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写本碑铭赞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语言材料.该类文书中记录了诸多不易定形或释读的词语,文章参核缩微胶片及相关文献材料,补正和疏解了一些未被各类语文辞书收录的词语,以期便于学人.  相似文献   

2.
本文核校了《敦煌碑铭赞辑释》一书的部分原文,指出录文、标点、考释方面的问题,并力求作出正确的答案。可供读者阅读与作者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敦煌学辑刊》2020,(1):F0002-F0002
《敦煌碑铭赞辑释(增订本)》(郑炳林、郑怡楠辑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共一百二十多万字,收集了敦煌写本碑文、墓志铭、邈真赞、功德记等216篇,吸收了大量最新公布的敦煌文献和绢画题记。书中文书排列首先遵循卷号顺序,同时兼顾文书之间的联系。校释方式主要以敦煌文书补充碑铭赞的内容,有利于读者整体把握敦煌文书特别是敦煌史地材料。此书相对于旧版《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内容更为丰富、校订更为精良,并附有清晰图版。  相似文献   

4.
众多的政治家在历史的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出出惊心动魄的悲剧或喜剧,成为世人瞩目的风云人物。他们的碑铭从一个侧面反映着碑主的千秋功过。  相似文献   

5.
任小波 《敦煌学辑刊》2011,3(3):164-176
此文对日本新刊《古藏文碑铭》及其网络版的学术价值作了综论,尤其通过举例分析对此书中的拉丁录文提出几个层次的修正意见,进而对"古藏文碑铭学"的建立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7.
敦煌本邈真赞文书是近代汉语研究的重要语言材料.该类文书中记载了许多未被各类语文辞书收录的词语,文章择取数例予以考释,以拾遗补缺.  相似文献   

8.
<正>太原市晋祠博物馆藏有《郭公庙碑铭》。这篇碑文准确无误地记载了郭姓的来源,"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汉有光禄大夫广意,生孟儒,为冯翊太守,子孙始自太原家  相似文献   

9.
洛阳出土唐代韩国人墓志,总数大约在10通以上,其中泉男生、泉献诚、泉隐、泉毖等人的墓志都已发现,可以列为专题研究。本文先将几种常见墓志作一简析。  相似文献   

10.
古羌人姓氏多来自种号,或部族首领,有的也来自赐姓、改姓。岷江上游羌人改姓主要发生在明清时期。文章利用现存碑铭,结合传世文献和口头传说,考察岷江上游羌人使用多音节复姓、复姓变单姓,以及赐姓和改姓的史实,为研究羌人姓氏和民族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两晋南北朝至隋代碑铭中保存有大量古羌人的信息。利用真实性很强的碑铭材料,结合传世典籍,梳理、归纳羌族单姓8个,羌族复姓12个,并探讨了复姓改单姓的相关问题,对于研究羌族种落、姓氏的历史变迁、社会结构,羌族历史,文化史以及各民族大融合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羌人女性地位,传世文献鲜有记载,但在南北朝至隋唐石刻碑铭材料中,却留存了大量羌人史料,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这个时期羌人和羌人女性生活状况。利用石刻材料,结合传世文献,考察羌人女性婚姻和社会活动,对于研究南北朝至隋唐史以及研究中国中古少数民族妇女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元朝与缅甸为争夺金齿地区爆发了大规模战争。缅甸蒲甘出土的达罗婆门汉字碑铭揭示了元缅战争一些相关细节和历史真相。通过最新科技手段解读后,该碑铭不仅补充了中国正史关于元缅战争的记载,也揭示了忽必烈在发起征服周边民族战争的同时,还加入了对宗教的考量。  相似文献   

14.
胡杨 《丝绸之路》2006,(11):59-59
敦煌作为佛教圣地.有“三步两道桥,一里五座庙”之说。有庙之处必有塔。从古至今.敦煌到底有多少塔.没人能说得清楚.但敦煌的塔.不仅是一道历史的风景修塔.护塔更是一种千年不绝的风俗。如今.敦煌大地上仍有不少的塔.它们背后的故事.其实就是敦煌风俗的缩影。  相似文献   

15.
《全宁张氏先德碑铭》是近期发现的大型汉文、蒙古文对照石碑,具有较高的语文学、历史学和翻译学研究价值,为学术界提供第一手资料。在汉文研究的基础上,从碑文蒙古文的角度对于碑文的概况、碑额八思巴字、碑文回鹘蒙古文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同时通过对碑铭的人物、事件以及与有关碑铭的比较来探讨张丑闾的先辈出身、碑文的蒙古文译者等。其中根据碑文回鹘蒙古文的拉丁文转写解读,可以复原部分原文。  相似文献   

16.
荣国庆 《沧桑》2010,(2):135-137
本文通过对刘因《泽州长官段公墓碑铭》中人物段直生平及蒙古统治之初地方政治管理方式作全面考释,以解《元史》之误,《新元史》之缺,为金元之交的战争和元初统治政策变迁提供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7.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室郑炳林编著、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的《敦煌碑铭赞辑释》一书是关于敦煌文书中的碑文、墓志铭、邈真赞等人物传记资料汇辑、校注和研究的著作.敦煌河西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辉煌的发展时期:一个是东晋十六国时期,一个是晚唐五代归义军时期.大中二年张议潮收复敦煌,咸通二年收复凉州,结束了吐蕃在河西的统治,辖区东起灵武西至伊吾,据有六州之地,至北宋皇佑年间曹贤顺领归义军事,前后200余年  相似文献   

18.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室郑炳林编著、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的《敦煌碑铭赞辑释》一书是关于敦煌文书中的碑文、墓志铭、邈真赞等人物传记资料汇辑、校注和研究的著作.敦煌河西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辉煌的发展时期:一个是东晋十六国时期,一个是晚唐五代归义军时期.大中二年张议潮收复敦煌,咸通二年收复凉州,结束了吐蕃在河西的统治,辖区东起灵武西至伊吾,据有六州之地,至北宋皇祜年间曹贤顺领归义军事,前后200余年时间,归义军政权处在错综复杂的民族纷争之中,内部权力屡有变更,疆域伸缩不定.但因文献缺载或记载不足,人们对这段历史发展脉络、文化背景、民族关系、政治宗教情况并不  相似文献   

19.
20.
郑广薰 《丝绸之路》2012,(22):26-27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季羡林先生的这句名言为韩国敦煌学的研究定好了基调,即韩国也可作为季先生所说的世界上积极参加敦煌学研究的重要地区之一.“敦煌学在世界”不是简单意味着各个国家援用既存的资料在本国研究敦煌学,而是说需要根据各国的历史和文化进行独立研究.这是扩大敦煌学研究范围的一个前提,即不把敦煌定为一个特别地区,而认为是文化中心和东西方文化的交叉之路.也就是说,以“敦煌”为一个代名词,研究以敦煌为中心在丝绸之路展开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这样才能接近与韩国有关的敦煌学资料,又可显出韩国敦煌学的研究意义.大约5~10世纪,中、韩两国的佛教都盛行的时候,韩国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其交流如何影响到韩国文化,这就是韩国敦煌学一直要深究的话题,也是韩国敦煌学和丝绸之路学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