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旅游地理学视角下第二居所旅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流动性范式下,旅游正经历从单一化的观光到多元化的生活方式转变,旅游与日常生活的界限逐步被打破。一种基于“休闲度假”与“居住生活”为一体的第二居所旅居现象方兴未艾,并因其独特的流动性特征及引发的新的“人-地”互动关系,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对国内外第二居所旅居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旅游地理学“人-地”关系为研究脉络,对第二居所旅居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并总结出基于“人-地”关系的研究内容体系。对比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我国现有研究对第二居所旅居引发的新的“人-地”关系关注相对较少,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最后,基于旅游地理学的本质特征,按照人地关系理论的“要素与结构-特性与演化-作用与机制-协调与优化”的研究主线,对未来第二居所旅居研究提出展望,以期形成具有旅游地理学特色的第二居所旅居研究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流动性语境下的"家"不再被视为稳定不变的概念,而是被不断建构的社会空间。第二居所赋予了传统社会中的"家"更丰富的动态内涵与独特的象征意义。文章以避暑旅游地重庆仙女山镇为例,研究第二居所避暑居民对"家"的空间想象与感知,及产生的特定认同。研究认为,第二居所避暑居民实现了对舒适空间的功能认同、对精英空间的社会认同及对家庭空间的情感认同,三者凸显出家的休闲属性、社会属性与日常属性的有机统一。第二居所表明了一种逃离现代性及满足休闲需求的旅游形式,也是一种规律性、重复性和循环性的生活方式,同时彰显出对身份、情感及真实性的渴望。第二居所的居住过程是家的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与第一居所及流动空间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家"。  相似文献   

3.
旅游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一些社区问题,这些社区问题与当地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并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所持的态度。该文以无锡市(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为例,在详细的实地调查所得数据的基础上,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衡量了马山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及对社区问题的重要性感知,并对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与可信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刘志林  廖露  钮晨琳 《人文地理》2015,30(3):21-27,71
居住满意度是居民对所居住的住房和社区宜居性的综合评价。尽管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地理学者开始关注城市重构与居住分异背景对社区邻里关系、社会互动及居民的社区满意度的影响,已有研究对社区社会资本与居住满意度之间因果机制的探讨,缺乏合理的指标构建和实证依据。本文结合城市社会学、地理学和政治学相关理论,构建了一套适合于中国城市转型背景的社区社会资本指标体系,通过对北京市九个中低收入社区的实证研究表明,社区社会资本与居住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然而,尽管低收入居民对于邻里信任因素的重视大于对社区组织的信任、邻里互助和共同价值,其在社会资本的几个维度中得分最低。因此,打破社区内的分异与隔阂,建立邻里信任,应当成为社区社会资本建设中首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鲁梦 《旅游纵览》2022,(13):32-35
社会资本有利于强化居民的社区认同,是影响居民社区参与旅游的重要因素,以往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较少关注社会资本的作用。本文以北京市密云区司马台新村为例结合司马台新村搬迁的历史背景,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社会资本与社区参与之间的关系,以阐释居民参与旅游行为的动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中的社区信任资本、规范资本和网络资本均正向影响居民的社区参与,需要大力培育。  相似文献   

6.
城乡空间互动-整合演进中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城乡空间互动-整合演进的理念为依托,横向思考城市与乡村在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理想生活诉求层面的异同,着力探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原理及规划体系的核心内容,指出经济空间互动、生活空间延展、社会文化空间更新、城乡交通空间链接及田园生态景观空间表征是城乡空间互动-整合演进不同阶段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基本原理,故农业生产空间规划、农村社区居住空间规划、农村社区公共空间规划、农村社区交通空间规划、农田与绿地空间规划构成了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体系。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体系的确立必将对城乡空间的合理规划与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剑  赵媛 《人文地理》2009,24(2):120-124
风景区旅游发展中农村社区权益的损害问题是当前旅游和法学研究中的薄弱领域,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促进社区参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贵州樟江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从政治人身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文化权利等方面梳理了风景名胜区农村社区居民的权益构成。并结合实地调研资料,阐述了土地征用、景区移民、旅游污染、旅游收入分配等对当地农村社区居民权益的损害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保障房建设速度的加快,保障房社区将对已有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带来深刻影响,其社会效应亟需深入探讨。本文以邻里效应为切入点,基于社区调研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和质性研究方法,研究广州市保障房社区对周边社区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保障房社区并没有为周边社区带来负面的影响,也不存在"贫困同质化"的现象。然而,保障房居民与周边社区居民缺乏人际交往,其社会融合度也比较低。结果表明,提升保障房社区的社会认同度,消除不同社区居民相互间的隔阂,对构建和谐社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方感已成为旅游研究的新热点,国内外关于旅游者、旅游地居民的地方感实证研究不断涌现,但关于重大外部事件对居民地方感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以湖南崀山为例,通过设计量表以测量世界遗产申报作为外部事件对社区居民地方感的影响,通过发放问卷和访谈等方式进行实地调研.研究发现,世界遗产申报使居民对崀山有了全新认识,并对地方认同、地方依赖、自然环境感知和社会文化感知等4个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虽然不同利益群体的居民对待申遗和旅游业的态度不同,但总体上世界遗产申报强化了居民的地方感,提高了其对当地旅游发展的期望和支持度.  相似文献   

10.
以黑河中游酒泉市六分湿地社区管理为例,从居民感知视角,采用因子分析、非参数检验等方法评价了湿地社区管理绩效。结果表明:整体居民感知均值为3.71,社区管理模式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发展需求;不同性别的居民感知差异不显著(P>0.05),与男女性格差异吻合;各年龄段的居民感知存在差异(P<0.05),感知规律曲线大致呈倒"U"形;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感知差异显著(P<0.05);不同收入的居民感知差异却不显著(P>0.05)。不同利益群体对社区管理的关注视角不同,居民感知存在差异。资源管理居民感知研究,尊重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判断,注重地域性文化及居民综合需求的影响,实现了资源管理的集成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1.
常芳  王兴中 《人文地理》2014,29(1):55-60
从现代人本主义思维出发,以城市社会地理学原理,即从社会空间结构与社区规划角度,探讨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的质量构成,体现在城市要满足各阶层居民(社会)生活的空间结构上。而城市(社会)生活的空间结构的健全与否取决于生活空间行为的社区体系与场所体系的空间构成上。主要体现在居民以居住为主的生活行为对立的居舍类型的可获性上。由此,不同阶层居舍类型体系是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区域基础,其空间分布类型的可获性决定对应阶层人群能否获得以居舍为主的生活空间。本文首次从居民选择居住地行为规律以及形成的城市居舍类型空间结构演化的理念下论及城市社会区域空间体系公正配置与空间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12.
高苹  席建超  刘盛和 《人文地理》2020,35(1):104-113
以重庆市黄水镇为案例,以GIS空间分析方法为基础,研究2004年以来黄水镇旅游城镇化空间过程,并揭示其动力机制。主要结论如下:①黄水镇旅游城镇化空间过程经历了传统社区的旅游化功能提升、第二居所为主导的度假功能扩展以及各种休闲组团的综合功能配套三个阶段。②土地利用转移的主要方向是住宅用地尤其是第二居所用地。旅游商服用地也加速增长,传统商服用地也有所扩展,在空间上传统商服用地主要沿老街分布,旅游商服用地沿新街集聚。③旅游城镇化实质上是游客、政府、社区居民、旅游企业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反复博弈的结果。研究也发现,以黄水镇为代表的小城镇旅游城镇化是一种以"就地就近"城镇化为基础,实现"自发自觉"文化保护与传承,通过建立"共建共享"多主体共治体系,形成"外向型"旅游服务业主导的理想化模式。  相似文献   

13.
社区参与和旅游社区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6  
潘秋玲  李九全 《人文地理》2002,17(4):38-41,5
社区参与被视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环节,但由于社区参与在实施过程中受到社区经济发展水平、体制、政策、居民价值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制约了社区参与的程度和效果。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对社区一体化思想理念的形成、内涵、思想构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阐述,旨在为我国社区参与的有效实施和社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韩光明  黄安民 《人文地理》2013,28(2):125-130
地方理论认为,人与地之间的情感连接,使地方成为一个充满意义的空间。以休闲为导向发展的城市正是一个这样的充满意义的空间。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人本主义的微观认知方法论角度,以地方理论为基本研究视角,阐释了城市休闲与地方性、地方意义、地方依恋感的联系,探讨了休闲主体与城市之间的"人与地"关系,提出了城市休闲的地方依恋研究框架,分析了地方观应用于城市休闲研究的必要性,最后构建了城市休闲的地方观研究概念框架。以期为休闲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5.
李亚娟  虞虎  陈田  胡静 《人文地理》2018,33(2):1-10
民族社区旅游是旅游地理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命题,本论文梳理了国内外民族社区旅游研究成果,从概念内涵、研究脉络、重要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分析了民族社区生计变迁、发展模式、空间结构、感知与主客关系、原真性、旅游赋权与恢复力等重点内容,评述了国内外研究在对象、时间、领域、内容和方法上的差异,提出了中国民族社区旅游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认为,现有研究多从人地关系的单要素出发,对民族社区旅游发展的要素、模式、演化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今后应从民族社区旅游的“人”、“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三方面的关联性出发,突破片段化、碎片化研究限制,针对中国民族社区旅游的当代形态、发展特征与变化趋势,重点关注民族社区旅游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作用过程与机制、发展效应与优化管理等方面,形成“要素-结构-过程-机理-效应”集成化的研究体系,以指导未来中国民族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住房建设市场化以来城市住区区位衍化特征的了解和认识,将有助于有关部门科学地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利用上海市1980年代中期以来开发的住区项目的空间区位数据,分析了其住区区位衍化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市1980年代中期以来住区区位衍化特征大致可总结为7个特征,即集聚与扩散趋势并存,居住空间重构与分异并存,热点开发区位的变化和延续同时存在,中心城区住区再开发和郊区住区新开发同时繁荣,住区区位"沿边"聚集,住区沿交通指向发展,从"地段"到"板块"的跃升和优化。  相似文献   

17.
城市文化街区功能演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静  陆林 《人文地理》2010,25(2):70-73
文章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城市文化街区主要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城市中心商务文化街区、主题文化街区、特色文化街区。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论述文化街区的主要功能,认为城市文化街区功能演化实质是一个不断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的动态螺旋式发展过程;探讨了城市文化街区的功能演化机制,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旅游发展、文化发展是城市文化街区功能演化的三大外部影响因素。认为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导入文化街区,是引导街区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ave been overlooked in geographies of ‘home’, yet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how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offers unique insights that can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home’ and belonging in the city. Drawing on photo-elicitation and mid-point and return interviews with Canadian student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veryday home-making practices of exchange students in urban centres in the Global South. It focuses on the ways in which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reate a sense of ‘home’ and belonging in their host city and how insider knowledge gained through local everyday practices is converted into cultural capital. It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by considering how home-making practices are implicated in spatial and scalar boundary-making processes for distinction. By illustrating through participants’ photographs how students articulate ‘home’ using spatial and scalar markers, I examine how students tighten the spatial boundaries of ‘home’ to focalise and localise symbolic capital within the city. The findings further add to debates on im/mobility by demonstrating that students’ distinguish their relative immobility during the sojourn from the mobility of travellers and tourists to legitimise claims of belonging as ‘insiders’ and of place-specific capital. The paper then concludes by considering how students are ‘collecting homes’ for distin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