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访问记李天昌1995年6月19日至25日,我们应新加坡李氏总会的邀请,以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总会的名义组团,对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新加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访问团于6月19日21点20分顺利到达环境优美的新加坡国际机场。在这里等候的是新加坡李氏总...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虽是个弹丸小国,却有着十分多元的文化。除了占人口总数3/4的华人外,还有马来人和印度人(泰米尔人),各民族和谐共处,各自保留着独特的生活习性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为新加坡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在新加坡,实笼岗路(Serangoon Road)一带是印度社群聚集的地方,这里充满了印度风情,好似印度的缩影,人们习惯把这里称作“小印度”。  相似文献   

3.
1992年初,邓小平到我国南方考察时指出:“广东20年将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还提出:“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当时,我正在担任中国驻新加坡大使,听到这个讲话后,我十分高兴,马上召开使馆全体会议,讨论和研究进一步考察新加坡的社会管理和反腐倡廉问题。1992年7月,以中共中央宣传部徐惟诚副部长为团长的精神文明考察团(包括中央办公厅、中联部、文化部、研究室等)到新加坡访问。新加坡党政领导人…  相似文献   

4.
1965年独立时,新加坡处于一种经济萧条、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社会动荡、国际环境险恶的局势之中。然而,经过30余年的发展,新加坡不仅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而且实现了国家现代化,跻身发达国家之列。那么,新加坡为什么能取得这种成就?其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其答案在于新加坡成功地推行了“生存政策”。新加坡的“生存政策”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安全等多方面的内涵。新加坡的外交政策是其“生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成功的外交政策及由此而开创的良好的对外关系是“生存政策”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对整个“生存政策”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旅游》1995,(8)
新加坡旅游促进局免费向游客提供一套介绍新加坡的旅游手册,内容包括购物指南,住宿安排以及家庭型的旅游活动介绍,等等。 整套资料共分16册,还包括一张清楚标明各景点,酒店,医院,地铁线的新加坡地图。 首先介绍“新加坡指南”,这是每一个旅游者的必备之物,而且便于随身携带。它不仅概括介绍了美丽的新加坡,还介绍了一些在新加坡旅行的基本常识,比如兑换货币,办理海关手续及往返新加坡的航班航线等。 其次,“新加坡旅行指南”也是本相当有用的小册子。它介绍了新加坡  相似文献   

6.
政府作用与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丛德奇一、新加坡宏观经济概况新加坡被称为亚洲的“四小龙”之一。其经济增长迅速,富有活力。自1965年新加坡独立起,经济发展就逐渐具有开放式的所谓“橱窗经济”的特点。国民经济增长率一直较高,收支平衡,而且政府部门还有较大的预算...  相似文献   

7.
赵颖 《丝绸之路》2012,(20):53-58
在南洋诸国华文文学研究领域中,新加坡有大量华文旧体诗文本,但华文旧体诗论述极少。事实上,新加坡旧体诗的作者,主要由新加坡的“过客”、新加坡的“流寓”者和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三类人构成。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传播途径有报纸及其副刊、诗集、社团传播和网络传播。通过对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文学史定位及其价值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新加坡华文旧体诗是海上丝绸之路华文文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旧体诗海外创作的行为意义大于写作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2年2月初,我到新加坡去探亲,听说这里有个“晚晴园”,孙中山当年曾经居住和工作过。人们都知道,孙中山被迫流亡海外大约20年之久,在日本、美国、南洋(即东南亚)、欧洲各国华侨聚居的几十个城市,风尘仆仆,奔走呼号,争取他们对革命事业的支持和帮助。不过,关于孙中山在新加坡的活动,一些传记中大都记述得很简略,因而,我对“晚晴园”发生很大兴趣,三次前往参观采访。  相似文献   

9.
伍振 《丝绸之路》2008,(8):68-70
新加坡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且不说那一入夜就七彩变幻的鱼尾狮,且不说那高达75层的世界最高饭店史丹佛酒店,且不说那典雅圣洁的国会大厦,且不说那诉说新加坡古往今来的凯文与安德森桥……在这里,穿着火爆的朋克少年与盈盈碎步沙笼裙的马来服女子擦肩而过,在这里,你可以买到便宜的免税法国香水、化妆品……  相似文献   

10.
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梁元生博士的新书《新加坡华人社会史论》已于2005年2月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和八方文化创作室联合出版。该书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南亚华人研究丛书之八。该书共分十章,分别是早期新加坡之“士人社会”、十九世纪新加坡华人社会中“士”阶层之分析、十九世纪末期新加坡华人社会中之士人雅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星沪之间两本游记的解读、十九世纪末期新加坡的儒教复兴运动、早期新加坡华人基督徒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回应、早期新加坡华人社会中两个潮人家族之历史考察、二十世纪早期新加坡…  相似文献   

11.
今年7川,新加坡的五个学术团体组成联合文化活动委员会(“文委会”)。这五个学术团体是:南洋学会、新社、新加坡文化研究会、新加坡亚洲研究会和儒学研究会。数十年来,这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成立的学木团体出版了《南洋学报》、《南  相似文献   

12.
赵雷 《旅游》1999,(10)
新加坡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国际都会,一个东西方文化和谐交融的热带岛屿。在新加坡,传统与现代并存,新旧纵横交错,到处有令人雀跃的惊喜。在迈向千禧年的时候,新加坡旅游局盛情邀请世界的游客前来体验新加坡丰富多彩的多元种族文化.品尝道地的美味佳肴,游览世界级的优美旅游景点.感受新加坡独有的魅力。多元种族的新加坡新加坡太小了,647。5平方公里的国土没有北京的海淀区大,当地旅行社推出的环岛观光名为“新加坡缩影”,设计的行程也只有三个半小时。新加坡的天然资源匮乏.人就是它的唯一资源。大约170年前,莱佛士爵士开拓新…  相似文献   

13.
12月份,祖国的北方还是冰天雪地,我们一行来到了终年都是夏季的新加坡。它是一个海岛型的城市国家,阳光明媚,雨水充足。到处绽放着斑烂的花朵,海风摇曳着翠绿的树草。在这里一朵花、一棵树、一片草坪,一座座不同色彩、风格迥异的建筑物,一切好像是经过精心的构思,和谐的融入在一起,呈现出令人陶醉的温馨、安静、祥和。绿化于细微处见精神早有所闻,新加坡的绿化在世界上堪称一绝。百闻不如一见,新加坡政府环境发展局高度重视美化环境,从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泰国招聘了3200多名园林工人进行绿化工程。他们的月薪待遇从900…  相似文献   

14.
近来,中国的一些领袖与学者,认为新加坡社会秩序井然,经济发展蓬勃,值得学习。一时,中国上下似乎都有同感。一些人发表言论支持,一些人还特别到新加坡去实地考察,蔚为风气。 新加坡的长处相当多。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它有一个极为有效的司法制度。法令严明;任何被颁布的法令都严格推行,真正做到“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地步。此外,它有一套继承自英国的文官制度。所有公务员都听命于执政党的政策,行政上讲究效率,而且以“为人民服务”为目的,不可以搞“官僚”,更不可以依势凌人,必须真正成为“人民公仆”。另一点是新加坡具有远近驰名的反贪…  相似文献   

15.
《世界》2008,(4):19-19
纪录就是用来破的。在举世闻名的伦敦眼风光若干年后,近日揭幕的“新加坡摩天观景轮”身高165米,高出伦敦眼30米,成为了新的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北端有一占地几十公顷的天然公园,这就是新加坡鸟类自然保护区。这里不同于一般公园,它是由湖泊、沼泽和树林构成的,隔着马六甲海峡与马来西亚相望。在宽阔的湖面上、沼泽地里以及密密的树林中栖息  相似文献   

17.
一、新加坡的交通发展 19世纪初期,新加坡的部落是沿河发展,水路交通是主要的,陆路交通只存在小路。1819年拉弗尔斯为新加坡的近代化奠定基础。1822年拟定了最初的城市规划法确定了互相直交的路网,主要道路宽16米,马道宽4米,步道宽2.5米。 1840年到1868年与庄园发达的同时,道路向内陆伸延,多是宽6米的砂石路。1896年新加坡有了汽车,1920年因汽车增加砂石路巳不能满足交通的需要,改为铺装沥青的方针,这时道路总长为190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华人妇女社会、家庭地位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华人妇女地位的变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传统社会的妇女向移民社会的妇女、以及向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妇女演进的问题;同时,也是研究新加坡华人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可以说,新加坡华人妇女从昔日被贩卖来的“猪花”①、“妹仔”②成长为今日享有较高地位的现代女性,其间是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和历史背景,并由此而构成其自身的发展过程的。本文拟就新加坡华人妇女社会、家庭地位的变迁做一初步探讨,作为研究新加坡华人妇女问题的第一步。一移民新加坡的早期华人妇女(一)“猪花”──早期华人妇女…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成立五周年以来,在推动学术研究,加强文化交流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为了纪念该会成立五周年,出版了《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五周年纪念特刊》。特刊登载了新加坡社会发展部长黄权诚,社团领导,各国研究机构、团体、  相似文献   

20.
论新加坡的教育改革高芳英新加坡是个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国家,但现在已跻身于发达国家的行列。探寻其成功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教育改革与不同时期经济建设的重点相配合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自二战结束以来,新加坡曾多次进行教育改革。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以新加坡副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