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福州的山。“城在山之中,山在城之内”是福州城的一大特色。福州到底有多少山?没有人能说的清楚。就我们所知,鹫峰山在其北,戴云山在其南。而市区内有名称的山有鼓山、旗山(称二绝)、五虎山(又称甘果山)、莲花山、李峰山、大帽山、石城山、妙峰山、高盖山、仓前山、  相似文献   

2.
登鼓山     
鼓山为闽中名山,位于福州市东的闽江畔,犹如一道摩天翠屏。相传,山上有巨石如鼓,风雨大作时其间常有鼓声传出;又说山形似鼓,与旗山正好相对。所以叫鼓山。 到福州,当然要去鼓山游览。从市区乘车,仅十余公里的路程,到下院站下车启,沿着去景区的路,过  相似文献   

3.
杨军 《福建史志》2004,(4):63-63
福建有三处“天风海涛”石刻。一处在福州鼓山。公元1187年,朱熹来闽拜访好友赵汝愚,不料赵已调任四川。朱熹带弟子五人上鼓山拜谒赵汝愚礼聘的寺僧.并留下短文一篇,刻在石壁上。三年后赵汝愚复任福州,在鼓山见到朱熹  相似文献   

4.
“天生石鼓震闽中”,这是对福州鼓山的绝好写照。在海拔969米的山巅有一巨石如鼓而得名。山麓还有一个鼓状小石上刻“小鼓”两字。一山有两鼓,世间少有。相传,山巅那石鼓每遇台风袭来,它就会像皮鼓一样发出嗡嗡响声,且随风力大小而改变声音大小。鼓山中有福建省著名的寺庙涌泉寺、鼓山十八洞、灵源洞、听水斋、白猿峡、喝水岩等景,以及摩崖石刻二百多处,是福建省著名风景区。  相似文献   

5.
大像山石窟位于甘肃省甘谷县城西南2.5公里处的文旗山崖壁上(图一)。文旗山是秦岭山脉西部的一条余脉,东西走向,山体挺拔,巍峨多姿。此山原与其东侧的簸箕山统称旗鼓山,两山一左一右,突兀而立,犹如两面迎风招展的旌旗,故此山称"文旗山",与其并列的簸箕山则称"武旗山"。大像山之得名,则是因山巅修凿大佛像的缘故。大像山因其山势险要和地理位置重要,历来被兵家所重视。传说西汉末至东汉初  相似文献   

6.
《旅游》2005,(6)
福州,福建省省会,濒临东海,与台湾隔水相望,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00万。福州四周群山环抱,闽江穿城而过注入东海,形成了“三山鼎峙,一水长流”的奇秀景观和“枕山、面海、襟江”的山水布局。拥有海坛、鼓山两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青云山、青芝山、石竹山、十八重溪4个省级风景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景区,还有2个国家森林公园、4个高尔夫球场、30多个公园,以及一批度假区、旅游区。市区内河交织、温泉密布,为世界各大中城市所罕见。  相似文献   

7.
响堂山石窟造像题材刘东光图一:定光佛并三童子位于河北省邯郸峰峰矿区鼓山的响堂山石窟是北朝末期最重要的石窟群之一,隋、唐、宋、明历代均有续凿。其造像题材,有关文章已有所述及。本文拟对部分尚有探讨余地或需作补充的题材,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北齐造像题材响堂...  相似文献   

8.
宝塔之最     
最高的陶塔——千佛陶塔 原在福建福州南台岛上的龙瑞寺内,73年迁至鼓山涌泉寺,计一对,均高6.83米。烧制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为八角九层仿木楼阁状,东塔名“庄严劫千佛宝塔”,西塔名“贤劫千佛宝塔”。塔壁上各塑佛像1078尊,陶塔便由此得名。 最高的铁塔——千佛铁塔 位于陕西咸阳北杜镇,方形十级,高33米,宽3米,由纯铁  相似文献   

9.
《旅游》2004,(3):44-45
涌泉寺在福建省会福州市东南8公里的鼓山山腰。鼓山因山巅有一巨石,平展如鼓,每当风雨大作,此石有簸荡似鼓之声传出,故名。鼓山是著名风景名胜。汽车盘山而上,一路但见林木苍翠,岩石奇峻,山洞幽深,山亭翼然……对爬山进香者来说,这8公里的森林公园山径,实乃恰神健体的登山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10.
余石泉 《安徽钱币》2005,(2):44-45,F007
《汉书.食货志》载:“吴以诸候即山铸钱,富埒天下。“《史记.平准书》云:”故吴诸候即山铸钱(索隐:案即训就,言就出铜之山铸钱,故下文云即山名铜山是也,一解“即山”山名也……)。”这里即山应作山名解,“即山”就是“藉山”。汉设铜官,也就是今日的铜陵“铜官山”。1986年安徽省考古所成立皖南古铜矿考古课题组,先后对青阳、南陵、繁昌、贵池、泾县、铜陵等县展开调查,从墓葬和窖藏中先后出土一些西周至战国时期的青铜器。  相似文献   

11.
《福建旅游》2005,(8):54-55
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ISO9000、14000质量、环境双认证单位石竹山座落在福清市西郊十公里处,以石奇竹秀而得名,素有“雅胜鼓山”之誉,为我省道教名山.因其独特的祁梦文化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2.
芒山位于河南永城县东北30余公里处,面积20余平方公里,王引河从其西部流过(图一)。芒山是芒砀山、保安山、僖山、黄土山、铁角山、夫子山等山的总称。古时亦称砀山,《说文解字》“砀,文石也”。因此山出文石(制作砚台的石料)而得名。这里地处豫、皖交界,素有“豫东门户”之称,为历史上的豫东重镇所在。秦时设砀  相似文献   

13.
劳夫 《江汉考古》2001,(3):93-94
公元1993年10月,湖北省京九铁路考古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鄂东边缘与江西瑞昌隔江相望的武穴鼓山新石器时代墓地进行了科学发掘。共开5×5米探方64个,探沟三条,清理墓葬238座,发掘面积达1648.8平方米。1994年5月田野工作结束,随即进入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工作,未敢间断,一气呵成。1999年6月报告完稿,2001年2月,由朱俊英先生主笔的38万余字的《武穴鼓山——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报告》经科学出版社付梓刊行。 《武穴鼓山——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报告》(以下简称《鼓山》)共6章,由绪论、地层堆积、墓葬概述、随葬器物、墓葬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士山盘铭文中王册命士山的一段文字提出了自己的解释,释出其中未识之字“方”,认为“徵(惩)”后的“服”字为治服或来服,“服”的对象均为方国或部族名。  相似文献   

15.
陈悦新 《华夏考古》2014,(1):114-120
响堂山石窟地处东魏北齐国都邺城以西的鼓山,与东魏北齐皇室关系密切。响堂山石窟的佛衣以通肩式和中衣搭肘式两种为主,可分为两期,一期以通肩式佛衣为主,大体为东魏至北齐文宣帝时期,约534~559年;二期以中衣搭肘式佛衣为主,大体自河清至北齐灭亡,约562~577年。其中,中衣搭肘式佛衣的II式,可能与昭玄统法上的僧服改制有关。  相似文献   

16.
琉球与福州一水之隔,位于福州东面大海中,径直海面距离1700里。站在鼓山顶,在天气晴朗、海上没有云雾的情况下,可以隐约见到琉球群岛。中国人早在隋朝时就发现了琉球。《隋书》、《宋史》上称“流求”,《元史》上称“瑠求”。隋元两朝都曾遣人往琉球,劝谕琉球臣服,均无功而返。到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派遣行人杨载赍诏书往琉球劝谕,获得成功。琉球中山王察度首次派遣其弟泰期到中国朝贡。  相似文献   

17.
浙江余杭汇观山良渚文化祭坛与墓地发掘简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汇观山位于浙江杭州市西北约25公里——杭宁公路(104国道)之侧,地属余杭市瓶窑镇外窑村(图一)。汇观山是一座孤立的自然山丘,北望天目山支脉的丛山峻岭,南临苕溪。东与反山及良渚文化中心址莫角山相距仅约2公里。整座山为长条形,呈东南一西北走向。它的北部俗称“馒头山”,相传原先开矿时曾有玉器出土。中部是整座山的主高点,海拔约22米,顶部是一块较为平坦的台状凸起的高地,东西长40余、南北宽30余、高约2米。上有近代三排灰浆墓穴及乱坟,当地人称“汇棺山”、“会馆山”或“魏馆山”,知其音读而无定字,我  相似文献   

18.
三崤山补证     
<正> 崤山道上有石崤(西崤)、千崤(东崤)和土崤三山,合称“三崤山”或“三崤”。与此相对应,在崤山道上又有石壕、乾壕和土壕三所聚邑,合称“三壕”。拙作《崤山古道琐证》(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4辑),曾经推论以壕、崤中古同音之故,三壕当分别得名于三崤山。石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北雁荡山以峰岩绮丽飞瀑飘逸著称全国,那么中雁荡山则以流泉飞瀑峰石洁白而博得游人的赞美。南朝谢灵运诗云:“千顷带远堤,万里泻长汀”,宋朝王十朋也写道:“十里湖山翠黛横,两溪寒玉斗琮(王争)”,这些都是对中雁荡山的称赞。  相似文献   

20.
左江,又称丽水,是贯穿广西西南部的一条河流。在左江及其支流明江、平而河沿岸及其附近的峰林断崖峭璧上,保存着许多珍贵的古代文化遗迹——岩画。这些发现岩画的山被群众称为“画山”,因“画”与“花”音相近,故讹为“花山”。又有称为“仙人山”“人影山”“仙岩”“鬼影山”“红山”等名称的,也部与古代岩画有关。迄今为止,在左江流域已经发现岩画地点80余处,如此丰富的古代岩画,堪称广西古代岩画之渊薮,学术界通称之为“左江岩画”或“生江岩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