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民族手工业的发展扎呷民族手工业是西藏传统的三大经济之一,在西藏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具有独特的工艺特点和民族风格,产品享誉国内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西藏还形成了许多民族手工业生产基地,如织卡垫的江孜、织地毯的拉萨、织藏被的日喀则、织...  相似文献   

2.
"堆谐"是一种流传范围较广且具有代表性的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它起源于13世纪萨迦王朝时期,流行于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时期。它是一种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以扎念琴为主要伴奏乐器,音乐内容丰富,风格独特。保护传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3.
唐朝是琴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现存的唐朝古琴无论从音质、形制还是历史价值,皆是历代琴器中不可多得的顶级至宝。浙江省博物馆藏彩凤鸣岐琴,曾是定王府行有恒堂第一琴,又是民国琴学宗师杨宗稷半百琴斋第一琴,并著录于《琴学丛书》中,又是唐琴第一推雷公的雷公琴,且声音绝佳。彩凤鸣岐琴作为流传有序的唐琴重器,是唐琴中不可多得的神品。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称西藏为卫藏,卫是指拉萨地区;藏是指日喀则地区;即前藏与后藏。拉萨是前藏的首府,而日喀则是后藏的首府。拉萨是历代达赖喇嘛的驻锡地,而日喀则是历代班惮大帅的驻锡地。两者都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拉萨有席蜇蚌寺,日喀则有座扎什伦布寺,两者都是藏传佛教中六大寺庙之一。  相似文献   

5.
一、"松风清节"琴及其流传经过吉林省博物馆所藏"松风清节"琴,为一张仲尼式百衲琴,桐木(?)成,朱红间栗壳色漆,鹿角灰胎,通身发蛇腹间冰纹断纹,玉徽,玉轸足。琴形制圆厚,弧面作弓形,底亦具圆鼓状。通长116.4、肩宽18.6、尾宽13厘米。肩自三徽始,腰在八徽一分至十二徽之间。池沼作长方形。池上方刻寸许欧体楷书  相似文献   

6.
沉淀于藏文化中的苯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教是流传于藏族地区的古老宗教,是古代藏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属象雄文化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农奴制吐蕃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苯教分为原始苯教和系统苯教两部分。原始苯教是古代青藏高原各民族信奉的一种原始宗教,因其特征同萨满教有某些相同之  相似文献   

7.
花儿是流传在西北五省(区)的经典民歌,流淌在西北各族人民心里,由汉、藏、土、回、东乡、保安、裕固、撒拉等九个民族共同传唱,是人类罕见的文化现象。青海是花儿的主要传唱地区,青海花儿历史悠久,曲令众多,歌手辈出。  相似文献   

8.
日喀则郊区的色玛“卓”多吉色玛卓是日喀则城南约10公里处色玛村的一种民间舞蹈。“卓”藏语意为舞蹈,这里指鼓舞。它是西藏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卓舞最早起源于工布(今林芝)地区。据传说,当年兴建桑耶寺时,白天人垒墙,夜晚鬼拆墙,寺庙无法...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2016,(12)
正故宫博物院藏琴36张,其中宋琴9张。本文根据《故宫古琴》、《蠡测偶录集》的记载,对故宫博物院藏"万壑松"琴、"玉壶冰"琴、"玲珑玉"琴、"清籁"琴、"海月清辉"琴、"奔雷"琴和两张"仲尼式"琴,共9张宋琴进行梳理和分析。1.万壑松琴仲尼式,北宋制作。1983年入藏故宫博物院。通长128.6、额宽19、肩宽  相似文献   

10.
扎念弹唱     
西青 《中国西藏》2009,(3):36-37
“扎念”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藏族弹拨乐器。藏语“扎”是声音,“念”为悦耳好听,总之意为悦耳的琴声。扎念有四弦琴、六弦琴、十六弦琴、二十弦琴等种类,其中以六弦琴最为普遍。  相似文献   

11.
吴振文 《文物天地》2023,(8):114-117
胡若思旧藏“清角”琴,曾经被认为是唐琴“清风”。经过比对研究后发现,“风”字应为“角”。“清角”琴龙池两侧满布周必大的长篇铭文,铭文与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九霄环佩”琴、原宋内府藏“虞廷清韵”琴的题刻基本相同。“清角”琴的琴面与琴底漆面保存状态差异明显,这种差异有其修复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2.
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藏文化以其独特的传承方式——寺院传播,经过数千年的风雨洗礼,流传至今,以博大精深的丰富哲学内涵,吸引着全球藏学界的瞩目。藏文化以顽强的生命力被历史所认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传统的寺院文化是传播藏文化并得以流传的唯一途径。寺院文化内容的丰富、博大令世人惊叹!它反  相似文献   

13.
古时西藏分为三区,卫藏地区为其中之一。卫藏地区在元、明时称作乌斯藏,前藏地区称卫,后藏地称藏,卫藏地区历史上曾北起那曲地区的当雄县,南至山南地区的洛扎县,东达山南的加查县,西到日喀则地区的昂仁县,其区域涵括了现在的拉萨市,日喀则大部分地区及山南大部分地区。虽从地形上看,卫藏地区被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系所重重包围,  相似文献   

14.
"]河西宝卷"是流传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民间宝卷文本及其念唱活动。其具有仪式性、民间性、地方性和创新性的特征。河西宝卷在当代社会具有丰富人们精神世界,滋养民间社会;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及作为文化建设资源宝库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阿文 《丝绸之路》2004,(5):19-22
在青藏高原地区流传着许多神奇的传说,闻名世界的《格萨尔》就是其中最为瑰丽的一部。这个记录了藏族史前社会状况的史诗.至今仍是破解史前藏民族社会组织结构、经济状况的钥匙。去年夏末,我们抵达黄河源头后,沿着黄河顺流而下,在青海的果洛州、甘肃甘南州境内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的滇藏民间商贸交流及其发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藏、川毗邻的多民族地区间以生活物资交流为主的商贸关系,既是这个地区各民族对外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促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梳理了滇、藏、川毗邻地区间源远流长的民间商贸发展历程,探析彼此间商贸交流发展的促动机制,为新形势下云南和川、青、藏等毗邻的民族地区间跨区际紧密经济合作关系的重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莎木春”是自唐宋延承到现在的藏族古典锅庄舞。已逾八九百到上千年历史了。过去的岁月里除个别特殊情况外,莎木春活动从未间断过。 “莎木春”藏语,意为广场盛会。其主要道具是“巴东”,即用皮制作的鼓,鼓的两垂系有鼓锤。在跳莎木春舞时,一定要持巴东鼓,一边跳,一边唱,一边摇动巴东鼓,不时有轰鸣悦耳的声响,场面热烈,还要燃起冲天篝火,众人围着篝火跳舞。 莎术春活动区域及历史 莎木春主要流传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以东的藏巴哇地区和以西、以北的民族地区,但历史上流传面还要宽些。有些地方为其他群众性文化活动形式代替了,如戏龙、跑纸马、耍狮子等,有的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改为举办花儿会或者观赏秦腔戏。 卓尼县藏巴哇地区,主要包括柏  相似文献   

18.
《西藏人文地理》2012,(3):17-17
扎年.在藏语中的意思是“悦耳动听之声”。扎年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藏族弹拨乐器.五世达赖喇嘛时期由第巴.桑结嘉措编著的《眼耳意之喜筵》中.就详细介绍了扎年琴的历史和种类.琴弦的结构分指法和各种弹奏技法,并附有大量的日卡尔鲁(宫庭乐)曲谱和扎年琴弹奏的文学乐谱。在大昭寺壁画反映的1300多年以前藏王松赞干布十善法册的宏伟庆祝场面中,可看到三把扎年琴弹奏的情形。据《拉达克王统记》记载.“在很早时出现了星辰.而后出现了红光.此后太子格曲时期.出现了四音现象及扎年。”  相似文献   

19.
藏区资讯     
《中国西藏》2016,(4):94-95
"十三五"西藏将新建铁路里程约2000公里5月15日上午,西藏自治区领导与国家铁路局赴藏调研组在拉萨就加快"十三五"西藏铁路事业发展进行座谈交流。会上,报告了西藏"十三五"铁路发展要点、计划安排,介绍了川藏铁路、日喀则至口岸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情况。"十三五"时期,西藏将开工建设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日喀则至吉隆铁路、日喀则至亚东铁路等,预计将新建铁路里程约2000公里,铁路建设总投资约1600亿元。同时,开展滇藏、新藏铁路前期研究。  相似文献   

20.
高璐 《旅游纵览》2022,(19):3-5
乡村旅游作为国家旅游业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一种模式,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民族地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扎尕那村作为研究对象,借助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未来扎尕那村游客人数进行预测。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利于扎尕那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创新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加强人才培训,增进多方沟通,以此延长当地生命周期,丰富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案例,为扎尕那等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