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永强 《丝绸之路》2009,(6):105-107
佛教传入中国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而来,丝绸之路与佛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丝路佛教文化研究是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丝绸之路佛教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尤以石窟造像得天独厚。沿着丝绸之路,自西向东,从天山南北到河西走廊,再到关陇地区,大大小小的石窟寺弥山跨谷,星罗棋布,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内涵丰富的丝绸之路文化。佛教石窟寺构成了丝绸之路的风景轮廓线,是丝绸之路上至关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全面深入研究丝绸之路佛教石窟寺,对于当前促进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
发源于印度的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与中国故有的文化艺术碰撞、交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并产生了众多的佛教石窟寺,麦积山石窟是其中著名的石窟之一,它在丝绸之路佛教文化艺术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丝绸之路开通、印度佛教经像的传入及中国造像艺术、麦积山石窟佛教传入与历代营建、丝绸之路与麦积山石窟营造相关的几个重要人物等进行了论述,侧重丝绸之路佛教文化艺术传播弘扬与麦积山石窟开创和历代营建。  相似文献   

3.
徐汝聪 《东南文化》2014,(5):89-100
僧伽崇拜从唐代开始,直到近代都在佛教信仰和民间崇拜中存在和演变,是佛教中国本土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多类型的僧伽造像是这种信仰的载体。对塔出造像的讨论,有助于对佛塔性质及周边环境和人文历史的论证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僧伽崇拜从唐代开始,直到近代都在佛教信仰和民间崇拜中存在和演变,是佛教中国本土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多类型的僧伽造像是这种信仰的载体。对塔出造像的讨论,有助于对佛塔性质及周边环境和人文历史的论证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约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古南亚大陆、中亚与我国西域、中原的文化艺术,因交流、互鉴、融合而不断丰富、发展、繁荣,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中国的塔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发展充分,形态各异,文化内涵丰富,当为世界之最。丝绸之路塔文化堪称其中最为典型的例证。本文特别关切的,是今天河西陇右地区的佛塔遗迹。  相似文献   

6.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位于丝绸之路中段的河西走廊成了佛教东传和东西方文化密切对话并相互碰撞的前沿。作为佛教文化重要载体,石窟寺在河西大地上分布广泛,为宣传佛教文化和东西文化的交融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石窟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壁画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魏文斌 《丝绸之路》2014,(15):67-80
佛教及佛教石窟寺是古代印度与中国最有特色的文化交流.也是丝绸之路上最能反映东西交流的文化及文化遗存。受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中国自公元2~3世纪也开始了佛教艺术的创作。但在较长的时期内(1~4世纪),中国内地的佛教艺术一直受印度的影响,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如四川及南方出土的汉晋时期的佛教造像,明显受到秣菟罗佛教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人我国。山西是全国佛教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有五台山、玄中寺、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以及遍布全省各地的斑斓多姿的佛教建筑、雕刻、绘画等等。这其中,天龙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壮美的峰林地貌闻名遐迩,为传播中国佛教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佛教旅游文化是我国核心旅游文化之一。然而,在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佛教发祥于印度,自西汉武帝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陆上的丝绸之路,佛教已传入中国民间;东汉班超进一步开通海上丝绸之路,佛教即从陆、海两丝路传入中国。 佛教最初传入贵州,史书并无记载,由于历史上中原罹乱,遗民逃禅,从湖南方向传入贵州;另一路由四川传入贵州。今将佛教在贵州分为几个时期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佛教源于印度。汉武帝开辟西域交通后。佛教传人中国。凉州是中西交通的要道.是佛教传人中国较早且发展迅速的地区。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使者、商贾、僧人等驻足其间。推动了凉州政治、经济、文化和佛教的发展。竺法护、昙无谶、鸠摩罗什、玄奘等一批中外高僧曾在这里弘扬佛法、翻译佛经。凉州本土也造就了许多佛教高僧,如竺佛念、释智严、释宝云等,他们东来西去,  相似文献   

11.
佛塔是随佛教从印度传入的,丝绸之路是桥梁和纽带。大约在西汉末年,佛教由印度小亚西亚地区经中国西域传入中土,作为佛教文化载体的佛寺(包括石窟寺)和佛塔,逐渐在中华大地上出现,成为佛教文化的象征。佛教真正得到大的发展,是在魏晋以后,即两晋南北朝时期。从砖石建筑物的遗存看,佛塔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也是留给后人印象最深的建筑物。伴随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印度佛塔,在这个过程中又融入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容和审美情趣,使得佛塔的建筑样式不断中国化。本文仅以宁夏现存历代佛塔的建筑样式为例,在多元文化时空中,对佛塔建筑样式的变化和文化内涵进行梳理与论述。  相似文献   

12.
公元10世纪前後印度存在着一些“汉寺”,这是以汉僧为主,体现中国佛教及其文化特色的寺院。它们和中亚丝绸之路上其他汉寺一起,构成了当时中国佛教向西流动的场景。如此宗教现象不仅在印度佛教史上,而且在世界佛教史上都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相似文献   

13.
石窟艺术沿着丝绸之路传人中国,在固原这个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扎根发芽。须弥山石窟艺术历时1500余年,是我国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为精美绝伦的一页。作为中国内地石窟开凿最早的佛教石窟寺之一,须弥山石窟的开凿和形成,是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产物,也是丝绸之路繁荣的见证。  相似文献   

14.
博山炉是出现于西汉武帝时期的新器物,它是丝绸之路开通后,受到中国文化和西域文化双重影响下的产物,最初是神仙崇拜的道具,后来转化为佛教用具并传至朝鲜半岛,并在继承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发扬。  相似文献   

15.
刘建树 《丝绸之路》2012,(20):32-34
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印度梵语戏剧主要有两个种类:一类是佛教内容的,一类是非佛教内容的。佛教内容的印度梵语戏剧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播,通过海路传播的主要是以《沙恭达罗》为代表的非佛教内容的梵语戏剧。本文对二者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二者不同的传播路径及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佛塔文化拥有2000余年历史,最初即是伴随着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传播,并由早期类似于印度风格逐渐发展成为形式多样、种类繁复、造型优美、风格独特、可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的佛塔,形成中国独特的佛塔文化。其中西域佛塔是一个亮点,因西域各国的强盛、佛教的兴盛而从形制、规模、结构、功能等方面不断完善,不仅成为西域佛教的象征,也成为西域建筑文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曾谦 《沧桑》2011,(5):92-96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通亚欧大陆的交通线路。丝绸之路河南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佛教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丝绸之路河南段具有鲜明的中原文化和域外文化交融的特点,它所蕴藏的战争文化气势十分磅礴。  相似文献   

18.
试论天水与四川佛教石窟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水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丝绸之路东西往来的陕甘蜀通南北交汇的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交通之要冲.佛教及佛教文化艺术传人中国,东西南北传弘,古镇天水(秦州)无疑会起到桥梁作用.天水历史上曾多次归属陕西、四川统辖,尤其是丝绸之路沿秦岭西行的南侧路线从麦积山石窟下通过,它与陕甘南通巴蜀的大道交汇在天水.佛教及佛教文化艺术沿丝绸之路的传弘,天水与巴蜀必定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谨就佛教和佛教石窟艺术及佛教思想在两地传弘相互间产生的关系谈点己见,以求教方家.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丝绸之路上佛教石窟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本土化或中国化问题,认为进入黄河流域后,在佛教石窟的本土化进程中,洞窟形制的中国化或中原化是其重要的开端,主要表现在洞窟形制自然因素的着重采用和佛殿窟的着重采用上。本文对中原北方地区的炳灵寺、麦积山、云冈、龙门四大石窟早期洞窟形制的自然因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佛教自西汉末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化、艺术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长安地处古丝绸之路的地理起点,又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处于中国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中心的位置,因此在这场外来文化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中,往往得东渐的佛教文化风气之先,而在多元文化因素的碰撞中兼容并蓄,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进而对四周产生了影响力颇为深远的多层辐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