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景超 《史学月刊》2008,(11):34-40
自宋代以来,苏州地区长期流传着"潮过夷亭出状元"的谶语,并且屡有应验。这一文化现象虽是地域文化发展的结果,但也有着深刻的环境变迁背景,它较为精确地反映了娄江水利形势的历史变迁。在文献丰富的江南地区,类似材料亦不少见,显然,深入发掘、利用此类文献材料,将有利于历史环境变迁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兰州市不仅是甘肃省省会所在地和全省的政 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全国的历史名城之一。历史上,兰州 市所在地区的气候并不是象现在这样干燥少雨;兰州市的所 在地也并不是一直在此,它们都经历了巨大的变迁。现在,国 家已决定和启动西部大开发,兰州市的工业在全国具有一定 的地位,兰州市地理位置具有承东继西的战略优势,加强对兰 州市地理环境和城址历史变迁的研究,无疑对兰州市今后的 巨大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居延二千年历史环境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汉代、唐宋、近代为基点 ,回顾了居延地区两千年间的生态环境演变 ,认为人类的过度开发是造成居延绿洲和文明逐渐消失、衰败的根本原因。以历史的实证 ,敲响保护生态环境的警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古遗址、古交通线路的多年考察以及沉积剖面分析,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探讨了塔里木盆地南缘汉代以来在自然与人文环境影响下交通线路变迁的特点。历史上,在汉、唐两个最为兴盛的时期,气候湿润,国家统一,中央政府统辖西域军政事物。自然与人文环境有利于发展。塔里木盆地南缘各绿洲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交通往来频繁,线路稳定、通畅。在此两个时期之后的阶段,自然环境干燥少雨,中央政府衰败,难以顾及和控制西域,地方政权相互角逐争斗。绿洲受多种因素影响迁移、废弃或消失过程中,交通线路变迁快。空间上,东西向的交通线路在和田河与克里雅河之间向南移动了200km左右;克里雅河与车尔臣河之间向南移动了100km左右;和田河以西移动了10-50km;而车尔臣河以东变化不大。南北向的交通线路中,沿和田河的交通线路自古以来一直有人通行,而沿克里雅河的路古代也曾是连接盆地南北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5.
自2500多年前建城至今,苏州城原址历千年而大致格局不变,这在中外城市史上都是罕见的。苏州古城墙现存城门三座分别是盘门、胥门、金门、以及恢复重建的阊门城门及部分城墙。历经2500余年的风风雨雨,苏州古城屡遭战火破坏,但都在不久后即修复重建,其形制规模宏伟壮丽,特别是每门辟水陆两城门,为国内仅有。苏州的城墙与古今中外其他的古城墙遗址相比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末,侯仁之在国家改造西北沙漠的号召下,走上了沙漠历史地理考察和研究的道路,成为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将社会实践和现实任务要求紧密结合”这一特色的重要开拓者和实践者。自20世纪60年代起,侯仁之先后对宁夏河东沙区、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沙漠等地进行考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他又积极推动了从沙漠考察到人地关系研究的转变,带动历史地理学界实现了沙漠历史地理考察和环境变迁研究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7.
历史时期我国沙漠变迁研究与历史地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引言 我国沙漠面积广大,广泛分布于荒漠、荒漠草原和草原地带。在备个地带的沙漠中,都存在着许多古代人类活动遗迹,其中包括许多古代城市遗址:这些古代人类活动遗迹和古城遗址的存在,使得历史时期沙漠变迁研究成为极有吸引力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11月7~9日,由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太原师范学院承办,山西省地理学会协办的"流域环境变迁与历史地理学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兰州寒区与旱区环境  相似文献   

9.
河下古镇并不大,可它却因独特的饮食文化成为淮扬菜的重要发源地,别以为它十分古老,它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地,因为它的存在,使得江淮地区变得躁动而深沉。徜徉河下古镇,你会为这里曾经诞生过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等众多历史名人而敬仰不已,悠闲而自得的古镇,以其古朴、典雅的山水一色,让人回味,引人遐想。  相似文献   

10.
明与北元对峙格局中的洪武朝之东胜卫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松 《史学月刊》2007,(5):35-41
明朝建立后,元朝退居漠北,史称北元。东胜地区处于明与北元斗争的前沿,洪武四年,明朝先于此地初建东胜卫,洪武五年以后内迁大同,洪武二十五年复于原地增置。这一过程反映了明与北元复杂的斗争形势。洪武后期,东胜卫的存在大幅度北移了明朝的边防线,是明与北元实力此长彼消的最终产物。因此,从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的东胜卫变迁是明朝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对边防体系做出的合理调整。这一点对于全面理解明初北边边防格局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黄土高原地区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的研究,在我国历史地理研究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最近由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朱士光先生的《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一书汇集了作者长期来的研究成果。共收集作者23篇研究文章和侯仁之先生的序。该文集是作者在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的承前启后之作。朱土光先生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研究,是受业于两位前辈的师传,承继了两位前辈的研究方向。早在60年代初期,他作为侯仁之先生的研究生,跟随侯先生从事毛乌素沙漠历史地理研究。他不仅和侯先生一起对毛乌素沙漠进行考察,还独自一人到毛乌素沙漠城川…  相似文献   

12.
陈力 《上海地方志》2023,(3):69-78+96
淀山湖的形成和历史变迁与太湖平原的形成与发育密切相关。在自然力与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大约在战国至汉代,今淀山湖地区陆沉为谷水;至宋代与古马腾湖、谷湖等相连才逐渐形成淀山湖。宋元以来,由于泥沙淤积、围湖垦田,淀山湖的湖域面积处不断萎缩之中,其入海泄水通道亦经历了向北流入吴淞江到东南流入黄浦江的演绎过程。  相似文献   

13.
历史时期森林变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森林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它不仅可以提供各项建筑所用的材木,而且可以调节气候,涵蓄水分,覆盖地表,减少侵蚀,还可以有助于保持生态平衡。正是有这样多的效益,它受到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培殖和保护。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环境变迁与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环境变迁与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王守春塔里木盆地东端的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在历史上曾经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一地区在古代曾是塔里木盆地中人类的重要居住地区,也是联结东方和西方的通道——丝绸之路所必经的要冲之地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是中原王...  相似文献   

15.
苍山雪与历史气候冷期变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苍山雪与历史气候冷期变迁研究*于希贤〔作者案:此论文是1978年所撰写的《苍山雪与云南历史时期气候变迁》改题而成。原文为1974年开题研究,经三年努力而成。当时此文经十多次投稿,没有一家学术刊物愿意采用。退稿通知书中有“某些冷、暖时段与竺可桢《中国五...  相似文献   

16.
楼兰古绿洲的河道变迁及其原因探讨西北历史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区,地表径流决定人类居住和生存的空间,是环境变迁的决定因素。楼 兰古绿洲的环境演变及其在4世纪末的最终消失都与塔里木河及孔雀河河水的空间分布密切 相关。石器时代至公元4世纪中叶以前,塔里木河与孔雀河合流,经库鲁克塔格山南麓东流,形 成面积广大的孔雀河三角洲,成为楼兰古绿洲繁荣与发展的基础;4世纪中叶,部分塔里木河水 在营盘附近歧道南流,离开了孔雀河三角洲,楼兰古绿洲开始衰败、萎缩;4世纪末,孔雀河、塔 里木河河水全部南流,孔雀河三角洲水源断绝,楼兰古绿洲衰废、消失。这其中,孔雀河三角洲 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影响孔雀河河道发生变迁的基础因素;人类引流蓄水的捕鱼活动和屯田所 需河渠管理系统的兴废是影响河道变迁的重要人为因素。4世纪中晚期,塔里木河下游与孔雀 河的改道南流是在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北京是河流湖泊纵横、水源丰沛的城市,其中多数河流由于河水清澈、环境优美,成为闻名的旅游胜地。但是,北京南城的龙须沟则因为它沿河两侧垃圾成堆、河水污浊、臭气熏天,是有名的为害一方的臭水沟。  相似文献   

18.
傅恒是清乾隆朝前期的名臣,曾先后经略金川、独赞平准、远征缅甸,他以自己的精明才干,或亲赴前线,或在朝中统筹帷幄,参与乾隆朝前期维护国家安定统一的战争,并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举贤荐能,为朝廷选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文臣武将。  相似文献   

19.
<正>京杭大运河奔腾南下,流经鲁南与苏北。大运河在鲁南与苏北境内有一个复杂变迁的过程,历时千年,河道先后经历了从苏北宿迁境内南北改道以及鲁南境内东西两线形成的过程,历经了许多人间的沧桑,也起到了造福人间的巨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今年 3月 2 7日是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本刊创始人史念海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日。先生生前亲手编定了他的最后一本学术论文集《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这本文集汇集了先生关于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的几乎所有文章 ,集中体现了先生的治学理念和治学方法 ,是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经典之作。遗憾的是未能等到出版先生便溘然长逝。在先生逝世一周年即将到来的时候 ,我们特约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邓辉博士为文集撰写书评 ,谨在此发表 ,以表达我们对先生的深深怀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