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纪之交 ,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 ,相对于我国东部各方面发展已较为领先和发达的态势而言 ,西部大开发的提出对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的西部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各方面 ,都是一次绝好的发展机会。西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考验。新疆 ,作为西部大开发的省区之一 ,是重要的能源资源省区 ,有丰富的水利及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面积 160多万平方千米 ,有 5 0 0 0多千米的边界线 ,与周边 8个国家接壤 ,分布着 15个对外开放口岸 ,是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向西挺进开发的桥头堡。作为连接东部和西部主要经济命脉的新疆铁路 ,…  相似文献   

2.
郭茜 《巴蜀史志》2004,(2):26-29
国内外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国家政策的投入。区域政策是为了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资源空间配置,调整地区间经济社会的非均衡发展,对某一特定地区实施的特殊政策。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政策投入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武友德 《人文地理》2000,15(3):69-72
西部不发达区域是我国自然资源密集地区,极具开发潜力,其经济成长采取自然资源转换模式具有客观必然性。但是传统的自然资源要素转换模式已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本通过对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优势、资源开发中的技术结构和利益分配机制以及资源转换模式等问题的系统思考,提出了提升区域自然资源转换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区域不再仅仅是经济活动发生的场所,经济全球化要求每个地方必须将自己转变为商品和服务的出售者、产品和地方价值的营销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区域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其特征、形象和价值都需要设计和营销的产品。区域营销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西部大开发需要广泛吸引区内外、国内外的人力、物力、财力参与开发行动。如何营销西部、传播良好的西部形象、促进投资与人力资本向西部流动,无疑是西部大开发必须仔细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它也必然构成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依照地方营销的基本理论,本文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当前形象进行简要分析,将西部新形象定位为:"交通快捷,信息畅达,生态友好,物物竞民丰。"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西部形象开发与传播的四大战略。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对西部地区资源的认识应当是“大资源”的概念: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深厚的文化资源。地方志是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要找准地方志参与西部大开发的结合点、切入点和测重点,即:利用地方志资源为改善生态环境、实施科教兴国、扩大内引外联、丰富旅游项目服务,宣传、介绍西部大开发的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并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为西部开发输送知识人才。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作者将西部地区及少数民族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的发展历程归纳为不同的三个发展阶段,分析了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自改革开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次金融危机到现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同于其它区域的发展特征,比较分析了在这三个阶段中,外商投资对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于我们进一步发展西部区域外向经济,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二阶段规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西部开发的政治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德琪 《史学集刊》2002,22(3):49-55
美国西部开发有很深远的政治影响.西部新州加入联邦改变了美国政治舞台的区域力量构成;西部民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加速了美国政治民主化的趋势;西部开发加尉南北矛盾,但却有利于自由劳动制度的全面胜利;西部开发影响着美国两党制的形成与确立。  相似文献   

8.
云浮县矿产资源丰富。如何在县志中写好矿产资源和矿业活动,反映该地区如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在编写《云浮县志》中的矿产资源和矿业活动时,在篇目设置、内容布局、记述手法等方面作了认真的研究和探索,较好地反  相似文献   

9.
马洪波 《攀登》2001,20(5):48-51
本以比较优势理论为主线,系统分析了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和生产要素在形成西部地区比较优势中的作用,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制订必须放弃长期形成的单纯以资源禀赋为导向的习惯思维方式,而应通过制度创新、人力资本和住处化等措施组合生产要素,构筑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我国民族关系发展中深层问题的必然选择,是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重大战略。本文拟从民族关系发展中的深层问题,对西部大开发的多元功能进行理性分析,并据此提出西部大开发可供选择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邸艳霞 《攀登》2012,31(1):125-127
本文从更新理念、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强信息资源及人才队伍建设、开发地方文化信息资源等方面,探讨了西部地区图书馆信息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桑杰 《攀登》2010,29(5):2-4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十年来,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作为处理我国民族问题基本制度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以及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严琼 《攀登》2000,19(9):76-78
人才匮乏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应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力度.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智力基础。一方面.要处理好用好现有人才与引进外部人才、提供物质条件与创造发展机会等关系。另一方面,要树立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思想意识,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潜力.制定相应的开放性政策和激励措施.积极吸引国内外的优秀人才到西部地区工作。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人才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4.
张军民 《人文地理》2001,16(6):19-21
资源是地区发展的物质基础,但资源观、优势观必须随着科技进步和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在信息化、科技化、全球化浪潮背景下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必须对传统的资源转化战略做出新的评价和定位,使西部开发能真正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和领域。  相似文献   

15.
交通是制约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根据大量资料 ,研究了西部交通发展的历程 ,考察了历史时期西部地区的交通干线 ,分析了影响西部交通的主要因素 ,论证了西部交通与西部开发的关系 ,认为适当发展西部交通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三次西部开发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新中国对西部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开发 ,第一次是以 1 56项建设项目为核心对西部地区的建设 ,第二次是“三五”时期以“三线”建设为核心而进行的开发。世纪之交 ,党中央又一次作出了西部开发的战略决策 ,这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对西部地区进行的第三次大规模的开发。我国前两次西部开发通过强有力的国家计划 ,集中有限资源(人力、物力、财力 )布局中国工业 ,使西部地区初步建立了现代工业。这两次开发虽然极大地改变了西部的落后面貌 ,有效地缩小了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 ,但由于它们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进行的 ,在投融资、理财、调动各方积极性等诸方面均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条件下 ,第三次西部开发需要新的思路和新的措施。在这方面 ,我国西部开发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现阶段,区域问题与民族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以延边、恩施、湘西3个州为例,它们不属于西部地区,却能“享受”西部开发的待遇。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给各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也面临立法困境,由于受到各种地方利益、民族利益特别是政策因素的影响,其内部非法治化倾向不断凸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加强民族区域自治,亟待重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机制,改革审批程序,推进立法进程,必须规制政府行为,促使政策法律化,把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法治方略有机结合起来。要吸收有益经验,优化法治环境,增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严琼 《攀登》2000,(Z1)
人才匮乏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应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力度 ,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智力基础。一方面 ,要处理好用好现有人才与引进外部人才、提供物质条件与创造发展机会等关系。另一方面 ,要树立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思想意识 ,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潜力 ,制定相应的开放性政策和激励措施 ,积极吸引国内外的优秀人才到西部地区工作。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加快人才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9.
李少华 《攀登》2006,25(6):105-108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相对滞后,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必须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高西部人口素质,制定并落实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营造人力资源开发的人文环境,实现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目标,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湘 《攀登》2007,26(6):116-119
人才资源开发是西部地区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如何加快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是西部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西部地区要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必须加快人才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的基本素质和劳动技能,从而提高人力的直接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