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丝绸之路》2010,(17):12-15
甘肃甘南:格桑花开满凉爽的雪域高原 甘南是离内地最近的雪域高原,风光秀美,藏族特色浓郁,境内的高山草原景观是自助休闲旅游者的“背包天堂”。  相似文献   

2.
"神话考古"的若干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发荣 《考古与文物》2005,(2):29-36,42
20世纪研究中国神话的学者大多都注意到一个问题:传世文献中涉及神话的材料不仅少之又少,而且零散不成系统。在这种情况下,王国维先生倡导的“二重证据法”为他们指引了方向。王氏指出:“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王氏当时之所以倡导此法,是因为他深切地感到时人“疑古之过”,其初衷在于补救疑古过甚之弊,欲以“地下”、  相似文献   

3.
小泉纯一郎作为近20年来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在日本政坛刮起了一股强劲的“小泉旋风”,或者说带来了“小泉神话”。人们一度曾相信自民党从此将获得“新生”。但好景不常,小泉内阁很快就显露出“末期政权”的症状。小泉的高支持率已成为昨日黄花。这4年来,日本政治发生了深刻的转型。延续半个多世纪的政坛格局、传统政治模式都在酝酿着和正在进行着有可能是脱胎换骨的变化。这是新世纪日本在寻求新的国家定位和国家战略必然伴随的现象,需要引起人们的密切注意。  相似文献   

4.
汪晓云 《民俗研究》2007,(1):218-229
一、《山海经》:"夸父"神话叙事源头 说到"夸父",我们立即想到"夸父逐日"神话."夸父逐日"神话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山海经·大荒北经》与《列子·汤问》、《博物志·史补》.  相似文献   

5.
6.
正轻轻地,悄悄地,夏,来了。夏说:"来找我吧,让我们一起寻觅夏天的踪迹。"夏夜星空夏夜,天空中,星星奇迹般地展现它优美的身姿,忽隐忽现,仿佛在星空中表演着奇特的魔术。不一会儿,它的好友喜鹊来了,喜鹊搭了一座小桥,让星星表演。星星突然消失了,可一会儿又突然显现了出来,它把牛郎织女魔法般地变在了桥的两边,让他们相会。牛郎看到了织女,织女看到了牛郎,立刻深情地拥抱在一起。星星忽然把他们俩一盖,他们又变回了两颗星,互相看着对方。终于,表演进入了高潮,星星变成了屈原!屈原看着人间的繁华,立刻撰写了一副对联:人天共享合欢乐,天地齐吟合家欢。横批:夜赏人间。说完,他消失了,同时,节目也结  相似文献   

7.
黄复  吕厚民 《旅游》2003,(4):21-23
陕西韩城是史圣司马迁的故乡,可是现在韩城却找不到家姓司马的人家,司马迁的后代哪里去了?这个谜多少年来一直引起史学界的关注,现在它已被当地史学专家破解。我怀着探秘的心情走访了司马迁后代居住的村庄,  相似文献   

8.
9.
20世纪20年代前后,王国维使用“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参证的方法,为中国古史研究开辟了一片充满生机的崭新天地”。而中国的神话学,也受其沾溉不少,因为中国古史和中国神话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常常享用着共同的资料,像王国维考证出的王亥故事,固然是商史研究的重要发现,却同时也为神话研究指点了迷津。  相似文献   

10.
王家台秦简《归妹》卦残辞,经与传本和张衡《灵宪》所引古本《归妹》缀合,得以恢复原貌。它说明秦简、传本和古本《归藏》的内容基本相同。以往“嫦娥奔月”神话最早见于《淮南子》,秦简《归妹》的发现把这个故事产生的年代提前到战国早中期。“嫦娥奔月”神话源于殷墟卜辞的月神“西母”,是从《山海经》“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的月母“常羲”演变而来。这个神话的原型并未涉及到天神羿,所谓“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和“嫦娥,羿妻也”,当是两汉时人撮合的结果。“嫦娥”所窃的“不死之药”,就是“可令人飞行长生”的蟾蜍。她“奔月”的真正目的,就是能使月亮不断地“死而复生”。这就是“嫦娥奔月”后变为“蟾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蒋成蹊 《南京史志》2022,(33):35-36
<正>很小的时候,我们全家总喜欢到玄武湖,除了环湖走,去的最多的就数台城了。那时,总感觉这古老的城墙和文学踪迹有某种神秘的联系。上了小学,老师带着我们读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微风细雨中的金陵城、玄武湖畔如烟的杨柳和站在台城上怀想往事的诗人。每每这样想,  相似文献   

12.
沦陷时期的南京,商贩群体突出的自利性与投机性及其贻害黎民的事实,显示了"灰色地带"说的解释力.知识分子在1940年后发生了或爱国或变节的分化,但大多选择了表面妥协实则尽力维护民族利益的中间路线.底层市民的分化也很严重,介于中间状态的芸芸众生不久便完成从幻想到幻灭再到认清日本殖民统治真面目的转变;在非妥协即牺牲的两难选择面前,他们外表顺服但内心充满仇恨.对后两个群体民族立场的解释,"抗争"论与"灰色地带"说均显不力.其实沦陷区民间社会恰似"致命的暗礁",其中舍生取义的暴力抗争者为灵魂,坚韧不屈的隐性反抗者构成其支柱和脊梁,貌似混沌的中间群体聚成坚实的基座.  相似文献   

13.
大姿 《南方人物周刊》2014,(36):111-111
我和安约在万圣书园见面。我们常来万圣,偶尔买书,更多是去那儿的咖啡厅消磨时间。“妹妹只说领导开会强调安全生产什么的,还不让网上乱说话。”安的妹妹在昆山打工,所在工厂距前不久发生爆炸的那家不过几百米。  相似文献   

14.
夏泗 《南方人物周刊》2014,(29):112-112
我父亲名叫夏兆华,小时候过春节时,家里贴的春联是:“兆光耀彩;华祝三多。”春联把父亲的名字嵌了进去,同时点出了“华”字的来历。“华祝三多”出自《庄子·天地》,寓意期盼富、寿和多男子。以“华”字的内涵来衡量。  相似文献   

15.
白长青 《满族研究》2005,(2):125-127
满族是产生于祖国东北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满族化的丰厚蕴藏,是这个民族最具特色的构成之一。满族的民族化特色,鲜明地揉进了东北地域的化精魂。这个在白山黑水之间崛起的少数民族,在其建立后金政权(后改名为清)并一步步入主中原的过程中,曾经表现出一种不断进取和包容学习的精神品格,表现出那种来自关外塞北的豪爽雄浑的精神气质。满族的化,曾经给中国的化输入了新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化因子。有清一代的历史,即充分地反映出满族化与中原化之间不断互相融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韩建武 《收藏家》2000,(10):8-10
西部大开发与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强烈地刺激着城乡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使得陕西这食周秦文化的发祥地,两汉、盛唐文明的摇篮中许多沉睡千年的古物,随时都可能在人们不经意间破土而出。博物馆、文物部门在公安机关的配合下,抓盗掘、反讧抢出土物的斗争,宣传教育工作须臾不敢懈怠,但终究堵不如疏,其具体事例,不妨略述与方一、二。  相似文献   

17.
寻觅“沙漠中的大西洋”○萧涯传说中有一座叫“乌巴尔”的城市,坐落在阿拉伯半岛南部的鲁卜哈利沙漠边缘,它曾拥有惊人的财富。《古兰经》上提到过一个有许多塔的城市“埃里姆”,人们普遍认为这便是“乌巴尔”。著名民间文学《天方夜谈》中也写道:“上帝抹去了通往这...  相似文献   

18.
扑朔迷离的青铜龙1994年8月西安市公安局八处向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移交了八块青铜文物残件,据说是在由西安西郊某私人家中运往山西途中被警方截获。2000年春节前夕,陕两历史博物馆一楼文物修复室里,十多位省内青铜器、秦汉史研究专家和美术界、雕塑界泰斗济济一堂,围着这堆经初步修复的青铜器残件讨论热烈。这组残损严重的青铜器,铸造精良,气魄雄大,信是王室重器。1996年被国家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