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山东省人口发展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山东省人口发展的时空特征李令福有明一代全国各省都有丰富的人口统计资料,不过,由于各个时期人口统计标准与质量的不同,人口数据的可靠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在对明代山东省人口统计数据实质含义及误差程度考证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明代山东省人口发展的时间与...  相似文献   

2.
明代山西藩府的人口增长与数量统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介生 《史学月刊》2004,(5):97-104
山西地区不仅是明朝初年分封宗室相对集中的区域,而且人口增长速度惊人,最迟到嘉靖、隆庆年间,山西藩府已发展成为明朝境内数量最为庞大的宗室人口集团之一。作为寄生性的特权集团,明朝藩府人口的估算须区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玉牒》所记的宗室人口数量应该视为户数,而不是口数。时至明末,狭义的山西藩府人口数已超过20万。  相似文献   

3.
杨斌 《贵州文史丛刊》2002,(1):42-44,46
1936-1949年,是国民党直接统治贵州的时期,在14年的统治时间内,留下了15个全省人口统计数据,丰富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几乎所有的人口统计数据都严重失实。本文运用人口学、历史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逐一辨析了这一时期的人口统计数据,分析了原因,并作了修正。  相似文献   

4.
阎锡山统治山西期间,各项事业都有所发展,特别是女子义务教育,在当时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在当时战火连年的情况下,山西的教育究竟为何能够顺利的发展,这些措施又是如何制定的,这都与阎锡山个人是密不可分的。而这些女子教育的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因素也间接的促进了当时山西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受山西省文物局委托,我们承担了《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近现代文物的增补复查工作,时逾半载,足迹遍及全省各县。发现了大量新材料,较好地完成了调查任务。在半年多的调查中,我们接触了大量的近现代文化遗产,登记注录了数以千计的遗址,然而,面对这些遗址的现状,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残破的房舍,倒地的碑碣,残缺的器物,除了少数由文物部门管理的遗址外,用“满目苍痍”来形容,绝不过分。这些遗址比起那些荡然无存的遗址来,还算幸运,但不难看出它们的消失是不会太久远的。造成这些文化遗产被破坏的原因,主要是文物管理体制的问题。大量的近…  相似文献   

6.
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其间有无穷的奥秘。它过去的面貌,历史发展演变的情况,以及它将来可能变化的方向,这是关系到人类命运的大问题。因此,它是中外学者,特别是自然科学史研究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中国的地理环境,近世以来遭逢了数千年来从未经历过的巨大变局。这个变化,速度之快,程度之深,是令人难于想像的。中国地理环境这一巨大而深刻变化的原因,首先在于人口迅速的增加。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年,人口由1千多万,增至公元2年,全国官方人口统计的5.9千万,用了将近3千多年的时间。此后人口数在6千万以内,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7.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山西首次将工业遗产、农业遗产、商业老字号、典型风格建筑、教育、卫生、文化景观等20世纪文化遗产纳入普查视野,使文物领域“厚古薄今”的传统思想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文物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深化与拓展,文化遗产内容更加丰富。山西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715处,涵盖了17个小类,其中新品类2255处,约占近现代类别总量的36%。  相似文献   

8.
山西历史文化脉络清晰,框架完整;山西文明进程从未间断,影响深远。山西历史从旧石器时代发端,历经尧舜禹和夏商周数千年的演进,到晋国和三晋时期已经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秦汉以来,山西历史文化更加多姿多彩,灿烂辉煌。山西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先进性和艺术性,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华夏五千年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使山西成为地方文化特色最浓厚的地区之一。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 距今180万年以来的山西新旧石器遗存是中华文明的曙光 山西旧石器文化遗存近400处,这些遗址的发掘和发现,对研究人类的起…  相似文献   

9.
是学术创新,还是低水平的资料编纂?——评杨子慧主编《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葛剑雄曹树基杨子慧主持编纂的《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是一部大型的人口史著作。其内容上迄上古先秦,下至民国现代,各时期分人口活动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第一期佛教景教初传中国历史及其比较研究概况近十余年来宋代乡村社会生活研究概述宋代户籍制度和人口数问题研究综述“国际宋史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会议综述韩国蒙元史研究概述评《汉唐中日关系论》《中国改革通史》读后第二期中国农业灾害史研究综论近 2 0年来宋代社会生活史研究综述国外学术界郭店楚墓竹简研究述评超越战后日本中国史学模式的谷川史学《山西移民史》评价《明清江南市镇社会史研究》评价《郑天挺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出版《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一书出版《明清工商业形…  相似文献   

11.
高生记 《沧桑》2014,(6):233-234
《近六百年来山西气象灾害与气候变化》一书,以全新的视角探讨了山西地区近六百年来气候变化的轨迹。以严谨的逻辑,科学的论证,透过气象灾害这种极端气候事件的现象,全面系统地认识山西地区气象灾害与气候变化的发生、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2.
<正> 近现代文物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现代历史研究的佐证和补充。管理、保护好现存的近现代文物,无论对这段历史的研究,还是对社会进行宣传教育,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管理、保护好近现代文物的重要性和意义,过去人们已谈的很多,尤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公布之后,更是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但尽管如此,在整个文物的管理、保护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而近现代文物的管理与保护就是其中之一。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其单独提出来,进行专门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近世日本与中国,西方社会科学经历了大致相似的本土化历程.而这一历程都与这两个国家现代民族国家身份的重建密不可分。在致力于对外扩张与殖民的日本,现代社会之开展又与其亚洲意识、大东亚主义息息相关。着重以日本侵华期间满洲国的民俗学以及人类学、社会学的发展情况为例,检讨了这些学科与日本国家意识之间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对文化遗产概念范畴、价值认知及保护理念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事业,同时也给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领域自身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带来许多挑战。本文对我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价值的认知及评价体系进行探讨,并结合当前文化遗产领域的发展,对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对象及范围进行重新界定;并论述了我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山西造像碑的研究,国内外都有一些积累,但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图文资料采集与著录等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开展,而山西造像碑面临的现实是不断遭受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盗取,在此种情况之下,将所调查的造像碑遗存资料按照科学方式进行著录,并建立完备、翔实的图文信息数据库。对这些信息的数字化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可以实现学术资源的共享,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晓云  田金平 《沧桑》2009,(3):201-202,210
本文对山西省三类不同院校(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的近1700名大一和大二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有关输入方面的问卷调查。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从男女生对比、一二年级对比以及文理科对比三个角度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输入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揭露出英语学习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宫文华 《沧桑》2013,(4):185-188
晋北道情是一种活跃在山西北部的地方戏曲剧种,有着古老的历史渊源和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晋北道情积累和保留了大量的戏曲剧目。研究这些剧目,对这些剧目进行分类,对于了解这个地区古代的文化演进轨迹,对于我们当下的戏曲和文化改革,都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收藏家》2017,(9)
<正>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海派作品总计有200多幅,而且这些作品都是名家所作。今年初夏在师善斋和协中斋举办了"海纳百川——沈阳故宫院藏海派作品展",精选了沈阳故宫博物院藏部分"海派"名家绘画作品,既有"海上四任"的任颐、任熏等,也有"海派四杰"中的吴昌硕等,还有海派先驱人物赵之谦以及近现代画家之黄宾虹、张大千等,可谓名家济济。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海派名家的艺术风格,更能了解到海派画家对近现代中国画的深刻影响。100年来,海派  相似文献   

19.
张紫琼  Rob Law  刘挺 《旅游科学》2012,26(5):76-84
本文基于对香港居民的大规模电话调查,采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探讨出游动机和人口统计特征如何影响香港居民对旅游重要性的感知以及人口统计特征如何影响香港居民的出游动机。回归结果显示:休闲放松和发掘新事物是影响旅游重要性感知的主要旅游动机,家庭月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旅游重要性感知的主要人口统计特征;与亲朋好友聚会、社交、休闲放松、逃脱日常事务和发掘新事物动机最相关的人口统计特征分别是家庭月收入、年龄、家庭月收入、年龄和受教育程度,而性别对香港居民的各种出游动机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建筑是华夏文明的瑰宝,同时又因其多为木结构,很难留存。在这个问题上,山西是一个特例,有“中国古代建筑遗留最密集的地区”之美誉。据统计:“唐代建筑全国仅存4处,都在山西;宋以前建筑,仅存百余,70%在山西;这里还有明清古建万余座。”然而,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绚丽夺目的山西古建大多还只是一段尘封的历史,锁在深闺人未识。梁思成和林徽因,这对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佳偶,是他们在与营造学社的同仁对中国古建筑的大规模考察中,四到山西,发现了五台山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佛光寺,以及大同上、下华严寺,大同云冈石窟,应县佛宫寺释伽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