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谈《契丹藏》的雕印年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契丹藏》有两种版本《文物》1982年第6期刊载有关《契丹藏》(亦称《辽藏》)的报告及论文,断定《契丹藏》是在辽圣宗统和年间雕印的,因而称之为"统和藏"。笔者对此持不同意见,曾撰《<契丹藏>的雕印年代》一文(载《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第5期),认为:《契丹藏》的雕印始自辽兴宗重熙年间,终于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年)。1986年,《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第9期发表了《论辽朝大藏经的雕印》一文(以下简称《论辽藏》),作者经过多方面考证,再次断定:《契丹藏》雕印于辽圣宗时期。拜读此  相似文献   

2.
3.
金源之际,雕版印书相当发达。最著名的工程之一是河东南路解州天宁寺雕印的《大藏经》,即佛教经典《金藏》,因原藏于山西赵城县广胜寺,又称《赵  相似文献   

4.
有关《契丹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炤 《文物》1992,(11)
《应县木塔辽代秘藏》(以下简称《秘藏》)一书的出版,使我们得睹此项珍贵藏品的全貌,欣喜之至。经反复披览,发现有些问题仍值得商榷,现记于下,以供同好进一步研讨。  相似文献   

5.
《契丹藏》与《开宝藏》之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宝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雕印版佛教大藏经,历来受到尊崇。《契丹藏》是第二部雕印版大藏经,仅晚于《开宝藏》几十年,也一向为世所重,但因无印本传世,被称为"神秘的大藏经"。直到1974年,山西应县木塔佛像内发现《契丹藏》部分原卷之后,学术界才有可能对它进行深入研究。近10年来,学者们分别对《契丹藏》和《赵城金藏》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考索,揭示出不少前所未知的史实,使我们能够对《开宝藏》和《契丹藏》的差异、短长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比较。这一问题在汉文佛经史上关系较大,本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真身宝塔所出佛藏,在1939年维修寺塔时已知为残卷,故有人否定其重要价值,或谓其中的某些刻经题记为人所共知,或谓“决非宋版,纸色是明物。”我们在《法门寺调查简报》等文中,对上述说法进行了一些澄清,肯定它为宋元版藏经。现就这批新发现和日本的收藏,对《毗卢藏》和《普宁藏》的刊刻年代提出几点看法,与国内外持不同意见者商榷。第一部分关于《毗卢藏》的刊刻年代我国木版大藏经的雕造,以宋太祖开宝四年始刻的《开宝藏》为最早。此后,有辽  相似文献   

7.
自本世纪初以来,国内外研究契丹史者不乏其人,各种著述亦不少见,但是始终无人编著全面、系统介绍契丹族的专史。张正明同志所著,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契丹史略》,则填补了这个空白,成为国内第一部关于契丹族的专史。《契丹史略》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又多有发挥和发现。《契丹史略》的问世,是近年国内外契丹史研究的一项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1987年春,台北故宫博物院曾举办一次《故宫历代铜印特展》,展品共300方,是从乾隆时期搜集的《金薤留珍》、热河行宫避暑山庄藏印以及毓庆宫藏印等1648方古玺印中精选出来的。此次展览还出版了一本《故宫历代铜印特展图录》(以下简称《图录》),由张光远先生编辑并作释文,台北故宫博物院1987年7月出版。其中第82页编号印3的一方,鼻钮,长3.11、宽2.95厘米,印面铸阳文四字。(图一)此印原为毓庆宫旧藏。《图录》的编者将此印的年代定为周,并解释说:  相似文献   

9.
评《契丹族文化史》张国庆契丹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颇具影响的北方民族,兴起于元魏,消亡于蒙元,历千余年。契丹人曾建立辽、西辽和后西辽三个王朝政权,活动范围达及西域、中亚及西亚地区。契丹民族不但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考察契丹民族的种种文化现...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得知山西高平县博物馆征集到两卷《开宝藏》,且是迄今存世雕刻时间最早的两卷。惊喜之余,于1993年4月8日,赴高平县观看了经卷原件,并同时拜访了在征集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的高平县博物馆馆长常四龙同志。据常讲,此3卷经(包括一卷其他宋刻经),是他从该县农民焦玉书手中征集到的。焦是该县城南河西镇新庄村人,其岳父(已故)抗  相似文献   

11.
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四册《一统志》抄本,编纂体例与康熙年间《一统志》馆总裁徐乾学制订的《大清一统志凡例》相契合,政区立目、建置沿革的下限均为康熙初年,户口及田赋等统计数据均与乾隆八年刊刻的《清一统志》有着很大的差异,因而该抄本形成于徐乾学任总裁官时期,也就是在康熙三十三年前。该抄本成书年代的确定,有助于深入了解康熙年间《一统志》的修纂过程和体例变化。该抄本也是研究清初云南历史地理相当重要的史料。  相似文献   

12.
叶隆礼和《契丹国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丹国志》在元修《辽史》之外,是现在仅存的一部纪传体辽史。然而它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史料价值等问题,均有争议。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的一得之见,以期专家、读者们教正。一《四库提要·史部·别史类》对本书有这样的介绍:《契丹国志》二十七卷、宋叶隆礼撰。隆礼号渔林,嘉兴人,淳祐七年进士,由建  相似文献   

13.
契丹族的再生仪,属于辽代礼仪中的嘉仪。再生仪带有较强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是契丹族礼俗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关于再生仪,在《辽史》卷五十三《礼志》中记载:“再生仪:凡十有二岁,皇帝本命前一年季冬之月,择吉日。前期,禁门北除地置再生室、母后室、先帝神主舆。在再生室东南,倒植三岐木。其日,以童子及产医妪置室中。一妇人执酒,一叟持矢箙,立于室外。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证了黑城写本《景德传灯录》的年代、所依据的底本、传入黑城地区的时间等问题,认为该写本所依据的底本是现在传世的最早版本,可能是《熙宁藏》或更早的版本。  相似文献   

15.
在前辈学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松江府海塘图》和乾隆《太镇海塘纪略》中所附地图的比对,可知两图所载各县海塘长度的差异主要是由各自丈量尺度的不同造成。加之镇洋北岸海塘长度以及两图所示地域范围的差别,可以判定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的《松江府海塘图》绘制于乾隆十七年,该图更名为《乾隆松太海塘图》较为合适。《乾隆松太海塘图》是清代江南海塘的通塘体系形成之前最完整的一幅海塘图,图中所画内容反映了官方绘制江南海塘图"兵农并重"的特殊要求,是同类海塘图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16.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塔系木结构,遂以"应县木塔"闻名于世,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之木塔。1974年7月于四层主像——释迦牟尼腹内,发现了一批极其珍贵的辽代文物,其中以十二卷《契丹藏》和其它三十五卷辽代刻经数量最大,内容也最丰富。本文仅对此略作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虏廷杂记》已久无完壁传世,是一部佚书,现在我们仅能凭借保存在宋元史书、笔记中的某些片断窥其原貌。契丹族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在辽代还曾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本民族的历史学,遗憾的是今天我们已无从见到完整的契丹史书原本了。《虏廷杂记》作者赵至忠虽非契丹族人,但他早年任职契丹朝廷,书中所记史实,当有所本。我们在考订此书流传原委的同时,附带研讨契丹史学源流及其特点,庶几可填补中国史学史研究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18.
韩国明知大学教授金渭显著。台湾华世出版社1981年出版。定价台币180元。 金渭显教授为“中国台大”陶晋生教授弟子,陶又继承姚从吾治辽金史。故渭显教授治学实学自中国。而又广泛利用中、韩及西方诸国史料,着眼点系在契丹、高丽、女真史者略有不同,并可互为补充,实为一可资参考之著作。  相似文献   

19.
1981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文物工作站在察右前旗豪欠营的一座经考古工作者定为中晚期的辽墓(编号六)中清理出一具契丹族女尸。虽经历八九百年却保存相当完整。这一发现引起文物、考古、医学,博物馆等有关单位的重视。科学工作者并做了解剖、化验、分析等一系列研究及修复工作,获得了各种数据。例如,女墓主身高为一点五七米;血型已测知为B型;其年龄约三十上下等等。1982年,乌兰察布盟文物工作站和北京自然博物馆共同举办了《契丹女尸展览》,从10月下旬起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出一个时期。展品除各种实物外,并附有复原像、墓室模型等品。另外,还陈列有豪欠营二、三两号辽墓的实物和模型。女尸出土于一座一人多高周围不大的石券墓穴里,没有棺椁,只有砖砌的尸床,床里积满了潮湿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由“马臀烫印”对波士顿本之版本年代、成画时间、描绘族别等问题进行检视。研究结果显示.波本烫印字样暴露出鉴识学上的破绽.此一破绽不仅提供了理据确凿的关键性证据,亦足以推翻前人对波本既有的版本认识。作为“祖本”——波本之马臀烫印出现了不该出现的讹误字样,而所谓的“摹本”——台北故宫本之烫印字样却悉数正确,这暗示波本既非刘商谱系本之祖本原型,亦非台北本之底本.台北本很可能才是成画年代更早、更为精确之南宋古本。其次.波本应非如前人所认定绘成于北宋中晚期或南宋初年,其成画年代应下推至南宋中晚期。再者,波本绘有1119年后始见于历史之女真字{(?)}烫印,这是判定该本描绘对象之族属必为女真族(而非契丹族)的最佳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