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11月,我们有幸得到秦駰玉版文字摹本的复印件(图一)①,于是一起研读,并写了一篇考释.尽管觉得收获不少,但是考虑到材料尚未公布,所以没有拿出来发表,只是到了今年2月底曾向北京大学的李家浩先生提及此事.承蒙李先生相告,我们找到李零先生刚发表的《秦駰祷病玉版的研究》进行拜读②,从而对原稿进行了一些修改,特别是删去和李文相同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秦骃祷病玉版是近些年来发现的重要的战国秦系文字材料, 传出土于华山地区,原藏私人手中,现归上海博物馆。自李零先生发表《秦骃祷病玉版的研究》 (以下简称李文),公布原物照片、铭文摹本及释文后,许多学者都对此物表示出很大的兴趣,先后发表了专门的研究文章,如李学勤先生的《秦玉牍索隐》(以下简称《索隐》),  相似文献   

3.
秦直道,作为秦始皇维护统治的三大措施之一,在秦朝短暂历史中有着其独有的作用和影响。随着近年考古工作的开展,有关秦直道的考古遗迹不断被发现。而在目前的学术界中,对于秦直道的某些细节问题还存在不同的观点。在此笔者希望通过对文献、考古资料的综合分析,对那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详细论证,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前人汉字“草化”研究成果,全面考察目前已出土的秦文字材料。通过笔形、部件、结体、用笔、笔顺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总结归纳秦文字“草化”方式及其影响,认为秦文字“草化”不仅完全属于自然书写状态下的草书萌芽,而且与严格意义的狭义草书相距不远,对汉代草书的形成与趋于成熟具有导源意义和示源作用。  相似文献   

5.
泾阳宝丰寺秦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8月至11月,为配合211国道泾淳路的公路建设,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陕西泾阳县宝丰寺段发掘了20余座战国秦墓。此段公路位于泾阳县的北塬之上,木刘村以北,为南北向。这批墓葬分布在公路西侧长约500米、宽12米的新征地内(图一)。现将其中M10号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杨瑾 《文博》2000,(1):46-55
作为著名“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是东南亚各国与西域交往及西方诸国来中国的必经之路和中转站,中外文化交流在这里大放异彩。据《唐六典》记载,唐朝政府曾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当时几乎所有亚洲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这座辉煌灿烂的国际大都市,他们和种族截然不同的中国及其它国家的人们进行政治、宗教或商贸方面的沟通和交流,美国学者谢弗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中对外国人云集长安、各种文化竞显风采的繁华场景是这样描述的:“突厥王子仔细揣摩着来自阿曼的珠宝商的神情举止;而日本的参拜得则以惊奇的目光凝视着粟特商…  相似文献   

7.
王志友 《文博》2002,(4):45-49
1999年9月至10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雍城考古队与秦俑博物馆合作,在黄家庄B区秦墓地范围内,对黄家庄村东北村民的取土壕及其周围暴露出来的23座秦墓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和钻探。这次工作过程中,在墓地南边的断崖上发现了南北向并列的三道壕沟,对它们的走向局部进行了钻探。  相似文献   

8.
说秦直道不存在是有点冒险的,几千年以来可能只有一个人这么说,这或多或少会给关注秦直道的人们带来不满和遗憾。但是说这个话是很有根据的,为了历史的责任和给化、物以及科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我还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说这个话。为了得出这个结论,我曾经三次踏上考察秦直道的旅途。  相似文献   

9.
袁玉生 《陕西史志》2004,(2):37-37,42
我国传世的石刻文字,以刻于秦石鼓的《石鼓文》为最早,为东周时期秦韵刻石。而宝鸡正是秦石鼓的故乡。秦石鼓为10个形似大鼓的刻石,石鼓呈馒头形,这是古代石刻中仅见的一例。其石质为花岗岩,颇为坚硬。秦石鼓的具体诞生时代,有好几种说法,但其是秦物已被多数学者所公认。据郭沫若考证,石鼓作于秦襄公八年,时当周平王元年(前770)。  相似文献   

10.
陕西陇县韦家庄秦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陇县地处关中西部陇山大坂东侧的千河上游,是秦人受封享国进入陕西后的第一个大本营。史料记载“西垂宫”和立国后的第一个都邑“千”应在陇县境内。韦家庄又处在县西陇山大坂脚下,是秦人从西垂故地出发,经清水、张家川翻越陇山固关隘口进入秦地的必经之路,今日之陇张公路从村子中间穿过。村子三面环山,唯东部地势开阔。东北是千河,南是蒲峪河,两河在村子东南汇合后东去。韦家庄周边数十平方公里范围内地势平坦,水源充沛,土质肥沃,景色秀丽,是十分理想的生息之地。  相似文献   

11.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了书同文字的政策,规定以秦国文字作为全国的通行文字,这一政策的推行决定了此后汉字两千多年的历史,也奠定了秦文字在汉字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因此秦文字的研究一直是文字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出土古文字材料中的秦文字为重点,对近年来的秦文字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并就今后的秦文字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战国七雄的格局中,秦最终脱颖而出横扫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这依赖于秦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政治体制及其独到的军事战略政策,当然也离不开秦国对水利工程的重视。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利政策的概念,对秦水利工程紧密配合其军事战略这一新观点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同时对秦国三大水利工程运用的科学技术作出了概括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13.
李天虹 《江汉考古》2005,(3):83-87,69
战国文字中存在字形混同、混讹的现象,本文主要通过楚简文字中的一些例证来探讨这两类现象。说明在文字的考释过程中,处理这样的问题,既要注意字形,也要充分重视上下文意。  相似文献   

14.
商鞅变法?六国赂秦?李斯施才?远交近攻?……两千多年来,秦统一中国的原因一直叫人猜不透。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秦统一天下至少借助了小麦的力量。祖籍西方的小麦、绵羊和其他文化因素在向东传播后,大大地改变了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可以说在公元前221年之前很久,中国历史的进程、天下的分合,已经因为小麦这个西方来客而注定了。  相似文献   

15.
在战国楚系文字中,计量数据用或字来表示半。本文认为、当为别字异体。别与半音近,故可读作半。以别用作半,应是楚系文字的一种用字习惯。  相似文献   

16.
秦文字瓦当的确认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带有文字的瓦当被人们著录、研究开始,便被命名为“秦汉瓦当”,足见人们对秦文字瓦当的关注。自宋代以来,有“唯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羽阳千岁”、“年宫”、“橐泉宫当”、“蕲年宫当”等品被认为是秦之遗物,但终难确认。许多研究家认为带文字的瓦当其时代上限没有超过西汉的。  相似文献   

17.
宝鸡地区秦墓出土玉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歌敏 《文博》2014,(3):34-41
玉器作为重要的考古学研究资料,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古代社会的面貌和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本文以先前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系统收集了宝鸡地区秦墓出土的玉器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期,对秦墓出土玉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咸阳塔儿坡战国秦墓出土骑马俑族属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清理咸阳市区东北的塔儿坡古墓葬群时,发掘出土了大批战国秦人器物,其中出自编号28057号墓的两件骑马俑尤为引人注目,据认为“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骑马俑”,“将我国骑马俑的历史提前近100年”,价值甚高,意义重大。然而对其族属。以往研究却多语焉不详.本文试以此为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
楚官玺杂识     
该玺与《玺汇》0002“邯(弋)易(阳)君铄”风格酷似,“弋阳”属楚境,“娠坪”无疑亦应属楚境。《玺汇》对该玺之隶定十分可信,其中“娠坪”应读“长平”。战国时代地名中有两个“长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