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勇 《文史天地》2007,(5):48-51
所谓谜者,真相难寻者也,李鸿章之取代曾国藩,真相似乎并不难寻,是否是历史之谜,盼读者自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弱国无外交。曾氏处理此案的苦衷,就因当时的清王朝实际上只有一个空架子。以曾氏的为人,能不知其后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实属无奈。  相似文献   

3.
张程 《中华遗产》2012,(2):138-149
天津教案。是曾国藩个人命运的最后一幕大戏。在去天津的前两天。曾国藩写口信给两个儿子说:“余此行反复筹思,殊无良策。余自咸丰三年(1853年)募勇以来。即自誓效命疆场,今老年病躯,危难之际,断不肯吝于一死,以自负其初心。”这封信。让人想到林则徐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相似文献   

4.
李占才 《文史天地》2010,(12):39-44
1870年6月21日,天津爆发了当地民众与外国教会的严重冲突事件。该教案发生后经直隶总督曾国藩办理,最终以凑数的方式杀津民20人(后实杀16人),流放25人,府县官革职充军,给洋人赔款并派代表去法国“谢罪”而结案。  相似文献   

5.
“迷拐”、“折割”传闻与天津教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迷拐”、“折割”传闻,对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天津教案的发生来说,不只是一般性诱因,更是重要且直接的激发因素。该安析清方主办人曾国藩,曾一度把查究有关传闻内容的虚实作为办案的关键,但由于种种原因,对其中的“迷拐”传闻没有查究清楚便悬置起来,最后不了了之,遗留下百年谜局,但也不妨把对有关传闻的可能性的解析作为诠释津案的要项之一。  相似文献   

6.
张雨 《文史月刊》2011,(4):57-57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震古烁今的大人物,但是论天资,他算是平庸了。他以他的一生,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达到的极限。  相似文献   

7.
曾国藩,自1851年5月上疏指责咸丰帝"苟责礼仪细节,不求国家大计"始至1872年3月死于两江总督衙门止,他与清政府的关系迭宕多变,错综复杂,矛盾纷呈。其中矛盾最集中表现在曾国藩一切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目的的忠君思想和清廷对他的畏惧猜忌及至最后的疏远。认真研究双方矛盾关系演变的经过、结果和原因,既可以进一步了解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集团与清政府的矛盾又可以了解清政府中满汉民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曾国藩治学思想中,实事求是是一以贯之的主线和品格,经世致用是其治学的最终目的,“博→约→博”是曾国藩治学思想的方法论原则。认真研究曾国藩治学思想,于当今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纵论清末人物,曾国藩自应稳进十大Top Ten。这是不争的公论。这个人很了不起,据说生前曾著有十部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秘本,后来只刊世了两部。只这两部,也足以教育天下,垂范后世。直到e时代的今天,人们还在如饥似渴  相似文献   

10.
曾国藩在论为官之道时有说为官者当有五勤:"一曰身勤: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三曰手勤: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四曰口勤: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五曰心勤: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亦通。"曾国藩的"五勤"之道虽是为官之道,同时也是为人处世之道,今天我们重温曾国藩的"五勤"之道。  相似文献   

11.
同治九年(1870)春夏之际,直隶大地干旱肆虐,西人参与迷拐、折割的传言在大江南北相继出现,至五月二十三日(6月21日),终于引起事端,人们对拐匪的愤怒情绪朝向教堂爆发,酿成天津教案.由于死者包括多国人士,法国驻天津领事丰大业亦为愤怒的津民殴杀,故而此案成为中外之间严重的外交事件.当时坐镇保定的直隶总督曾国藩力疾前往,而本在南方处理其他教案的法国驻华代理公使罗淑亚也迅速北上.  相似文献   

12.
清朝咸同年间,西方列强在中国广建教堂,传播教义,教堂的所立之处,滋事不断。正如唐浩明文中所言:“凡教中犯案,教士不问是非,曲庇教民,领事不问曲直,一概庇护教士。遇民教争斗,平民疽屈,教民恒胜,教民势焰愈横,平民愤郁愈甚,郁极必发,则聚众而思一呈。”江西、四川、贵州、湖南等省连发教案,而天津教案因死人之多,闹事之大,尤为引人注目。中兴名臣曾国藩,时任直隶总督,因天津教案,清廷令曾氏驻节天津,悉心专理。该案事关多国主权,涉及清朝督、抚、道、府、县数级官员和方圆百里地方百姓,尤其是当时还存在国内士大夫阶层和民众爱国排教情绪高…  相似文献   

13.
依我们习惯的认知,封建时代顶级高官家的女人物质生活应该极其优越,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缎皮,住的是豪宅华院,出行有人抬轿吆喝……然而,两江总督府里的曾家女人却是大大的例外。  相似文献   

14.
曾国藩家书中包含着丰富的家教思想,是湖湘文化的宝贵财富,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其家教思想主要有四方面:修业进德,和睦家邻;戒骄戒佚,克勤克俭;读书明理,学贵有法;顺乎自然,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15.
年来,我看到一些文章,甚至是一些号召叫做“管好身边人”,这身边人大概是指配偶、子女和秘书等吧。长时间以来,我对这个提法颇感惊奇,正像号召共产党领导人要”廉政”一样,我也一直对此同样感到有点哭笑不得。何谓“廉政”?不就是不贪污、不敲竹杠、不营私舞弊么,就是说,不要做贪官污吏,这算什么标准呢!共产党员的标准,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全人类的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不贪污、不盗窃(不好听吧?其实,廉政的意思就是如此,即只收俸禄以内的收入),实实在在是任何一个普通人的起码做人标准。  相似文献   

16.
曾国藩作为湖湘学人的典范,继承并发扬了湘学务实践履的传统,创造性的将"实事求是"由历史上的考据学命题转变为哲学认识论命题,并将之由一种学风演变为一种办事风格,对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事求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是清代的名相,也是个官精。他步入仕途后,十年七迁,连跳十级,37岁就当上了二品京官,可谓一帆风顺。但是,综观曾国藩的一生,他常常言行不一,口是心非,戴着两副面具,是个典型的伪君子。  相似文献   

18.
1853年,在家丁忧的曾国藩奉旨在家乡湖南办团练,取名湘勇,以对付太平军。后来,湘勇在经过连续几场胜仗后,相继攻克了武昌、汉阳等地,湘勇的大小头目,按朝廷规定都升官晋级了。升官晋级,那是皇上的天恩。曾国藩想用一  相似文献   

19.
浅析1871年李鸿章、曾国藩对中日缔约意见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伟敏 《史学集刊》2007,57(5):15-20
李鸿章和曾国藩对中国与日本缔结通商条约,都是持赞同的态度,但他们二人的想法又有所不同。李鸿章所注意的是通过缔约拉拢或牵制日本,曾国藩所重视的是条约的平等性。因而,曾国藩对被李鸿章回避的“一体均沾”问题,予以了特别的强调。  相似文献   

20.
马啸 《安徽史学》2002,(4):28-32
曾国藩在镇压农民起义的同时,也曾积极探求抵抗外敌入侵的自强御侮之道:政治上主张内修政事、广纳贤才、安内攘外;军事上主张“师夷长技”、兴办军工企业、提高国防能力;对外关系上则执行颇有争议的羁縻外交路线。分析这些政策,其自强御侮的目的性还是很明显的,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值得总结:第一,倡导徐图自强;第二,主张自强之道既要立足于自力更生,但又不盲目排外;第三,把人才作为“自强”的根本;第四,认为自强御侮应该“势”“理”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