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槎纪略》记述姚莹首次在台为官时的经历和见识,展示姚莹治军和为政的思想,体现姚莹对台湾问题的洞察,集中呈现姚莹的经世思想,是姚莹边疆史地研究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2.
18 41年 9月和 1 842年 3月 ,英船纳尔布达号 (theNerbudda)和安妮号 (theAnn)先后在台湾鸡笼 (现基隆 )和大安港搁浅沉没。船上的 1 89人被台湾兵勇乡民包围 ,成为战争俘虏。1 842年 6月 ,台湾镇总兵达洪阿和台湾道姚莹奉到道光帝的谕旨 ,在台湾将其中的 1 3 9人“正法”。同年 1 1月 ,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照会闽浙总督怡良 ,要求清政府惩办“杀俘”的姚莹、达洪阿等人。清政府令怡良前往台湾查办 ,不久将姚莹、达洪阿两人革职拿问 ,押送北京。以往史学界就这一事件中英船的性质、搁浅原因、姚莹等人物的评价以及清朝和英…  相似文献   

3.
姚莹的海防思想与海国研究戚其章一姚莹(1785-1853年),字石甫,号明叔,晚年号展和,又名其斋为“十幸斋”,自称幸翁。世居安徽桐城麻溪。少时家道中落,“悲愤苦读,朝以日曙,夜四鼓不休,倦惟伏案而已”。1805年(嘉庆十年),补安庆府学附生,家贫无...  相似文献   

4.
民族的脊梁     
马军 《文史月刊》2013,(9):59-59
鸦片战争让中国输得挺惨,然而兵备道姚莹领导的台湾军民的抗英斗争却取得了五战五捷的重大胜利,从而成为这场屈辱战争的一个亮点。道光帝因此龙颜大悦,特赐姚莹花翎顶带,二品冠服,以表彰他的奇功。海内外也一致盛赞姚莹为国之栋梁。  相似文献   

5.
台湾的海洋地理环境使台湾的防守问题成为近代中国的重大国防难题。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姚莹成功地保卫了台湾。通过研究,发现了姚莹保台思想的主要内容:重视"人和";强调主次结合的全面防御;重视制海权;主张"闵台一体,澎湖尤重"的联合防御。以此尝试探索近代台湾防务的发展之路和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6.
白云扬 《沧桑》2014,(1):50-51,73
台湾的海洋地理环境使台湾的防守问题成为近代中国的重大国防难题。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姚莹成功地保卫了台湾。通过研究,发现了姚莹保台思想的主要内容:重视“人和”;强调主次结合的全面防御;重视制海权;主张“闵台一体。澎湖尤重”的联合防御。以此尝试探索近代台湾防务的发展之路和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7.
台湾的地理位置使其在近代中国的海防与陆防方面均尤为重要。对台湾防务做出积极贡献的不乏其人,保台名将姚莹即为一例。纵观姚莹的保台思想主要体现在:一是积极防御与"人和"并用的举措;二是强调制海权优先的战略举措;三是主张"闵台一体,澎湖尤重"的联合防御。  相似文献   

8.
论姚莹     
在中国近代史上,姚莹这位历史人物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近代史著作没有提到他,有提到的也只寥寥一二句,语焉不详。其实,姚莹是个有眼光、有魄力的人。论思想,他早就看出了封建末世的内忧外患,并力图开出济世良方;讼武功,他在鸦片战争时驻守台湾,五次打退英国侵略军的进攻;论文才,他是桐城派的后继者,著作极其繁富。像姚莹这样的人物,在他同时代人中并不多见,他可以与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并列,算得上是他  相似文献   

9.
1991─1992年台湾、香港中国近代史论著索引1991年论文篇一、晚清史鸦片战争时姚莹防台措施的探讨罗运治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231991年7月太平天国军事制度思想的探讨蔡鸿达史学16/171991年6月天津教案之原因探讨唐瑞裕中华文化复兴月刊24...  相似文献   

10.
赵筱侠 《沧桑》2008,(5):138-139
姚莹是鸦片战争时期的重要进步思想家。对姚莹思想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主要涉及姚莹的经世思想、保台思想、爱国思想、哲学思想和边防思想。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台湾寃狱」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南京条约后,投降派打击抵抗派以满足「洋人」要求,最后由于统治阶级利益一致,抵抗派也把人民反侵略的英勇事迹完全否认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英国侵略者发动鸦片战争之后,旻寗也于一八四一年一月下宣战诏,除命令沿海各口岸要注意防守外,对于「闽海要区」的台湾,也是「时廑圣虑,屡论总兵达洪阿,兵备道姚莹,以夷船沿海骚扰,亟宜预(?)防备」夷氛记闻卷  相似文献   

12.
台湾与福建一衣带水,曾长期同属一个行政区划,地缘相近,血脉相连,两地人员往来十分密切。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翌年设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后改名嘉义)三县,雍正元年(1723年)增设彰化县和淡水厅(新竹)。在祖国统一的政治局面下,台湾文教事业全面发展。笔者查阅了乾隆《永春州志》(永春于雍正十二年由县升格为直隶州)、民国《永春县志》、同治黼建通茬窃、光绪《台湾通志》及众多永春族谱,查找到清代永春文人到台湾游历的大量记载,从一个方面证明了清代闽台两地频繁的文化交流。其情形主要可以分为游宦、游学和教书三种。  相似文献   

13.
《文献》2014,(6)
<正>姚莹(1785-1853),字石甫,号明叔,晚号展和,又因其斋名自称幸翁,安徽桐城人。其一生著述宏富,除游记散文《康輶纪行》十六卷、《东槎纪略》五卷外,还有作品集《东溟文集》、《后湘诗集》等。迄今为止,姚莹著作收录最全的当属同治丁卯(1867)八月安福县署刻《中复堂全集》。但姚莹一生游学任官范围甚广,仍有集外作品散落待补。笔者今翻检黄爵滋《仙屏书屋初集年记》,发现其中录有姚莹书札四通并五言诗一首,是为佚文。今初加点校考释,移录如下:  相似文献   

14.
何茜 《巴蜀史志》2011,(2):28-28
北京九州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继2009年10月出版四川省地方志编委汪毅“看台湾”系列书——《台湾文化之旅》之后,最近(2011年3月)推出其新著《寻踪张大千:台湾之旅》。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光复至今已50年了(1945-1995年)。由于人为的隔离,使台湾与祖国分开了50年,如果连日本侵占台湾50年算在内(1895-1945年),则台湾与祖国大陆分开了100年。因此,祖国大陆人民迫切需要了解台湾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情况。台湾少数民族指现有的台湾原住少数民族,即平捕人、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卑南人、鲁凯人、曾人、赛夏人和推美人等。在台湾光复后,尤其在1953年全国人口第一次普查后,大陆人民概称其为高山族;台湾当局则称其为山地山胞(简称山胞).最近又称之为“台湾原住民”等。显而易见,这些名…  相似文献   

16.
台湾学者贾谊研究概况刘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论家、文学家。近20多年来,台湾学者在贾谊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1969年5月,台湾第一部贾谊研究专著出版,书名为《贾子探微》(自费出版,三民书局代售)。作者...  相似文献   

17.
《民国档案》2000,(3):8-8
台湾省方志之编纂,始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高拱乾的(台湾府志),从清康熙至日本占台为止(1895),计刊有府志7种、县志10种、厅志3种。各府。县、厅志书之完备,几为中国各省之冠。(台湾方志集成)由台湾学者高贤治主编,共40册,其内容为清代至民国初期台湾已刊和未刊方志58种。此丛书最大优点为,每种方志原本皆为台海内外各大图书馆所藏之珍本,并由专家精校整理,分段标点排印,极大方便了广大学者的使用。南方出版社此次影印出版《台湾方志集成》,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尚未有较权威的台湾地方史料方面的图书。虽…  相似文献   

18.
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大批闽南民众迁居台湾.清朝统一台湾后.为了消除台湾民众的反清思想.安定社会秩序,把因反抗清朝而迁往台湾的明郑政权上层人物及军队士兵等汉族移民回迁.使台湾的汉族人口减少近半。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在行政建制上把台湾作为府.隶属福建省。  相似文献   

19.
清朝时,台湾除设有府、县儒学、书院、义学、社学外.还有私人办的书房(亦称私塾、学堂或书馆).遍及城市乡里间,对启蒙教育的贡献普遍而深远。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后.废除清朝时期的教育机构,只有书房在民众的支持下保留并延续下来.成为台湾青少年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20.
祖国的美丽宝岛台湾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自秦汉以来 ,就有史籍记载。台湾的开发和进步 ,始终与大陆密切相关 ,不少大陆同胞在台湾流下了血和汗 ,一些地方官在台湾的政绩 ,也为台湾同胞所称颂。台湾与贵州 ,也有着长期以来割不断的联系 ,历史上贵州人周钟、蒋允君、周大本、李明心、李嗣如、陈炳极、徐准等七人曾先后任过台湾地方官 ,对台湾的开发 ,发挥过一定的作用。周钟 (1671 -1763) ,字宣子 ,贵州贵筑 (今贵阳市 )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举人。四十七年(1708年)北上京师读书 ,先后在督学山西的高其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