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文学史家は明治38年(1906)を日本文学の近代化の様相が出现Fした时期だとみなしている.『明治三十九年かろ四十一年にわたり『破戒』をはじめ近代小说といつてよい作品が相次ぎ、本格的な近代文芸の时代となる」[1](P343).それまでの40年近くにわたる期间は日本文学のスタ一ト段Aでぁるといつてよい.  相似文献   

2.
日本文学史家は明治38年(1906)を日本文学の近代化の様相が出现Fした时期だとみなしている.『明治三十九年かろ四十一年にわたり『破戒』をはじめ近代小说といつてよい作品が相次ぎ、本格的な近代文芸の时代となる」[1](P343).それまでの40年近くにわたる期间は日本文学のスタ一ト段Aでぁるといつてよい.……  相似文献   

3.
陈万里 《攀登》2013,(3):56-60
软实力对中日两国和中日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追求大国崛起的中国而言,软实力的战略价值尤为明显。本文从文化、发展模式、政治价值观、国际制度等四个方面对中日两国的软实力进行比较后认为,中国的软实力建设虽成绩斐然,但当前整体水平仍弱于日本,中国软实力建设任重而道远。未来中国提升软实力可以从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国内治理、提高文化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深度参与国际制度、增强对外传播能力等方面加以着力。  相似文献   

4.
中日酒文化比较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是饮料的一种,按分类,它当属饮食范畴。但它又不同于一般饮品,因为它的主要功用并不是用来解渴。然而,它在人们的日常饮食当中却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有句俗语,叫作“无酒不成席”。的确,如果没有酒,再好的美味佳肴也会黯然失色。只有美酒配佳肴,才会便宴席大放异彩。酒不仅宴席上少不了,也是平常百姓家餐桌上不可缺少之物。有亲朋好友来了喝酒;家人团聚了喝酒;节假日、休息日喝酒。…………  相似文献   

5.
古代日本的婚嫁与东北亚诸民族的婚嫁文化是有联系的。我是在研究中逐渐形成这一认识的。关于东北亚姻婚文化与日本姻婚文化的共性,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寡妇相继婚、姐妹型一夫多妻制; 二、成婚礼仪的共性,即在婿方迎亲那天出阁,第三天回门等成婚礼仪;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对继承这一重要范畴一直少有专门的讨论。近年来,虽有一些文章开始涉及这一问题,但却多从经济角度着眼,故将注意力主要放在对财产(特别是不动产——土地)的各种继承方式及其作用的研究和讨论上。这种研讨虽颇具启发,但不免给人以单因素作用、单线条发展及某种程度的经济决定论之感。这似乎主要是由于受到了某些西方学者  相似文献   

7.
中日两国的实录都是东亚文化圈中的特殊史书,皆针对最高统治者展开记录。中国实录始终以皇帝为记载对象。日本由于最高权力从天皇下移到幕府再回到天皇之手,其实录记载对象也随之变动,出现了既记载天皇,又记载将军的特殊情况,但是始终都以最高当权者为记载对象。在实录修纂机构上,中日皆属官方所设,性质并无二致。在修纂体例上,中日实录基本相同,多采用“编年附传”体。但是,日本实录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德川实纪》分为正编和附录,就为中国实录所无。日本实录在仿照中国实录修纂之时,同时受到日本特殊政治架构和“封建”制度的影响,使其实录在记载对象和修纂体例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反映出东亚文化圈中史学在从中心向边缘的传播中,会出现接受和改造同时进行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日比较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的中外历史比较研究中,投入力量最多,取得成果最丰硕的,当推近代中日比较研究。在全面介绍相关研究成果之前,有必要先简要回顾一下此项研究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技术引进是实现技术进步的一条捷径。中日两国在战后为迅速赶上世界发达国家水平,都大量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各自走出了有不同特点的技术引进道路。一、中国的技术引进及战略中国从50年代起到80年代末,经过近40年的努力共引进技术(包括设备进口)  相似文献   

10.
叶春生 《民俗研究》2006,(4):150-160
日本的建筑,包括城池、庙宇和民居,都深受中国的影响,京都、奈良就是按古长安的模式建造的,连平城京宫的12道门,均取长安城门之名命之;特别是建筑风俗的理念,基本上是中国风水理论的演绎,五行四象布局被普遍认同。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由于工业社会的影响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在接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同时,又企图以现代科学的方法加以实证,使这些传统变得更加理性和严谨。而中国的建筑民俗,一方面由于统治思想的打压,被视为“封建迷信”,潜流于乡间和底层社会;另一方面主流社会为适应政治经济和观光旅游的需要,变换形式加以炒作,使其功利目的更为彰显,双方都在按各自的套路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邢莉 《神州》2013,(3):7-7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化进程最早、最直接地受到日本文学的影响和启发。而写实主义在中日两国都是由传统向现代转折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学思潮。日本新文学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也是首先并且主要地表现为写实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然而日本写实主义文学对中国写实主义文学有怎么的影响,中日写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怎样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此类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些在中日近现代文学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此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はじめに   異文化コミユニケ一シヨンと言う言业~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文化相互のコミュニケ一ション)、或い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文化を交差するコミユニケ一ション)の迟语でぁり、文化背景をことにした个人の间で生ずるコミユニケ一ションを意味し、文化とヨミユニケ一ションの关わりを探るのをテ一マにしている学问でぁる.[1]……  相似文献   

13.
はじめに 異文化コミユニケ一シヨンと言う言业~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文化相互のコミュニケ一ション)、或い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文化を交差するコミユニケ一ション)の迟语でぁり、文化背景をことにした个人の间で生ずるコミユニケ一ションを意味し、文化とヨミユニケ一ションの关わりを探るのをテ一マにしている学问でぁる.[1]  相似文献   

14.
为应对外部势力的入侵,中国和日本同时启动了近代军事变革。由于两国国情的差异,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两国军事变革的重心存在很多不同,并最终导致了军事变革的不同结局。其原因在于军事变革指导理论、变革主持者及政治结构上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5.
田毅鹏 《世界历史》2001,1(3):102-110
19世纪下半叶,在富于侵略扩张的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明的严竣挑战面前,中日等东方国家先后发起了旨在通过学习西方,以富国强兵的现代化运动。在这场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性转折过渡的进程中,日本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则严重受挫。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国际背景下,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与近代文学启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以文学新民的特殊功绩。文章认为,梁启超比其他同时代的思想家更明确地意识到:新民救国,不可不借重文学的力量;思想启蒙,不可没有文学的鼎力相助。在促进文学与思想启蒙牢牢结盟的过程中,梁启超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正是从民族自新的思想启蒙中,梁启超获得了文学革新的激情与灵感;也正是附着于民族自新的思想启蒙之上,近代文学革新才具有了超乎寻常的意义与辉煌。  相似文献   

17.
c耋匕幻c: 巽文化j三工二穸一三/j 7匕言专言菜c土、InterculturaJ Commu越bation(文化相互④了三工二夕一夕j、/)、或0、c耋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可文化老交差寸否j三工二夕一三/j 7)④识吾{}℃南r)、文化背景老二匕汇L允佃人∞闰℃生矿为了'三工二穸一三,,j 7老意味L、文化匕j三i二夕一三/丑>④闰幻『)老探否④老于一7c二L r L、弓学同℃扔弓。… 巽文化j三l二穸一三/三『、/∞腰史c耋人同④蜃史奄∞屯④℃南否E思扔札为护、奄④重要性护今日}王匕强调墨扎弓土j}二岔,)允刃f耋二扎丧℃f:么加,)惫。科学技衡④凳逮力j、巽文化l二…  相似文献   

18.
祁建民 《近代史研究》2023,(5):39-55+160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来自日本的社会主义理论虽然传播较广,但中国早期社会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认识却与日本输入的理论存在重大差异。日本社会主义者的唯物史观带有进化论和机械论色彩,以致形成“革命尚早论”。中国早期社会主义者以迫切解救民族危亡为己任,在坚信社会主义必然到来的同时积极投身革命实践,掌握辩证唯物史观,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下科学理论基础。克服带有进化论色彩的机械唯物主义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早期社会主义者在实践中突破了日本社会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认识缺陷。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中日唯物史观的比较,探讨中国早期社会主义者如何克服日本唯物史观的缺陷,可以揭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复杂状况,对于阐明中国共产党革命理论形成的艰难过程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独特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日本近代考古学的产生期在许多地方有其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探讨这些异同点是当代兴起的比较考古学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日“型”意识之比较徐冰日本人做事讲礼貌、守规矩,凡事必有详尽的章法,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在他们这种整齐划一的外在行为方式里,蕴含着日本人深层意识结构中对于“型”的重视精神。分析“型”的意识,并与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工相比较,可以透视出两个民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