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国经济委员会农业处转送之西北农业、畜牧业和社会经济考察报告(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档案》2001,(3):12-20
此次赴西北调查,其目的在研究西北农村凋敝之症结所在,以定救济之策。故调查范围以农业与农村建设为主,而于农业中,则注重农作物产销情形及农业副产、农业经营等。 相似文献
2.
1947年7月国民党发布"戡乱总动员令"后,加紧准备选举"国大代表"和召开"行宪国大"。军统局即积极布置该局人员参加和控制国大代表竞选活动,并指示所属利用各种关系尽力援助。该代电反映了军统插手江苏省国大代表选举的史实。 相似文献
3.
台湾光复后设立台湾接收委员会,职掌台湾接收事宜。为此,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厅负责处理国民参政员所提设立台湾接收委员会与统一台湾军政机构等案。本刊特将国民参政会两案公布,一是说明设立该委员会的缘起,二是表明该委员会主张依靠与录用台胞,以利台湾发展和祖国统一等情。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畜种结构为切入点,通过与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间的比较,探讨了羌人(本文主要指汉以后之羌)独特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组织,并分析了其部落未能崛起直至一蹶不振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人们就文物保护事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认识不足。本文从理论上阐明了文物保护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各种统计数据和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得出文物保护事业的贡献值。 相似文献
6.
抗战爆发后,中国沿海口岸被敌封锁。参谋本部边务研究所毕业学员曾问吾向军事委员会提交意见书,建议打通甘新大道以畅中苏交通,并设立中国西北贸易公司,作为对苏贸易之统制机关。军事委员会第四部将曾问吾意见书移送贸易调整委员会参考。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简称NBER,又译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成立于1920年,总部设在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市,是美国影响广泛的私立非盈利性学术研究组织。2003年,该机构破天荒地开设了中国经济研究项目组,至2007年 相似文献
8.
试析1927-1937年国民政府内债发行的社会经济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就学界研究较少的有关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内债发行、运作及投向的社会经济效应作一分析。认为:巨额内债的发行,对南京国民政府的生存、统一和稳定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国民政府国家资本发展的过程中,它起到了奠基和筹资的双重功效,这对于1936年以后中国经济形势的全面好转并顺利地转入抗战阶段,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这种效用是有限的。内债收入中相当大的部分被用于内战、剿共的军费开支上,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而因内债发行不当派生出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银行信贷资金的财政化现象所造成的资本“挤出效应”;财政与金融的“相依为命”引发通胀的可能等,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 相似文献
9.
Chris J. Dolan 《政策研究杂志》2003,31(2):209-236
This article advances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 (NEC) based on a policy network approach and group decision-making theory to explain why the U.S. president's NEC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in the rise of the intermestic policymaking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It develops theoretical conceptions of interests and manipulation based on a Policy Network Approach and the Advocacy Coalition Framework in policy studies research to illustrate the complexity of NEC group dynamics. Hopefully, such a contribution can further existing theoretical frameworks in the field of policy studies and analysis and can add to assessments of the NEC in policymaking and decision-making. Unlike much of the prevailing research, this article perceives the NEC as a political instrument used by policymakers and decision makers to protect their policy interests and engage in forms of political manipulation to increase their power over economic policy. 相似文献