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的核心是理解意义,这是阅读研究形成的结论性认识。反之,写作的核心就应该是写出意义,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至理名言的思辨,至趣机智的穿透。所以,情、理、趣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立意的关键所在,所谓“千古文章意为高”。一篇考场作文同样如此,评判者评判的第一把尺子首先是丈量文章的立意:立意的基本正确使文章获得基本等级,立意的深刻巧妙使文章获得发展等级。  相似文献   

2.
《世纪》2014,(5)
<正>1991年皇甫平系列评论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外、党内外反响强烈。文章受到许多读者的欢迎,说这是"吹来一股清新的改革开放春风"。每逢文章发表,都会有不少读者打电话到报社询问文章作者是谁,并纷纷表示读了这些文章很有启发,有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打开思路,坚定信心。《解放日报》驻京办事处当时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史记屈原列傳是一篇好文章,但是读起来却是不好懂的。其中最主要的問題,也就是最主要的矛盾,是它不像一篇传记,而像一篇講述离騷写作經过及其內容大意的文章?痪湓捳f,它像是一篇解释离騷的文章,而不像一篇以屈原一生事迹为中心的传記。我們承认离騷是一篇空前也几乎絕后(从这类体裁上講)的抒情詩、离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但不能由此說屈原一生的大事就是作了一篇离骚,——这是不合理、不合乎常識的想法。但史記屈原  相似文献   

4.
文章无法     
林语堂先生是我挺崇拜的一位作家。先生有篇散文,叫《文章无法》。是的,我赞同先生的观点,我也以为:文章无法! 武功境界讲究“以有法为无法,以有限为无限”;书法之最上乘也是“不拘章法,听由心灵之挥洒”。文章区别于武功、书法,又与武功、书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之最高境界也是“无法”。从语文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来说,有法将限制学生潜能的发挥,极有可能造就一批毫无人气、灵气的“书呆子”。学生阶段本是思想最活跃的  相似文献   

5.
<正>《旅游纵览》杂志1991年创刊,我自2013年开始,关注了一年多的时间,可以说仅仅是纵览的新朋友。而仔细看看这段时间的文章,我发现《旅游纵览》对于生态类文章的科普性、趣味性以及拓展性更加强化了。许多"生态大观"栏目中的文章选材新颖、深入浅出、观点明确,是科普文章花海中的精品。但仍然有所欠缺  相似文献   

6.
杜汇燕 《神州》2012,(5):60-60
古人作文有所谓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凤头"是说作品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那样秀气、漂亮,"豹尾"是说作品的结尾要像豹子尾巴那样有力、刚健。一篇文章的好坏开头和结尾至关重要。文章有了好的开头,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顺利展开,而且能拿读者引人入胜,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达到写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65元该书是作者发表的若干考证文章修改本的汇集,试图揭示一些清末民初被隐藏的故事,主要是严复、梁启超、刘师培、陈寅恪、胡适、阎锡山、南桂馨等人不太被研究者注意的面相。收在书中的文章多是由一篇带出另外一篇,围绕某个人物都有两篇或者三篇互相关联的文章,有关的讨论对于既有的研究颇有拾遗补缺或纠正深化的作用,增加了我们对清末民初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近日有一篇叫《另说袁世凯》的文章,却以“新观点”的面貌出现。文章赞扬袁世凯在政治上实行了“宽松政策”,并说,“正是由于袁氏北洋政府政治上的宽松政策,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代新文化大师脱颖而出;蔡元培成功地改造了北京大学;邵飘萍、黄远庸两大新闻巨擘一则则独家新闻、一篇篇时论文章众口交传;革命的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言论、出版、结社自由。”文章指出,说袁世凯政府在政治上实行的是“宽松政策”,它的各种政策“反映了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显然,这是历史的颠倒。袁世凯政府实行的是专制独裁政策,是违反…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桂四海是一篇大文章,有人说桂四海是一个现代商业传奇……究竟,这是怎么的一篇大文章和现代传奇呢?  相似文献   

10.
《山茶》2011,(4):203-203
《国家地理》杂志的标志性黄框常被视为准确性的象征.要想获得这一声望,没有一个对文章所有元素都进行核实的调查团队是不可能实现的。文章修改完成之后,核查员便展开工作.完成一篇报道的查证要花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具体时长取决于文章长度、题材和获取消息源的难易程度。  相似文献   

11.
<正>事物是文章反映的内容,文体和文风是文章反映事物的表现形式。任何著述的形式都是为其内容服务的,不同类型的著述有不同的文体和文风要求,志书也不例外。志书采用什么样的文体和文风,也就是说以什么形式表达志书所要反映的内容,这是编纂人员必须弄清楚的一个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志书的文体和文风,科学地表达志书所要反映的内容,对于提高志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一、志书的文体文体,即文章的体裁。文章因内容、表达方法和功用的不  相似文献   

12.
品读黄柏山     
平生所好 ,一是游山水 ,一是读文章。读文章乃职业需要 ,久而久之 ,渐成积习。游山水则出自天性。每次出差 ,总要抽暇寻访当地胜景 ,必身临体味方得满足。这种满足 ,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审美愉悦。依我的感觉 ,游览好山水与阅读妙文章的审美愉悦常常相通 ,亦即文章是案头山水 ,山水乃地上文章。好山水让人流连忘返 ,犹如妙文章让人爱不释手 ,心情思绪都会融入一种境界 ,灵魂会受到震动乃至净化。奇境若以粗游了之 ,则似好书未及细读 ,难免留下遗珠之憾。黄柏山称不上什么奇境。翻遍《中国名胜辞典》 ,也找不到它的名字。即使在平顶山市的版图…  相似文献   

13.
文本问题,在我国学术领域中至今仍然只着力于对文学文本的研究,然而文本却是一切文章和作品所展示的现实,因此强化对于所有文章的文本研究,即从写作学的角度研究文本,直接有助于提高全社会各类文章(包括文学作品)的写作。写作学中的文本研究,指的是对写作主体、客体结合后所形成的文章或作品自身的研究,因此,研究的只是形成文章或作品的这一写作的局部现实。而且,文本自身也是一种中介和载体,它是写作主体从写作客体接受写作信息,创造写作内容,在向写作受体传达这些信息、内容时的一种中介和载体。因此,研究文本,可以使写作形式更趋完美化,使写作交流更能适应当代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因为文本为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和写作受体服务,完  相似文献   

14.
<正>编纂地方综合性年鉴是地方志工作部门的重要任务,也是一地文化工作的组成部分。打造年鉴精品是一篇大"文章"、硬"文章",要下力做好。笔者认为,打造年鉴精品,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形式上"打造"。即排版科学,装帧精美,印刷精致。只要舍  相似文献   

15.
"文辞"一语最早见于《左传》,是作者借孔子等人对于聘问之礼中行人之辞所作的积极评价,从具体语境来看,其本义为应用于礼仪场合的合乎礼义之言,这样的解释也合于《左传》及《论语》对"文"、"辞"的分用之例。"文辞"是礼制社会、礼仪活动的产物,礼义是其内在蕴含,与文章著述、文章风格等后世文章观念无关。  相似文献   

16.
李艳萍 《神州》2013,(20):92-92
英语这门语言的基础是阅读,很多知识点、方法都是从阅读中引申出去的,所以掌握好阅读这一项,对英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在中考中,阅读分值占的比重很大,但是也是学生最容易失分的环节。初中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不会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甚至一看到英语文章或短篇故事就产生畏惧心理等问题。因此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英语这门语言的基础是阅读,很多知识点、方法都是从阅读中引申出去的,所以掌握好阅读这一项,对英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在中考中,阅读分值占的比重很大,但是也是学生最容易失分的环节。初中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不会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甚至一看到英语文章或短篇故事就产生畏惧心理等问题。因此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张维文 《南京史志》2022,(36):59-62
<正>【教材原题】(一)从学过的小说里选择一篇,尝试缩写。(二)从学过的议论性文章里选择一篇,进行缩写。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我们长话短说,言简意赅。例如,读了一篇好文章或是一本好书,你受益匪浅,想要把它介绍给别人,就需要运用缩写的方法。训练缩写,可以提高我们把握文章要点的能力,还能培养我们的概括和表达能力。缩写,就是在保持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压缩文章的篇幅,把一篇长文章变成短文章,“把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遍”。  相似文献   

19.
刘金水 《神州》2014,(3):83-83
<正>众所周知,听(listening)、说(speaking)、读(reading)、写(writing)四个基本技能。阅读理解是初中、高中、甚至研究生考试的重中之重。阅读理解,对于绝大部分的初中生来说,简直是一只"拦路虎"。笔者根据多年初中英语教学经验,总结了如何做好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的"五步曲"。1、带着问题读文章。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一般有两种习惯(做法),读文章有两种:"看问题——读文章——解问题"与"读文章——看问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头对于一篇文章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有人把它比喻为“凤头”。开头在文章中的位置有如门户,它对于文章中心的提炼与深化,结构的完整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编写志书也是如此。志书作为传世之作,其每一篇志稿同样需要有一个好的开头。有的同志认为志书不同于文学作品、不同于新闻报道、也不同于理论文章,对于开头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把事物的发端或上限写清楚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