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罗艳 《巴蜀史志》2014,(4):59-60
位于四川省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南部的德吕县,是四川省傈僳族最多的县。县境内有金沙和南山两个傈僳族聚居乡,汉区的巴洞乡同结村、宽裕乡新裕村、乐跃乡沙坝村等傈僳族小聚居村落也有零星分布,至2013年德昌傈僳族人口已有7500余人。  相似文献   

2.
傈僳族主要聚居于云南西北的碧江、福贡、贡山、泸水等县,也有部分聚居于德宏、大理、楚雄、丽江及四川的盐边、西昌等地。这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解放前与汉族、白族接近的地区,受到汉族、白族影响,已进入封建地主社会,如丽江、大理、保山和西昌之傈僳族即是。解放前,交通极其不便的碧江、福贡、贡山、泸水的傈僳族,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阶段,有了阶级分化,但好些方面都还存在  相似文献   

3.
在傈僳族聚居的怒江两岸,每到三、四月和七、八月间,经常听见两种鸟叫着:“阿喔罗!”“古多罗!”“阿喔罗!”“古多罗!”声音凄惨悲凉。傈僳族人民十分同情它们,经常讲述它们的遭遇: 从前,在一个山区的村寨里,住着一户傈僳族农民。这家人除了夫妇俩外,还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媳。布谷鸟叫了,家家户户都忙着种麻了。老倌和儿子把地挖好后,老太婆就准备了麻种,叫儿媳和女儿去种麻。这老太婆心肠不好,平时对儿媳不打就  相似文献   

4.
《山茶》2011,(2):32-33
刀杆节是傈僳族最富盛名的传统节日。每年二月初八这天,几十里内外的傈僳族人聚集起来.围着刀杆场中央明亮的火堆.跳起轻快的三弦舞。当场上四堆烈火燃得只剩下红红的火炭时.“跳火海”开始:五个赤着双脚的傈僳汉子闯入火海.在里面不停地弹跳.急促的脚步踩起无数飞溅的火花。再迅速地手捧通红的火炭.在脸上和身上擦洗.然后又让火球在他们手中飞快地翻滚。直到火炭被踩成碎粒.火焰奄奄一息时方告结束。  相似文献   

5.
在罗布淖尔地区世代聚居的罗布人是新疆独有的古老部族之一。由于所居住的环境相对封闭,各家各户又住得较为分散,所以罗布人保持着许多古朴的生活习俗。这个秋季,我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罗布人村寨就领略了一番古老的罗布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傈僳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采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舞蹈。“且吾且”是广为流传的傈僳族传统民间舞蹈。“且吾且”又称“牵吾牵”、“三弦舞”等,意为“弹着弦子跳的舞”。“且吾且”表现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各地流传不一。大体可分为三种:1模拟动物。如:猴抓虱、鸡啄食、鸽子喝水等。2表现生产、生活的。如:洗衣、砸核桃等;3无特定含义,只说明舞步变化。如:十二步舞、一步舞、走三步踢一步等。这类舞步多用于每套舞蹈前、后,随着内容不同,还加入各种手势和姿态。“且吾且”生…  相似文献   

7.
《山茶》2011,(2):30-31
傈僳族是古羌人的后裔,族名最初见于《新唐书.南蛮传》,当时被认为是“乌蛮”的组成部分。傈僳族先民早在八世纪以前便居住在四川雅砻江及金沙江两岸,十六世纪中叶.由于丽江木氏土司与藏族统治集团发生战争,傈僳族人进入怒江地区。此后陆续有大批傈僳族往西或往南迁徙。  相似文献   

8.
国民基础教育在毛南族地区的推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民基础教育推行以前,毛南族聚居地区的教育状况毛南族主要分布在桂西北的环江、河池、南丹、都安等地,其中70%左右聚居在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上南、下南、中南一带,俗称“三南”。“三南”紧接云贵高原东麓,一般在海拔500~1000公尺之间,境内石山挺拔横亘,绵延不绝,西部石山环抱之中形成大小“场”,东北部石山之间分布有大小“田峒”,毛南族人就世代生活在这些场和田峒中。历史以来,由于生活条件差,毛南族人口很少,又因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少,社会发展缓慢,学校教育起步甚晚。约在清中期左右才开始兴起私学,私塾产生…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堆谐?     
如果把“堆谐”直译过来的话,它的意思是“堆地方的歌舞”;还有一种名叫“堆巴谐”的,直译过来的意思是“堆地方人们的歌舞”。如果单从字面上看,似乎两者的意思并无太大差异,但实际上堆谐与堆巴谐是指流行于西藏不同地区的、源流上相同而又存在音乐风格与曲目差异的民间歌舞。堆,是古代西  相似文献   

10.
福建泉州是我国“海路”回族的发源地之一。现在泉州湾附近生活着二三万回民,其中有万余郭姓回民聚居在泉州湾东南畔的惠安白奇的十三个自然村。 1983年 9月,我随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人类学联合调查组在惠安白奇作了六天的调查访间,得到的突出印象是:白奇郭姓回族的原有文化特征已相当模糊了。本文从惠安白奇回族伊斯兰教和不吃猪肉的历史演变来探讨其文化变迁史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1.
李新华 《民俗研究》2006,(3):171-187
引言村落,是民众春种秋收,生息繁衍的聚居空间。村落中的信仰、禁忌、崇拜是民众思想意识形态的真实体现。走进山东的村落,我们会深切地感受到历史积淀形成的古老信仰、禁忌、崇拜,隐性地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又以对“神”的敬祀供奉形式,显性地呈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节日庆典等活动中。“神”作为人们想象幻化出的事物灵魂主宰,是没有具体形象的,而在对神的敬祀供奉活动中,人们又需要一个表示对某种事物神灵敬祀的具体可见的崇拜对象,于是人们将抽象的“神”赋予了具体的形象。这便产生了大量作为神的象征、神的化…  相似文献   

12.
姬利微 《神州》2012,(10):268-268
语文来源于生活,把语文由课堂引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更新语文,又用语文理解生活、感受生活、装扮生活,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本文从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挖掘生活因素;培养实践能力三方面论述了如何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13.
很多很多年以前,傈僳族并不是象现在这样都住在怒江两岸。住在哪里呢?当时傈僳族住在三塔江的岩坡,上有九天九夜走不出去的原始森林,下有大片大片的坝子。坝子上有许多大村寨,寨子里住着不少外族牧主和农奴主。他们都很富有,饲养着成圈成圈的牛羊。牧奴替他们放牧。种着大片大片的稻田,农奴替他们栽插。傈僳族的村寨住的都是同一氏族,有木氏族,荞氏族,猴氏族,鱼氏族等等,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国水族人口35万余人,就有一半聚居在这里。2003年9月8日,三都县斥资60万元征集、抢救、开发“水书”工程正式启动,以对濒临失传的水书进行收集、破译、挖掘和整理出版。据该县财政局长告诉笔,最近又从财政拔出13万元,给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档案局和体广播电视局共同负责完成相关事宜的费用。  相似文献   

15.
近二三百年来,客家先民在台湾因母语、风俗习惯相同,血脉相连,所以在高雄县和屏东县交界处逐步形成了十乡一镇规模的客家村庄,这些村庄合称为“六堆”,并在战乱时期具有自治自卫的性质。客家人将“六堆”分别称为先锋堆、前堆、后堆、左堆、右堆、中堆,俨然是中国古代军队的大型兵马阵,随时可以投入战斗。近年来,为了集中反映和展现客家人的民族文化与传统工艺,身为客家人的曾启华先生联合地方知名人士,选择了美浓这个既能体现南台湾纯朴民情,又富有典型客家文化特色的乡镇,专门创立了一个“美浓民俗村”,将客家人的传统民俗文…  相似文献   

16.
珞巴族是指生活在西藏高原南部喜玛拉雅山麓原始森林中的一个民族。 一、珞巴族人口及其分布 珞巴族人口大约不到二十万。其中大部分居住在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的珞瑜地区。目前居住在墨脱县境内的大约三百余户,一千六百余人;居住在米林县境内的约有三百六十户左右;还有少数居住在察隅县及山南地区的隆子县和朗县。 笔者于1998年5月前往隆子县的斗玉乡调查,根据该乡党支部书记次仁占堆介绍:斗玉乡建于1962  相似文献   

17.
许春芳 《湖南文史》2014,(12):67-67
“无山不客客住山”,客家人生活在山区,耕山住山,劳动强度大而荤食少,所以客家菜的口感偏重“肥”,因为肥腻的食物能增加饱感和补充体能;同时,客家菜的口感还偏重“咸”。客家人长期粮食不足,即使是富裕大户一天至少也要喝一顿粥,多数人家经常以稀饭充饥,而且水多米少,煲成的粥“吹去一层浪,喝来一条巷”,菜咸既适合送粥,又能增加体内盐分;加上山区竹木繁茂,养成了客家人烧柴做饭,用竹蒸笼蒸制菜肴的习惯,鸡、鸭、鱼、肉、红薯、芋头……可以说,客家人无菜不蒸。在闽粤赣客家地区生活了近7年的毛泽东,对客家蒸笼菜和辣炒田螺肉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8.
在雅鲁藏布江南岸的密林深处,有一个珞巴人聚居的地区,这就是米林县的南伊珞巴民族乡。7月的南伊沟,万物竞翠,生机勃发。我来到这里采访,乡长达嘎一见面,就用一口流利而标准的普通话高兴地告诉我:“现在珞巴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今非昔比。”随后,他又领我走东家,看西家,到学校,进电站,娓娓道来。珞巴,藏文有两种写法,两个词意:一是“野蛮人”;二是“南方人”。前者是旧西藏统治阶级对培巴人的侮辱称谓,后者是当地藏族人对珞巴人的习惯称呼。1965年8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止式承认居住、生活在西藏高原的“珞巴…  相似文献   

19.
“无山不客客住山”,客家人生活在山区,耕山住山,劳动强度大而荤食少,所以客家菜的口感偏重“肥”,因为肥腻的食物能增加饱感和补充体能;同时,客家菜的口感还偏重“咸”.客家人长期粮食不足,即使是富裕大户一天至少也要喝一顿粥,多数人家经常以稀饭充饥,而且水多米少,煲成的粥“吹去一层浪,喝来一条巷”,菜咸既适合送粥,又能增加体内盐分;加上山区竹木繁茂,养成了客家人烧柴做饭,用竹蒸笼蒸制菜肴的习惯,鸡、鸭、鱼、肉、红薯、芋头……可以说,客家人无菜不蒸.在闽粤赣客家地区生活了近7年的毛泽东,对客家蒸笼菜和辣炒田螺肉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一带,聚居着纳西族的一个支系,人称“永宁纳西族”,他们自称“摩梭人”。摩梭人的家庭,基本上是母系家庭。家庭中没有祖父、父亲、丈夫等成员。妇女是家庭中生产与生活的组织和管理,在家庭和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家长一般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