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Chinese Hukou System at 50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2013,54(2):197-221
A noted American authority on urbanization in China present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hina's hukou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on the occasion of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its promulgation, reviewing the history of that system from a broad socio-political perspective. More specifically, the paper focuses on revealing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over time and identifying many of its important ramifications for modern Chinese society, as well as on the impact of hukou on the country's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social and spatial stratification.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hukou system now presents a major obstacle to China's quest to become a modern, first-world nation and global leader.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Numbers: O180, O530, P200, R120. 2 figures, 3 tables, 111 references. 相似文献
2.
佛教传入中国已经历了整整两千年,已成为中国传统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在不断适应中国土壤和环境中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对中国民间信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佛教的教义。一种宗教,只有教义被大众广泛接受,改变了大众的思想甚至灵魂,才能广泛传播,影响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民众的信仰。佛教传人中土后,其教义中的普度众生与救世济民、轮回转世与天堂地狱、功德与功德转让等核心思想深深吸引了中国民众,对中国民众的信仰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改变了中国民众的信仰内容、信仰方式和信仰手段,这也是佛教在中土广为传播并被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朝鲜的兴亡是近代中国人从传统中华主义向近代民族主义转变的重要参照物,因而中国人的韩国认识与近代思想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东西思想的冲突,以及深厚的历史记忆,使近代中国人在对韩认识方面往往不得不面临种种情感和思想的困境。首先,对于大韩帝国灭亡一事,虽然中国人普遍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背信弃义和侵略行径,但是为了唤起国民,追求自强,中国人又往往更愿意从其内部来寻找其亡国之原因;其二,在如何认识日本帝国主义下朝鲜的殖民地近代性问题上,有人持肯定、甚至赞叹的态度,也有人认识到近代化成就背后朝鲜人民所遭受的苦痛,直到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以后才基本统一到彻底的反殖民主义立场之上;其三,近代中国人的韩国认识往往受到历史记忆的很大影响,对宗藩关系的记忆增进了中国人对支援韩国独立运动的责任感,同时中国支援韩国独立运动也是因为中国人认为朝鲜半岛对于中国来说有重要的地政学意义,关系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和平与安全。这种对韩认识的复杂性体现了近代中国他者认识与自我认识的相关性,也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近代日本人对中国人留学日本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中国人留学日本,是近代中日化交流史上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那么,在清末,即日本的明治时代后期,日本人是以怎样一种心态来接受中国留学生的呢?日本人对中国留学生的基本认识又是如何?研究这些问题,对分析留日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剖析留日学生归国后的种种表现,都将起到一定的作用。本试图以明治后期日本报刊杂志中有关留日学生的报道为中心,结合一些其他相关资料,对以上问题作一考察。 相似文献
6.
一、序论2008年夏天,北京举办了奥运会,华丽的奥运开幕式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他们由此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印象呢?在耳边不时会听到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的声音的现实中,这一问题也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杨生茂教授是中国美国史学科的创建者之一,也是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领域中一位成就斐然的学者。不论是作为学术的组织者,还是史学教育家,不论是作为微观的研究者,还是宏观的思考者,杨生茂教授的学术工作都促进了中国美国史学科的建设,增进了中国人对美国历史与文化的理解。他所提出的问题,他所研究的课题,他所尝试过的方法,他所追求的理想以及他所投身的事业,已经深深地影响了这一学科的后来人,并转化为中国美国史研究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0.
11.
刘权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3):27-32
二十世纪末叶 ,以加州硅谷为基地的美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 ,华人企业家在其中表现突出 ,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王安、王嘉廉和杨致远等代表人物都为信息产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包括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对于传统经济的激烈冲击 ,美国华人社会知识和经济结构的变化 ,华人的精英阶层与主流社会融合和世界范围华人经济和文化的振兴等。华人企业家在信息产业中的优秀表现改变了十九世纪以来美国华人以廉价劳动力为基本生存方式的屈辱的历史 ,提高了华人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2.
13.
Arturo Revilla Bonnin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2,10(4):519-527
Galicia is traditionally one of the weaker regional economies in Spain. However it is home to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global marketing phenomena of the age. Zara, the mid-market fashion arm of the Galician INDITEX Group, is amongst the 'culprits' that have been blamed for the demise from high street hegemony of such European retail notables as C&A, Littlewoods and Marks & Spencer. In this paper an analysis is provided of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this peripheral region has succeeded in producing, from virtually nothing, a globally outstanding retail fashion industry in one of the world's most cutthroat competitive industries. It is shown that regional, national and supra-national factors have had important parts to play, but that the Galician approach is nevertheless unique, compared to that of other fashion clothing regions. Among the special features at play are high levels of tacit and codified knowledge exploitation, integrated design, production and retailing and advanced retail feedback technology that enables anticipation of customer preference. 相似文献
14.
文化消费的比重较大是小康型消费结构的一个重要标志,20世纪90年代北京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率先实现了小康,在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不断增加的基础上,文化消费的内容日渐丰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教育消费比重增长迅速、书报杂志消费异军突起、文娱消费浪潮不断高涨、旅游消费持续升温、休闲消费成为时尚。随着人们的视野开阔和思想解放,文化消费的领域仍在扩展之中。与乡村居民和其他城市居民相比较,北京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整理面板数据并构建面板模型,分别以出游率、人均旅游花费与旅游购买力衡量旅游消费,引入虚拟变量区分收入水平与SARS危机的影响,从而揭示了收入对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决定作用。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第一、对不同的旅游消费指标,收入的决定作用存在差异,其中,旅游购买力与出游率的收入弹性远大于人均旅游花费的收入弹性;第二、与低收入城市居民相比较,高收入城市居民国内旅游的出游率收入弹性减小,人均旅游花费收入弹性增大;第三、SARS对高收入城市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负面影响更大。最后,根据面板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与模型估计结果,从供给角度,建议在全国层次注重发展观光旅游,在旅游目的地层次注重细分目标市场。 相似文献
16.
17.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夙愿,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目标。历史来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在于有一个能承担历史使命的政党,关键在于创新,途径在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础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中华民族的复兴,决不是提倡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际出发,从我们现在处于发展中国家、落后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的现状出发,追求自身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8.
19.
Steven Brakman Harry Garretsen Charles Van Marrewijk & Marianne van den Berg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9,39(1):183-213
We offer a general-equilibrium economic approach to Zipf's Law or, more generally, the rank-size distribution—the striking empirical regularity concerning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cities. We provide som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Zipf's Law by incorporating negative feedbacks (congestion) in a popular model of economic geograph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This model allows the powers of agglomeration and spreading to be in long-run equilibrium, which enhanc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xistence of a rank-size distribution of citi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