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1年9月20日至21日,由日本龙谷大学、北京大学和南京博物院发起的早期佛教南传系统中日学术讨论会在成都举行。南京艺术学院、《东南文化》杂志杜、西南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大学、四川省社科院历史所、哲学所、民族所、四川省博物馆、文管会、绵阳博物馆和乐山文物研究所等单位30余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日本龙谷大学专家山田明尔,木田知生和人泽崇等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南方早期佛教艺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南方的早期佛教艺术过去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也没见过系统的研究.近两年,南京艺术学院的阮荣春先生对其做了深入的考辨并提出“早期佛教造像的南传系统”的问题.遂给人们不少的启发.这一年来,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国的南京艺术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博物院和日本的龙谷大学联合进行的“早期佛教造像的南传系统”(日本专家称之为”佛教初传南方之路”)课题的调查与研究,这方面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得以产生,一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二是来自于实地的调查与思考,三是合作中得到阮荣春先生及日本专家山田明尔、木田知生、入泽崇诸先生的帮助,在此,首先向他们表示真挚的感谢!一、南方佛教艺术的肇始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在中国南方考古中,不断有汉末到西晋时期的佛像与佛饰器物出土,但人们对这些器物的学术价值一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1989年前后,南京艺术学院的阮荣春先生对其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我刊1990年1—3期发表的《早期佛教造像的南传系统》一文,集中反映了阮氏的研究成果.近两年,这一研究课题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注意,因为它牵涉到印度佛教造像传入中国的时间、途径、过程、地域、风格、表现手法即中印、中日早期佛教文化交流、中日早期佛教造像的流派、印度早期的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学术问题,需要进行艰苦细致的、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为此,1990年,日本著名的佛教大学龙谷大学委派研究印度、中亚佛教学及佛教史学和研究中国历史文  相似文献   

4.
《东南文化》1990年1至3期发表南京艺术学院阮荣春先生文章,该文以3万多字篇幅,系统地研究了印度和中国佛教造像的起源,他认为,汉晋时期由中印度经长江流域至日本存在一个受秣菟罗造像风格影响而形成的早期佛教造像南方传播系统(简称“南传系统”);中国早期佛教造像先兴于南,而后盛于北,因该观点与中国早期佛教造像受西域传入的犍陀罗艺术影响的传统观点相悖,由是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991年4月,南京艺术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博物院和日本龙谷大学派员成立了《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日方称《佛教初传南方之路》)研究班,先后五次到中国南方的浙江、江苏、安徽、四川、云南等省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获得汉晋佛教造像资料140余处,其中有确切纪年的30余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中国南方诸省多次出土被认为是后汉到西晋年间制作的带有佛像的文物,对这些文物正在做进一步的考证.这些文物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四川、湖北、江西、安徽以及江苏、浙江各省,其出土数量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这些文物昭示出这样一种迹像:这些与以前一直认为的佛教的北传系统不同,还存在着一条南传(海路·陆路)系统.龙谷大学则持有以上观点并与中国学者一同着手研究“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本文是现场调查和资料整理过程中的初步成果,不成熟的东西很多,切望各位专家指教.  相似文献   

6.
“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调查资料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这里统计的“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调查资料,其地域范围限于中国南方佛教造像传播系统,流传于北方或国外的实物,可明确为南方所造者,亦属统计之列,佛像以及受佛教影响的装饰器物,此处统称为佛教造像.迄今发现的早期佛教造像已达146例,其中有些资料散见于各种报刊杂志,而更多的则是我们中日联合研究组经实地调查得来.由于我们的调查工作刚刚开始,所进行的几次调查主要在江、浙、皖、川、滇几地区,故这些地区造像所占比例较大,广西、广东、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调查尚待深入,和信还会有更多的发现,故上述统计资料,并不能反映南传系统的全貌.在140例造像中,31处有确切年代,最早的为云南大理市大关北郊汉熹平纪年墓出土的七件吹萧胡僧俑.(此七件遗像装束与吴地魂瓶上的胡僧俑完全一致)最晚者为纪年墓浙江绍兴凤凰山西晋水嘉7年出土的佛饰魂瓶.表明这个时期佛教造像已在由云南、四川至江、浙等地的长江流域兴起.佛教造像传入中国的途径是多元的,除了我们以前所说的滇缅道入长江流域和交阴或广州入长江的秣菟罗造像系统外,或间有犍陀罗系统的渗入.如四川绵阳出土钱树桩上的佛像头部似有犍陀罗束发式特征.与彭山、乐山等地出土佛像有一定区别.本表中对器物造型、风格未作分析,拟另文论述.传入中国的早  相似文献   

7.
“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研究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造像于何时、通过什么途径传入中国以及怎样兴起的?这是学术界长期以来关心的问题.由于大量石窟遗迹分布在中国北部地区,近百年来中外研究者们皆把视点投在犍陀罗地区以及由西域而东的丝路上,亦往往认为中国佛像的产生、兴起与此有关.然而,近年来在中国南方发现了大量三世纪前后的佛教造像(图版壹,1—5;图版贰,左下;图版叁,1、3),在风格上,明显受到中印度秣菟罗造像(图版贰,左上、左中、右上、右下)的影响,遂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三次中外文化的重大的碰撞,或者说交流,或可说中外文化会合:第一次是两汉开始的印度佛教哲学、文化艺术对中国的传入;第二次明末清初,随着西方传教士到东方来,包括中国、日本在内,基督教文化艺术的东渐;第三次可否这样说,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科学文化宗教等等,也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东方的传播,一直到现在.这三次不仅仅是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也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东方的一些国家产生着影响.现在我们所面对着的课题,是第一次中外文化大接触的一部分,现在的题目也局限在第一次中间的佛教艺术里边的佛教造像系统在南方的传播.这个问题,仅我个人所知,本世纪初,国外的学者,主要是法国的学者,他们已觉察到有些问题.比方说沙畹(E·E·Chavannes,1865—1918)、色伽兰(V·Segaien).色伽兰在1914年曾经参加一个考古队,在四川做过一些考察,著有《中国西部考古记》(1930年冯承钧译),南方的佛教造像,尤其是四川地区,除了在隋唐以后有些是中原龙门  相似文献   

9.
2012年5月2日下午,由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北京大学华侨华人讲座系列之二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举行.日本东京外国语学院亚菲语言文化研究所教授三尾裕子应邀作了题为"关于‘华侨·华人’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以日本学者为例"的演讲.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所长赵红英和中国华侨历史学会顾问梁英明教授、丘立本研究员等出席了讲座.讲座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主任吴小安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1990年,阮荣春先生在《东南文化》第1—3期上撰宏文指出;公元三世纪前后,从中印度秣菟罗地区到我国长江流域,直到东瀛日本,存在着一条横跨三个国度的早期佛教造像传播路线。为了区别于传统的由北印度犍陀罗地区到我国北方丝绸之路直到黄河流域的“北传”佛教造像传播路线,他将兴盛于我国长江流域,以秣菟罗造像风格为其特征的佛教造像系统命名为“早期佛教造像的南传系统”。中日两国学者又先后数次投足长江流域,他们上入巴蜀滇黔,中穿三峡洞庭,下探禹穴山阴,沿着早期佛教造像南传路  相似文献   

11.
“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研究概况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藉90年11月和91年4月的二次来华,走访了中国各地的文物单位,参观了各地与“早期佛教南传系统”有关的文物,并与有关专家进行了交流.预计该课题的研究需三年时间,二次访华是为此而作的预备调查和基本资料的收集工作.访问区域包括上海市、宁波市、临海县、黄岩县、天台县、新昌县、嵊县、上虞县、绍兴市、杭州市  相似文献   

12.
本刊曾于1990年1—3期连载了阮荣春先生《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一文,文章根据近年来于长江流域发现的60条例早期佛教造像实物,联系印度、中国以及日本的有关资料,首先提出了“佛教造像先兴于南后盛于北,在公元三世纪前后已存在着一条从中印度经长江流域到日本的佛教文化传播线”的观点,引起中日学术界关注。1990年底,由南京博物院、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和日本龙谷大学学者联合组成的中日联合研究组对中国南方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考察调查,并先后于四川成都、江苏南京、日本京都和名古屋召开了四次中日学术研讨会,不但使南方早期佛教实物由原来的60余例增至300多件;而且研究的范围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国内外研究或关心的学者也大量增多。为配合这项中日合作研究项目的开展,我刊曾于1991年第3期起开辟了《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研究专栏,前后两年,在学术界产生了积极深远影响。“南传系统”的研究是个全新的课题,是个跨国度的系统工程,要研究的题目很多,其中许多问题随着国内外诸多学者的间入正逐步理出头绪。目前中日联合考察调查工作虽已结束,但真正的研究工作尚刚刚开始。基于此,我刊决定继续开办“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专栏,不定期地刊载有关研究文章以及新发现的实物资料,热切希望关心本项目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初秋的一个下午,我和吴怀祺同志访问了著名历史学家刘起(?)先生。在劲松小区寓所幽静的书房里,刘先生向我们谈了他治学的经历、经学源流和治史的感受等许多问题。整整一个下午,先生侃侃而谈,精神矍钎,丝毫不见刚从日本讲学返归的旅途疲惫。刘先生是湖南安化人,1917年生,1947年中央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国史馆协修。解放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南京史料整理处研究组长、中华书局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此外还兼任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殷商文化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顾问、日本文教大学语言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刘先生  相似文献   

14.
金启孮先生是我国著名女真学、满学、蒙古学专家.1918年6月7日生于北京,满族爱新觉罗氏,为清乾隆帝第八世嫡孙.1939年入北京大学国文系,1940年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东洋史学科,专攻满洲史、蒙古史,1944年毕业回国.1949年毕业于华北大学,1958年应邀赴内蒙古大学筹建蒙古史研究室(所),任副教授、教授.1982年应邀赴辽宁筹建以满学研究为中心的辽宁省民族研究所,任所长.创建<满族研究参考资料>、 <满族研究>两种刊物,任主编.1989年离休回京后,受聘为北京满学研究会顾问、中央民族大学满学研究所顾问、中国阿尔泰学会名誉会长、日本东亚历史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等.2004年4月10日病逝于北京.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9月5日至7日,由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和日本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南开大学美国史、日本史、拉美史研究室成立50周年纪念会在天津举行,来自美国、日本和国内三十多所大学以及多家学术期刊的一百五十余位代表参加会议。学术研讨分为大会主题报告和分组讨论两种形式。复旦大学历史系李剑鸣教授作了题为"美国革命史研究的新动向"的精彩报告,介绍了美国史学界在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5月29—31日,中国日本史学会年会暨"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思想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日本史学会和四川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和日本研究中心承办。参会代表共九十余名,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42所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天津社会科学院、各博物馆等  相似文献   

17.
一2 0 0 1年 6月 5日至 9日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盛唐研究项目组”、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妇女与社会性别史”课题组联合主办的“唐宋妇女史研究与历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对外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会议代表共 42人 ,除中国内地的学者外 ,还有港台地区和其他国家的 2 1位知名学者 ,如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伊沛霞 (PatriciaEbrey)教授、哈佛大学的包弼德(PeterBol)教授、日本东京大学的岸本美绪教授、东京都立大学的佐竹靖彦教授、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的黄宽重教授等等。开幕式上 ,…  相似文献   

18.
2012年7月9日至10日,由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朝鲜史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会员大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39个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共收到论文75篇.在7月9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李花子副研究员主持的大会开幕式上,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长延边大学金成镐教授、复旦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处杨志刚教授、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任石源华教授分别代表会议主办方与承办方致辞.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心伯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张琏瑰教授、山东大学陈尚胜教授、延边大学方民镐教授、北京大学王元周副教授进行了大会主题发言.大会分为古代、近现代与当代三个分组进行了发言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吉贝”,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对古代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特有的一种木棉织品的称呼,最早见于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禹贡》载:“淮海惟扬州……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橘柚,锡贡”。“织贝”,一开始被西汉的孔安国注曰,“织,细苎;贝,水(?)”。望文生义地认为是用细苎织成的布和做装饰用的贝壳两种物品,东汉郑玄即已辨其妄:“贝,锦名。诗云:萋兮斐兮成是贝锦。”此后,“吉贝”便一直被人们用于指称木棉织品或木棉树,如元王祯《农书》卷十:“木棉一名吉贝”,清胡谓《禹贡·锥指》卷六:“南夷木棉之精好者亦谓之吉贝,海南之夷人以卉服来贡,而织贝之精者,则入篚焉。”不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禹贡》中言辞简略,其言“岛  相似文献   

20.
5月12日至14日,“纪念魏特琳逝世60周年暨南京大屠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港台及北京、上海、哈尔滨、武汉等地80余名代表汇聚南京师范大学,通过举办学术研讨活动来纪念这位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挺身保护和救济成千上万名南京妇孺难民的美国友人。这次会议由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和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联合主办,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美国日本侵华浩劫纪念馆、旅日华侨中日友好促进会等单位团体对本次会议也给予了积极协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