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晓虹博士《明清时期陕西岁时民俗的区域差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 年第二辑)一文在论及陕南龙舟竞渡时说:“最早记载汉中地区有龙舟竞渡的是雍正《陕西通志》,该书记载了兴安州在'端阳日,官长率僚属观竞渡,谓之踏石。”,并认为陕南龙舟竞渡是“川楚移民进入的结果”。笔者经过考证,以为此说关于陕南龙舟竞渡的起源时间、地点、及相关结论方面有失偏颇。就笔者目前所见文献来看,最早记载陕南龙舟竞渡为南宋祝穆著、祝洙增订的《方舆胜览》。在本书的六十八卷《洋州》下《风俗》云:“午节踏石”。小字注“五月五日,太守率僚属观竞渡,…  相似文献   

2.
陕南汉中北依秦岭,南临汉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有“小江南”之美誉。汉中是陕南重镇和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众多。 虎头桥与魏延墓 虎头桥在汉中市城区,现为汉中市中心广场,相传为蜀汉名将魏延  相似文献   

3.
清中期严如熤供职陕南二十余年,有关此地的著述颇多,如《三省山内风土杂识》《三省边防备览》《汉中续修府志》等是研究当时陕南棚民与风土民情的重要史料,但是作者姓名出现了"煜"、"熤"和"熠"三种写法,究竟那一种是正确的,需要相关研究者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4.
清中期严如供职陕南二十余年,有关此地的著述颇多,如《三省山内风土杂识》《三省边防备览》《汉中续修府志》等是研究当时陕南棚民与风土民情的重要史料,但是作者姓名出现了“煜”、“”和“熠”三种写法,究竟那一种是正确的,需要相关研究者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5.
清代陕南土地利用变迁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清代陕西南部地区的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部分地区由原始林地转变为耕地。影响这一变化 ,或者说导致清代陕南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主要驱动力 ,除了人口的机械增长外 ,还有高产作物的引入、优惠的招垦政策和粗放的耕作习俗等。分析并研究导致清代陕南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 ,对研究历史时期下垫面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今 《文史博览》2014,(9):68-68
陕南是一个移民聚集地。南方移民,特别是湖广移民对陕南饮食文化影响巨大,甚至突破了地理环境的限制。比如,陕南少水田,少产米,而多旱地,以小麦、玉米为主,但陕南人的主食却以大米为主。  相似文献   

7.
<正>汉水在陕南与鄂西北的秦岭、大巴山余脉间奔腾跌宕,经由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水源地丹江口,进入湖北襄阳。襄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与豫、渝、陕毗邻。人们知道襄阳,更多的是因为这里2800多年的建城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诸葛亮隐居襄阳时写就的《隆中对策》更是闻名遐迩。然而,在鄂西北茫茫荆山之中,更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境。  相似文献   

8.
从南北朝交接的三个关键地区墓葬文化因素的构成,及相关的历史、地理背景和文化传统中可清晰看出,陕南、豫南鄂北、山东地区是南朝文化向北传播的三个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9.
1990年9月,为加强对革命文物的保护,我同刘彦博同志在镇巴县文化局同志们的协助下,对镇巴县三元区伍家乡苏家坡赵家院子墙壁上保管完好的川陕革命根据地陕南苏区时期为宣传群众而书写的“实行土地革命”“为土地归农民而战!”“取消一切苛捐杂税!”三条大字标语和《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土地法令》两幅布告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研究,现就其历史原因和革命影响作一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陕南地区史前考古遗址的分布特点及其文化内涵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认为最迟在距今60万年前陕南就有人类活动,是中国早期史前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陕南地区史前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式的广泛分布和文化类型的多样性,则表明这一地区早期人群流动的频繁及其与多种族群活动之间的某种内在关联。旧石器时代在陕南活动的主要是以汉水上游和南洛河上游旧石器文化为代表的两大人群;新石器时代早期,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人群进入陕南并在此活动;至新石器时代晚期,陕南则呈现了以黄河中游流域为主的华夏族群先民和以长江中游流域为主的三苗族群先民交互影响的态势,而巴族先民的文化因素也开始在陕南显现,从而为陕南地区早期文化和族群的多样性及其相互交融的基本格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陕西境内的人口迁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时清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极其频繁的时代。本文主要探讨明清两代今陕西省境内的人口迁移过程,包括人口迁移的原因、形式、迁移数量、外来移民的地区分布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分析总结了外来移民对迁入地区的人口分布、经济开发、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本文认为,由于外来移民的大量迁入,明清时期陕南许多山区得到广泛开垦,耕地面积大为增加,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客观上促进了各有关迁入区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大肆毁林开荒,盲目扩大耕地面积,致使陕南山区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从而制约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一教训我们应引以为诫。  相似文献   

12.
清代陕西南部地区接受了大量的川楚移民 ,这一人口迁移浪潮对当地的社会风俗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分析清代中叶以后陕南地区社会风俗的特征之后 ,认为尽管川楚移民的进入对陕南的社会风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但是通过对移民风俗的地理优选 ,进行了文化整合 ,形成了既不完全同于川楚地区 ,又不与北部关中地区一致的 ,陕南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与此同时 ,民间风俗的嬗变不仅使陕南的自然、经济景观更趋同于同处亚热带湿润气候下的川楚地区 ,而且使陕南民众心理上更加认同江南地区 ,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南北文化交融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闫鹏武 《风景名胜》2021,(7):0023-0023,0025
张良庙是陕南地区最大明清古建筑群、陕南早期道教活动圣地。作者通过现场勘察和查阅文献资料,经过总结和归纳,粗浅得出张良庙古建筑群屋面做法方面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4.
略论陕南地区的战国墓葬●杨亚长陕南指陕西省秦岭以南地区,其地北临关中,南交四川,西接甘陇,东连鄂豫,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根据地形等因素,陕南可分成秦岭山地、大巴山地和汉水谷地等三个大致呈东西向平行分布的地带。汉水谷地由汉中、安康等大小不等的盆地组成,...  相似文献   

15.
清代陕南生态环境变迁的成因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学者在分析清代陕南生态环境变迁时忽视自然因素的缺憾,在系统搜集陕南历 史文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然科学的相关成果,考察清代陕南生态环境变迁的基本成因。本文认为,清代陕 南秦巴山区生态环境恶化是自然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候变化、地质地貌以往为学界所忽视的因素值 得重视和探究。  相似文献   

16.
《人文地理》2008,23(4)
2008年7月5日至7月9日,由陕西省旅游局和西安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的“陕南突破发展旅游星级酒店经理研讨会”在汉中市邮政宾馆隆重举行。此次研讨会受到陕西省政府及陕南三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来自陕南各市县旅游局以及星级酒店的六十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西安外国语大学刘越莲副校长参加了开幕式并作了讲话,开幕式由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人文地理研究所所长王莉霞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7.
正巴人,作为曾活跃在今陕南、川东、重庆、鄂西、湘西、黔北等地的重要族群。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吴致华、顾颉刚、徐中舒、童书业等前辈学人开启巴人研究以来,经过80余年的发展,巴人研究在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领域都有长足的发展。但诸如"巴"的字义、巴人起源及迁徙、巴国疆域及都城变迁等基本问题,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朱圣钟教授新著《族群空间与地域环境:中国古代巴人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刘乐 《陕西史志》2002,(1):54-55
近期,一则报道陕南城固县原公镇西坝村发现清代《韩氏宗谱》的新闻,吵得沸沸扬扬。报道据此家谱中的内容,宣传韩信又代说,还得出唐豪韩愈乃汉大将韩信六十世孙的结论。笔五年前接触和研究过该《韩氏宗谱》,认为宣传仅凭一清代的民间宗谱,  相似文献   

19.
陕南乡村聚落体系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李瑛  陈宗兴 《人文地理》1994,9(3):13-21
本文从宏观整体、村庄个体、住户单元三个层次分析了陕南乡村聚落体系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其各层次的演变规律。并通过对乡村聚落演变方向的预测,为陕南村镇合理建设与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居住在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一直被诬称为南蛮。大约春秋战国以后,巴族诸支系即分布在鄂西、陕南、川东和湘北地区,亦属南蛮之域。 巴族人民勤劳勇敢,聪明巧干,对江汉流域的开发有过重要贡献。关于巴族的历史,虽有不少文章和专著问世,研究卓有成就,但至今仍有很多重要问题尚属阙疑。本文仅对巴族早期的活动地域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