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写吴天祥     
我是1991年从部队转业到武昌区委宣传部,分管新闻宣传工作。和区信访办同在一个大院上班,不久我就认识了信访办副主任吴天祥,而且知道他是一个“活雷锋”。1992年初,湖北省委宣传部表彰学雷锋积极分子,武昌区推荐了吴天祥。为整理上报材料,我和吴天祥接触了几次,交谈虽很简单,但他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产生了采写吴天祥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正方天人,女,1938年元月出生于宁波镇海。北京医学院卫生系本科毕业,曾任武汉市武昌区卫生防疫站医生、副站长,武昌区卫生局副局长,武汉市卫生局副局长,武汉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出身医学世家冥冥中融入"天人合一"精髓方天人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柴桥镇(现为北仑区柴桥街)。"天人"这个名字是祖父来信取的。长大后,方天人知道了"天人合一"这一哲学思想。而中国医学典籍《内经》也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人与天地相参也"。方天人想,或许,冥冥之中,祖父就为她选择了从医这条道路。  相似文献   

3.
在武汉市武昌区工读学校从事特殊教育25年的区级优秀班主任龚贞智,向父母们传授了他的教育经验:扭转极度叛逆的孩子,需要"耐心 认可 鼓励"。龚老师称,这些极度叛逆  相似文献   

4.
1950年5月.经中央批准。武汉市民建成立了筹备委员会,准备由原地下小组建立正式的组织。一天。华煜卿同志来和我说,今天下午省里有个会,要我们几个人去。华煜卿同志考虑后决定,由他、贺尔梅和我三个人去。他已告知了贺尔梅同志。下午1时,我们一同过江,会议地点在武昌司门口上海银行。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以来,武汉市政协文史学习工作处的同志和《武汉文史资料》杂志的编辑先后找我约稿,邀请我写一篇关于政协提案的文史资料稿件,感谢他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我在加入民主党派10年、政协委员履职8年之际,有机会记录参政议政的点滴往事。从"政"1975年1月,我出生在武汉市汉阳县侏儒镇百宝村,家中姊妹四个,两个姐姐,一个哥哥,我是老幺。父亲是土生土长的农  相似文献   

6.
正位于武汉市武昌区蛇山上的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的名胜景点。黄鹤楼始建于223年,曾作为"军事楼",后演变成为观赏楼。可惜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清同治七年(1868年)建好后,又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1981年10月,黄鹤楼重建工程正式动工。1985年6月11日,黄鹤楼建成后正式对外开放,迄今已有33年了。20世纪80年代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之初,  相似文献   

7.
亚贸广场是武汉市亚洲贸易广场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亚贸广场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洪山脚下,毗邻国家级开发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华中高等学府群落,居“武汉·中国光  相似文献   

8.
江岸区原为武汉市第四区,于1950年7月成立.苏韦任中共武汉市第四区区委书记。1952年7月,原武汉市第五区(市郊区)撤销,一部分地区并人到武汉市第四区.并改名为武汉市江岸区(下称江岸区),苏韦仍继任中共武汉市江岸区区委书记。当时,各区更名的还有:原武汉市第一区更名为武汉市武昌区,原武汉市第二区更名为武汉市研口区,原武汉市第三区更名为武汉市江汉区……  相似文献   

9.
原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五届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民革湖北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革武汉市委员会主任委员肖作霖同志,逝世已经多年了。他是我的老上级,又是我的谱兄,两人相处60余年,可称是知己的老朋友。我久要写一篇纪念他的文章,但杂务繁冗,一直拖到今天。虽然迟了些,但总算了却了自己的一个心愿。中国文化学会肖作霖,别号克念,湖南邵阳人,生于1908年。黄埔军校六期步科、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研究班第一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二期毕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汉口创办《楚天日报》,宣传抗日,1933年加入复兴…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月中旬,我从福建回来,收到张海鹏先生给我寄来刘大年同志的生平及遗著《评近代经学》,才知道大年同志已在去年12月28日谢世。我感到很突然,在我离开北京前不久,大约是11月中旬,我和大年同志通过电话,曾问及他的健康。他身体多疾,有点悲观,他说越来越不行了。其间还谈到一些别的,当我问及具体情况时,他说见面谈吧,我们约好我从福建回来后去看他,谁知这竟是最后一次话别.  相似文献   

11.
1950年5月,经中央批准,武汉市民建成立了筹备委员会,准备由原地下小组建立正式的组织.一天,华煜卿同志来和我说,今天下午省里有个会,要我们几个人去.华煜卿同志考虑后决定,由他、贺尔梅和我三个人去.他已告知了贺尔梅同志.下午1时,我们一同过江,会议地点在武昌司门口上海银行. 下午,华煜卿同志和贺尔梅同志来了,我们三人即一同去武汉关轮渡码头乘渡船过江,然后步行去司门口上海银行.进门即有干部上前询问,知道我们是市民建的,即引领我们进了里面的会议室.  相似文献   

12.
1966年5月或6月的一天,天气已有一些炎热.但还不是热得那么厉害,当时我正在湖北省博物馆考古部工作,上班后不久,接到武汉市文管会蓝慰同志的一个电话,说黎元洪的墓已被红卫兵炸开了,请省博物馆派人去清理。当时武汉市没有博物馆,没有考古所,也没有搞考古的专业人员,文管会仅蓝慰先生一人分管文物工作,他虽然是考古行家,但毕竟只有一人。  相似文献   

13.
王楚光 《百年潮》2003,(6):42-46
建国之初,我在武汉市做青年工作时就认识宋一平同志,那时他是中共武汉市委第二书记,分管青年工作。1965年,宋一平奉调进京,担任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经人举荐,选中我当他的秘书。从此我在他身边工作了20多年,从他的思想言行之中感受到了我们党的老一代革命家的高风亮节。现节选几个感人的故事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50年端午,我调离荆州地区,到湖北省民政厅任副厅长兼人事处处长。当时省民政厅厅长是黄宇齐同志,他是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部长兼民政厅厅长,他对党、对人民忠贞不二,德才兼备,平易近人,是一位颇受党内外干部及各界人士敬仰的好干部,大家都愿意与他谈心交心,做净友。特别是他能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我衷心地愿在他领导下,协助他工作,但不久中央调他到外地工作。在这期间,民政厅副厅长还有徐启明(南下老干部)、刘劲(武汉市民盟成员)。民政厅秘书长孔宪春,中共党员,当过我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相似文献   

15.
忆亦侠同志     
1998年9月14日,吴亦侠同志逝世的噩耗传来,令我极为惊愕。没有料到亦侠同志竟这么快就走了,我深深地陷入了悲痛之中。霎时,他的音容笑貌,他与我们共事的情景,他与我相处的一些往事,不由涌上心头,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亦侠同志是1996年7月从农业部调到贵州工作的。他调贵州不到二个月,我就到中央党校学习去了。恰好,农业部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宋树友同志与我是党校同学,并同在一个党小组,他多次向我讲起亦侠同志。他说:“亦侠同志政治上强,很有工作能力,为人朴实、正直,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工作既很有魄力,又非常踏实,农…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月17~18日,湖北省地方志办公室在武汉市武昌区召开全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会议,各市(州)、县(市、区)、神农架林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及省直单位、省军区、武警部队湖北省总队、驻省大型企事业单位修志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等220人出席会议。会议由省志办副主任李辉主持,省志办主任袁太平作回顾2007年工作、部署2008年工作报告.省志办副主任文坤斗布置2008年卷《湖北年鉴》撰稿工作。会上还进行了工作交流,武汉市等9个市(州)、县(市、区)志办和省交通厅等4个《湖北省志》承编单位提供了典型材料。  相似文献   

17.
2019年5月9日,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都府堤56号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举行开馆仪式,正式对外开放. 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是在中央纪委、湖北省委高度重视下,在湖北省纪委、武汉市委领导下,由武汉市纪委和原武汉市文化局共同主持建设的全面展示党的纪律建设光辉历程的专题性展馆.展览从全党全国的角度,全面系统地梳理...  相似文献   

18.
马社香 《纵横》2010,(6):13-16
1953年2月,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第一次视察武汉。李尔重,时任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第二书记,2009年12月去世;谢滋群,时为武汉市公安总局局长,2007年1月去世;易永喜,今年77岁,早已从武汉市属单位调到湖北省委办公厅东湖宾馆,现已退休,住在武昌区一所普通民居里。他们均为这一事件的见证者,本文是笔者对他们多次采访后整理而成的。  相似文献   

19.
题记 惊悉吾兄陈钧西游,难以置信.后经与嫂夫人确认,唏嘘哀叹不已! 陈钧成长在一个大家族里,其母有大家闺秀之风,弹得一手好钢琴,对他影响很大.我与陈钧从1956年暮春就是近邻了,同住武汉市江岸区德润里,他住16号,我住20号.初中时,他在武汉市第五中学就读,我在武汉市第八中学就读,虽然我学油画,他学二胡和琵琶,但由于性...  相似文献   

20.
我是1978年考进华中地区湖北中医学院的,那时国家正进行“文革”后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我们是全国恢复高校招生考试的第二届(也是应届在校生全体参加的第一届)。因为参考者层次不一,人数众多,竞争十分激烈,我有幸成为当时进入高等学府3%比例中的一员,并直接从中学升入了大学。我大学生活的起点应该就从入学报到这一天算起。记得是在10月初的一天,我来到湖北中医学院。那时学校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隔壁“红楼”享誉海内外,它是辛亥革命起义军打响推翻清王朝和建立共和第一枪的指挥部。与此圣地为邻,实感荣光。进入校门后,便看到许多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