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八二年一月三十一日,我作为第一名接受审查合格的中国文科研究生,来到日本宮城教育大学攻读儿童文学。在来日的十个月当中,我觉得收获很大。下面,仅谈谈我所接触过的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的情况。我接触的第一位作家是小野和子。她现在宮城学院女子大学担任特邀讲师,是日本“民间故事与文学之会”及“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的会员。主要从事欧美儿童文学作品、连环画的翻译及评论等工  相似文献   

2.
老友杨飞     
老友姓杨名飞,藏族人,系甘肃的著名士绅、文史学家杨生华之子,与我有忘年之谊,同事多年,交情甚笃。老杨1949年生于甘南卓尼,与新中国同龄,伴随天翻地覆之新社会,生命不熄、“运动”不止。因出身所累历次成为“运动”对象,用他自己的话说,能“全全活活的”撑到改革开放落实政策已属不易。老杨出生在新中国,但一生  相似文献   

3.
武昌中华大学是中国学府中由著名教育家陈时先生于1912年(民国元年)在武昌创办的第一所私立大学。有一次,我患阑尾炎住院开刀,同病房有位老师和我谈到陈时与中华大学的情况,他说:“陈时校长毁家兴教,办了几十年的中华大学,不简单;中华大学历史悠久,培养了那么多的学生,不容易。”我在“中华”读过书、做过事。这番话,引起了我的回忆,谨就所知,简述如下。教育救国振兴中华陈时原籍湖北黄陂,1907年16岁东渡日本,经黄兴介绍,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他目睹时艰,立下教育救国、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先后在日本庆应大学、中央大学、早稻田大…  相似文献   

4.
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是世人皆知的民主革命家,因生性傲慢,举止怪,被讥为“疯子”,其实,他的“疯”,极含大智、大勇、大谋、大略。兹辑录“疯”事几则,以为佳话。一、“疯子”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章太炎东渡日本主编《民报》时,在留日学生及同盟会员欢迎会上,针对社会传闻“疯子”一事,以“不怕有神经病”为题,作即席演讲,发表了一通奇妙的“疯子”论。章太炎说:“大凡非常的议论,不是神经病的人断不能想,就能想亦不敢说。遇着艰难困苦的时候,不是精神病的人断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所以古来有大学问成事业者,必得…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的反华人物中,国际教养大学校长中岛岭雄,是另一个典型代表。他被称为“反华学者代表”、日本学界的“反华英雄”。他以反华为己任,是日本著名的专事研究“分裂中国”的学者。他还是日本最早提出“中国崩溃论”的人,每当中国遇到困难时,他就会抛出这一谬论;在中国经济发展时,又宣扬“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6.
1944年.毕业即失业,处于困境中的我,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漂洋过海到达东瀛,去广岛文理科大学任教。这是我们校长的推荐,他称我为“高才生”哩!这也是我帮一位在日本执教的同窗好友一点忙,因他有重要的家事,亟待回国解决,求我代他教课,可短期亦可长期。那时我是“待业青年”,25岁,“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相似文献   

7.
25岁的他,给圆明园研究带来了新气象他是圆明园“学界圈”的另类。作为中国圆明园学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北京史研究学会会员、北京实地民俗学会会员,这个生于80年代的“新新人类”,年轻、开朗、帅气。他的网名叫“斑马”,真名叫刘阳,从小在北京长大,今年25岁。  相似文献   

8.
他是日本政坛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传奇首相,出身寒微,没上过大学,既有一世英名,又有一身污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从政之经历,可为从政者戒。  相似文献   

9.
惭愧 ,应约采访高敬安先生 ,竟因我疲于应酬来访者而耽误了 3个小时。晚上 7时 ,当我赶到省高院家属院敲开高先生的 2 0 3房门时 ,他竟然没有入席晚餐 ,还端坐在那里等我。先生接访 ,品行甚高 ,令吾敬佩 ,使我不安。这位 55岁的法官、画家 ,“官”至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大学副校长 ,“家”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生于王屋山下 ,长在愚公之乡 ,贫困的家境使他幼年大都在济源的王屋山中磨砺。这里的悬崖峭壁、深潭飞瀑、奇花异草、古树怪石 ,无一不烙印在他的脑海深处 ,尔后又无一不流泻在他不辍的笔端。我想了解一下他的画作及获奖情况 …  相似文献   

10.
有“太极拳泰斗”之称的吴氏太极拳传人吴图南老先生,是一位年过百岁的武林寿星。他于1884年2月19日(清光绪9年)出生,1989年1月10日谢世,享年105岁。 据吴老自述,幼时体弱多病,人称“病秧子”。曾患过先天性肝炎、先天性肺结核、先天性癫痫。给他看病的大夫说:因为是先天胎里带来的,很难治好,得慢慢调理。后来大夫向家长建议说:“这病光吃药恐难见效,最好配合习武练功。”于是吴图南9岁那年由家长带到拳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第12回,落魄的杨志对梁山好汉讲了他的来历—“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少侯杨令公子孙,姓杨名志,流落在此关西。”至于落魄原因,杨志说是:“道君因盖万岁山,差一般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不想洒家时乖运蹇,押着那花石纲来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纲。不能回京赴任。逃去他处避难。”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1991年春国际比较文明研究大会在美国宾州期夸堂(Scraton)大学召开,美教授米考(M.Melko)提供如何把人类文化分类时,用东亚一词,包括日本在内。日本明治大学教授腾贵立即指责说,应当用儒家或者中国。米考答辩说:“用东亚一词有如说西方文化拜占庭文化为罗马文化边缘的意思”。腾贵说:“是的,日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边缘。”这使我回忆1987年秋在日本京都大学国际形而上学大会上讲阴阳辩证一元观时,日本九州大学松延庆二教授、东京大学今岛从夫教授忽然站起来说:“日本欠中国一千年文化债”。今天的日本人已代美国人为天之骄子,但仍然以日本为儒家文化国度而自豪,是要人猛省的。  相似文献   

13.
三木清是本世纪二十年代日本的一位有名哲学家。1897年他生于日本兵库县一个半农半商的家庭。这个家庭笃信“真宗”,他自幼即受了“真宗”的影响。在中学时期他曾受了人道主义的感染。后来因慕西田几多郎之名于1917年考入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哲学科,深受西田的影响和感化。1922年他作为京大哲学科的“空前秀才”留学德国,受  相似文献   

14.
汉口沦陷于日寇之手时,教育界为“亲日派”的“江汉系”所把持.所谓“江汉系”,是因为汉口在抗日战争之前有一所日本人办的“江汉中学”,其中的教职员有王知生、王叔槐、高伯勋和肖治平等人.他们在日军侵占汉口期间,极得其日本主子之宠,以高伯勋首任汉口教育局局长(后为武汉赛马会的负责人),王叔槐是汉口教员训练所所长,肖治平为汉口教育局的秘书主任,王知生则为幕后指挥,实际上他那时是汉口教育界的“真正决策”人,后来才任汉口一女中校长.高伯勋卸任汉口教育局长后,肖治平  相似文献   

15.
检证《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①的作东中野修道,曾经担任过高中日本史课程的非专职教师,现在是日本亚细亚大学的教授。他发现,在日本部省要求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将“日军侵略大陆”改写成“日军进出大陆”,从而引发1982年的“教科书事件”之前,日本的中学教科书“并不是全都记述了”南京大屠杀事件。  相似文献   

16.
一、日本外交的结盟传统日本自古就有神国思想和扩张主义思想,到丰臣秀吉统一日本时,这种思想便具体化为:征服东亚各国,移皇室于北京。及至江户时代,又出现所谓“德化宇内”的“理想”。幕末时期,佐藤信渊更提出《宇内混同秘策》,他强调:日本是“大地最初生成之国...  相似文献   

17.
日本京都府立大学文学部部长、著名蒙藏史研究专家若松宽教授于1989年11月6日访问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边疆中心”)。若松宽教授在中国蒙藏地区史研究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他在“边疆中心”为他来访而举办的座谈会上,同“边疆中心”的同行们就这一领域的学术问题进行了交流。若松宽教授介绍了他本人及其他日本学者(如森川哲雄、佐藤长、加藤直人、二木博史、获原守、杉山正明、石浜裕  相似文献   

18.
1951年8月15日,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严正声明:“西沙群岛和南威岛正如整个南沙群岛及中沙群岛、东沙群岛一样,向为中国领土,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时虽曾一度沦陷,但日本投降后已为当时中国政府全部收回。”有3位老人告诉我“当时中国政府全部收回”南沙的史实。林遵──进驻南沙曾率领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在南京起义的林遵,是日本投降后于1946年由他率中国海军“前进”舰队收复了南沙、西沙群岛的。1977年,林遵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不久,我在东海前线再次采访他。他向我谈及当年进驻南沙群岛的经过。林遵出身于海军世家…  相似文献   

19.
同安窑系青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名称含义同安窑系青瓷,初名“珠光青瓷”,因日本高僧珠光的厚爱而称著.珠光,全名珠光文琳(1422—1502),或村田珠光.由于他精于饮茶艺术研究,被尊为日本的“茶汤之祖”.珠光嗜好一种器里划花(?)点、器外刻线条纹,施谈暗黄褐色釉,底足露胎的青瓷茶碗.据说珠光在本能寺从一休禅师研究佛学时就曾使用过这种茶碗,或谓珠光在奈良称名寺时亦收藏有此类瓷器,近代以来由于此类瓷器在日本镰仓时代的遗址中被陆续发现,遂被日本学者专门定名为“珠光青瓷”.  相似文献   

20.
伪“满洲国”建国大学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1932年,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炮制建立伪满傀儡政权后,狂热的陆军军人如石原莞尔、辻政信之流,便与右翼学者相结合,为培养其“满洲建国”和“道义世界”建设的“人才”,而筹划在伪满“首都新京”(长春)建立该校。1937年8月,颁布所谓“建国大学令”,并由“国务总理”张景惠任校长,实际管理权力则操于担任副校长的日本人手中。1938年5月正式开学时,傀儡皇帝溥仪亲临发表“诏书”。该校学制6年,在前期3年中,有所谓“精神训练”、“军事训练”、“武道训练”和“作业训练”,日语教学亦占极大比重。在后期3年中,分为政治、经济、文教三学科,但“神道及皇道”、“武道及武术论”、“民族协和论”、“东亚联合及国际团体论”等课程则均在必修之列,都是为推行“日满一体”乃至“大东亚共荣圈”而服务的。本文是日本东洋文库研究员山根幸夫教授1991年7月13日在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的讲演,揭露和批判了日本帝国主义对华文化侵略的这一侧面,并对中国人民表达了友好的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