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明代皇陵共有六处,即:祖陵、皇陵、孝陵、十三陵、显陵、景帝陵。其所葬者包括生前未称帝死后追认的。 祖陵,在江苏泗洪县。朱元璋于1368年建立明朝后,立即追尊高祖、曾祖、祖父为皇帝。并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命皇太子朱标率大臣赴祖籍泗州(今江苏省泗洪)城北杨家墩建造陵墓,将三代帝、后的衣冠葬于此,即明祖陵。 皇陵,在安徽凤阳。是朱元璋父母的陵园,在神道口之南有一高大的石碑,碑额篆刻“大明皇陵之碑”,其碑文是朱元璋亲自撰写的。 孝陵,位于南京钟山之阳,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的陵墓,规模宏大。 十三陵,位于北京西北郊昌平县。是自明代第三帝  相似文献   

2.
风雨明孝陵     
仝冰雪 《中华遗产》2007,(10):160-160
明孝陵位于南京东北紫金山(钟山)南麓,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皇后马氏的陵寝。明孝陵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翌年,马皇后去世,葬入此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病逝,遂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至永乐十一年(1413)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孝陵建成,历时30余年。这张由外国职业摄影师拍摄于1880年左右的老照片清楚地再现了孝陵的方城、明楼和宝顶的宏伟气势。  相似文献   

3.
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位于南京钟山南麓的独龙阜玩珠峰,迄今已六百余年。明孝陵既继承了唐、宋以来帝陵的主要规划,又有所创新,并为以后的明十三陵,乃至清代的东、西陵所沿袭,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本文拟就明孝陵神道石象生的渊源、题材等方面略加考释。 明孝陵神道石象生,随着山峦起伏,迂回曲折列置石兽十二对,依次是狮子、獬豸、骆驼、麒麟和马。每类两对,都是一对伫立,一对蹲坐。石兽尽头往北折是一对高耸的白石柱,紧接着是两对武将和两对文臣。孝陵前安置这些石象生的作用、含意是什么呢?现依次逐一加以考析:  相似文献   

4.
《南方文物》2014,(2):76-82
<正>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马皇后的陵墓,位于南京市东郊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明孝陵从起点下马坊至玄宫所在地的宝城,纵深约2620米。大约可分三段,前一段为大金门外神道部分,起于下马坊,止于孝陵外郭城主门"大金门";第二段为大金门内神道,起于大金门,包括整个神道及神道石刻区,止于金水桥;第三段为陵宫  相似文献   

5.
自三国时代起,作为南京地区地理标志的钟山就被赋予了风水学的内涵。随着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将孝陵营建于此,钟山在明代风水堪舆理论中便有了更为丰富的意义。有明一代,孝陵与钟山的意义绝非止于帝王陵寝和自然景观,它们不断为文学传统、仪式制度、风水堪舆、地理象征、政治语汇所利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被赋予政治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正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与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寝,位于南京东郊紫金山(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2003年7月3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明孝陵经审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瑰宝。一、材料·观点·方法:孝陵百年研究史略。王焕镳《明孝陵志》(南京钟山书局,1934年)是最初对孝陵进行系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帝王陵寝专志。全书围绕明孝陵锐意穷搜文献近二百种,分"形胜""规制"  相似文献   

7.
自明太祖朱元璋选定钟山之阳的独龙阜为其葬地以后,明代除明太祖的妃子和部分宠幸的宫女外,其他人包括开国文武功臣在内,大都葬在钟山之阴(今太平门外)或中华门外一带。其中就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吴祯、吴良、仇成等人的墓葬。中山武宁王徐达墓在距太平门约1公里的板仓村东侧土山上。《明史·徐达传》记:徐达死后,朱元璋"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现神道石刻尚保留完整。1977年5月13日至  相似文献   

8.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位于南京中山门外紫金山下独龙阜。明洪武九年(1376)始建,直至永乐十一年(1413),全部工程才结束。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朱元璋驾崩,葬入孝陵。整个陵区分地上地下两部分。地下梓宫,建筑设施一如地上人间。地面建筑有显示帝王威...  相似文献   

9.
<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父母在他富贵之前双双离世。登上皇帝宝座后,他为父母在老家凤阳修建了恢弘的陵墓——明皇陵。参观明皇陵,大家会不由自主被庄重肃穆、气势非凡的神道及石像生所吸引。那么,石像生又隐含着怎样的秘密呢?  相似文献   

10.
早春时节,我第三次去南京明孝陵。那日是星期天,前来观光旅游的人很多,日丽天蓝,春风中带着寒意。放眼看去,苍穹碧宇下的钟山,青翠横空,像是一座天成的画屏,明孝陵便紧依紫金山南麓玩珠峰,景色秀美,气势非凡。怪不得朱元璋在登基之后,亲自选了这块风水宝地作为他与马皇后的万年寝陵。  相似文献   

11.
明皇陵位于凤阳县城西南7公里处.是朱元璋父母之墓.《明史·礼志·山陵》载:“皇考仁祖墓,在凤阳府太平乡……洪武二年荐号曰英陵;后改称皇陵《凤阳新书》载:“皇陵,仁祖淳皇帝、淳皇后陵”.朱元璋的三个兄嫂、两个侄儿也合葬于此.“南昌等五王及妃附葬凤阳皇陵”明嘉靖十年一度命名皇陵为“翌圣山”.皇陵规模宏大,其建筑布局既继承了唐宋帝陵的规划特点,又有所创新.所谓“宫阙殿宇,壮丽森严”.特别是陵前神道两旁的石象生雕刻,为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大型石雕艺术作品,价值颇高.本文试就皇陵的营建、布局、现状及其石刻艺术的风格、时代做一全面介绍,并就有关问题一抒管见.  相似文献   

12.
北周武帝孝陵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养民  穆渭生 《文博》2000,(6):40-43,49
沉堙原野一千四百余载的北周武帝孝陵,数年前因遭盗掘而大白天下。孝陵及其出土的一批珍贵文物,多角度地折射出南北朝时期北周、北齐和隋朝社会的诸方面,其历史内涵,浑朴壮阔而复杂微妙。笔者因当时曾参与孝陵部分出土文物的鉴定工作,记忆犹新。因草成拙文,以求教方家。  相似文献   

13.
刘毅 《北方文物》2002,(4):38-47
明代皇陵的陵园结构是一种全新的布局,但6处18座明代皇陵因建成时代先后不一,陵园结构亦有所变化。大体说来,凤阳皇陵基本套用了宋陵制度,南京孝陵创立了新的陵园平面布局,北京长陵因之而小有改作,献陵以后各帝陵则进入定型守成期,诸陵之间只有细微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文物》2008,(12)
截至目前,对西汉帝陵道路进行过较深入研究的有孙机、刘庆柱、李毓芳等学者。孙机在《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第105《墓前立石》一节中提到:"大墓且在墓前开神道。"刘庆柱、李毓芳在《汉杜陵陵园遗址》第六章杜陵陪葬墓中,提到了"东司马门道";在专著《西汉十一陵》中,提到了长陵、阳陵、茂陵、杜陵的"东司马门道"和茂陵、阳陵、霍光墓的"神道",并且对"神道"、"司马门道"作了阐释:"与帝陵四条羡道相连接的地面上的道路,叫‘神道'。神道  相似文献   

15.
江南寻梅     
李玉祥 《旅游》2008,(4):60-63
说来正好一年整.去年也就是这个时候.春寒乍暖时.回南京带父母去南京东郊梅花山赏梅。在梅花山,我恰巧碰上从北京自驾车来江南赏梅的著名国画家陈平.对梅花十分钟情的他竟然如此抓狂.带着夫人和孩子一同来赏梅.他的举动也就促使我再次将江南几处赏梅区从新巡礼了一次。我赏梅的线路自然从我的家乡南京梅花山开始.  相似文献   

16.
河南巩县宋陵石刻中设置“客使”,亦曰选宝官、使臣、大使、使节、蕃吏、外国人等。这些客使大部分是外国的使臣,也有少部分是我国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割据政权的代表。他们设置在宋陵的神道两侧,位居宋朝文臣和武臣后的第三位。巩县宋陵石刻造像保存非常完好的有:太祖赵匡胤永昌陵、太宗赵光义永熙陵、真宗赵恒永定陵、仁宗赵祯永昭陵、英宗赵曙永厚陵、神宗赵顼永裕陵、哲宗赵煦永泰  相似文献   

17.
邵磊 《南方文物》2013,(4):180-187
徐达,字天德,濠州人,为明朝第一开国元勋,曾被明太祖朱元璋尊为“气贯万人而无敌”、“威行四壤而推恩”。官至右丞相,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予世券。卒赠中山王,谥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南京钟山之阴,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①。徐达以其卓越的开国之功,不仅生有显号,殁有赠典,且光照前人,赏延后世。明初开国功臣,惟徐达子孙世有南、北二公,分居两京,与明祚相始终。徐达墓神道长约三百米,墓域规制宏伟,神道两侧分布有序列整齐的石象生,依次为石碑一通和石马、石虎、武士、文臣各一对。  相似文献   

18.
明孝陵     
南京市中山门外的钟山,一名紫金山,又名蒋山,是南京市区诸山中最高的一座,双峰并峙,扼南京东北的门户。从六朝以来,就流传"钟阜龙盘,石城虎踞"两句话,"龙盘虎踞"这一成语即由此而来。山区树木蓊郁,泉壑幽深,风景十分幽美。钟山地区有两座著名的陵墓。山前正中为孙中山先生的中山陵。中山陵左侧的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明孝陵(图见封底),里边埋葬着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1328—1398年)是明朝的开国皇  相似文献   

19.
周礼 《湖南文史》2013,(6):67-67
徐达是明朝的第一功臣,他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对明朝的建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朱元璋赞誉为“万里长城”,官至大将军,中书右丞相,中山王(死后追封)。徐达不仅骁勇善战,为人恭谦,功高不矜,对朱元璋更是忠心耿耿,毫无二心。尽管如此,他还是无法回避朱元璋对他的猜忌。朱元璋的疑心很重,对开国功臣的屠杀堪称历代皇帝之首,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只要对他的政权构成了威胁,他宁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人,所以明朝的开国元勋很难幸免。对于手握兵权、功高盖主的徐达,朱元璋当然是一百个不放心,总想找个机会将之除掉。  相似文献   

20.
敖宁  李寅 《文物春秋》2012,(2):45-48
清东陵的孝陵神功圣德碑亭是顺治皇帝孝陵的主要建筑之一,光绪二年被雷火烧毁,光绪三年按原规制重建,光绪五年竣工。重建时,原碑亭烧毁后的残件被掩埋处理,至今不知下落,唯神功圣德碑的碑头残件于2011年被发现,不仅见证了当年的那场火灾,也是研究康熙年间营建的孝陵神功圣德碑的重要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