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诗正义》在《诗》学理论、《诗》学方法和《诗》学品格三个维度为宋代《诗》学的新变提供了可供更新和强化的基因,在唐代《诗》学向宋代《诗》学的演进过程中实扮演着继往开来、导夫先路的重要角色。它对后世《诗》学具有重要影响力,很大程度上须归功于其可贵的《诗》学品格。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诗中“友人”考证记□吴美潮周彦瑜吴起英[一]1963年12月,毛泽东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中发表了《七律·答友人》以后,引起了不少人在苦苦探索。毛泽东诗中说的“友人”究竟是谁呢?《七律·答友人》发表后的33年来,国内外近百余种书、...  相似文献   

3.
《左传》、《国语》与汉四家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齐、鲁、韩、毛四家诗与《左传》、《国语》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对《左传》、《国语》用《诗》与四家诗之比较,更进一步探究春秋《诗》学(含部分战国内容)与汉代《诗》学的某些关系。一、四家诗与《左传》、《国语》发生联系的背景经秦焚书坑儒,《诗》学发展严重受阻。至汉拨乱,《诗》学逐渐返正。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诗》学的恢复是艰难而缓慢的。刘欧《移太常博士书》云:“汉兴,……天下但有《易》卜,未有他书。至孝惠之时,乃除挟书之律。……至孝文皇帝,…··叫诗》始萌芽。天下众书往往颇出。……至孝武皇帝,然…  相似文献   

4.
一传统解说难于否定酉周行用朔望月历制,朔与望至关重要。朔称初吉、月吉,或称吉,又叫既死霸(取全是背光面之义,死霸指背光面),或叫朔月。这种种称名,反映了周人对月相的重视以及朔日在历制中的特殊地位。传统的解说,初吉即朔。《诗·小明》“正月初吉”,毛传:初吉,朔日也。《国语·周语》“自今至于初吉”,韦注初吉:二月朔日也。《周礼》“月吉则属民而读邦法”,郑注月吉:每月朔日也。《论语》:“吉月必朝服而朝”,孔曰:吉月,月朔也。《诗·十月之交》“朔月辛卯”,唐石经作“朔日辛卯”。《礼记·祭义》“朔月月半,…  相似文献   

5.
严复《民国初建》诗“美人”新解王宪明1911年底至1912年初间,严复写下了著名的诗句:“灯影回疏棂,风声过檐隙;美人期不来,乌啼蜃窗白。”1915年7月,严复门人侯毅辑录《愈野诗》,在这首诗的前面加了“民国初建,政府未立,严于乃为此诗”的标题,这就...  相似文献   

6.
周佐霖 《沧桑》2011,(2):29-29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古诗,在《全唐诗》和《千家诗》中均有收录,然该诗的题目及创作年代和作者至今仍有商榷之处,尤其是对作者更应细作考证。笔者认为该诗的真正作者是宋代的余靖。  相似文献   

7.
《文献》2014,(6)
<正>一、陈屾《诗考异再补》王应麟的《诗考》是清代三家《诗》辑佚的发轫之作,诸多学者围绕《诗考》进行校注、增补工作,乃至形成了颇具家学渊源的《诗》学传承。如清初严虞惇的《读诗质疑》中有"广王氏之意"而作的《考异》一卷,仅为补王氏未备若干条,极为简单。其曾侄孙严蔚直承其学,撰《诗考异补》,自序云:"宋王厚斋尝采群书中引用《韩诗》、《鲁诗》、《齐诗》与《毛诗》异者,并他家异文及  相似文献   

8.
章学诚一生治学处于"知难"的挑战下,而不被时人理解。在此心理事实基础上,针对考据学派、义理学派和辞章学派的解《诗》理论,他建构出以兴象和诗教解《诗》思想。包括重视《诗》的情感性和形象性;以《礼》约《诗》,设身处地的理解《诗》产生的时代语境。最终实现合考据、义理、辞章为一家的学术理想。章学诚的这种解《诗》思想以明道的角度,揭示了《诗》的本质特征和源流意义,贯彻了与之相始终的"六经皆史"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9.
《黔诗纪略》,又称《贵州诗纪传证》,是我省清代著名学者莫友芝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丰富的贵州历史文献宝库中,《黔诗纪略》享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收录莫氏主要著作的《独山莫氏郘亭丛书》中,《黔诗纪略》赫然居于卷首。本文拟就《黔诗纪略》的编辑意图、体例、内容、特点以及文献价值等略加讨论,以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0.
自宋代以来,《汉书》所载元王诗多被人目为《鲁诗》,但其证据存在诸多疑点。因此,考察《元王诗》的归属是进一步地弄清汉代《诗经》传承版图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元王诗》被看作《鲁诗》的过程出发,具体分析了《元王诗》非《鲁诗》的原因,并比对了刘向《诗》学观点与楚元王封地附近的汉代《诗》简,从而最终判定《元王诗》是汉代《诗经》传授中的独立一支,刘向所习主要是《元王诗》而非《鲁诗》。所以从刘向《诗》学中辑考的鲁诗也非《鲁诗》。  相似文献   

11.
《诗》之成书,有一个从古本到定本的发展过程。西周贵族的诗作是首先被编入古本之《诗》的内容,相对于《颂》《雅》之诗而言,《风》诗的出现稍晚。古本之《诗》开始编定的时间应当在西周中期的康王时期,西周后期又有增益。西周春秋时期流行的《诗》约有三百篇,就是孔子每每言及的"《诗》三百"。孔子为授徒所编的定本之《诗》与古本没有太大的差别。上博简《诗论》所评之诗绝大部分(或者全部)都见于今本《诗经》,属于逸诗者尚未见到。上博简《诗论》的这种情况,让我们知道在孔子之后的时代,《诗》并未散佚,这应当是我们感到庆幸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诗》、史互证是研究上古历史的重要途径,上博简为此提供了新的重要材料。上博简《诗论》“人之怨子”是对于《人之》一诗的评论。《左传》相关记载表明,此诗应当是为春秋后期人们比较熟知的齐国子尾、高强父子之事而作。在流传的过程中,此诗的大部分混入《瞻Mao》篇,小部分混入《小宛》篇。我们将这些内容析出整理后,可以基本看出《人之》一诗的原貌。《诗》中所佚篇章有些是其内容误入他诗因而失名的结果,上博简《诗论》所提到的《仲氏》、《人之》等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13.
清代三家《诗》学研究是清代《诗经》学史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但是关于清代三家《诗》学研究的专门著作却寥寥无几。通过考察近代以来的清代学术史、经学史、《诗经》学史等相关研究著作,概括其中所包含的三家《诗》学研究成果。并具体分析当今学者在清代三家《诗》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指明清代三家《诗》研究的重要价值及巨大空间。  相似文献   

14.
何锡光 《文献》2001,(3):52-68
清冯集梧注杜牧诗,收入裴延翰编定的《樊川文集》诗四卷、北宋人所编《外集》、《别集》各一卷,另从《全唐诗》等辑录为《樊川诗补遗》、《樊川集未收诗补录》,编为《樊川诗集注》(以下简称"冯注")六卷,并对其中少数篇章的写作时间作了考辨.  相似文献   

15.
余治《诗经》偶有所得,现录以呈上,聊供好此者一览并同为探究。 一、《东山》作者辨议。 《诗经·东山》一诗的作者,历来众说不一,《诗序》谓“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郑笺》、《孔疏》至清代一些说诗者都从此说。对比,王先谦、崔述提出了异议。《诗三家义集疏》纠正了《诗序》的说法,认为“代归士述室家想望之情,大夫不能如此立言也。”《丰镐考信录》说:“此篇毫无称美周公一语,其非大夫所作显然;然亦非周公劳士之诗也。细玩其词,乃归士自叙其离合之情耳。”然而现当代的说《诗》者,不  相似文献   

16.
唐代诗文一些篇章与安南史地有着密切联系。懿宗朝举子《刺安南事诗》与皮日休《三羞诗(之二)》即为其中的两首。有学者误将懿宗朝举子理解为安南士人,将上述两诗视为两首作品,或以为一诗两传。实际上,从皮氏科考经历、唐朝与南诏在安南的战争和《皮子文薮》的写作等方面考察,懿宗朝举子即皮日休,《刺安南事诗》创作在先,后修改定型,才有了《三羞诗》。《全唐诗》以两诗著录,一些史籍著录也有歧互处。越南学者关注《三羞诗》,但并未发现其与《刺安南事诗》之关系。  相似文献   

17.
荀子与《诗》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是战国晚期儒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对于“六经”的传承,有着卓越的贡献。自清代汪中肯定荀子于“六经”之贡献以来,有许多学者对荀子与《诗》学的关系,多持怀疑态度。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马王堆汉墓帛书、阜阳汉简郭店楚简等以及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简等地下出土文献的不断涌现,为我们研究荀子与《诗》学的关系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我们由荀子与《诗》的传流,地下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关于《诗》的称、引情况,《荀子》一书引《诗》、论《诗》的特点和影响三方面出发,可以知道荀子与《诗》学的传承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对《诗》学的传承是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的。  相似文献   

18.
《黔诗纪略》和《黔诗纪略后编》是贵州诗歌总集的集大成之作,附于《后编》之后的《黔诗纪略补》属“黔诗纪略”系列之三,它收录了未见于《黔诗纪略》的明代诗人谢士章的诗歌六十八首。谢士章复杂的身世、诗作曾遭禁毁的客观事实以及其在诗歌创作上的较高成就决定《黔诗纪略补》作为一部辑补性质的总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传统《诗经》研究,由于局限于材料,往往在名物训诂、义理文意等问题上各持一端,纠缠不清。但随着考古学与古文字学的发展,将新出土材料与传统文献结合,进行整合性研究的条件已经具备。在此基础上,运用“二重证据法”,分别针对《诗·叔于田》的诗序;《诗·大叔于田》的成诗年代;以及《诗·大叔于田》、《诗·小戎》等诗篇中的具体问题,结合历史背景,驳斥前论谬说,梳理诗中名物,还原诗旨文意,以求做到实物与诗互证、诗与史相映。  相似文献   

20.
2000年4月3日至5日,纪念卜子夏逝世2400周年大会在卜子夏故里河南省温县召开。来自全国9个省的103名卜子夏后裔和温县人员参加了会议。 卜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政治家,孔子著名的弟子,位列七十二贤和十哲之一。他协助孔子编定《诗》、《书》、《礼》、《易》、《乐》、《春秋》六艺,又为《诗》、《书》、《礼》、《易》、《乐》五经注疏,与冉雍等主编《论语》,被魏文侯聘为师,到西河授教,培育出法家鼻祖李悝,大军事家吴起,史学家公羊高、谷梁赤等,使魏在七雄中率先强盛起来,为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