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公堤"是历史上江苏海岸开发与人类适应的重要标志,史籍中对其记载丰富而复杂。通过梳理、分析文献等研究表明,"范公堤"指代对象存在不断泛用现象,并非只是淮南堤堰的统称。尽管"范公堤"在淮南仍是历史共识,但与淮北堤堰也可能被泛称为"范公堤"不矛盾。利用文献比较、空间复原分析,考证了明后期淮北莞渎场捍海堰与安东县古淮堤的大致线路与分布,因与淮南"范公堤"邻近、功用相同,它们也被泛称为"范公堤",而非文献错记。  相似文献   

2.
时光倒流到1958年夏天。在那个时候,谁不知道福建前线有个被国民党占据着的金门岛,谁不知道那震天撼地的炮击金门作战?可是,有多少人知道这场炮战是毛泽东主席在日理万机之余周密策划直接指挥的呢?是的,毛泽东亲自导演了炮击金门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观。  相似文献   

3.
正12身世的秘密如果不是两个朱氏兄长说漏了嘴,范仲淹也许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秘密。有一天,范仲淹从醴泉寺回家去取米粮,快到家的时候,几个坐在路边抽烟聊天的乡民一看见他就说:"朱说回来了?你那两个哥哥要是有你一半懂事就好咯。"范仲淹被乡民的话搞得一头雾水,问道:"我哥哥他们怎么了?""怎么了?手痒呗!"一个名叫李高的乡民笑容诡谲,做了个赌博的动作。一个名叫刘世举的乡民插话道:"朱家那两兄弟照此发展下去,迟早会把他老子那点家产败光的。呵呵。"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的小学课本中就有一篇很名的课,那就是《毛主席看望关向应同志》。很多人大概对这篇章都不陌生,差不多都背诵过这篇章。但是这篇章的作是谁呢?过去课本中的注释是“佚名”,也就是说不知道确切作是谁。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小学课本中又有了名字。这篇章经过多年流传,字显然有所改动,然而这篇章到底最早出自谁之手?谁是这篇章的第一作呢?  相似文献   

5.
正历史总是容易忘记"第二人"。例如,我们都知道哥伦布第一个发现了新大陆,但谁会记得和他同船而行,第二个登陆美洲的水手?曾经征服过无数观众笑点的印度喜剧《三宝大闹宝莱坞》有一段经典对话:以苛刻著名的某大牌教授为了激发学生努力向上,问道:谁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众学生答曰:阿姆斯特朗。教授又问:那谁是第二个呢?偌大的课堂,顿时鸦雀无声。的确,我至今也记不起第二个登月的宇航员,尽管我曾经专门向专家求教过,也曾得到过  相似文献   

6.
<正>一、哈尔滨市几岁了?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素被誉为"东方小巴黎"。若把哈尔滨市说成"地球人都知道",似乎有点为过。若说哈尔滨市"国内外远近知名,无人不晓",那肯定是恰如其氛的。尤其是久居哈尔滨市的本地人,每每提及哈尔滨市的风物特产,无不赶紧竖起大姆指。是啊",谁不夸俺家乡好"呢!媒体近日报  相似文献   

7.
“选谁呢?”     
"选谁呢?可得好好想想……"老汉专注于刚发下来的选票,凑得更近,是为了看得更清。此时,估计已有众多名字在他的脑海中打转,谁会是他的"意中人"呢?今非昔比的日子,老花镜下的思索,见证了流淌在人们手中的基层民主。"选谁呢?可得好好想想……"老汉专注于刚发下来的选票,凑得  相似文献   

8.
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把巴陵胜状描绘得淋漓尽致、情景交融,近千年来无人能够超越。但范仲淹从来没有到过岳阳,这已是经过考证得出的结论。那么,范仲淹为何对岳阳楼,及其周围的地理环境和景观如此熟悉呢?一直以来比较正统的说法是滕子京把《洞庭晚秋图》寄给了范仲淹,范仲淹根据图画写出的文章。对此,历代都存在争议。确实,单凭一幅画能写出这么美妙生动的  相似文献   

9.
清晨,纳托尔坐在书桌前,急匆匆地修改剧本。这部爱情剧马上要上演了,媒体早已将它炒得火热,观众也很期待。可是,女主角却突然病了,只能让替补演员上,所以他需要根据新演员的特点,对几处细节进行修改。"当当当……"这时,外面传来敲门声。纳托尔最讨厌写作被打断,他喜欢清晨工作的习惯,老朋友们都知道,谁会如此冒昧呢?他决心不理会,继续写字。不料,敲门中断了一会儿,又固执地响了起来,断断续续。"谁啊,有什么事?"纳托尔大喊着打开门,却发现外面站着的是一个  相似文献   

10.
轻与重     
小朋友们,看看这四只小动物,你知道它们谁最重、谁最轻吗?请仔细观察天平的倾斜方向,再来说一说吧!Elena姐姐提示:爸爸妈妈要引导孩子一组一组地进行比较,最后根据结果推论出谁最轻、谁最重,千万不可以因为小朋友一时得不出正确答案而着急哦!  相似文献   

11.
后进生的帽子是谁给他们戴上的?戴着这顶帽子,他们的感觉会怎样呢?后进生从什么时候开始后进的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后进呢?他会不会因此而自暴自弃,而这自暴自弃是不是与"他暴他弃"有关呢?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山区,谁都知道,橄榄是很解渴的,而且,它还有一种其它果子所没有的回甜的味道。因此,人们都爱吃橄榄。可是,麂子却不相信,它有一种脾气,对于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总是不大相信。现在它还没有吃过橄榄嘛,怎能相信橄榄会回味呢?  相似文献   

13.
张瑞芳  金以枫 《百年潮》2006,(11):19-25
周副主席说:你对大家一定也不错 1941年夏的一天,我接到通知到<新华日报>位于重庆化龙桥的编辑部去.心想,谁会是我新的联系人呢(作者当时刚入党不久--编者注)?因为姐姐在<新华日报>工作,所以我跟他们社里的不少人都挺熟,虽然彼此心照不宣,知道都是"同志",但互相间谁也不去点破这层关系.  相似文献   

14.
历史时期江苏古海塘的修筑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时期 ,江苏沿海先民十分重视海塘的修筑。唐宋以前 ,古海塘主要分布在海州湾一带。唐代 ,李承在东冈砂堤上修造了常丰堰。宋代 ,范仲淹又在常丰堰的基础上修筑了范公堤。其后 ,海堤又经多次修筑 ,形成了一道北起庙湾 ,南至吕四的巨大抗潮屏障。江苏古海堤的修筑 ,不但促进了沿海开发 ,而且对现今海堤的修建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颖 《百年潮》2013,(4):1-1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政党,都有为之奋斗的梦想。要实现梦想,就要有信仰、有路径。信仰引领方向,道路通往梦想。"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  相似文献   

16.
荔枝湾史话     
马楠 《岭南文史》2004,(4):52-53,56
“凡是到广州的几乎没有一个人不看到珠江,因而没有不想到城西那珠江突出的一小角的荔枝湾,它的声誉早已吸引着远近的游人,谁不想找出点时间去欣赏一下?比方说:有谁到了南京而不想去秦淮河?到了杭州而不走到西湖边上的呢?”  相似文献   

17.
胳膊与脑袋     
<正>《炎黄春秋》以温和和理性的基本格调,发表这么多对国家有积极作用的建设性文章,其实对谁都好,不仅是对社会,而且对于政府也是好事。没有必要因为环境的严峻,我们该坚守的底线不去坚守。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就是"治国不能用胳膊管脑袋"。国家在某种意义上跟人一样,它其实就是人的集体。理性的行为必须是脑袋管胳膊。一个人的胳膊管脑袋,那这个人很不正常,很危险。一个国家呢,一样也是要脑袋管胳膊,不能胳膊管脑袋。国家的胳膊是谁?就是公安、  相似文献   

18.
《神州》2007,(8)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国防部制定的作战计划,一份份被秘密送到共产党手中。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断定,国防部内部有"奸细"。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相似文献   

19.
"东北的原住民?那只能是满族喽。但城市里可没有够得上'原住民'资格的满族,"沈阳的摄影师朋友为了不打击我的积极性,好半天才挤出这么句话。"现在的东北人,绝大多数都是当年'闯关东'从河北、河南、山东闯过来的人。"听了这话,我疑惑了:"沈阳不是有满族人的故宫吗?难道不能说明沈阳是满族的发源地吗?""不--行!可差得远呢!不过,我知道,靠近吉林那边有个满族自治县,而且据说当地还有一族姓肇的人是爱新觉罗家族的直系后裔呢。"……于是,我们开始了走近满族的行程。  相似文献   

20.
距离贝·布托遇刺身亡还不到半年,她的三个子女就相继出任巴基斯坦人民党要职,其中最小的年仅14岁。究竟是谁违背了贝·布托生前"不希望子女从政"的遗愿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