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82年4月,在吉林省桦甸县常山西大顶子农田中,出土一面铭文神兽加刻款铜镜,现由吉林市博物馆收藏。这面铜镜为正圆形,呈铅灰色。镜面微鼓,背面中心为半球形纽,纽外浮雕神兽图案。神兽头上有角,身上有鳞,尾端有毛,似在水中遨游。其外是一周铭文带:青盖做竟四夷服,多贺国家人民息,胡虏殄灭天下  相似文献   

2.
3.
金代铜镜纹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出土金代铜镜较多,其纹饰除一部分为仿中原的外,大部分具有本民族自身的特点。通过对这些铜镜的整理,可以找出金代铜镜纹饰的一般特点和规律。现按类型分述如下: 一、龙纹镜金代龙纹镜造型及构图都和同时期中原的龙纹镜有明显的差别,它基本分为单体龙纹和双体龙纹两大类,目前尚未发现多龙或以龙的头部及以龙为主和其它动物组合的纹  相似文献   

4.
<正>金代铜镜上的刻款和铸款为其独有特征之一。金代禁铜时间较长,期间统治者对禁铜、铸镜政策的变化以及铸镜业发展阶段的不同,必然造成刻记和铸款之间时代性和阶段性的差异。金代自制纹饰镜集中体现了本朝铸镜工艺水平和民族时代风格,结合金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以金代自制镜类型与纹饰发展演变的轨迹为主线,本文将金自制镜分为空白期、产生期、全盛期、衰败期四个发展阶段。一、金代铜镜刻记与铸款的时代性与阶段性  相似文献   

5.
金代为我国东北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的游牧民族女真族所建。金朝建立以后,逐渐灭掉了辽和北宋,政治、经济、文化也就随之大为发展,包括铜镜文化,并在北方异军突起。金代铜镜类型多样,纹饰丰富,特征鲜明。或是体现了金代独特的文化习俗,或是打上了中原文化交流的烙印。  相似文献   

6.
近百年来,对金代铜镜的整理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五六十年代以前,著录很少,评价很低;七八十年代,廓清认识;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研究渐深,成果日丰。本文在综述以往有关金代铜镜研究成果的同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铜镜的铸造具有较久远的历史,其铸造高峰出现在汉唐时代,但是到了金代,中国古代铜镜的铸造则迎来了另一个高峰。通过对金代铜镜的研究可以更好的反映出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诸多内容,其意义已远远超过了金代铜镜自身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工艺美术审美价值,为我国北方民族文化艺术的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实用史料。文中分析了金代铜镜在冶炼技术和雕刻绘画艺术方面的成就,并进一步对金代铜镜的特色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铜川博物馆近年来征集了一部分金代铜镜,现择其中几件具有代表性的介绍如下。 1、柳毅传书人物故事镜(图一)、圆形,直径17.8厘米,镜背圆纽,无纽座,纽左侧上方沿着镜边伸出一株大树,延伸至右上方,树下一女子衣带飘拂,两臂置于胸前,其对面一男子身体微前倾,双手对握,二人作对话状,右侧几只怪羊徜徉在草地上,纽右侧至边缘处有一人牵马侍立,树下方有长方形框铭,但字迹磨损难辩。纽下方饰波涛起伏的湖水,几只鱼儿游嬉于其中。该镜纹饰取材于唐李朝威传奇中的《柳毅传书》。 2、“吴牛喘月”故事镜(图二),圆  相似文献   

9.
新津县出土金代双鱼铜镜李兴玉1993年3月21日,新津县新华书店(解放前为蔬菜坟地,今为武附中路)书库修建大楼挖地基时,由建筑工人挖出“双鱼铜镜”一面交到县文物管理所。该镜为圆形,直径13厘米,镜背面为圆钮,外区无图案,内区约占有全镜十分之八的面积。...  相似文献   

10.
1982年10月,笔者在黑龙江省讷河县龙河乡征集到几面铜镜,其中有三面是比较典型的金代铜镜现藏县文管所。一、双鱼镜圆形,圆钮,无钮座。镜面直径  相似文献   

11.
在哈尔滨市博物馆的所有藏品中,金代铜镜可算是比较有时代特征和制作风格的一类。这些铜镜几乎全部是从哈尔滨市及附近的阿城、双城、宾县等地出土和征集的。这些作为饰面照容用的铜镜,凝结着女真人的智慧与汗水,体现了金代高超的艺术水平和铸造工艺。本文试从其中选择最具典型  相似文献   

12.
从多年的考古资料看,不少金代铜镜是颇具特色的,不管图纹设计还是浇铸技术,都表现出了一定的艺术水平。但过去对它很少作科学分析,大正七年(公元1918年),日本学者近重真澄分析了一枚;昭和十二年(公元1937年),小松茂、山内淑人分析了一枚,此外便所见甚鲜。这几位学者考察的主要是化学成分,未对金代铜镜工艺的一般情况作全面研究,所以笔者除了对化学成分的分析外,还考察了金相组织和表面状态,旨在更好地了解金代铜镜工艺,并从中探讨它与中原文化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文物》1979,(8)
1978年春,永吉县黄榆公社大半截河四队社员在耕地时发现一件铜镜,捐献给国家,由吉林市博物馆入藏。这件铜镜,为黄铜质地,镜面磨光。直径20、边宽1.7、边厚0.7厘米。圆钮,钮径2、钮高1.5厘米。镜边篆刻"上京巡院正"铭文。另外,还有"金成县(巫口)"刻文,笔迹潦草,似为当年保存者所刻。镜背花纹为双鲤鱼,衬以波浪。  相似文献   

14.
《收藏家》2021,(2)
金代人物纹饰镜在师承唐宋传统的同时,又有所开拓和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时代风格。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金代人物纹饰镜形制多样、图案丰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结合考古出土资料和传世品,对馆藏金代人物纹饰镜作初步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在铸造特点、纹饰内容和布局等方面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5.
16.
1989年2月10日的日本《中日新闻报》发表消息说,奈良法隆寺发现了一面西夏铜镜,“铜镜背面沿外缘,铸有‘永安三年上元日陕西东运司官造’等二十五字,中心部位铸有四匹兽”。笔者仔细看过报纸上的文字及所附铜镜照片,确信这面铜镜不是所谓“西夏铜镜”,而是金代的“承安三年”四鼠镜。“承安三  相似文献   

17.
金代铜镜在我省出土较多,尤以金源故地上京会宁府(今阿城白城遗址)一带发现最为丰富。1982年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协商,将原《黑龙江日报》记者姜清池同志陆续在哈尔滨、五常、拉林等地征集的一批金代和明代铜镜等文物,调入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现将其中部分金代铜镜作一介绍。这批铜镜计28面,部分有刻款押记,均有图案花纹。按铜镜形制,可分为圆形、圆形带柄、八角菱花形三大类。(一)圆形铜镜。数量最多,按图案花  相似文献   

18.
1987年西昌经久乡凉山钢铁厂施工中,在挖蓄水池时,工人挖到一个铜镜,当时负责施工的梁师父把它交给了凉山州博物馆。出土时锈蚀严重,经清除锈迹后发现,此镜为金代瑞兽镜,是西昌首次发现。这面铜镜属于金代比较流行的四兽镜、圆形、圆钮、内区四兽同向绕钮奔驰,形态似鼠,兽间点缀四串葡萄,可称为“四鼠葡萄镜”,外区有铭带一圈,铭文为“承安三年上元日陕西东运司官造,监造录事任(画押)提运使高(画押)”。(附拓片),直径8.9厘米。  相似文献   

19.
浅谈上京会宁府出土的金代铜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黑龙江省博物馆征集多面金代铜镜,这里介绍的只是其中的5面。这5面铜镜图案新颖,刻款重要。如蝴蝶勾连纹、童叟嬉戏纹、仿宋元祐罗汉等铜镜,在过去发表的金代铜镜中,从未见过。它们为研究金代铜镜提供一批新的资料。金仿宋元祐罗汉镜1982年发现于哈尔滨市。铜质,平缘,桥状钮。直径7.2厘米,缘厚0.35厘米。边缘为一周凸弦纹,分内外区,外区是八卦文:≡≡≡≡≡≡≡≡,内区铸30字铭文:“宋元祐癸酉秋既望鲍公诰依禅月画像以七宝庄严敬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