥师平定甘陕,于次年1月26日进驻西安,设司令部于红城,委许多共产党人以要职,同时接受中共的建议,极力提倡民众运动。“文化落后之陕西,一时妇女运动,农民运动,工人运动,青年运动,有如雨后春笋之勃发。”对这些民众运动,他均以在苏联学到的革命理论加以指导。是年春,在刘伯坚主持的一次政治工作会议上,冯  相似文献   

6.
1960年秋冬至1961年春,全国农村开展的反“五风”运动,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卓有成效的纠“左”举措。这次运动是在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大力推广沔阳县(今仙桃市)反“五风”经验后,在全国农村普遍展开的。沔阳县在这次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典型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土地改革是一场彻底推翻封建剥削制度、变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的社会革命运动。这场运动在祖国大陆的全面展开,使得长期铭刻于广大侨胞心中的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宿愿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在西势东渐的压力下,中国人渐对民族文化失去信心,转而追求彻底的变革.文字改革,即以拼音文字取代汉字的主张也是这种反传统倾向的一种表现.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主张越来越政治化,最终一部分共产党人成为这种主张的坚决拥护者和积极实践者,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进行新文字教育实践,在抗日战争时期更试图通过冬学等群众性识字运动推行新文字.陕甘宁边区于1940年开始在冬学运动中进行新文字教育试点,1941年冬学运动期间普及到全边区,然而很快于1942年冬学运动期间再次将新文字冬学实施范围缩小到延安县,随后停止了新文字推行工作.这次推行新文字工作的经验教训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总结,从而影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文字改革.  相似文献   

9.
军号长鸣     
在新县箭河公社革命纪念馆里,陈列着一件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参加过“反击麻城红枪会暴乱”,“黄麻秋收起义”等战斗的一把军号。达把军号鼓动了鄂豫皖地区的军民贯彻执行毛委员指出的“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战斗号令,它又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革命斗争历史的实物见证。一九二七年,箭河地区的农民运动在毛  相似文献   

10.
廖仲恺是我国民主革命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他为祖国的独立、民主、统一、富强奋斗不息,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正如周恩来所说,廖仲恺“晚年的政治生活是光荣的。”他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推动下,以坚忍不拔的精神,积极协助孙中山确定和坚决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成为“无产阶级的好朋友”。他与共产党人以及其他革命志士一起,  相似文献   

11.
<正>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以彭湃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下,海陆丰掀起大规模农民运动,举行三次工农武装起义,开展土地革命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进行大量尝试和实践。在党领导海陆丰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卓绝斗争的基础上,这块热土“孕育了‘敢为人先、依靠群众、敢于斗争、无私奉献’的海陆丰革命精神”。[1]这种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激励一代代仁人志士不忘初心,英勇顽强,百折不挠,一往无前。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弄清“统一战线”一词的来历,我们查阅了马列主义著作和党中央的重要文献。从所查的著作、文献来看,“统一战线”的原理出自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而“统一战线”一词却出自1922年斯大林的一篇报告。在此之前,“统一战线”大都是用“团结”、“协议”、“同盟”、“联盟”、“合作”、“联合战线”等词来表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  相似文献   

13.
李颖 《百年潮》2013,(6):30-36
毛泽东在1939年《〈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其中第一个法宝便是统一战线,它的最早运用是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由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源头,是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北伐军从广东出发,讨伐卖国的北洋政府,一路旗开得胜,迅速占领武汉、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蒋介石于1927年4月12日,汪精卫于同年7月15日先后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倒在血泊之中。在这革命危急关头,中共在汉口秘密召开“八七”会议,作出了“深入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背叛革命”的正确决策,这是中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转折。  相似文献   

15.
1905年,苏联的劳动人民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对沙皇俄国地主——独裁制度展开了公开的斗争。人民羣众——工人、农民和各族人民在苏联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积极地起来进行政治斗争。1905——1907年的革命是真正的人民革命。共产党——新型的党站在革命人民的前列。广大的人民羣众所以积极地参加第一次俄国革命是由于这次革命是俄国社会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全部过程所引起的,而且这次革命涉及到全国人民的生活基础。土地问题是1905——1907年革命主要的经济内  相似文献   

16.
罗志强 《文史月刊》2012,(Z3):63-63
大革命时期,宁波由于其在浙江独特的地理政治区域,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重要区域,在国民党在城市全面夺取政权之后,以卓兰芳为首的宁波地区的共产党人适时调整其工作侧重点,开始转向农村。在农村,卓兰芳通过解决农民最为关心的土地问题,得农民的天然信任,进而在农村站稳脚跟。在农卓兰芳通过培养并发展农村革命骨干分子,传播革命话语,建立农民协会,壮大农民协会的力量,进而开展农民运动,实现农民暴动,夺取农村政权,使农民协会成为农村的自治政治组织。  相似文献   

17.
一苏区时代的干部教育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挽救革命,相继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开辟了武装反抗蒋介石国民党的新局面。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点燃了“工农武装割剧”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以后,党又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陆续建立了其他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在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到第五次反“围剿”前夕,中国工农红军扩大到约三十万人,建立了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其他许多红军部队,革命根据地扩大到占全国  相似文献   

18.
杨芳 《巴蜀史志》2014,(6):39-42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即土地问题,亦即吃饭问题,生活不能解决,革命断难成功”。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评价中国的土地改革时称“土地改革是相对于城市和现代经济领域进行的一种巩固农村政权的平行过程,是一桩石破天惊的大事”。20世纪30年代,川陕苏区的土地改革既是一场政治、经济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深刻地影响了川陕苏区农村的历史进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三农”问题仍然是核心问题,研究川陕苏区土地革命的方针政策及其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董宝花 《沧桑》2013,(5):160-163
“交文惨案”是清末新政禁烟风潮中一次重要的事件。它反映了官绅与农民和社会舆论的斗争,也是在社会动荡下各个社会集团相互攻歼与合作的反映。它不仅牵涉到晚清官场的营运规则,也间接地推动了革命党人在山西的革命活动并最终夺权。“交文惨案”的发生既是晚清官僚对山西控制的逐步丧失,也是山西革命党入加紧革命活动从而夺权的契机,也是阎锡山在夺权后加紧农村建设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年仅23岁的斯诺,怀着巨大的好奇心,远涉重洋,到中国寻找“东方的魅力”。他到达上海时,正是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了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后的第二年,整个中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斯诺走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目睹了神州大地的内忧外患,从“九·一八”、“一·二八”到“一二·九”运动他都经历了,他认识到国民党政府是“一个没有生命没有灵魂没有精神的躯壳。”斯诺读到了美国进步女作家史沫特莱写的《中国红军在前进》的小册子,他渴望亲自到苏区去,寻找红军,寻找毛泽东这个神秘人物。1936年4月末,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