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下兴衰     
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淮安河下.位于淮安新城之西、联城西北,其西、南阻里运河,北侧为古淮河山阳湾。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沟通江淮,邗沟入淮处末口(在河下北辰坊.即邗沟的北端)筑有堰坝.保证运河水位。过往舟楫须到此盘坝入淮。河下地处古邗沟入淮处,是古北辰坊的一部分,所以河下的历史非常悠久。宋代,河下称满浦,筑有通运软坝称满浦坝,建有蓄水石闸称满浦闸。  相似文献   

2.
花玲 《沧桑》2009,(4):13-14,33
城镇是区域的核心,而区域则是城镇的基础,城镇的盛衰与其区域社会背景和历史状况休戚相关。淮安河下镇从明代到清代中叶盛极一时,然而晚清以来逐渐趋于式微。本文试从晚清以来河、漕、盐三大政策的骤变来探析晚清淮安河下迅速走向衰落的原因,并期望对今天河下之地的振兴与发展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河下古镇并不大,可它却因独特的饮食文化成为淮扬菜的重要发源地,别以为它十分古老,它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地,因为它的存在,使得江淮地区变得躁动而深沉。徜徉河下古镇,你会为这里曾经诞生过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等众多历史名人而敬仰不已,悠闲而自得的古镇,以其古朴、典雅的山水一色,让人回味,引人遐想。  相似文献   

4.
2006年4月30日,日本《朝日新闻》副刊部主编穴吹史士、摄影记者白谷达也,在山东枣庄学院古文化研究所所长李锦山的陪同下,来到淮安河下古镇,探寻《金瓶梅》创作的地理背景。《朝日新闻》来淮的缘由土生土长的山东枣庄人李锦山是山东"金学界"的异类,有别于山东"金学界"金瓶梅的创作背景地为山东"东平"、"临清"之说,他认为金瓶梅的创作背景不是在山东,而是在运河沿线的重要城市淮安,先后发表了《〈金瓶梅〉地理环境"淮上"  相似文献   

5.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流传了千年,也让扬州美名流传了千年.但说起“扬州游”攻略,除了扬州园林景点外,扬州美食是绝对不可错过的重要一环.无论是历史悠久的淮扬菜,还是街边巷尾的扬州“小吃刮”,又或是口味不一的外来美食都值得慢慢品味. 不管你是否来过扬州,狮子头、扬州炒饭……这些大名鼎鼎的淮扬美食菜肴你一定听说过.事实上,文献记载中的淮扬菜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它的代表菜式数不胜数,而类似于“红楼宴”、 “盐商宴”等文人菜宴更体现了扬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淮扬菜,是传统的四大菜系之一,是以淮安和扬州为中心的淮扬地域性菜系,流传与形成于江苏淮安、扬州、镇江一带.淮扬菜注重刀工,讲究火候,口味清淡微甜,主要菜品有狮子头、软兜长鱼、拆烩鲢鱼头、水晶肴肉、文思豆腐、三套鸭、烫千丝、以及文楼汤包、扬州炒饭等.  相似文献   

6.
正过去只要一提起苏北,人们总会同贫穷落后划上等号。唯有京杭大运河,给流经的扬州、淮安、宿迁、徐州的苏北段,贴上古老而文明的标签。苏北运河全长404.5公里,占京杭大运河的近四分之一。她北起苏鲁交界的微山湖畔,南到扬州南郊的长江岸边,流经苏北4市11县区。有人说,是隋炀帝为了看琼花,才开凿的大运河。其实,早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就开挖了苏北运河最早的一段——邗沟,即是现如今扬州到淮安的一段。而隋朝以及后来的历代王朝,只  相似文献   

7.
春晓 《旅游纵览》2017,(5):102-105
正据史料记载,有“开国第一宴”之称的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首次举办的招待宴会,毛泽东提议,采用“恩来家乡的淮扬菜”。淮扬菜,姓淮名扬,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扬”即以扬州为代表的长江流域,“淮”即以淮安为代表的淮河流域。但淮扬菜并不单纯是地理上的习惯说法,而是突出了淮扬菜在其形成发展中的地位。明清之前,淮安、扬州都有各自的饮食系统,明清之后,二者相互渗透,逐渐融合,并糅合南北风味为一炉,形成统一的菜系,“淮扬菜”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中,31个遗产区共列入27段河道、58个遗产点,其中淮扬运河扬州段遗产区共有6段河道和10个遗产点列入。淮扬运河扬州段淮扬运河扬州段北起里排河与大运河连接处,南至长江边的瓜洲镇,全长151.3千米,地处江淮平原,东以里下河水网地区为界,西与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等四个湖泊毗邻;北接淮安楚州,南至扬州邗江区瓜洲镇入江口,在大运河扬州段遗产区,自北至  相似文献   

9.
明代,凤阳巡抚通常兼任漕运总督,辖凤阳、庐州、淮安、扬州四府及滁、和、徐三州,驻淮安府。但成化、正德、嘉靖、万历年间漕运总督与凤阳巡抚抚曾四度分设。《明实录》、《大明会典》、《明史》等典籍均未载明漕、抚分设时凤阳巡抚驻地。而地方志记载了嘉靖、万历年间巡抚的移驻地点。嘉靖年间漕、抚分设时凤阳巡抚基本以扬州府城为正式治所,其间因战事变化而短暂驻扎泰州、淮安等地。万历年间,巡抚移驻泰州,但有关志书记述尚有抵牾、疏漏、不实之处。笔者拟就此做考订、辨析。  相似文献   

10.
清江浦楼记     
淮安河下至马头之古运河日清江浦,东接邗沟,贯淮扬而南达苏杭;西连清口,汇黄淮而北极京津。虽长不及六十里,然明清两朝,三千里运河莫险于此,其关键亦莫重于此也。清江浦楼始建于清雍正七年,位于洪门街尽头,踞岸俯河,不宜登临,唯横额“清江浦”三大字,备往来舟楫之标识也。  相似文献   

11.
正截至目前,由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选编、凤凰出版社出版的《江苏历代方志全书》(下称"全书"),已完成省部和江宁、苏州、常州、镇江、扬州府部的出版,另有淮安府部、徐州府部即将出版,合计出版历代府州县志与省志351种395册。其中天启《淮安府志》、康熙《泗州通志》、民国《江苏备志稿》等孤本、稿本志书,是历史上第一次面世。这些志书是江苏劳动人民千百年辛勤劳动的结晶,世代传承的乡土基因与精神家园。由于年代久  相似文献   

12.
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收藏有一幅“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悼周恩来诗的手迹:戾气延中夏,苍茫落大星;天维倾一柱,地角塌长城。八亿人民望,三千世界情;妇孺齐痛哭,遗爱见平生。化悲为力量,将此报英灵;饥溺吾同奋,安危公独膺。松摧风肃肃,月堕泪冥冥;一滴千行下,诗成永夜灯。公元一九七六年元月十日林散之时七十有九这是林散之先生晚年遗墨,笔法娴熟,如行云流水,高雅淳和又富新意。1991年笔者参加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的筹建,分工负责文物和字画征集工作。那年夏天前往扬州组织书画笔会时,从原扬州市外事办公室主任朱小平那里征集到一幅林散之先生自…  相似文献   

13.
综合奖 六合年鉴润州年鉴宿豫年鉴 鼓楼年鉴建邺年鉴 特等奖 江苏年鉴武进年鉴 一等奖 苏州年鉴无锡年鉴淮安年鉴 南京年鉴扬州年鉴连云港年鉴 常州年鉴镇江年鉴 张家港年鉴江阴年鉴靖江年鉴 宜兴年鉴栖霞年鉴 二等奖 盐城年鉴泰州年鉴 高邮年鉴秦淮年鉴金坛年鉴 涟水年鉴鼓楼年鉴宿豫年鉴 泰兴年鉴丹徒年鉴丹阳年鉴 高淳年鉴下关年鉴京口年鉴 南京卫生年鉴无锡民营经济年鉴 单项奖 框架设计特等奖 苏州年鉴 武进年鉴 一等奖 江苏年鉴 泰州年鉴 南京年鉴 连云港年鉴无锡年鉴淮安年鉴 宜兴年鉴江阴年鉴张家港年鉴 丹阳年鉴靖江年鉴 二等奖 盐城年鉴扬州年鉴 鼓楼年鉴栖霞年鉴秦淮年鉴 涟水年鉴宿豫年鉴常熟年鉴 建邺年鉴江宁年鉴高淳年鉴 六合年鉴丹徒年鉴金坛年鉴 南京卫生年鉴 条目编写特等奖 江苏年鉴 张家港年鉴 一等奖 苏州年鉴无锡年鉴南京年鉴 淮安年鉴镇江年鉴扬州年鉴 常州年鉴连云港年鉴 江阴年鉴武进年鉴栖霞年鉴 靖江年鉴金坛年鉴丹徒年鉴 涟水年鉴 南京卫生年鉴 二等奖 盐城年鉴泰州年鉴 高淳年鉴宜兴年鉴高邮年鉴 秦淮年鉴江宁年鉴京口年鉴 常熟年鉴下关年鉴泰兴年鉴 徐州市教育年鉴无锡民营经济年 鉴 装帧设计特等奖 苏州年鉴 一...  相似文献   

14.
大运河苏北段,北起苏鲁交界的大沙河口,南至扬州六圩运河口,包括不牢河、中运河、里运河,全长404公里。连同微山湖西线航道,计461公里。这段运河.是大运河上最早的人工航道和自然航道之所在,是扬州、淮安、宿迁、徐州等城市的母亲河。这段运河,北接山东运河,南连江南运河,承担着向长江三角洲这一我国制造业中心运输煤炭等资源的大任。大运河苏北段的变化是新中国60年沧桑巨变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5.
这次我和社里的同仁分头采访京杭大运河沿线的重要城市。虽是走马看花,但运河两岸的美丽风光、名胜古迹、风俗民情真是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所到之处无论与当地的干部或群众谈心,他们几乎都说自己这里是大运河畔最重要的城市。北京、杭州自不必说,是大运河的起讫点,干百年来无数南东北往的船只都以它们为最终目的地。济宁的朋友说: "济宁就是中国运河之都,元、明、清三朝督理运河的最高机构在济宁,官员可达正一品啊!"淮安的朋友说: "只要想想为什么大运河国家博物院选址在淮安?再看看近来发现的漕运总督衙门遗址那种气派,一切都明白了。"扬州朋友说: "大运河最早是春秋末吴王夫  相似文献   

16.
杨乃运  李晔 《旅游》2006,(6):52-55
淮安的水城水乡文化丰厚得超出想象,最经典的人物之一是六下江南的康熙。淮安水文化大部分与康熙无关,但大部分水文化的精髓都在康熙走过的地方。游淮安,瞅不冷,你就踩在康熙爷的脚印上。  相似文献   

17.
5月17日到1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率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来我省京杭大运河流经的邳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市实地考察。委员们对江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喜人成就表示由衷的钦佩和赞  相似文献   

18.
淮安自古便是南北交通要道。明清时期,淮安是黄、淮、运的交汇处,为漕运和商旅必经的咽喉要道。淮安作为漕粮转运的一个重要枢纽,明清时期这里设有包括漕运总督在内众多的漕运管理机构和官员,其中就包括淮安运河水次仓——常盈仓。淮安运河水次仓的设置与沿革明代淮安是漕运重地,江南几乎所有的漕粮都要从淮安起运,中央政府为加强对漕粮的存储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清江大闸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淮安市区里运河上,历史上是京杭大运河的漕运襟喉,是目前京杭大运河上仅存的维护得最好的一座古闸。闸下的里运河东西贯穿淮安市区.闸上的若飞桥连接淮安市区的清河、清浦两区。  相似文献   

20.
明代南直隶扬州、淮安府境内,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淮河、大运河以及数十条运盐河纵横若织,水路运输条件得天独厚。在淮、杨二府濒临黄海地带,亭池、卤地遍布,盐业资源十分丰富。淮南地区以煎熬法、淮北地区以摊晒法生产食盐,两淮地区构成了明代最大的海盐产区。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刚刚建立了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便设置两淮盐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