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在《中原文物》出版100期之际,《中原文物》编辑部约请了河南部分专家对刊物的过去进行回顾和总结,尤其是对今后的发展提出积极的、建设性意见。他们当中,有些是直接参与了《中原文物》的创刊和编辑工作;有些是《中原文物》的老作者,曾给予刊物大量的支持;有些是与《中原文物》共同成长起来的中青年专家。他们时刻关注着刊物的发展,并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编辑部将认真地听取和采纳,努力把刊物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相似文献   

2.
陶勇 《新疆地方志》2006,6(3):57-63
西域与明朝间的朝贡贸易是由明政府垄断的,这是汉唐丝绸之路发展到明代的新形式。哈密、吐鲁番等同明朝朝贡贸易最为密切,规模很大,在朝贡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明朝在西北边疆的经营乃至对西北边疆的备边政策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由王博文主编、镇原县博物馆编写的《镇原博物馆文物精品图集》,于2015年底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发行。该图集从陶器、瓷器、铜器、玉器、石器、佛教造像、砖瓦、其他八个方面介绍了镇原县丰富的文物资源,展示了镇原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部图  相似文献   

4.
杨洁 《东方收藏》2023,(6):83-85
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期里,河南都是帝王建都置郡的胜地。《诗经》中先民于此祀神、祈年、驱疫、问乩、劳作、爱恋,其中“弦歌鼓舞”的诗文足以证明其文化底蕴之深厚。而出土大量龟甲和我国最早演奏乐器的贾湖,更是礼乐文化的发祥之所。文章通过贾湖文物,对中原礼乐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撷精取粹,望能够为丰富相关理论研究、推进独具特色的中原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中原文物》是由河南博物院主办的文物考古类学术期刊。其前身是1977年河南省博物馆创办的《河南文博通讯》,1981年更名为《中原文物》季刊,2000年改为双月刊。到今年第4期,刊物发行整100期。为了感谢学术界多年来对《中原文物》的支持和厚爱,更好地总结经验,促进学术研究,尤其是深化对中原文明的研究,2001年8月20日至23日在郑州举行了《中原文物》百期纪念暨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河南省人大、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新闻出版局、河南省文物局等各级领导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并到会祝贺…  相似文献   

6.
福魏省博物館为了向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传統教育,举办了革命文物展覽。去年在省內十五个县市巡迴展出后,又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并于今年元月出发到上海、南京、济南、合肥、杭州、南昌等地展出。展覽內容是按中共党史的分期而組織成的。它告訴观众中国的革命斗爭經历的迂迴曲折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1977年7月,一份旨在宣传国家文物政策、反映全省文物工作动态、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普及文物知识的内部刊物──《河南文博通讯》,像一株幼苗,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破土而出。1981年,为了能够及时地发表考古发掘成果和学术论著,扩展学术研究的领域和地域范围,以大中原的概念,涵盖河南及其邻近地区的历史文化,经过充分的酝酿,《河南文博通讯》更名为《中原文物》,开始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中原文物》从创刊到现在已25年,出版已100期。20多年的历程,使我们深刻体会到,离开中原这个文物荟萃之地,失去蕴藏丰富的文…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特色文物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该体系是在不断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文物保护与管理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历经只见文物法规、而无文物法律的初创阶段;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各等级法律规范齐备的发展阶段;各类法律规范迅速出台、调整范围广、立法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形成阶段.该体系是在中国文物保护实践中不断成长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将与时俱进,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9.
2001年8月21日~23日,《中原文物》百期纪念暨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世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常有功,河南省文化厅厅长孙泉砀,河南省文物局局长常俭传,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张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忠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中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李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殷玮璋,河南博物院研究员许顺湛以及来自北京、河北、山西、江苏、四川、湖北、安徽、广东、陕西、河南等十多个省市的八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原文物》是…  相似文献   

10.
一、论述试论考古学············,··…许顺湛1983年1期23页尹达同志谈考古学研究······……1982年3期1页七十年代初信阳地区考古勘察回忆录 —追记一篇下落不明的考古调查记 ························……苏秉琦1981年4期1页秦王寨遗址与秦王寨类型 ·····················……李昌韬1981年3期1页试析锯齿石镰·········……杨肇清1981年2期23页原始艺术的瑰宝一一记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鹤鱼石斧图》一张绍文1981年1期21页东下冯类型的初步分析 ···,·····…  相似文献   

11.
东方海滨明珠——青岛,其四季气候之宜人,在我国沿海城市中,大连也难与之相比。位于山东半岛的青岛市,每年吸引着无数旅游者慕名而来。尤其是酷暑季节,青岛市已相当完善而且规模很大的旅游服务设施,仍然显得不足。崂山道士的传说,使人们对崂山之游想入  相似文献   

12.
《收藏家》2016,(5)
正历时三个月的跨年度《大象中原—河南历史文化展》最近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闭展。此次展览是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物局联合主办,河南省博物院承办。河南简称豫,属于古代九州之一的豫州。《说文解字》释"豫"为"象之大者",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曾是大象的乐园。因处于"天下之中",又称"中州"、"中原",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及环境优势,使其在漫长的岁月中成就了繁荣的中原文明。  相似文献   

13.
《文物》1958,(8)
"县县有博物馆,社社有展览室,文物地区有保护单位"——这是文物、博物馆事业五年的奋斗指标,它用红字鲜明的嵌在"文物馆"进口的障壁上。现在全国博物馆还不到二百个,到1962年要发展到三千五百个,做到县县有博物馆,形成全国的博物馆网,文物保护单位也要从今年八千处发展到十万处,形成全国的文物保护网。在文物馆的四周挂满了各单位的跃进指标。故宫博物院在今年要举办铜器馆、雕塑馆……等三十六个陈列展  相似文献   

14.
王思渝 《东南文化》2016,(1):111-117
《国际博物馆》是1948年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创办的重要国际性学术期刊。该刊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渐关注社区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等新兴议题,并在研究视野上向社会议题逐步延伸,90年代以后其议题涉及市场化力量对博物馆产生的影响。而从新博物馆学的角度,该刊也反映出博物馆日渐参与社会问题和关注大众文化两方面的倾向。通过对该刊从创刊到第260期各期目录和部分发刊词进行梳理,提取各期讨论主题,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可总结出《国际博物馆》议题关注点的变化,也反映了世界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们聚集一堂,共同纪念《中原文物》出版一百期,并就中原文明的有关课题进行探讨,我代表河南博物院和《中原文物》编辑部向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原文物》是由河南博物院主办的文物考古类学术期刊。它的前身是1977年创办的《河南文博通讯》。为了宣传国家文物政策、反映全省文物工作动态、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普及文物知识,征得河南省委宣传部的批准,当时的河南省博物馆创办了《河南文博通讯》内部刊物。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亲自为刊物题写…  相似文献   

16.
一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件。它的伟大功绩在于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靠武装起义夺取了政权。但一个朝代的推翻,不单单是靠枪杆子,辛亥革命的一大特点是搞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这项斗争的长期、细致、艰苦的程度并不亚于运动军队、发展武装起义的过程。只有教育和唤醒了广大人民,使他们都能认识到清政府的腐朽和反动,从头脑中厌恶和抛弃那个恶劣政府,那么推翻和取代它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不必被其貌似强大但实质虚弱的假象所迷惑。而要使广大的人民群众能从愚  相似文献   

17.
正《中原文物》创刊于1977年,前身是《河南文博通讯》,是继《考古》《文物》和《考古学报》之后,国内较早创办的省级文博考古类学术期刊。1981年《河南文博通讯》正式更名为《中原文物》,截止2017年初,刊物已公开发行正刊190多期。2017年是《中原文物》创刊40周年,为庆祝《中原文物》创刊40周年及交流文博学术期刊办刊经验,6月16日,来自《考古》  相似文献   

18.
为使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以及世界各地的朋友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加深了解、为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香港华润艺林公司筹建了一个香港最大型的《中国文物展览馆》,定期展出我国各省出土的文物珍品。首次在此举办的展览是湖北省随州擂鼓墩出土文物和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剑以及吴王夫差矛(复制件),共计展品184件。擂鼓墩出土文物包括了不少稀世奇珍,如最大的古代冰箱——冰鉴,酒器之王——大铜缶,金器之王——先秦最重大的金盏,数量仅次于曾侯乙编钟的擂鼓墩二号墓编钟。越王勾践剑早已弛名中外,更为此次展览锦上添花。这个展览于1984年12月1日开幕,开幕式由吕济民局长主持,以文化部文物局局长  相似文献   

19.
张颂甲 《百年潮》2015,(2):40-42
《大公报》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一份报纸,它1902年创刊于天津,跨越了晚清、辛亥革命、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全国解放、和平建设等历史时期。曾先后在天津、上海、汉口、香港、重庆、桂林、北京等地出版。随着全国各地相继解放,天津《大公报》易名《进步日报》出版;上海《大公报》保持原名出版;重庆《大公报》改为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香港《大公报》维持原样,始终未做变动,至今正常出版。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就开始重视党的理论研究工作。1923年6月起,党中央将陈独秀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杂志定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刊,成为中共中央最早的理论刊物。第一次国内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