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华 《神州》2014,(12):33-33
《庄子》一书,历代注家设座立讼为之注解。其中《齐物论》因其地位之重要,而成为注家关注的焦点。庄子在《齐物论》中表达思想多使用“相对主义”。本文将以相对主义为切口,分析庄子如何将相对主义作为言道工具表达寄托:通过质疑“标准”,否定“成心”来去除事物间的差别,帮助我们跳出“以我观物”的局限,最后达到逍遥无待的“游世”境界。  相似文献   

2.
庄子的《齐物论》集中体现了道家思想的精华,龙树的《中论》开启了大乘之中观学派。对于"道"的体察,庄子继承了老子以无为本之说,表达了"道通为一"的观点,而龙树则立足于"空有不二",主张即体即用。两论都表现出了极强的解构性及趋向终极境域的态势,在体察"道境"、理解"道言"等问题上,也有很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张楠  郭晓康  冯秋实 《神州》2011,(8X):34-35
全文对比了陈鼓应、郭象、严北溟、章太炎、刘笑敢、曹础基等历代大家对于《齐物论》中“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一句的解释,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即转换认识标准与视角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李彦艳 《沧桑》2008,(1):204-206
庄子崇尚自然,以回归自然为出发点和旨归。《庄子》一书充分体现了对生态美的讴歌和对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生态平衡的担忧与痛心,在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今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拟从山川景物、飞禽走兽、艺术人生、天人合一四个方面来论述《庄子》一书中体现出来的生态美。  相似文献   

5.
《庄子》对《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对音乐美追求的发展,《老子》追求关乐,《庄子》扩大了美的追求范围,揭示了审美愉悦;对音乐审美标准的发展,《老子》以“音声相和”为音乐审美标准,相和是美乐,不和是丑乐,《庄子》发展为“至乐自然”的音乐审美准则,“籁乐”、“至乐”、“天乐”是美乐,失性、屈礼、不适之乐是丑乐;对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老子》追求“大音希声”的音乐境界,《庄子》发展为追求“至乐自然”的音乐之“道”。《庄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创新:阐明了音乐的本源、功能问题,强调有声人为之乐的重要,揭示了音乐审美的心理历程。老子是道家音乐和文化的领军人物,庄子则是一号旗手。老子树起了“大音希声”的音乐美学巅峰,庄子开拓了审美心理的先河。  相似文献   

6.
《南京史志》2009,(3):34-34
书中介绍了道家的无为、无争和贵柔、守雌,是非常典型的和平思想。老子理想的社会是一种自然的、自由的、自给自足的、静止的、小规模的和平社会。庄子则主张万物一齐的思想,提倡万物平等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7.
关于《庄子·天下篇》的作者问题,学术界多有讨论,形成截然不同的观点:庄子自著说和非庄子自著说。本文从庄子与公孙龙生平、《天下篇》的思想倾向及其行文特色三方面展开论证,说明《天下篇》非庄子自著,而是其后学所作。  相似文献   

8.
关于<庄子·天下篇>的作者问题,学术界多有讨论,形成截然不同的观点:庄子自著说和非庄子自著说.本文从庄子与公孙龙生平、<天下篇>的思想倾向及其行文特色三方面展开论证,说明<天下篇>非庄子自著,而是其后学所作.  相似文献   

9.
顾玉斌 《沧桑》2010,(2):140-141
《庄子》一书是研究庄子生平、思想最主要的参考著作。本文试析《庄子》篇——《逍遥游》,从自在精神、理想人格、逍遥之道等几方面认识历史上的庄子。  相似文献   

10.
学界对《国语·齐语》和《管子·小匡》间的关系,倾向于《齐语》抄自《小匡》这一观点。本文先从语言学的角度,通过二者文字上的对比,根据古汉语词汇发展的特点,以二者使用虚词、句子成分的完整性等来论证《齐语》当为《小匡》之本。再通过二者结构的对比和对《齐语》抄自《小匡》之说进行可能性分析,来证明《小匡》抄自《齐语》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生态美学的研究中,或许是因为儒家侧重讲伦理政治而很少涉及生态和审美,人们就有无意识地将生态美学同道家、佛家思想联系起来,鲜有人去关注儒家生态美学思想,这就造成了儒家生态美学思想被忽视的局面。对此,文章从儒家经典《论语》出发,探寻儒家的生态美学智慧。  相似文献   

12.
孙宇 《神州》2013,(4):20-21
劳伦斯在小说《儿子与情人》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呼吁人们重构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生态;同时也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类自然天性的压抑和扭曲以及由此造成的人的精神异化,号召人们关注和重视精神生态。人类只有尊重和热爱自然环境,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回归人类本真的内部自然,才能实现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良性发展,才能实现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13.
王显波 《沧桑》2009,(1):150-151,153
通过研读《史记·货殖列传》,笔者认为司马迁写作该文的目的在于让人们树立一种货殖观念,让人们重视货殖。为此目的,司马迁重点阐述了货殖对于富国富家的意义,以及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如何能够通过货殖而致富。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当前各种安全问题,以《周易·节卦》为蓝本,通过甘节之吉、甘节之道、甘节之方,突出循时而动,循道而节,将合道之节落实为具体的礼数制度,以此为当前中国社会各项"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思路,同时也为人类永恒的"安全"话题提供有益的资源。  相似文献   

15.
邵立志 《文史月刊》2012,(Z3):95-95
<正>一、历代关于《敞笱》主旨的歧说《敞笱》的主旨,历来分歧较大,有不同说法,比较有说服力的有以下几种:(一)刺文姜说《敞笱》,刺文姜也。齐人恶鲁桓公微弱,不能防闲文姜,使至淫乱,为二国患焉。作《敞笱》诗者,刺文姜也。所以刺之者,文姜是鲁桓夫人,齐人恶鲁桓公为夫微弱,不能防闲文姜,使至于齐与兄淫乱,为二国之患焉,故刺之。文姜淫乱由鲁桓微弱使然,经三章皆是恶鲁桓以刺文姜也。此诗鲁桓身后所作,故首《序》直言刺文姜也。(二)刺鲁庄公说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庄子·大宗师》中的"真人"形象,阐述了其中蕴含的庄子对"道"的追求,以及"齐万物,一生死"的哲学思想,展现了庄子力图塑造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理想人格,并就庄子理想人格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张大千画“资中八胜”之时,已进入其创作的鼎盛时期,而且是在1957年眼疾爆发之前。  相似文献   

18.
“天毒”、“天吴”是《山海经》中的两个难点。据查“天毒”为天竹之音误记。古有孤竹族,为殷商侯国,孤竹又称典竹。齐桓公时,孤竹族迁人朝鲜半岛,依箕于朝鲜,以“天毒”──天竹、典竹命国。“天吴”亦为天竹之误记。“天毒”、“天吴”居地相同,并均与箕于朝鲜有密切关系,是为朝鲜半岛上的古族古国。  相似文献   

19.
古代书论中多篇文章直接赞颂草书之美,唯有东汉赵壹的《非草书》站在儒家经世致用的立场上否定了草书的价值。从康德美学的角度而言,赵壹的《非草书》恰恰反证了草书的艺术价值,并演绎出草书在艺术本质上的自治性。  相似文献   

20.
范阿曼 《旅游纵览》2012,(10):157-158
《二年律令》中的《具律》是《张家山汉简》中关于诉讼法律制度规定最集中的一篇,其中各种诉讼法律制度反映了重视案件的审判权、注重司法官员的资格和审理权限、主张对当事人的司法救济等一系列法律思想,是对秦法律思想的发展和承袭,对以后各朝代的诉讼法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